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 探索生命奥秘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 探索生命奥秘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学科
第1单元 探索生命奥秘 达标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4·广东湛江期末)著名的散曲作品《天净沙·秋思》中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该作品描述的事物中属于生物的是(  )。
A.小桥 B.昏鸦 C.古道 D.西风
2.某学校开展春季研学,美好的春色让同学们兴奋不已。下列能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
A.阳光明媚 B.春风和煦 C.鸟语花香 D.高山流水
3.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构成了(  )。
A.城市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生物圈
4.秋冬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往年会有不少中小学生感染支原体从而引起支原体肺炎,支原体的体积比细菌小,比病毒大。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支原体是生物的依据 (  )
A.具有繁殖特性 B.具有变异特性
C.具有致病特性 D.具有应激特性
5.下列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环翠楼公园 B.天鹅湖里的所有大天鹅
C.昆山上的所有植物 D.刘公岛上的所有生物
6.有人说手机屏幕上的细菌比马桶盖上的还要多,真的是这样吗 小张根据已有的经验,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并决定进行探究。从科学探究的角度来看,小张的看法相当于(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订计划 D.实验结论
7.某部门要统计甲型H1N1流感患者数目。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情况,该部门应采取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比较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8.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下列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的是(  )。
A.借助放大镜研究蜣螂滚粪球的过程
B.借助望远镜和照相机研究鸟类繁殖期的活动
C.用摄像机拍摄猎豹追击猎物的过程
D.用声波干扰水体,研究海豚对不同声波的反应
9.有关科学家与相应的研究成果,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拉马克——创立了生物命名法
B.林奈——发现了血液循环
C.哈维——发现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D.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10.《2022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已知物种125 034种,其中动物界63 886种,植物界39 188种,真菌界16 369种等。这体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环境多样性
11.(2024·广东韶关期末)在探究“温度是否会影响金鱼的呼吸”实验时,设置的变量符合要求的是(  )。
A.常温与低温 B.常温与黑暗 C.低温与河水 D.光照与黑暗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蛙卵的孵化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水质 水量/mL 水温/℃ 蛙卵数/个 孵化的蝌蚪数/只
A组 河水 1 000 25 30 28
B组 自来水 1 000 10 30 11
A.该实验探究的是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
B.该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蛙卵孵化的影响
C.应将蛙卵数改为每组5个
D.该实验不太科学,需改进实验方案
13.实验法和观察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常用方法,这两种方法最本质的区别是(  )。
A.根据研究的需要是否改变了动物的生活条件
B.对研究的动物是否施加外界因素影响
C.研究动物时是否在实验室进行
D.以上的说法都错误
14.科学探究中提出的问题应具体、明确,具有探究价值。下列最具探究价值的问题是(  )。
A.紫薇花和木槿花哪种更漂亮 B.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
C.为什么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几次蜕皮 D.土壤湿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15.为探究芹菜叶柄倒置对水分运输的影响,小红同学将芹菜叶柄分成两段,分别插入两只盛有稀释后红墨水的烧杯中,其中一段正立,另一段倒置。两小时后,芹菜叶柄横截面都出现了红色斑点(见图1-1)。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图1-1
A.两段芹菜叶柄应该粗细相近
B.两段芹菜叶柄应该长短相同
C.该实验应多次重复,避免出现偶然性
D.一只烧杯应置于光下,另一只烧杯应置于黑暗处
【主题思考】 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湘两优900”是以广湘24S水稻和R900水稻杂交获得的,“湘两优900”具有两种水稻的优良性状。通过某组织的测产验收,2017年平均亩产1 149.02千克,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记录,为中国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注:1亩≈666.7平方米)请回答16~17题。
16.在超级杂交水稻的生长过程中,水稻会落叶,“落叶”这一现象属于生物特征中的(  )。
A.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 B.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生物具有应激性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17.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湘两优900”是以广湘24S水稻和R900水稻杂交获得的。这句描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形态结构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遗传多样性
18.果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某生物兴趣小组提出探究不同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课题,并利用维生素C的水溶液能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进行了探究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蔬菜种类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菠菜汁
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蔬菜汁滴数 15 7 16 12
A.四种蔬菜中均含有维生素C
B.实验中除高锰酸钾溶液的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C.某同学使用同一支滴管连续吸取并滴加不同的蔬菜汁
D.根据实验结果,四种蔬菜中芹菜含维生素C最多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9.(18分)学习生物的特征后,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观察身边的生物,发现它们身上能体现出生物特征及生态系统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跑步后身上出汗。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2)雨后的草丛中小蘑菇迅速长大。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3)一群喜鹊在田野里啄食草籽,也啄食吃草的小蚂蚱。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4)一棵月季树上开满了月季花,有红色、黄色等多种颜色。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5)草丛底下的鼠妇被碰到后立即缩成小球。体现生物的特征是      。
(6)生物还有一条重要的特征是  。
20.(10分)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某实验小组为了弄清馒头发霉的原因,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组别 A B C
处理 干燥环境 潮湿环境 潮湿环境
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 ① 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 ② 环境里
预测结果 馒头不发霉 馒头发霉 馒头不发霉
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A组与B组的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霉菌的生存需要    。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明应选择    两组形成对照,C组中①②的条件分别是    、    。
(3)依据本实验,保存食品时,将食品放在      的环境中保存时间会更长。
21.(18分)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然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甚至能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为什么呢 因为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作酸雨。酸雨主要是工业生产排放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造成的,它对生物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 小宇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订计划并实施。
在一个花盆里播种10粒大豆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向食醋中加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的大豆幼苗全部死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小宇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
(2)作出的假设是什么   。
(3)小宇同学制订的计划中有没有设置对照组       。
(4)如果需要,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可以作为其对照组     。
A.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清水
B.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既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模拟酸雨”
C.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阴暗的环境中
D.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并放在低温环境中
(5)根据小宇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
(6)有人认为只要用1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认为这样可以吗      。简述你的理由:     。
参考答案
第1单元测评
1.B 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的物体,生物之所以区别于非生物是因为它具有非生物不具有的特征。选项中的小桥、古道、西风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而昏鸦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2.C 阳光明媚、春风和煦、高山流水都属于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鸟语花香描绘的是鸟的鸣叫以及植物的花蜜散发香味,鸟与花具有生物的特征,体现了生命现象。
3.D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4.C 支原体能进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具有应激性,这都属于生物的特征,能作为判断其为生物的依据。具有致病特性不属于生物的特征,不能作为判断支原体是生物的依据。
5.A 环翠楼公园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天鹅湖里的所有大天鹅、昆山上的所有植物、刘公岛上的所有生物,均只有生物,没有环境,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6.B 7.D
8.D A、B、C三项均没有对研究对象施加有影响的因素,均属于观察;D项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属于实验法,实验变量是声波。
9.D 拉马克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首次提出“生物学”一词,A项错误。林奈采用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B项错误。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C项错误。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D项正确。
10.A
11.A 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探究“温度是否会影响金鱼的呼吸”实验中,温度为变量。
12.D 一个探究实验中一般只能有一个变量,其他因素均应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由题表可知,该实验变量除了水质外,还有水温,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故该实验不太科学,需改进实验方案。
13.B 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对研究的动物施加了外界因素的影响。
14.D “紫薇花和木槿花哪种更漂亮”这个问题与人的主观看法有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很难准确回答,A项不符合题意。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既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又受环境因素影响,并且是进化的结果,因此“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为什么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几次蜕皮”很难简明、确切回答,B、C两项不符合题意。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因此土壤湿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故“土壤湿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具有探究价值,D项符合题意。
15.D 对照实验中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此两段芹菜叶柄应该粗细相近,长短相同,A、B两项合理。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需要进行多次重复实验,C项合理。对照实验中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此两段芹菜叶柄要同时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要么都在光下,要么都在黑暗处,D项不合理。
16.A 17.D
18.A 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是紫色,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依据实验数据可知,滴加四种不同蔬菜汁,高锰酸钾最终均褪色,说明四种蔬菜中均含有维生素C,A项正确。该实验的变量是蔬菜汁种类,实验中除蔬菜汁的种类不同外,其他条件均应相同且适宜,B项错误。测试不同的蔬菜时,应使用四根型号相同的滴管,分别吸取一种蔬菜汁,C项错误。由题表可知,青椒汁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滴数最少,说明青椒汁含有的维生素C最丰富,D项错误。
19.答案 (1)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
(2)生物能生长
(3)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
(4)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5)生物具有应激性
(6)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0.答案 (1)水 (3)B、C 湿润 寒冷 (3)干燥、低温
21.答案 (1)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
(2)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或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没有影响)
(3)没有
(4)A
(5)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不良影响
(6)不可以 只用1粒种子做实验存在偶然性,影响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