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一、单选题1.区域是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由于目的不同,所用指标和方法不同,区域的边界并不是一成不变。下图所示地区就是以不同指标划分了同一种区域的不同边界线。完成多条界线( )A.是由于区域地理环境的改变而形成的 B.体现了区域边界的过渡性C.说明区域内部地理要素具有渐变特征 D.体现了区域边界的明确性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④为湿润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2.将甘肃省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四类干湿区域的指标划分依据是( )①自然指标②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③人文指标④距离海洋的远近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3.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 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4.下列区域中有明显界线的是( )A.行政区域 B.文化区域 C.植被区域 D.气候区5.读图,下列关于图中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A.①为阴山,是我国年等降水量线200mm经过地方B.②为祁连山脉,为我国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C.③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D.④为秦岭,是我国亚热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漠河有我国的北极村。漠河森林密布,长期作为我国重要的伐林基地,如今林场采伐工人转变成了种树人。芬兰也有北极村(66.5°N,25.8°E)。下图为中国漠河市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北极村所在的漠河市( )A.属于自然区域,没有明确的边界 B.属于经济区域,没有明确的边界C.属于行政区域,有明确的边界 D.属于文化区域,有明确的边界7.与我国的北极村相比,芬兰的北极村对我国游客最具吸引力的是( )①奇异的喀斯特地貌②美丽的极光③冬季冰雪世界④异国风情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8.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A.积温的多少 B.年降水量的多少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9.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 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读宁夏农业区划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A.地形 B.河流 C.降水 D.农业生产条件11.图中区域划分的目的在于( )A.加强行政管理 B.协调统筹利用水资源C.合理布局农业生产 D.为城市提供农产品12.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比较,其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表现为( )A.腹地广阔 B.交通便利 C.资源丰富 D.历史悠久下表为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指标 四大地区甲 乙 丙 丁土地面积占全国比例(%) 8.2 10.7 9.5 71.6人口占全国比例(%) 7.7 26.5 38.6 27.2人均GDP(万元) 4.7 5.9 9.4 5.4注:数据未包括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13.甲、乙、丙、丁中代表中部地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4.我国四大地区中( )A.东北地区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 B.西部地区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C.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东北地区 D.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西部地区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区域是( )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D.省、市、镇等行政区域16.区域具备的特征有( )①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②明确的边界③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④一定的政治地位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7.区域具有以下哪些特性( )①有界性②差异性③整体性④层次性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8.如图,下列关于内蒙古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内部自然特征完全一致B.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功能C.区域界线模糊D.和其他省(区、市)没有任何联系读我国某县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根据图中信息推断,该县县界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河流 B.国道 C.高速公路 D.山脉20.下列省区中,省界划分方式与该县最相似的是( )A.山东省 B.安徽省 C.江西省 D.内蒙古自治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C.区域可划内部有差异性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22.以下关于图示中的800mm说法错误的是( )A.与1月0℃等温线大致重合B.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C.以南主要种植水稻D.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二、材料分析题2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描述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2)据图中信息描述A、B两城市该时期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3)图示天气系统在该区域持续时间较长,据图分析其原因,并说明它对A、B两城市天气的影响。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底格里斯河是西亚水量最大的河流,源自土耳其安纳托利亚的山区。河流整体沿扎格罗斯山脉西南侧山麓流动,最后与幼发拉底河合流成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河水主要靠高山融雪和上游春雨补给。在伊拉克形成的广阔肥沃冲积平原,是该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底格里斯河在伊拉克捉克里特村以南,流入一片宽阔、起伏和缓的波状平原,从而广泛出现曲流,有许多牛轭湖、残迹河槽等。下图为底格里斯河水系分布图和巴格达气候资料图。比较巴格达以南、以北两干流河段流量大小的差异,并简述其自然原因。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我国语言的地域差异表现为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单一。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都属北方方言区,从哈尔滨到昆明直线距离3000多千米,两地语言虽有区别,但通话、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福州话、莆田话、闽西话等,彼此差异极大,甚至听不懂。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汉语方言区分布图。(1)我国划分出的不同方言区是根据____划分的,从空间尺度上看,____区空间尺度最大。(2)我国的汉语方言区的形成与____关系密切,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我国北方方言区面积广大,语言差别不大;南方方言区面积小,语言繁杂的原因。(3)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意义。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面积为14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为1.2亿。随着《东北振兴规划》的出台,东北有望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材料二 东北地区图。(1)上述材料所呈现出的区域特点是____。(2)试从区域的特征入手,分析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与黑、吉、辽三省同划为东北地区的原因。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A、图示区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属于主观因素,区域地理环境没有改变,不符合题意。B、图示地区就是以不同指标划分了同一种区域的不同边界线,说明划分的指标不同,体现了区域边界的过渡性,故正确。C、图示区域的划分是人们的主观因素不同,不能说明区域内部地理要素具有渐变特征,不符合题意。D、区域边界的明确性的分界线只有一条,不符合题意。故选:B。2.答案:A解析:以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为指标,甘肃省可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四类干湿区域,属于自然指标划分,属于单一指标划分。故选A。3.答案:A解析:自然区的界线是模糊的,行政区界线是明确的,A错误符合题意;区域内部有明显的相似性,整体性突出,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BC正确;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D正确。A符合题意,故选A。4.答案:A解析: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行政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A正确;文化区域、植被区域、气候区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边界是模糊的,BCD错误。故选A。5.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①是阴山,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年等降水量线400mm经过地方,所以A错;②是贺兰山,所以B错;④为秦岭,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所以D错;③是太行山脉,其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C正确。故选C。6.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漠河市为县级市,与其他周边区域有明确的边界。故C选项正确。7.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芬兰北极村在北极圈附近,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且为异域,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对我国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芬兰北极村纬度高,气候寒冷,缺少发育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条件;我国东北地区(包括北极村)冬季也有冰雪世界不必远赴芬兰赏雪。故B选项正确。8.答案:C解析:图中①、②、③、④区域分别表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表明这四大区域是根据干湿状况划分的,一个区域的干湿状况主要取决于该区域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C正确。故选C。9.答案:A解析:由于降水量和蒸发量在区域分布上具有过渡性质,因此图中干湿区的界线是模糊的,A错误;区域内部在干湿状况角度具有相似性,整体性突出,B正确;区域之间,干湿状况不同,具有明显的差异性,C正确;四大区域之间热量、水分存在相互交换、相互联系的关系,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选项,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10.答案:D解析:该图为宁夏农业区划图,是根据农业生产条件划分的,包括地形、降水热量等,D正确。地形、河流、降水只是影响农业区位的条件之一,无法根据单独的某一个划分农业区划图,ABC错误。故本题选择D。11.答案:C解析:根据农业生产条件划区,可以为农业合理布局提供指导性意见,与行政管理、水资源无关,C正确。A、B错误。为城市提供农产品需要考虑的是交通条件和市场的需求,不需要根据农业生产条件划分,D错误。故本题选择C。12.答案:A解析:长江经济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覆盖11个省市,涉及5个城市群,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腹地广阔,经济增长潜力巨大,是其他经济地带无法比拟的,所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比较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为腹地广阔,A正确。交通便利、历史悠久并不是长江经济带的独特优势,两地矿产资源和能源都较缺乏,BCD错误。故选A。13.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四大地区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东部地区经济最发达,人均GDP最高,即丙地。西部地区面积最大,即丁地。中部地区面积较东北地区大,经济发展状况较东北地区好,人均GDP比东北地区高,即乙地为中部地区、甲地为东北地区。综上,B项正确。14.答案:C解析:东北地区工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A项错误。西部地区处于低水平不均衡发展状态,B项错误。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东北地区,C项正确。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低于西部地区,D项错误。15.答案:A解析:区域是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指标划分出来的空间单元,既可以为文化区,也可以为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也可以为行政区或自然区域,A正确,BCD描述片面,BCD错误,故选A。16.答案:C解析:区域是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的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①③正确;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国界,省界,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如气候区,植被区等,②错误;区域可以为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也可以为行政区或自然区域,不一定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④错误,①③正确,C正确;②④错误,ABD错误,故选C。17.答案:A解析: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它是人们基于对世界的认识和实践的需要,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划定的,区域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且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具有有界性。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体现为区域的层级高低,区域具有层次性。①②③④正确,故选A。18.答案:B解析:区域内部特征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但并不是说内部特征的完全一致,即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如内蒙古区域内部由东向西,植被类型依次呈现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的经度地带性差异,A错;一个区域往往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这是与其他区域的差异所在,如内蒙古煤炭资源和铁矿资源丰富,B正确;内蒙古自治区属于我国省级行政区,区域界线明确,C错;区域与区域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内蒙古与其他省(区、市)是相互联系的,D错。故选B。19.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图中县界所在位置的虚线是河流的发源地,且河流向两侧分流,说明县界是河流的分水岭,即山脉,D正确;该县界没有经过河流、国道和高速公路的图例符号,ABC错误。故选D。20.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东省位于黄淮海平原,省界划分不是山脉,A错误;安徽省位于黄淮海平原的南部,该省的南部和西南有山脉,北部和东部为平原,所以省界中有一部分是山脉,与该县不太相似,B错误;江西省四周环山,山脉为省界,C正确;内蒙古自治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上,省界中只有一部分是山脉,D错误。故选C。21.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三个区域分别具有不同的降水特征,每一区域内部具有共同的降水特征,这体现了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B正确,C错误。图中区域不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图中区域边界是模糊的,AD错误。故选B。22.答案:D解析: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D正确。800mm等降水量线与1月0℃等温线大致重合,A错误。800mm等降水量线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B错误。800mm等降水量线以南主要种植水稻,C错误,故选D。23.答案:(1)地形:以高原为主,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地壳运动活跃;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季节与年际变化大,(西双版纳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土壤:土层较薄,肥力相对较低;水文:地表水较少多地下暗河,径流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生物: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西双版纳地区为热带季雨林)。(2)该时段A城市气温总体较B城市高;温差较B城市小;降水量较B城市少。(3)冬半年,来自我国北方的冷空气在向南移动过程中,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挡,在此处静止下来,形成准静止锋。A城市此时位于该天气系统的暖气团一侧,受锋面影响小,温暖如春;B城市位于冷气团和锋面控制区域,受其影响大,阴雨冷湿。解析:(1)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可以从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进行描述,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该地位于我国的云贵高原,以高原为主,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地壳运动活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季节与年际变化大;地表水较少多地下暗河,径流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流量季节变化大;土层较薄,肥力相对较低;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垂直分异明显,动植物资源丰富。(2)读图,注意降水量A城市最高为40,B城市是80,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时段A城市气温总体较B城市高,温差较B城市小;降水量较B城市少。(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天气系统为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主要出现在冬半年,此时来自我国北方的冷空气在向南移动过程中,受地开阻挡,在此处静止下来,形成准静止锋。A城市为昆明,此时位于该天气系统的暖气团一侧,受锋面影响小,气候温暖,多晴天;B城市贵阳,位于冷气团和锋面控制区域,受其影响大,阴雨冷湿。24.答案:差异:南部干流流量较小,北部干流流量较大。原因:巴格达以北为底格里斯河的源头段,纬度较高,受西风带控制时间长;西风遇山地阻挡抬升,多地形雨,且高山融雪量大,河流补给量大;以北河段有多条支流汇入干流,增大干流流量。以南河段通过汊流向两岸湖泊、沼泽供水使河流干流水量减少;以南河段流经气候干旱地区,渗漏和蒸发严重使河流干流水量减少。(答出南段或北段任意三点即可)解析:河流流量的大小应从来水(补给形式、支流汇入等)和去水(蒸发、下渗、用水等)两方面分析。如由材料“河水主要靠高山融雪和上游春雨补给”,可推出巴格达以北河段,纬度较高,受西风带控制时间长;以南河段流经气候干旱地区,下渗和蒸发严重使河流干流水量减少。25.答案:(1)人文特征;北方方言(2)地理环境;北方多平坦开阔的平原和高原,交通联系方便,便于人们交往、交流,语言彼此融合,因而语言差别不大;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岖,交通闭塞,不利于人们交往、交流,因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方言。(3)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解析:26.答案:(1)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并有明确的区位特征(2)①从区域的整体性看,二者在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方面具有相对一致性;②从区域的开放性看,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内在联系。解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