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知识清单和分类训练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知识清单和分类训练题

资源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知识清单和分类训练题
知识清单
知识点一唐朝建立
1.隋朝的灭亡
(l)原因:隋场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王朝陷于瓦解。
(2)灭亡:618年,隋场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唐朝的建立:618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李渊,进人长安,建立唐朝。李渊就是唐高祖。唐高祖退位以后,传位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知识点二“贞观之治”
1 .唐太宗的统治思想
(l)产生的原因
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① 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② 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2)内容
政府要轻摇薄赋,发展③ ;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2.唐太宗的统治政策和结果
政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 ④ ” ,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下令合并州县,革除“ ⑤ ”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⑥ 做宰相,人称“ ⑦ ”。他还重用敢于直言的⑧ ;
结果: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知识点三女皇武则天
1.武则天称帝:武则天本是唐高宗的皇后,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帝,改国号为⑨ 。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统治措施: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⑩ 的政策。
3.对武则天政绩的认识:武则天统治时,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⑩ , ”。
基础闯关
一、选择题
1.要对隋朝的分崩离析负主要责任的是( )
A.唐高祖 B.隋炀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2.在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我们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
A.北周外戚杨坚称帝,建立隋朝
B.隋场帝统治时期,灭亡陈朝,统一南北
C.隋场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D.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3.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 )
A.重视教育 B.倡导节俭 C.轻摇薄赋 D.虚心纳谏
4.毛泽东曾用“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来评价四位古代帝王。下列史实与“唐宗”有关的是( )
A.统一度衡量、货币和文字 B. “罢默百家,独尊儒术”
C. “贞观之治” D.陈桥兵变
5.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摇薄赋 D.任用姚祟为相
6.下列有关武则天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B.她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生产的政策
C.她提拔重用房玄龄、杜如晦
D.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7.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根据自己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
B.她重用人才,发展生产,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她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她励精图治,使唐朝进人全盛时期
8.“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这首诗赞扬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
A.戒奢从简 B.整顿吏治 C.重视农业.变法图强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上述两则材料均为唐太宗语
(l)在材料一中唐太宗想说明什么问题?
(2) “以史为镜”,唐太宗主要吸取了哪一个朝代灭亡的教训?“以人为镜”主要表现在哪一方面?
(3)综合上述材料,你在唐太宗身上学到哪些优秀的品格?
三年模拟
一、选择题
1.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比较有争议的女皇帝,下列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②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③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④她继承并发扬了贞观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政策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下列唐朝皇帝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唐高祖 ②唐太宗 ③唐高宗 ④唐玄宗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③④①
3. 电视剧《贞观长歌》深受观众喜爱,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你认为不可能在该剧中出现的是( )
A.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唐太宗轻摇薄赋,精简机构
C.文成公主人藏,与松赞干布成亲 D.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
4.《百家讲坛》主讲人孟宪实曾作客《扬州讲坛》,主讲“唐太宗的治国艺术”。下列选项中,不可能出现在他讲话内容中的是( )
A.唐太宗居安思危,以民为本 B.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C.唐太宗创立科举,选拔贤才 D.唐太宗精简机构,合并州县
5.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认识到( )
A.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祟尚节俭的重要性
C.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D.虚心纳谏的好处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场帝意扰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赎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肤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肤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抑等长守富贵。
请回答:
(l)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否有关?理由何在?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
五年中考
选择题
1.认为“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封建帝王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宋太祖
2.虽然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其原因是武则天( )
A.创立殿试制度 B.重用有才之人 C.打击大族势力 D.促进社会发展
3.唐太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认识,主要缘自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深思 ( )
A.春秋诸侯争霸 B.汉末军阀割据
C.魏晋北民南迁 D.隋朝暴政而亡
4.“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郭沫若对下列哪一帝王功绩的正确评价(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探究创新
唐朝以其前所未有的辉煌与繁荣开创了中国的新纪元。请根据以下资料进行隋唐历史的探究。
【看影视巨作,忆帝王功绩】 2015年3月,《隋唐英雄4》在全国上映,受到观众的喜爱。
(l)根据下列描述写出帝王的名字。
①他统一南北,励精图治,进行改革,促进了隋朝的社会繁荣——
②他下令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实行暴政,导致国家灭亡——
③他在太原起兵,进人长安,建立唐朝——
④他吸取隋亡的教训,实行开明的政策,使唐朝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⑤她从皇后到皇帝,改国号为周,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游中华大地,论千秋功罪】
乾陵,位于陕西咸阳。武则天的无字碑立于陵前。无字碑在无数游人眼中不仅是乾陵的象征,更是女皇武则天的象征。
(2)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存在较大争议的人物,旧时史学家认为她残暴、荒淫,而毛泽东则评价她有治国之才。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3)“担当身前事,何计身后名。”武则天的无字碑给后人以无限的思考。请用所学知识为武则天写一篇碑文。(文体不限)
【探成败得失,谈历史启示】
(4)结合两组材料,谈一谈给你带来哪些有益的启示。
知识清单
①农民战争 ②隋 ③生产 ④戒奢从简 ⑤民少吏多 ⑥杜如晦 ⑦房谋杜断 ⑧魏征 ⑨周 ⑩选拔贤才 ⑩政启开元
基础闯关
一、选择题
1. B 隋场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王朝陷于瓦解。618年,场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 B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称帝,建立隋朝, A项表述正确;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C项表述正确;618年,李渊进人长安,建立唐朝, D项表述正确。灭亡陈朝,统一南北发生在 589年隋文帝统治时期, B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3. 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结合唐太宗认为一定要用明镜照自己,用忠臣来知道自己的过错,可知他虚心纳谏,故选D。
4. C “唐宗”指唐太宗。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故选择C项。
5. D 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纳谏,轻摇薄赋,A、B、C三项叙述正确。姚崇是武则天提拔起来的,后来成为唐玄宗时期的名臣,故D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6. C 本题考查对武则天相关史实的识记和辨析能力。解答时可以采用直选法。房玄龄、杜如晦是唐太宗时期的名相,武则天提拔的是姚崇等。
7. B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故选择B项。
8. B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击碎贪腐吏”“托起清廉官”,都体现了武则天“整顿吏治”的一面。
二、非选择题
9.答案(1)要想使自己的统治长久,就必须与民休息,行仁政。 (2)隋朝。虚心纳谏。 (3)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在成功时保持冷静,与民休息等。
解析:第(l)问考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一的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这说明要想稳固自己的统治,必须与民休息,行仁政。第(2)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即可作答。第(3)问答案结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三年模拟
一、选择题
1 . B 武则天晚年称帝,国号周,其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继承并发扬了唐太宗时期的政治、经济政策。故选择B项。
2 . A 李渊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故①最早出现。本题选择A项。
3 . A 618年唐太宗的父亲李渊建立了唐朝,故选择A。
4 . C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否定型选择题。依据所学可知,科举制的创立是在隋朝,故c项符合题意。
5 . A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舟”喻指“皇帝” , “水”喻指“百姓”,百姓可以支持皇帝,也可以推翻皇帝的统治,可见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二、非选择题
6.答案(l)有。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贞观之治”。 (2)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要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 (3)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解析:第(l)问从唐太宗的话可以看出,唐太宗能够意识到隋朝灭亡原因,从中吸取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第(2)问材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的“水”即百姓,“舟”即君主,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要注意对百姓政策的及时调整。第 (3)问从材料“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分析可知,唐太宗希望能够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五年中考
选择题
1. B 本题考查知识点唐太宗。结合所学分析题干可知,唐太宗在位时期,能够虚心纳谏,重用人才,使唐朝出现了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故选择B项。
2. D 本题考查知识点武则天。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首先要考虑其是否推动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武则天在位期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故选择D项。
3. 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文字材料的能力和理解能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反映“民本”思想。这是因为唐太宗经历了隋末的农民大起义和隋朝的灭亡,深知隋朝暴政的危害。
4. 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人称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探究创新
答案(l) ①隋文帝 ②隋炀帝 ③李渊(唐高祖) ④唐太宗(李世民) ⑤武则天 (2)我认为武则天有治国之才。因为她在位时,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3)略。(文体不限,符合史实即可) (4)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要注意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统治者必须提高自身的执政素质等。(启示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