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3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36张ppt)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1、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2、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
3、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温故知新
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4课)
唯物辩证法(第3课)
社会历史观(第5课)
人生价值观(第6课)
辩证唯物论(第2课)
文化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第7课)——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第8课)——吸收外来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9课)——面向未来
《哲学与文化》框架图
活的灵魂
  赛场上,大家牢记党和人民重托,“国家荣誉永远超过个人”、“我的这块金牌献给伟大的祖国”等誓言掷地有声,展现了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展现了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必胜信念,展现了团结协作、并肩作战的宝贵品质,展现了中国青年一代自信乐观、热情友好的阳光气质。
——2024年8月20日,习近平在接见第33届
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的讲话
情境导入
思考:习总书记的讲话证明强大的精神文化有什么作用?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第一目:什么是文化
第二目:文化的功能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科学精神:明确文化的科学内涵及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理解文化的社会功能。
法治意识:明确保护文化发展是每个国人应尽的义务。
公共参与:支持家乡文化建设,努力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新期待,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教学重难点: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文化的功能。
1、文化的含义
2、文化如何产生
3、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4、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5、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6、文化的功能
结合书本,自主预习以下内容
生活当中还有哪些文化?
思考:你认为“文化”是什么?
情境探究
企业文化
饮食文化
班级文化
电影
传统习俗
传统服饰
哲学上的文化又是什么呢?
思考:我们身边的文化现象有哪些?
情境探究
(1)广义的文化: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2)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本单元用的是狭义的文化)
主体
客体
≠物质活动
意识形态: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非意识形态:指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意识形式,不具有阶级性。如:自然科学、技术、逻辑、语言和文字等。
文化的核心
1、文化的内涵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判断:从狭义角度来看,下列哪些属于文化现象?
网购华为手机
召开2024年全国“两会”
参加学校歌手大赛
阅读《当你像鸟飞往你的山》
深圳卫视举办世界读书活动
参加人大代表选举
观看非遗——平湖纸龙的制作
学校举办校园运动会
经济现象
政治现象
文化现象
文化现象
文化现象
政治现象
文化现象
文化现象
课堂练习
中国境内天山的四个片区以"新疆天山"名称成功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
三江源区位于中国青海省南部,它是青藏高原的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孕育中华民族的世界著名河流。
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滇池风光秀丽,碧波万顷,风帆点点,湖光山色,令人陶醉。
思考:天山、三江源、滇池等自然景观能不能称为文化
把景观拍成照片呢?
情境探究
【注意】:判断一种现象是不是文化,要注意以下四点:
①经济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商品交易等。
②政治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参加选举活动等。
③纯自然的山水,景观不属于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④文化既包括静态的文化产品,也包括动态的文化活动。
(1)从文化的产生看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思想、理论、信念、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静态);
——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动态)。
2、文化的特点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刺绣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活动
中秋节
优美的音乐
尊老爱幼
乐器
衣物
民俗
行为
文化体制
思考:以下文化是通过什么展现出来的
情境探究
(2)从文化的表现形式看: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注意: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结果都不是文化本身,其体现和传导出来的思想、价值观、审美、意境和精神追求等才是文化。
①含义: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
②功能: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③形式: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
2、文化的特点
一、什么是文化
(3)从文化的核心看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决定,文化不能“决定”社会发展
2、文化的特点
一、什么是文化
2024 年 8 月 20 日,《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发售,从游戏圈成功破圈,各大微信群、各媒体头条、朋友圈纷纷讨论着 " 一只猴子 " 创造的 " 神话 "。
据国外数据分析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7日《黑神话:悟空》的总销量已达1540万份,总收入超过了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亿)。
提示: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情境探究
思考:以下情境反映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什么关系
(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注意:选择题一定要分清“决定”和“决定于”
(2)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①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决定
决定
经济
政治
文化
基础
集中表现
反作用
反作用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一、什么是文化
我国早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可当前在局部地区仍然存在封建思想的残留。这说明了什么?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以宋朝经济实力最强,但是唐朝文化却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顶峰,这又说明了什么?
——文化落后于经济政治而发展
——文化先于经济政治而发展
(3)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
思考: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是不是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经济、政治发展同步?说明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性?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一、什么是文化
文明 文化
区别 内涵
表现
性质
作用
联系 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
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
精神产品
精神活动
文明都是积极向上的
文化有先进、落后之分
促进
促进、阻碍
①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
②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4、文化与文明
一、什么是文化
注意: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拓展延伸
落后文化: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人们常见的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
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
1、黄山为“三山五岳”中的“三山”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历来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下列景观能称得上文化景观的是( )
①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②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
③岩寺文峰塔、护国慈光寺
④松谷摩崖石刻、松谷禅林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B
课堂练习
2、M村曾是深度贫困村,农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群众思想观念落后。扶贫干部采用文艺扶贫的方式,如建起农家书屋等,熏陶了村民的精气神,村民观念得到改变,积极生产,最终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这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教育对经济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经济决定文化,该村经济落后导致了村民精神贫困
③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村民精气神的提升助推脱贫致富
④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村民观念转变是脱贫的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经济决定文化, 文化不决定经济, ①错误。该村曾是深度贫困村, 农业结构单一, 基础设施薄弱, 群众思想观念落后, 表明经济决定文化, ②正确。文艺扶贫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 表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③正确。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④错误。
课堂练习
(1)引领风尚
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文明素养角度)
1、对社会的功能
二、文化的功能
(2)教育人民(全面发展角度)
文化教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对社会的功能
二、文化的功能
(3)服务社会(精神食粮角度)
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1、对社会的功能
二、文化的功能
(4)推动发展(国家繁荣角度)
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1、对社会的功能
二、文化的功能
3小时10分钟
郑钦文打完一场比赛
国家荣誉永远超过个人
为了我的祖国,我还能再战三小时
情境探究
思考:文化对个人的作用
(1) 表现: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要求: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2、对个人的功能
二、文化的功能
文化具有促进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功能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前提。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习近平
2、对国家的功能
二、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什么是文化
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四大基本功能
文化对个人的影响
文化对民族的影响
引领风尚
教育人民
服务社会
推动发展
文化的特点
课堂小结
1、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
2、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
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意味着文化可以与经济、政治相互替代。(  )
4、文化是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
【解析】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解析】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解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三者之间的联系加深,呈现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但并不能抹杀三者之间的区别。
【解析】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
×
×
×
课堂练习
1、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这种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与航海家的海洋文明和马背游牧文明的思维方式全然不同,前者强调防守、和平,后两者强调冒险、进取。这表明( )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详解】①③: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与航海家的海洋文明和马背游牧文明的思维方式的不同之处表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①③符合题意。②:材料强调的是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没有体现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②与题意不符。④: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④错误。故本题选B。
课堂练习
2、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不读书,或许就不懂得“柳条折尽花飞尽”的别绪离愁,不懂“今人不见古时月”的岁月沧桑,也不懂“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冲淡豁达。从中我们可以品悟到( )
①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会受文化的影响
③文化深远持久地影响人,制约人的认识活动
④参加积极的文化活动能使人的情操得到陶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详解】②④:材料中,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这体现了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会受文化的影响。材料中或许就不懂得“柳条折尽花飞尽”的别绪离愁,不懂“今人不见古时月”的岁月沧桑,也不懂“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冲淡豁达,这体现了参加积极的文化活动能使人的情操得到陶冶。②④正确。
①:优秀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表述错误。
③:题意并没有直接涉及文化深远持久地影响人,不同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好坏之分,不能笼统的说“制约人的认识活动”③表述不妥。 故本题选C。
课堂练习
3、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新文学的命运和诉求便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社会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毛泽东同志曾经形象地说,“我们有两支军队”。拿笔的、文艺文学战线上的“军队”为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获得丰硕“战果”。这一论述表明( )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决定社会的发展
②社会制度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
③中国新文学在激励广大人民投身革命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解析】D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①说法错误。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而不是社会制度决定文化发展方向,②说法错误。
课堂练习
4、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仅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家风家教方面也堪称一代典范,其家书充满了父爱和革命情怀。在这一封封家书中,毛泽东总是循循善诱地与子女谈读书学习,谈为人处世,谈立志励志。他的家书是一部蕴藏为人处世,严父教子哲理的智慧书。这说明( )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的成长有着深刻影响
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物质力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积极主动的
④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A
【解析】A 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②错误。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文化对人的影响并不一定都是积极的,③错误。
课堂练习
感谢聆听,下节课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