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我的小问号》课程名称:青岛版一年级上册2024科学第一单元《走进科学课》——《我的小问号》授课教师:科学老师学生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索始于好奇与疑问,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用简单的观察和思考来解答。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问题讨论、实验探索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勇于提问、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以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尝试用简单的科学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索。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同时教会他们如何有效地提出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科学小实验材料(如磁铁、纸屑、气球、水等)、问题卡片、奖励贴纸等。学生准备:笔、纸、小本子用于记录自己的问题和发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故事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秘的小客人——小问号先生!他呀,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脑子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你们想不想听听小问号先生都问了哪些问题呢?”接着,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几张图片或动画,每张图片或动画都配有一个小问号先生提出的问题,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水为什么会变成冰?”“气球为什么会飞起来?”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活动设计:问题接龙: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邀请学生依次接力提问,要求每个问题都要与前面的问题有关联,但又要提出新的疑问。这个游戏旨在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无穷无尽和科学的魅力。二、新课讲授(约15分钟)理论讲解:科学老师:“同学们,就像小问号先生一样,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许多小问号。这些问号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疑问。科学探索就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小小科学家,勇敢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去寻找答案。”方法指导:如何提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问时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角度入手,同时鼓励学生提出具体、可观察、可验证的问题。观察与思考:教师示范如何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也尝试这样做。例如,观察窗外的树叶,可以提问“为什么树叶是绿色的?”;观察教室里的电灯,可以提问“电灯为什么会亮?”等。学生活动:我的小问号:学生拿出笔和纸,记录下自己脑海中的小问号。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组交流,分享自己的问题,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或猜测答案。三、实验探索(约10分钟)实验一:磁铁的奥秘实验材料:磁铁、小铁钉、纸屑等。实验过程:教师展示磁铁,提问:“磁铁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引导学生猜测并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磁铁去吸引小铁钉和纸屑,观察并记录现象。讨论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如“为什么磁铁能吸引铁钉而不能吸引纸屑?”“磁铁的两端吸引铁钉的力一样吗?”等。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解释这些现象,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实验二:水的变化实验材料:冰块、温水、透明杯子等。实验过程:教师展示冰块和温水,提问:“水可以变成什么样子?”引导学生提出关于水的变化的问题。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冰块放入温水中,观察并记录冰块融化的过程。讨论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提出新的问题,如“为什么冰块放在温水里会融化?”“融化的水去哪里了?”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的三态变化,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更多关于水的奥秘。四、展示分享(约10分钟)成果展示: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发现,可以是口头汇报、实物展示或图片展示等形式。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反馈,教师适时点评和鼓励。问题墙: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一面“问题墙”,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小问号写在便签纸上贴上去。这面墙将成为学生们科学探索的起点和动力源泉。五、课堂总结(约5分钟)总结回顾: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科学的世界,成为了小小科学家。我们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观察与思考、如何动手实验。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了科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情感升华:教师强调科学探索的重要性和乐趣,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勇敢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去寻找答案。作业布置:请同学们回家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提出新的问题并尝试解答。同时,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科学小实验或科学探索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并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