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6.4 变阻器【学情分析】本节在学完电压电阻概念后,但由于变阻器构造比较复杂,学生对其工作原理较难理解,学习中会遇到较大困难,可通过改变铅笔芯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灯泡亮度过渡到变阻器比较容易让学生理解。【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原理,会画结构图、符号。(2)知道滑动变阻作用,会正确连入电路并会正确使用。(3)知道变阻器铭牌上参数的含义、使用规则和应用。(4)会使用电阻箱并能正确读数。2.科学思维通过思考观察实验、对比、探究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3.科学探究(1)通过实验,理解可以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2)通过探究,掌握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4.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对变阻器的设计过程,体验发明创造的科学情趣。(2)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共同探究的合作意识。(3)通过认识生活中变阻器的应用,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重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难点: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新课导入】将可调光的台灯接入电路中,并调节台灯的亮度,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提出问题:台灯与其他的台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调节旋钮,台灯的亮度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如何来改变灯泡的亮度的?【新课讲解】一、变阻器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元件叫作变阻器。二、滑动变阻器1.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问题:实际使用的电阻丝是很长的,使用很不方便,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2.结构:3.结构示意图: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1.串联在电路中,上下各接一个接线柱(以下为准,近小远大)。电路符号:实验电路图:2.开关闭合前,调到最大阻值(远离下方接线柱)。3.铭牌:“5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3A”: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探究活动: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的亮度。要求:补入滑动变阻器,且滑片由B端滑向A端时,灯变亮。思考:应该选择哪两个接线柱,为什么?开关闭合前,滑片应放在A端还是B端?三、变阻器的应用1. 提出问题:变阻器可以用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2. 观察变阻器实物,动画模拟演示,帮助学生认识变阻器的结构。3. 引导学生将电位器连入电路,制作调速小风扇和调光小手电。【课堂小结】一、基本知识1.滑动变阻器:原理、示意图、符号。2.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3.应用二、基本技能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电流。三、基本方法:观察法、对比法【教学反思】该课主要讲变阻器,由于学生对变阻器不熟悉,所以我发了一些变阻器让学生观察,发现再让他们回答相关问题时,比光看书回答问题效果好得多。该实验不难做,主要是让学生连好变阻器,在电路比较完全的情况下(二节干电池、一个2.5V灯泡),完全可以放手发动学生,不必担心烧坏灯泡的问题,就是学生连接错误也有自己更正的机会,这样就能真正实现让学生在探索中提高、在疑问中进步。电阻箱的知识用多媒体播放效果较好,特别是练习读数,它是许多读数的基础,多练习一下是比较好的,学生在此出现的问题并不多,相反,他们的学生兴趣还非常容易激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