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参考答案1-5 A B C B D ; 6-10 A C A A D;11-15 C A D C B ; 16-20 B B D C D。21(一)(每空1分,共16分)(1) 乙 、 细胞壁 ; (2) ③ 、叶绿体 、 控制物质的进出;(3) 染色体、 ⑦ ; (4)⑤ 、 液泡 ;(5) ③ 、叶绿体 、线粒体 ;(6) 细胞壁 、 液泡 (或液泡、 细胞壁) ;(7)④、细胞核。(二)(每空1分,共9分)(1)受精卵 ;(2) 分裂 、 数量 ;(3)分化(或细胞分化);(4) 器官 、 系统 ;(5) 神经 、 肌肉 、 结缔。22(每空1分,共11分)转换器、 低倍物镜 , ⑨ 、细准焦螺旋; (2)D ;200 , 10× ; (4) 粗准焦螺旋, 凹面镜 ;C ; (6)右上方 ;23( 除标明分值外,每空1分,共8分)生态系统 ; (2) 生产者 、 分解者 ;②→③→⑤ (此空2分) 、 ③ 、自动调节能力 ;瓶内装满水 ;24( 除标明分值外,每空2分,共16分)(1)水分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或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吗) ; (2)D (此空1分) ;(3) 不正确 (此空1分), 一、两只鼠妇数量太少,可能存在偶然性,误差比较大、实验结果不准确 (意思接近合理即可得分) ;(4) 8 (此空1分) 、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可以减小误差(意思接近合理即可得分) ;(5) 潮湿处的鼠妇比较多,干燥处的鼠妇比较少 (意思接近合理即可得分);水分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 (意思接近合理即可得分)。(6)温度 (此空1分); (7)将鼠妇放回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中(意思接近合理即可得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卷)七年级生物学(说明:闭卷考试,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试题共8页,总分值100分;答题时间7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上。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诗中所描述的生物“老树”、“昏鸦”、“痩马”,它们所共有的特征是( )能进行生长和繁殖B. 都能自由运动C. 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D. 都能遗传,不会发生变异2.在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里,生命现象错综复杂。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 猫捉老鼠 B. 阳光灿烂 C. 蚂蚁搬家 D. 铁树开花3.科学家为了研究野生大熊猫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在大熊猫出没的山林安装了几台摄像机,记录大熊猫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 比较法 B. 实验法 C. 观察法 D. 文献法4.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注意记录不同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B.不用记录空中偶尔飞过的鸟和昆虫等C.不要损害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D.调查时,全组同学要集体行动,而且为了安全,千万不要攀爬高处5.我国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往往降雨较多,而且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A. 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B. 生物能适应环境C. 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D.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6.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 阳光 B. 温度 C. 空气 D. 水分(①②③④) 7.如图是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植物标本4次得到的图像,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 ③所用的目镜的放大倍数一定大于④B. 图像③中能非常清楚的看到细胞膜C. 更换物镜一定是转动转换器来实现D. 每个细胞中都一定能找得到叶绿体8.下图是某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⑤)A. ①滴加的是生理盐水 B. ③的目的是防止细胞重叠C. ④操作不当,容易出现气泡 D. ⑤表示用碘液染色9.面包片烤干后,难以生出霉菌。某同学观察此现象后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这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的( )A. 提出问题 B. 作出假设C. 设计实验方案 D. 得出实验结论10.医生常给危重病人吸氧和注射葡萄糖溶液。这说明细胞生活需要( )A. 水 B. 有机物 C. 无机物 D. 物质和能量11.右边是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分裂镜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所示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相同时期B.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中DNAC.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过复制,平均分成两份进入两个新细胞中D. 新细胞与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相同,数目减少一半12.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 实验设计如表。下列对该实(组别营养液种类营养液数量营养液温度草履虫数量甲组稻草浸出液500毫升25℃2只乙组牛奶浸出液500毫升0℃2只) 验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A. 统一用稻草浸出液B. 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C. 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D. 可设置用清水作培养液的对照组13.荷全身是宝,如荷花可观赏,荷叶可泡茶,莲子可以煮粥,藕可以做菜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荷花”是生殖器官花 B.“荷叶”是营养器官叶C.“莲子”属于生殖器官种子 D.“藕”是营养器官根14.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制作装片的观察样品必须( )A. 单个细胞 B. 能够运动C. 薄而透明 D. 越大越好15.有关单细胞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草履虫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这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B. 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含氮、含磷的有机物排入海中,导致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C. 衣藻能吞噬细菌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D.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一定比单细胞生物的细胞大16.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 鱼儿离不开水 B. 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C. 雪莲生长在高寒地区 D. 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向南方17.对下列现象所蕴含的科学道理解释错误的是( )A.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 鲸鱼浮出水面时产生雾状水柱——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 植物落叶——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D. 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生物有变异现象18. 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种子和小鱼属于同一结构层次——器官B. 大鱼体内起运输作用的组织是输导组织C. 大树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卵细胞D. 树和鱼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有关19. 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时,在视野中看到有一污点。小明无论是移动目镜,还是移动装片,污点都没有发生移动。由此可以判断污点应该在 ( )A. 反光镜上 B. 目镜上 C. 物镜上 D. 装片上20. 生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形成了保护色,下列不属于生物保护色的是( )A. 鲫鱼的体色背灰腹白 B. 变色龙能根据外界环境的颜色改变体色C. 冬天雷鸟羽毛呈白色 D. 枯叶蝶翅的形状和周围枯叶一样第II卷选择题(共60分)21.识图作答(一)(16分)细胞是构成自然界生物体的最小的基本功能单位,除了病毒之外,其他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所构成。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应该是上图中的______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它无 (填名称,写出一点即可)。(2)若图甲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则应没有的结构是【 】 ,②除保护功能外,还具有 的功能。(3)细胞分裂时, 的变化最明显。细胞分裂所需的能量由细胞中的【 】提供。(4)山楂具有“开胃第一果”之称,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 】 。植物的叶大多数是绿色的,主要是叶肉细胞中含有【 】 。甲、乙两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6)油菜根尖细胞和黄瓜果肉细胞区别于乙细胞的结构是都有 和 。(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生物的遗传现象,这与图中的【 】 有关。(二)(9分)如图表示人体的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 :(1)人体是由A细胞发育而来的,A细胞是 。(2)A细胞通过 形成B,此过程会导致细胞的 (填“数量”或“种类”)增加。(3)B通过 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产生了差异性的变化。(4)D属于的结构层次是 ,人体比植物体多了 这个结构层次。(5)胃是食道的扩大部分,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通过收缩、蠕动消化食物,说胃可能含有 组织;有胃病的人感到胃痛,说明胃中可能含有组织;如果胃出血,说明胃中含有 组织。22.实验操作(11分)显微镜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我们对光时应首先转动 ,使 对准通光孔,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 。(2)正常情况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如图的( )A. B. C. D.(3)如果目镜上标有5×,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 倍;如果物镜有10×和40×,目镜相同,那么用 的物镜观察视野更亮。(4)要使镜筒在较大的范围内升降,应旋转的部位是 ;当外界的光线较弱,我们需要使用大光圈和 。(5)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不能改变视野亮度的是( )A. 更换物镜 B. 调节光圈大小 C. 移动玻片 D. 翻转反光镜(6)如果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应将玻片向 移动,使之位于视野中央。23.资料分析 (8分)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优质的环境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科学谋划、系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山西省生物资源丰富,这些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统一的整体叫做_________。(2)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④是生态系统中的 。(3)如上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请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⑤的数量大量减少,________(填数字)的数量将会增多,但不会无限制增加下去,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4)小明同学学习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的知识后,回家自己做了一个小生态瓶,如图。有同学指出小明的生态瓶不符合制作要求,你认为小明的哪种做法是不合适的__________24.科学探究 (16分)某班同学设计了“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实验方案:在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潮湿和干燥处的鼠妇数量。如表是八个小组的记录:(1)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组数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干燥处(只)23213212潮湿处(只)87897898)(2)假设的提出不是凭空臆造,需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严密的逻辑。当实验结果不符假设时,应________。A. 放弃实验不再探讨此问题 B. 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C. 不再做此实验直接提出结论 D. 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3)二组小丽同学认为鼠妇难于捕捉而且不卫生,因此选择一、两只进行实验就可以了。这种说法正确吗?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4)潮湿处鼠妇的平均值是________,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平均值_____________。(5)该实验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果还想继续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7)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介休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