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五年级科学试卷1.(2024五下·临猗期末)( )是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广泛的能源A.电能 B.地热能 C.太阳能【答案】A【知识点】家庭生活中使用的能量【解析】【分析】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电能是城市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为广泛的能源。2.(2024五下·临猗期末)在夏季烈日下,我们的头发摸上去很热,这种热传递的方式是(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在夏天的烈日下,我们的头发摸上去很热,是太阳直接把热传递给了我们,这种传递的方式是热辐射。3.(2024五下·临猗期末)冬天,下列生物的行为与实际相符的是( )A.大雁迁徙南方 B.蝴蝶产卵 C.植物快速生长【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洄游等行为。冬天,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大雁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蝴蝶在春天产卵;冬天植物生长几乎停滞,准备春天气候温暖后继续生长。4.(2024五下·临猗期末)动力小船需要安装船舵,船舵的作用是( )A.增加船的载重量 B.增大船的动力 C.控制船的行驶方向【答案】C【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我们应该安装船舵,船舵的作用是控制船行驶方向。船舵是驾驶船的主要装置,用来操纵和控制船只航行。船舵位于水下,安装在船尾或船尾以下,当船舵水平运动时,船会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5.(2024五下·临猗期末)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之间有相同的( )A.质量 B.体积 C.温度【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故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温度。因为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所有C符合题意。6.(2024五下·临猗期末)冬天穿上羽绒服,感觉比较暖和,这是因为羽绒服能够( )A.产生热量B.吸收热量C.较好地减慢热量传递【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冬天穿上羽绒服,我们感觉比较暖和,这是因为羽绒服属于热的不良导体,能够较好地阻止热量散发。7.(2024五下·临猗期末)妈妈把从菜市场买回来的绿豆芽放在窗台上,到了下午绿豆芽的叶子变绿了,其主要原因是( )A.温度升高 B.光照增加 C.水分减少【答案】B【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妈妈把从菜市场买回来的绿豆芽放在窗台上,到了下午绿豆芽的叶子变绿了,其主要原因是光照增加。8.(2024五下·临猗期末)每年春季,丹顶鹤从南方迁徙东北,主要是为了( )A.繁殖 B.觅食 C.避暑【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 随着季节的变换,丹顶鹤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过冬,这是鸟类的迁徙,属于节律行为。这说丹顶鹤明能够在有利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年春季,丹顶鹤从南方迁往东北,主要是为了繁殖。9.(2024五下·临猗期末)地球表面的气温相对稳定,适宜生命存在。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 )A.50℃ B.15℃ C.0℃【答案】B【知识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解析】【分析】 地球为生命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比如大气就像是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张毛毯,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15℃ ,适宜生命存在。10.(2024五下·临猗期末)下列图标中,属于可回收垃圾标志的是( )A. B. C.【答案】B【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A图中标志是其他垃圾的标志;B图中标志是可回收垃圾的标志;C图中标志是厨余垃圾的标志。11.(2024五下·临猗期末)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答案】正确【知识点】植物的一生【解析】【分析】我们熟悉的绝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当然,也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种子是种子植物的胚珠经受精后长成的结构,一般有种皮、胚和胚乳等组成。胚是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萌发后长成新的个体。12.(2024五下·临猗期末)技术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推动船的发展。 ( )【答案】正确【知识点】船的载重量【解析】【分析】 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比如蒸汽机轮船采用蒸汽作为动力,帆船利用风力驱动,与帆船相比,最大的优点是提供更为稳定的动力。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13.(2024五下·临猗期末)土壤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 )【答案】错误【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 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外界条件和内部条件,外界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因此,绿豆种子萌发一般不需要土壤、阳光和化肥等。14.(2024五下·临猗期末)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 )【答案】错误【知识点】认识空气【解析】【分析】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这两种气体是空气的主要成分。15.(2024五下·临猗期末)钢铁制造的船不但坚固,而且袋重量也很大。 ( )【答案】正确【知识点】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 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成正比,钢铁材料比较坚固,容易制造体积较大的船只,排水量大,受的浮力也大,能够浮在水面上,载重量大。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16.(2024五下·临猗期末)“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不可以在海底9千米深处进行载人探索。 ( )【答案】错误【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2010年5月至7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中进行了多次下潜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17.(2024五下·临猗期末)海洋生物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 )【答案】正确【知识点】海洋资源【解析】【分析】据统计,目前所知道的海洋生物有21万多种,其中海洋植物约1万种。海洋植物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者之一。18.(2024五下·临猗期末)不同材料的物体,传热的快慢不同。 ( )【答案】正确【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金属等热的良导体传递热比较快,塑料、木头等是热的不良导体,传递热比较慢。19.(2024五下·临猗期末)只要持续加热,水的温度就会很轻松地直接上升到120℃,甚至更高的温度。 ( )【答案】错误【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 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沸腾时,温度达到100℃,温度不再升高,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释放出里面的水蒸气。20.(2024五下·临猗期末)热粥时,用勺子不断地搅动,是为了加快粥内的热传导。 ( )【答案】错误【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做对流。煮粥时,用勺子不断的搅动,是为了加快粥内的热对流。热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对流。21.(2024五下·临猗期末)连一连铜 木块瓷杯 热的良导体 铁块橡皮 报纸不锈钢杯 热的不良导体 空气大理石 毛巾【答案】【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人们把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把不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如银、铜、铝和液体汞都是良导体。其他的固体大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如石头、陶瓷、玻璃、木头、皮革、棉花等,液体和气体是不良导体。22.(2024五下·临猗期末)独木舟是一种用单根树干挖成的小舟,需要借助桨驱动。它是人类最古老的水域交通工具之一。(1)独木舟一般都具有很好的流线型,特别是船头的形状很有特点。船体的这种形状最主要是为了( )。A.显示民族特色 B.减少水的阻力 C.适合木材的特点(2)独木舟在平静的湖面上航行时,动力主要来自( )。A.人力 B.水力 C.风力(3)独木舟航行时,如果要向左转,应当( )。A.用力在右边划桨 B.用力在左边划桨 C.两力均匀划桨(4)有的独木舟上会安装一个支架(如右图),支架的主要作用是( )。A.可以承载更多的人和物B.可以加快独木舟行驶的速度C.可以防止独木舟侧翻(5)要增加独木舟的载重量,下列方法最可行的是( )。A.挖大内空,把船体做得很薄B.把物体放在船的中心位置C.用更加粗大的木材做独木舟(6)古人用木材做独木舟利用了木材会浮且易加工的特性。现代用钢材造船,钢材在水中是沉的,但用钢铁造的大船不仅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更多的货物,原因是( )。A.做成船后受到的浮力增大了B.做成船后受到的重力增加了C.做成船后受到的重力减少了【答案】(1)B(2)A(3)A(4)C(5)A(6)A【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制作小船【解析】【分析】(1)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独木舟的形状一般都具有很好的流线形,特别是船头的形状很有特点。船体这样形状最主要是为了减少水的阻力,所以B符合题意。(2)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独木舟在平静的湖面上航行时,动力主要来自人力,所以A符合题意。(3)左桨用力划或吃水深些,船将向右转;右桨用力划或吃水深些,船将向左转。独木舟航行时,如果要向左转,应当用力在右边划桨,所以A符合题意。(4)独木舟是空心设计,很容易翻船,所以要在外围加一个支架,使船受力均匀,在水中不会翻船,所以C符合题意。(5)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结构、重物放的位置等多种因素有关。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也越大。用更加粗大的木舟和挖大内空,把船体做得很薄,这样的体积会变大,船的载重也越大。(6)钢铁造成大轮船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就大,它受到的浮力就大。现代用钢材造船,钢材在水中是沉的,用钢铁造的大船不仅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更多的货物,原因是做成船后受到的浮力增大了,所以A符合题意。23.(2024五下·临猗期末)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观察到下面描述的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下雨后,地面上会有一些积水,天晴了,地面的积水很快就不见了,积水到哪里去了呢 ”“放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会有水珠出现。”(1)积水到哪里去了呢 原来是水变成了 ,到空气中去了,我们把这一过程叫做 。(2)玻璃杯外面的水珠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是 遇冷形成的,我们把这一过程叫做 。【答案】(1)水蒸气;蒸发(2)水蒸气;凝结【知识点】水的蒸发;凝结;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 (1)下雨后,地面上会有一些积水,天晴了,地面的积水很快就不见了,积水吸热变成了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我们把这一现象叫做蒸发。(2) 放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会有水珠出现,水珠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我们把这一现象叫凝结。24.(2024五下·临猗期末)资料一:为了打造“无废城市”,浙江省仙居县对县城所有产生垃圾的居民、企业等征收垃圾处理费,县城垃圾减量明显,实现了垃圾精细化治理。同时,促进了垃圾源头减量化和资源的最大利用。截至目前,仙居县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高达97.1%。资料二:南官河是路桥的“母亲河”,曾经清澈见底。由于大量污水、垃圾直接排入,导致发黑发臭。近几年,引进了水下生态修复新技术,构建了“食藻虫 ——沉水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群落”共生系统,恢复了水体自净能力,河水重新清澈起来了。(1)仙居县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不包括( )。A.精细化 B.减量化 C.无害化(2)仙居县清理的大量废弃物有①塑料瓶、②旧衣服、③过期药品等,其中属于可回收物的是 ,属于有害垃圾的是 。(填序号)(3)右图是南官河水面的垃圾拦截装置图,下列最适合用来制作拦截装置的材料是( )。A.塑料 B.不锈钢 C.瓷砖(4)装置拦截下来的水葫芦、菜叶、枯叶等属于 (选填“可回收垃圾”、“易腐垃圾”或“有害垃圾”)。从资源回收利用的角度看,回收的菜叶、枯叶等可用来 。(5)分析资料一和资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官河的变化说明水资源可以先污染再治理B.仙居县垃圾分类覆盖率已经很高,可以不用再进行垃圾分类了C.减少垃圾丢弃和不直接将废水排入河道人人有责【答案】(1)C(2)①②;③(3)A(4)易腐垃圾;堆肥(5)C【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保护环境【解析】【分析】污染的类型有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减少垃圾非常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有焚烧和填埋。污水处理的方法有过滤、沉淀和灭菌等。(1)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国际上通行的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减量化: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资源化: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无害化:在垃圾管理的全过程,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题干中仙居县实现了垃圾精细化治理并促进了垃圾源头减量化和资源的最大利用。说明采用了精细化和减量化,没有使用无害化。(2)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再利用的废弃物。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零星废弃物。厨余垃圾是指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外的其余生活垃圾。仙居县清理的大量废年物有①塑料瓶、②旧衣服、③过期药品等,其中属于可回收物的是塑料瓶、旧衣服,属于有害垃圾的是过期药品。(3)拦截装置设计需要考虑安装方式;装置打开过程中,不能让拦截的漂浮物飘走,需要考虑水流方向。通过对性能,材料等因素的分析,最适合用来制作拦截装置的材料是塑料。(4)装置拦截下来的水葫芦、菜叶、枯叶等属于易腐垃圾,从资源回收利用的角度看,回收的菜叶、枯叶等可用来堆肥。(4)水和人类的生存密不可分,通过题干内容,我们可以得知减少垃圾丢弃和不直接将废水排入河道人人有责。25.(2024五下·临猗期末)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以及动物的生存。(1)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 ,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大量增多,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产生 效应。(2)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 和 消融、 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以及动物的生存。【答案】(1)二氧化碳;温室效应(2)冰川;冻土;海平面上升【知识点】空气污染【解析】【分析】(1) 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2)根据材料可知,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以及动物的生存。26.(2024五下·临猗期末)我们的地球正面临能源枯竭的危险,如何解决能源问题,请说出你的想法。【答案】节约能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新能源。【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分析】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人们竭力寻找解决的好办法:一、要节约能源,二、要进一步开发、利用新能源,进一步开发风能、太阳能是人类的共同目标,也是解决能源匮乏的有效途径。1 / 1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五年级科学试卷1.(2024五下·临猗期末)( )是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广泛的能源A.电能 B.地热能 C.太阳能2.(2024五下·临猗期末)在夏季烈日下,我们的头发摸上去很热,这种热传递的方式是(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3.(2024五下·临猗期末)冬天,下列生物的行为与实际相符的是( )A.大雁迁徙南方 B.蝴蝶产卵 C.植物快速生长4.(2024五下·临猗期末)动力小船需要安装船舵,船舵的作用是( )A.增加船的载重量 B.增大船的动力 C.控制船的行驶方向5.(2024五下·临猗期末)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之间有相同的( )A.质量 B.体积 C.温度6.(2024五下·临猗期末)冬天穿上羽绒服,感觉比较暖和,这是因为羽绒服能够( )A.产生热量B.吸收热量C.较好地减慢热量传递7.(2024五下·临猗期末)妈妈把从菜市场买回来的绿豆芽放在窗台上,到了下午绿豆芽的叶子变绿了,其主要原因是( )A.温度升高 B.光照增加 C.水分减少8.(2024五下·临猗期末)每年春季,丹顶鹤从南方迁徙东北,主要是为了( )A.繁殖 B.觅食 C.避暑9.(2024五下·临猗期末)地球表面的气温相对稳定,适宜生命存在。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 )A.50℃ B.15℃ C.0℃10.(2024五下·临猗期末)下列图标中,属于可回收垃圾标志的是( )A. B. C.11.(2024五下·临猗期末)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12.(2024五下·临猗期末)技术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推动船的发展。 ( )13.(2024五下·临猗期末)土壤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 )14.(2024五下·临猗期末)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 )15.(2024五下·临猗期末)钢铁制造的船不但坚固,而且袋重量也很大。 ( )16.(2024五下·临猗期末)“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不可以在海底9千米深处进行载人探索。 ( )17.(2024五下·临猗期末)海洋生物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 )18.(2024五下·临猗期末)不同材料的物体,传热的快慢不同。 ( )19.(2024五下·临猗期末)只要持续加热,水的温度就会很轻松地直接上升到120℃,甚至更高的温度。 ( )20.(2024五下·临猗期末)热粥时,用勺子不断地搅动,是为了加快粥内的热传导。 ( )21.(2024五下·临猗期末)连一连铜 木块瓷杯 热的良导体 铁块橡皮 报纸不锈钢杯 热的不良导体 空气大理石 毛巾22.(2024五下·临猗期末)独木舟是一种用单根树干挖成的小舟,需要借助桨驱动。它是人类最古老的水域交通工具之一。(1)独木舟一般都具有很好的流线型,特别是船头的形状很有特点。船体的这种形状最主要是为了( )。A.显示民族特色 B.减少水的阻力 C.适合木材的特点(2)独木舟在平静的湖面上航行时,动力主要来自( )。A.人力 B.水力 C.风力(3)独木舟航行时,如果要向左转,应当( )。A.用力在右边划桨 B.用力在左边划桨 C.两力均匀划桨(4)有的独木舟上会安装一个支架(如右图),支架的主要作用是( )。A.可以承载更多的人和物B.可以加快独木舟行驶的速度C.可以防止独木舟侧翻(5)要增加独木舟的载重量,下列方法最可行的是( )。A.挖大内空,把船体做得很薄B.把物体放在船的中心位置C.用更加粗大的木材做独木舟(6)古人用木材做独木舟利用了木材会浮且易加工的特性。现代用钢材造船,钢材在水中是沉的,但用钢铁造的大船不仅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更多的货物,原因是( )。A.做成船后受到的浮力增大了B.做成船后受到的重力增加了C.做成船后受到的重力减少了23.(2024五下·临猗期末)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观察到下面描述的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下雨后,地面上会有一些积水,天晴了,地面的积水很快就不见了,积水到哪里去了呢 ”“放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会有水珠出现。”(1)积水到哪里去了呢 原来是水变成了 ,到空气中去了,我们把这一过程叫做 。(2)玻璃杯外面的水珠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是 遇冷形成的,我们把这一过程叫做 。24.(2024五下·临猗期末)资料一:为了打造“无废城市”,浙江省仙居县对县城所有产生垃圾的居民、企业等征收垃圾处理费,县城垃圾减量明显,实现了垃圾精细化治理。同时,促进了垃圾源头减量化和资源的最大利用。截至目前,仙居县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高达97.1%。资料二:南官河是路桥的“母亲河”,曾经清澈见底。由于大量污水、垃圾直接排入,导致发黑发臭。近几年,引进了水下生态修复新技术,构建了“食藻虫 ——沉水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群落”共生系统,恢复了水体自净能力,河水重新清澈起来了。(1)仙居县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不包括( )。A.精细化 B.减量化 C.无害化(2)仙居县清理的大量废弃物有①塑料瓶、②旧衣服、③过期药品等,其中属于可回收物的是 ,属于有害垃圾的是 。(填序号)(3)右图是南官河水面的垃圾拦截装置图,下列最适合用来制作拦截装置的材料是( )。A.塑料 B.不锈钢 C.瓷砖(4)装置拦截下来的水葫芦、菜叶、枯叶等属于 (选填“可回收垃圾”、“易腐垃圾”或“有害垃圾”)。从资源回收利用的角度看,回收的菜叶、枯叶等可用来 。(5)分析资料一和资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官河的变化说明水资源可以先污染再治理B.仙居县垃圾分类覆盖率已经很高,可以不用再进行垃圾分类了C.减少垃圾丢弃和不直接将废水排入河道人人有责25.(2024五下·临猗期末)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以及动物的生存。(1)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 ,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大量增多,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产生 效应。(2)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 和 消融、 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以及动物的生存。26.(2024五下·临猗期末)我们的地球正面临能源枯竭的危险,如何解决能源问题,请说出你的想法。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家庭生活中使用的能量【解析】【分析】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电能是城市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为广泛的能源。2.【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在夏天的烈日下,我们的头发摸上去很热,是太阳直接把热传递给了我们,这种传递的方式是热辐射。3.【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洄游等行为。冬天,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大雁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蝴蝶在春天产卵;冬天植物生长几乎停滞,准备春天气候温暖后继续生长。4.【答案】C【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我们应该安装船舵,船舵的作用是控制船行驶方向。船舵是驾驶船的主要装置,用来操纵和控制船只航行。船舵位于水下,安装在船尾或船尾以下,当船舵水平运动时,船会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5.【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故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温度。因为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所有C符合题意。6.【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冬天穿上羽绒服,我们感觉比较暖和,这是因为羽绒服属于热的不良导体,能够较好地阻止热量散发。7.【答案】B【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妈妈把从菜市场买回来的绿豆芽放在窗台上,到了下午绿豆芽的叶子变绿了,其主要原因是光照增加。8.【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 随着季节的变换,丹顶鹤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过冬,这是鸟类的迁徙,属于节律行为。这说丹顶鹤明能够在有利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年春季,丹顶鹤从南方迁往东北,主要是为了繁殖。9.【答案】B【知识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解析】【分析】 地球为生命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比如大气就像是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张毛毯,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15℃ ,适宜生命存在。10.【答案】B【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A图中标志是其他垃圾的标志;B图中标志是可回收垃圾的标志;C图中标志是厨余垃圾的标志。11.【答案】正确【知识点】植物的一生【解析】【分析】我们熟悉的绝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当然,也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种子是种子植物的胚珠经受精后长成的结构,一般有种皮、胚和胚乳等组成。胚是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萌发后长成新的个体。12.【答案】正确【知识点】船的载重量【解析】【分析】 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比如蒸汽机轮船采用蒸汽作为动力,帆船利用风力驱动,与帆船相比,最大的优点是提供更为稳定的动力。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13.【答案】错误【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 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外界条件和内部条件,外界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因此,绿豆种子萌发一般不需要土壤、阳光和化肥等。14.【答案】错误【知识点】认识空气【解析】【分析】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这两种气体是空气的主要成分。15.【答案】正确【知识点】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 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成正比,钢铁材料比较坚固,容易制造体积较大的船只,排水量大,受的浮力也大,能够浮在水面上,载重量大。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16.【答案】错误【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2010年5月至7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中进行了多次下潜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17.【答案】正确【知识点】海洋资源【解析】【分析】据统计,目前所知道的海洋生物有21万多种,其中海洋植物约1万种。海洋植物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者之一。18.【答案】正确【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金属等热的良导体传递热比较快,塑料、木头等是热的不良导体,传递热比较慢。19.【答案】错误【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 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沸腾时,温度达到100℃,温度不再升高,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释放出里面的水蒸气。20.【答案】错误【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做对流。煮粥时,用勺子不断的搅动,是为了加快粥内的热对流。热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对流。21.【答案】【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人们把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把不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如银、铜、铝和液体汞都是良导体。其他的固体大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如石头、陶瓷、玻璃、木头、皮革、棉花等,液体和气体是不良导体。22.【答案】(1)B(2)A(3)A(4)C(5)A(6)A【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制作小船【解析】【分析】(1)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独木舟的形状一般都具有很好的流线形,特别是船头的形状很有特点。船体这样形状最主要是为了减少水的阻力,所以B符合题意。(2)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独木舟在平静的湖面上航行时,动力主要来自人力,所以A符合题意。(3)左桨用力划或吃水深些,船将向右转;右桨用力划或吃水深些,船将向左转。独木舟航行时,如果要向左转,应当用力在右边划桨,所以A符合题意。(4)独木舟是空心设计,很容易翻船,所以要在外围加一个支架,使船受力均匀,在水中不会翻船,所以C符合题意。(5)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结构、重物放的位置等多种因素有关。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也越大。用更加粗大的木舟和挖大内空,把船体做得很薄,这样的体积会变大,船的载重也越大。(6)钢铁造成大轮船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就大,它受到的浮力就大。现代用钢材造船,钢材在水中是沉的,用钢铁造的大船不仅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更多的货物,原因是做成船后受到的浮力增大了,所以A符合题意。23.【答案】(1)水蒸气;蒸发(2)水蒸气;凝结【知识点】水的蒸发;凝结;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 (1)下雨后,地面上会有一些积水,天晴了,地面的积水很快就不见了,积水吸热变成了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我们把这一现象叫做蒸发。(2) 放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会有水珠出现,水珠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我们把这一现象叫凝结。24.【答案】(1)C(2)①②;③(3)A(4)易腐垃圾;堆肥(5)C【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保护环境【解析】【分析】污染的类型有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减少垃圾非常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有焚烧和填埋。污水处理的方法有过滤、沉淀和灭菌等。(1)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国际上通行的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减量化: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资源化: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无害化:在垃圾管理的全过程,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题干中仙居县实现了垃圾精细化治理并促进了垃圾源头减量化和资源的最大利用。说明采用了精细化和减量化,没有使用无害化。(2)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再利用的废弃物。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零星废弃物。厨余垃圾是指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外的其余生活垃圾。仙居县清理的大量废年物有①塑料瓶、②旧衣服、③过期药品等,其中属于可回收物的是塑料瓶、旧衣服,属于有害垃圾的是过期药品。(3)拦截装置设计需要考虑安装方式;装置打开过程中,不能让拦截的漂浮物飘走,需要考虑水流方向。通过对性能,材料等因素的分析,最适合用来制作拦截装置的材料是塑料。(4)装置拦截下来的水葫芦、菜叶、枯叶等属于易腐垃圾,从资源回收利用的角度看,回收的菜叶、枯叶等可用来堆肥。(4)水和人类的生存密不可分,通过题干内容,我们可以得知减少垃圾丢弃和不直接将废水排入河道人人有责。25.【答案】(1)二氧化碳;温室效应(2)冰川;冻土;海平面上升【知识点】空气污染【解析】【分析】(1) 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2)根据材料可知,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以及动物的生存。26.【答案】节约能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新能源。【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分析】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人们竭力寻找解决的好办法:一、要节约能源,二、要进一步开发、利用新能源,进一步开发风能、太阳能是人类的共同目标,也是解决能源匮乏的有效途径。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五年级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五年级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