(议题式教学)4.1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4.1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四课 建设法治国家
4.1 夯实法治基础
自主学习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Aenean commodo ligula eget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教学分析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Aenean commodo ligula eget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教学分析
1.什么是法治?
2.法治的要求?
3.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重要性)
4.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
5.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6.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总目标、基本要求
7.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选择法治道路
1
一、选择法治道路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国家法律、制度的总称
vs
各抒己见:谈谈对“法治”和“法制”的理解
一、选择法治道路
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视频会议3月29日召开。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更加强烈的政治担当,统筹推进打防管控建各项工作,奋力夺取反诈人民战争新胜利,更好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狠抓打防管控建各项措施落实,以空前力度严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推动抓获移交一批缅北诈骗集团重要头目,彻底摧毁臭名昭著的果敢“四大家族”犯罪集团,取得一系列重大战果,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探索原因
思考:国家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诈骗对人民的生活有什么积极影响?
子议题二:从反诈法的意义悟法治的重要性
议题情境二:首张罚单
议学任务
结合视频案例,谈谈反诈法的颁布与实施有哪些意义?(可从公民、社会、国家等角度思考)
01
对公民: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对社会: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对国家: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02
03
议学小结
颁布反诈法的意义
总结:2.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意义)
(1)对个人: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2)国际角度: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3)国家角度:①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②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③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第二部分
描绘法治蓝图
议学探究二:我国的法治历程
封建专制
变法改制
依法治国
议学任务:1.我国法治走过了什么样的历程?
2.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呢?
人治
变法改制
法治
1978
1997
党十五大
2002
党的十六大
2007
党十七大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小康目标
依法治国
十一届三中全会
2012党十八大
2014
党十八届四中全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
把改革开放以来法治进程补充完整,并说说你得出的哪些结论?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1999
1982
颁布并实施现行宪法
依法治国载入宪法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地位、重要性
什么是良法
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
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良法的作用)
未成年人保护法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
人脱离监护单位单独居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探究与分享:
我国十分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制定并颁布了多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请你和同学一起查找相关法律规定,把你印象最深的法律条文摘录在下面横线上。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应当及时制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家庭暴力法
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义务教育法: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公开审理、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
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院应当受理。
3、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商君书·定分》
人 治 法 治
本质
特点
表现
影响
主张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个人意志为最高权威
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法律为最高权威
按个人意志和情感进行治理,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稳定性和一惯性
“国王即法律”
“朕即法律”
强调法律之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约权力、保障权利
带来社会发展的不稳定
推动社会有序发展
人治与法治的区别
人治
法治
发展
特点:人比法大
特点:法比人大
中国法治的探索历程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人治社会
1840年以后,变法改制【失败】
走上探索法治建设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1954宪法
1982年现行宪法
④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知识
归纳
3、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价值】
公民: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
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
地生活。
国家: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
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③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社会:④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
义的有效方式。
(国际角度):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第二部分
二、描绘法治蓝图
延迟符可删除
二、描绘法治蓝图
全面依法治国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
1997年
2002年
2020年
2022年
2012年
2024年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重要目标。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民法典》颁布;习近平法治思想被确立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党的二十大,
坚定法治中国建设的决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个人角度
国家、
社会角度
世界角度
1.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3.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2.为什么走法治道路/法治的重要性(P45)
描绘法治蓝图




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7年
颁布并实施现行宪法
1982年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4年
公布《民法典》,
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
2020年
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2年
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
1978年
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
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习近平法治思想
十一届
三中全会
党的十五大
党的十八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
近年我国还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有哪些?
2023年6月28日通过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
2023年12月2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
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24年1月1日起实行。
严肃党的纪律,实现政治清明,
探究3: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总目标、基本要求
重要性:
总目标:
基本要求:
(总方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基本方略

政府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前提)
立法机关
(关键)
执法机关
(防线)
司法机关
(基础)
全体公民
D
3.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____有机统一。
A.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
B.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C.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
D.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4.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法治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撑起法律“保护伞”。这表明(  )
A.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B.法治确保每个人都有尊严地生活
C.法治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D.法治是我国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C
A
5.据报道,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抱有“权大于法”的心态、享受“权大于法”之“福”的基层官员,依然并不鲜见。这启发我们( )
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然任重道远
②法治与人治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③法治不仅要有良法之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④要科学立法,有了法律制度也就有了法治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