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甘肃省华池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学2023.6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试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蜜蜂将桃树的花粉带到桃花的柱头上后,即可发生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释放精子和精卵融合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若将桃树的花粉带到梨花的柱头上则不会发生这一系列反应,该现象能很好地说明细胞膜( )A.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B.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 D.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叶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B.丙酮酸分解成CO2C.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D.还原型氢和氧结合成水3.如图为细胞周期中部分细胞核的示意图,此过程发生在( )A.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 B.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C.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解体 D.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4.将基因型为Aa的水稻均分4组,分别进行不同的遗传实验,各组子代的Aa基因型频率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组为连续随机交配 B.第二组为连续自交C.第三组为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 D.第四组为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5.如图中甲表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其中字母表示相关基因。若只考虑图中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卵原细胞形成的第一极体的基因型为aeDB.甲中基因E与e的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C.形成乙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等位基因D.乙的基因组成表明基因d与E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6.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不包括( )A.生物变异是随机产生的,是可以遗传的B.各种生物的数量一般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生存斗争的结果C.各种生物的基因库的组成在生存斗争中发生变化D.能生存下来的生物具有适应性,而适应性在自然选择中被积累7.黑暗环境中,脊椎动物视杆细胞膜上的Na+、K+通道开放,Na+内流,K+外流。受到光照后,细胞内的cGMP浓度降低,Na+通道关闭,K+通道仍然开放。视杆细胞通过这种电位变化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最终将光信息传导出去。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暗环境中,Na+内流、K+外流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视杆细胞相当于光感受器,受到光照刺激后该细胞会产生动作电位C.视杆细胞内高K+浓度、细胞外高Na+浓度有利于细胞产生兴奋D.视杆细胞内Na+浓度高于细胞间隙8.实验发现,切断支配心脏的神经S,可使心跳加快,切断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可使心跳减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S是传入神经,其与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是相反的B.神经S和交感神经都是不受大脑和脊髓支配的自主神经C.只有脊神经能支配心脏等自主活动,脑神经仅支配躯体运动D.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一起,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9.学校举办的秋季田径运动会上,在跑3000m的过程中,运动员体内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机体大量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运动对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不会产生影响C.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有减小的趋势 D.细胞外液中乳酸与NaHCO3的反应有增强的趋势10.植物激素甲、乙、丙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最可能代表乙烯和赤霉素B.甲、乙、丙的生理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过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C.正在生长的部位没有合成乙烯D.丙的横向运输受重力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11.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采用规格为16中格(400小格,0.1mm3)的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培养液稀释了1000倍,检测四角上中格的酵母菌数量分别为23、24、26、2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边角处的酵母菌应均计数,以避免统计不全B.此实验需要设空白对照实验C.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酵母菌获得充足氧气D.此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约为4×109个/mL1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群总能量为7.1×109kJ,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kJ,从理论上计算,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 )A.7.1×108kJ B.2.3×107kJ C.5.95×107kJ D.4.8×107kJ13.如图表示科学家尝试培育地上结番茄、地下长马铃薯的“超级作物”,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④阶段一般不需要光照,但⑤需要光照的诱导B.图中②过程依赖于两种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C.若培养基中渗透压过低,上述部分细胞会吸水涨破D.e中细胞较d中细胞的分化程度更低14.某女性的线粒体携带某种致病基因,她的前两个孩子因患该病夭亡。后来她接受一个健康女性捐赠的卵母细胞,生育了一个三亲婴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卵母细胞A取自于健康女性B.取卵之前,两女性都要注射促性腺激素C.三亲婴儿的性别与提供细胞核的患病女性相同D.可用电刺激、Ca2+载体、乙醇等激活重构胚15.为提高玉米中赖氨酸含量,科学家计划将天冬氨酸激酶的第352位苏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将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的第104位天冬氨酸变成异亮氨酸。下列操作思路正确的是( )A.直接改造上述两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B.对指导上述两种酶合成的mRNA进行改造C.利用诱变技术促使上述两种酶的基因突变 D.对控制上述两种酶的基因进行改造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下列有关原生质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的部分是原生质层B.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C.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小D.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17.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发现以下两个家系都有相关患者,遗传系谱如图(已知Ⅰ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Ⅱ10的基因型有6种可能 D.若Ⅱ9与Ⅱ10生育一个患甲病的男孩概率为1/1818.下列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能直接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B.组织液中的大部分物质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C.健康人内环境中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动D.细胞依赖内环境的同时也会影响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19.研究人员调查了8年间某养兔场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并据此绘制了如图的λ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B.第2~4年兔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8年间兔种群数量“S”型增长D.第6年兔种群密度小于起始种群密度20.下列对于基因工程所需基本工具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限制酶 SpeⅠ(—A↓CTAGT—)切割产生的DNA片段和限制酶XbaⅠ(—TCTAGA—)切割产生的DNA片段不可以相连接B.用限制酶EcoRV(—GAT↓ATC—)切割产生的DNA片段和限制酶SmaⅠ(—CCC↓GGG—)切割产生的DNA片段可以相连接C.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连接的是同一化学键,但它们催化底物不同D.培育转基因抗虫水稻,可以选用质粒或者植物病毒作为运载体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12分)图甲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假设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呼吸强度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d时单位时间内该植物细胞从周围环境吸收 个单位的CO2。(2)若该植物为水稻,则图甲中a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3)图乙中,限制e、f点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图乙中f点的含义是此时 。(4)若图甲与图乙为同一绿色植物,则相同温度下,图甲中b的光合作用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乙f点的光合作用速率。h点为该植物的光饱和点,其是指 。22.(10分)如图为下丘脑参与的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有关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有关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血糖浓度升高时,图中的 (填字母)会产生 (填名称),从而维持血糖的稳定。(2)D为 ,其分泌的⑥对甲状腺的作用是 。婴幼儿时期,若图中的D产生的 激素不足,则会患侏儒症。23.(10分)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可持续性综合发展新模式。(1)打造以种植采摘、特色养殖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农业是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举措。区别生态农业群落和传统农业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生态农业更好地实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2)在生态采摘园内设置一些鸟巢,招引更多的鸟类防治害虫,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3)研究发现高密度水产养殖会引起水域生态系统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影响产量。如图所示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表示水流方向。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①垂钓者往往会被蚊子叮咬,研究发现蚊子触角中有识别乳酸的受体,以此寻找人类的位置,这说明信息传递具有的作用是 ;为了从根本上降低蚊子数量,可清除环境中的污水塘、房前屋后的积水容器、池塘养鱼捕食蚊子幼虫等,原因是这些措施降低了蚊子的 。②假设鱼塘中的某种鱼只捕食蓝细菌和小虾,小虾只捕食蓝细菌,能量传递效率为20%,则当该种鱼直接捕食蓝细菌的比例由1/2变为1/4时,理论上来说其产量会下降 %。③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是 。24.(11分)某种成熟沙梨(雌雄同花)果皮颜色由两对基因控制。a基因控制果皮呈绿色,A基因控制呈褐色,而B基因只对基因型Aa个体有一定抑制作用而呈黄色。果皮表型除受上述基因控制外同时还受环境的影响。现进行杂交实验如表所示:组别 亲代 F1表型 F1自交所得F2表型及比例一 绿色×褐色 全为黄色 褐色:黄色:绿色=6:6:4二 全为褐色 褐色:黄色:绿色=10:2:4(1)根据第一组实验分析控制梨果皮颜色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 (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 。(2)第一组F1的基因型为 ,若F2中褐色和绿色交配,后代中绿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研究者认为第二组F1全为褐色可能是环境因素导致,不是引种后某一个基因突变所致。若是某个基因突变,F1的基因型为 ,F2子代表型情况为 。25.(12分)OKT3为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T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是针对T细胞上CD3抗原,能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利于器官移植。请回答下列问题:(1)OKT3的制备过程中利用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有 。(2)制备OKT3时,首先要将OKT3抗原注入小鼠体内,以获得相应的 ,该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杂交后要经过 次筛选,最终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具有 的特点。(3)OKT3能作用于T细胞,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受到影响时会导致小鼠体内的抗体合成量下降,其原因是 。(4)由于通常所用的OKT3单抗为鼠源性,临床上可能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因此可以对OKT3进行人工改造,获得一种新型蛋白应用于人类,该技术属于 工程,该项工程是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通过 ,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甘肃省华池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D 2.D 3.C 4.D 5.C 6.C 7.C 8.D 9.D 10.D 11.D 12.D 13.B14.C 15.D 16.AC 17.ABC 18.ACD 19.AC 20.BCD21.(除注明外,每空2分)(1)2(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3)光照强度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4)小于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的最小光照强度22.(每空 2分)(1)A 胰岛素(2)垂体 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生长23.(除注明外,每空1分)(1)物种组成 直接和间接(2)调整能量流动关系/方向,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分)(3)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环境容纳量/K值 25(2分) 水稻等作物与藻类竞争光照;竞争N、P等无机盐(2分)24.(除注明外,每空2分)(1)遵循(1分) 组别一中F2的性状分离比符合9:3:3:1的变式(2)AaBb 1/6(3)AABb、Aabb F 表型全为褐色或褐色:绿色=3:1(或无黄色产生)25.(除注明外,每空1分)(1)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2分)(2)B淋巴细胞 两(2分) 既能产生针对CD3的抗体,又能无限增殖(2分)(3)辅助性T细胞功能受影响,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减少,导致B细胞不能分化成浆细胞,从而使抗体的含量下降(2分)(4)蛋白质基因改造或基因合成(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