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永登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永登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甘肃省永登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1.(2024五下·永登期末)将空气、水、铁这三种物质按照导热性从好到差的顺序排列分别是:   、   、   。
【答案】铁;水;空气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导热性是指物质传导热量的能力。一般来说,金属的导热性最好,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因此,铁的导热性最好,其次是水,空气的导热性最差。
2.(2024五下·永登期末)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原本温度低的物体温度会   ,原本温度高的物体温度会   。(均填“上升”或“下降”)
【答案】上升;下降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热量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导致原本温度低的物体温度上升,原本温度高的物体温度下降,直到两者温度相同为止。
3.(2024五下·永登期末)过度消耗化石能源,大大增加了大气中   等气体的含量,这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   (填“上升”或“下降”),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温室效应”。
【答案】二氧化碳;上升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过度消耗化石能源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积累,导致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现象类似于温室中植物的生长环境,因此被称为“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导致地面温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和两极冰川融化,早灾、沙尘暴频发。
4.(2024五下·永登期末)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水   成水蒸气、水蒸气又   成水的现象。
【答案】蒸发;凝结
【知识点】水的蒸发;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蒸发成水蒸气是波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水蒸气凝结成水是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5.(2024五下·永登期末)地球表面有约   的面积被水覆盖,但很多地方还是水资源紧缺。
【答案】71%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的表面有约71%的面积被水覆盖,但是许多地方还是水资源紧缺。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淡水资源。淡水资源由江河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淡水水体组成。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5%左右,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只占地球上总水量的0.26%,许多地方水资源紧缺。
6.(2024五下·永登期末)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地球为生命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
B.大气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维持在35℃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保证了地球上有液态水
【答案】B
【知识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解析】【分析】A.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全部的生存条件,是宇宙的奇迹。题干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大气就像是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张毛毯,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15℃,适宜生命存在。题干说话错误,符合题意。
C.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正好位于离太阳不太近也不太远的一段距离内,保证了地球上有液态水。题干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2024五下·永登期末)夏天,有些小卖部会在冰柜玻璃上盖一层棉被,是因为(  )
A.让冰柜里的温度更低
B.棉被会使冰棍融化
C.棉被可以减缓热量进入冰柜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夏天卖冷饮的商贩要用棉被盖住冰柜,原因是用棉被来保冷隔热,棉被可以减缓热量进入冰箱,防止里面冰柜的冷散出来。用一层棉被盖住冰柜可以省电。
8.(2024五下·永登期末)保温杯做成双层、真空的原因是 (  )
A.减轻瓶胆的重量
B.真空无法产生热对流和热传导
C.不锈钢内胆比较保温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保温杯做成双层、真空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真空状态下,几乎没有空气分子,因此无法进行热对流和热传导,从而有效地保持杯内液体的温。
9.(2024五下·永登期末)下列材料中,最适合用来制作锅铲手柄的是(  )。
A.铜 B.不锈钢 C.木头
【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材料传递热量的快慢不同,金属材料传递热量比较快,木头传递热量较慢。锅铲的手柄需要用热的不良导体,这样可以防止烫伤。选项中,只有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选C。
10.(2024五下·永登期末)对烧杯底部的一侧进行加热,烧杯内各处的水都会变热。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热在烧杯中的传递方式的是 (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在液体中以对流的方式传播。对流是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使内能从温度较高部分传至较低部分的过程,对流是液体和气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气体的对流比液体明显。在烧杯底部的一侧加热,烧杯内的水会变热。题干中示意图能正确表示热在烧杯中传递方式的是B。
11.(2024五下·永登期末)船底的龙骨结构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下列不属于龙骨对船的作用的是 (  )
A.操纵船的航行方向
B.增强船抵御风浪的能力
C.增加船的牢固程度
【答案】A
【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龙骨是船底的主要结构,主要作用是增强船的牢固程度和抵御风浪的能力,而操纵船的航行方向主要依靠舵。
12.(2024五下·永登期末)下列能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生存所需要的氧气的是(  )
A.微生物 B.植物 C.土壤
【答案】B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等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从而为动物的生存提供氧气和营养。微生物是分解者,土壤是非生物部分,为动物提供栖身之所。
13.(2024五下·永登期末)下列现象中,与热在金属条上的传递方式相同的是(  )
A.晒太阳时,感觉身上暖洋洋的
B.打开空调制热功能,房间一会儿就热了
C.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边缘加热,过一会儿,圆片中间的蜡熔化了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在金属条上的传递方式是热传导,是固体直接接触传热。
A、晒太阳时,感觉身上暖洋洋的,传热方式是热辐射,不需要接触物体就可以传递热量;
B、打开空调,房间一会儿就热了,传热方式是热对流,主要是通过空气流动来传递热量;
C.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边缘加热,过一会儿,圆片中间的蜡也会熔化,传热方式是热传导,与热在金属条上的传递方式相同。
14.(2024五下·永登期末)下列节约能源的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
A.不用一次性筷子 B.随手关灯 C.经常使用塑料制品
【答案】C
【知识点】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不用一次性筷子和随手关灯都是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做法,而经常使用塑料制品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不合理。
15.(2024五下·永登期末)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对此,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
A.用洗过菜的水浇花
B.往河流里倾倒污水
C.农业上采用滴灌技术
【答案】B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用洗过菜的水浇花和农业上采用滴灌技术都是节约用水的有效方法,而往河流里倾倒污水会造成水污染,是错误的做法。
16.(2024五下·永登期末)水结冰以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结冰会从液态变成固态,虽然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中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结冰后的体积会增大。题干说法错误。
17.(2024五下·永登期末)热在固体和液体中传递的方式相同。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传递有传导、对流、辐射三种方式。传导是热沿着物体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对流是冷、热不同的液体或气体相互对流传递热的,辐射是不依靠任何物体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是热传导,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传递方式是热对流。
18.(2024五下·永登期末)植物的种子萌发时先长出叶,再长出根。(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子叶。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19.(2024五下·永登期末)生态系统中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答案】正确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解答】如果生态系统中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相互协作、相互制约,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影响,都将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20.(2024五下·永登期末)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提出问题→制作→设计→完善→测试”等过程。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等过程。
21.(2024五下·永登期末)船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题目说法正确。
22.(2024五下·永登期末)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最终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23.(2024五下·永登期末)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海洋资源
【解析】【分析】我们在观察地形地球仪时,发现陆地面积占地表总面积29%;海洋面积占总面积71%,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4.(2024五下·永登期末)为了增强热传递,电饭锅的所有部位都是利用容易传热的材料制成的。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为了增强热传递,电饭锅大部分利用容易传热的材料制成的。
25.(2024五下·永登期末)冬天穿羽绒服感觉很暖和,是因为羽绒服能产生大量的热。(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冬天我们穿羽绒服感觉很暖和,不是衣服能生热,而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题目说法错误。
26.(2024五下·永登期末)将下列人类行为与其会造成的环境问题连起来。
过度放牧 噪声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交通工具的喇叭声 土地荒漠化
乱丢乱扔垃圾 臭氧层破坏
【答案】
【知识点】噪音;垃圾的处理
【解析】【分析】乱丢乱扔垃圾会导致固体废弃物污染,影响环境卫生和生态系统。大气污染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会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层空洞。过度放牧会导致植被破坏,土壤流失,最终导致土地荒漠化。交通工具的喇声会产生噪声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27.(2024五下·永登期末)将下列物体与其导热性进行连线。
铝箔纸
木头
铁片 热的良导体
橡胶 热的不良导体
砖头

【答案】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传热能力强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传热能力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木头、橡胶、砖头传热能力差,是热的不良导体;铝箔纸、铁片、钢传热能力强,是热的良导体。
28.(2024五下·永登期末)请将下列垃圾进行分类,并把序号填入对应的括号里。
①剩饭剩菜 ②旧电池③鸡蛋壳 ④陶瓷砖瓦⑤旧衣服 ⑥过期药品⑦塑料瓶 ⑧果皮菜叶
可回收物 (  )
有害垃圾 (  )
厨余垃圾 (  )
其他垃圾 (  )
【答案】③⑤;②⑥;①③⑧;④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的废弃物,旧衣服和塑料瓶属于此类。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旧电池和过期药品属于此类,厨余垃圾是指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容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剩饭剩菜、鸡蛋壳和果皮菜叶属于此类。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陶瓷砖瓦属于此类。
29.(2024五下·永登期末)回顾热在金属中的传递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一根金属条表面均匀涂上蜡,固定金属条后,用火加热金属条的中部,蜡从   受热部分开始熔化,然后向   依次熔化。(均填“两端”或“中部”)
(2)在涂有一层薄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或边缘的一个点上加热,蜡的熔化是从热源的   向   各个方向逐渐扩散。(均填“中心”或“四周”)
(3)在金属条表面涂上蜡是为了 (  )
A.保护金属条 B.让燃烧更稳定 C.显示实验现象
(4)实验中,应使用酒精灯的 (  )加热。
A.外焰 B.中焰 C.内焰
【答案】(1)中部;两端
(2)中心;四周
(3)C
(4)A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因为热总是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在一根金属条表面均匀涂上蜡,固定金属条后用火加热金属条的中部,蜡从受热部分开始熔化,然后向两端依次化。
(2)根据热传递实验过程可知,在涂有一层薄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或边缘一个点上加热,蜡的熔化是从热源的中心向各个方向逐渐扩散。
(3)热传递实验中,在金属条表面涂上蜡主要是为了通过蜡油的熔化现象更明显地显示实验现象,而不是为了保护金属条,或让燃烧更稳定。
(4)实验中,我们用酒精灯的的外焰加热,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效果更好。
1 / 1甘肃省永登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1.(2024五下·永登期末)将空气、水、铁这三种物质按照导热性从好到差的顺序排列分别是:   、   、   。
2.(2024五下·永登期末)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原本温度低的物体温度会   ,原本温度高的物体温度会   。(均填“上升”或“下降”)
3.(2024五下·永登期末)过度消耗化石能源,大大增加了大气中   等气体的含量,这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   (填“上升”或“下降”),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温室效应”。
4.(2024五下·永登期末)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水   成水蒸气、水蒸气又   成水的现象。
5.(2024五下·永登期末)地球表面有约   的面积被水覆盖,但很多地方还是水资源紧缺。
6.(2024五下·永登期末)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地球为生命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
B.大气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维持在35℃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保证了地球上有液态水
7.(2024五下·永登期末)夏天,有些小卖部会在冰柜玻璃上盖一层棉被,是因为(  )
A.让冰柜里的温度更低
B.棉被会使冰棍融化
C.棉被可以减缓热量进入冰柜
8.(2024五下·永登期末)保温杯做成双层、真空的原因是 (  )
A.减轻瓶胆的重量
B.真空无法产生热对流和热传导
C.不锈钢内胆比较保温
9.(2024五下·永登期末)下列材料中,最适合用来制作锅铲手柄的是(  )。
A.铜 B.不锈钢 C.木头
10.(2024五下·永登期末)对烧杯底部的一侧进行加热,烧杯内各处的水都会变热。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热在烧杯中的传递方式的是 (  )
A. B. C.
11.(2024五下·永登期末)船底的龙骨结构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下列不属于龙骨对船的作用的是 (  )
A.操纵船的航行方向
B.增强船抵御风浪的能力
C.增加船的牢固程度
12.(2024五下·永登期末)下列能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生存所需要的氧气的是(  )
A.微生物 B.植物 C.土壤
13.(2024五下·永登期末)下列现象中,与热在金属条上的传递方式相同的是(  )
A.晒太阳时,感觉身上暖洋洋的
B.打开空调制热功能,房间一会儿就热了
C.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边缘加热,过一会儿,圆片中间的蜡熔化了
14.(2024五下·永登期末)下列节约能源的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
A.不用一次性筷子 B.随手关灯 C.经常使用塑料制品
15.(2024五下·永登期末)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对此,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
A.用洗过菜的水浇花
B.往河流里倾倒污水
C.农业上采用滴灌技术
16.(2024五下·永登期末)水结冰以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  )
17.(2024五下·永登期末)热在固体和液体中传递的方式相同。 (  )
18.(2024五下·永登期末)植物的种子萌发时先长出叶,再长出根。(  )
19.(2024五下·永登期末)生态系统中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20.(2024五下·永登期末)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提出问题→制作→设计→完善→测试”等过程。 (  )
21.(2024五下·永登期末)船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  )
22.(2024五下·永登期末)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  )
23.(2024五下·永登期末)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 (  )
24.(2024五下·永登期末)为了增强热传递,电饭锅的所有部位都是利用容易传热的材料制成的。 (  )
25.(2024五下·永登期末)冬天穿羽绒服感觉很暖和,是因为羽绒服能产生大量的热。(  )
26.(2024五下·永登期末)将下列人类行为与其会造成的环境问题连起来。
过度放牧 噪声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交通工具的喇叭声 土地荒漠化
乱丢乱扔垃圾 臭氧层破坏
27.(2024五下·永登期末)将下列物体与其导热性进行连线。
铝箔纸
木头
铁片 热的良导体
橡胶 热的不良导体
砖头

28.(2024五下·永登期末)请将下列垃圾进行分类,并把序号填入对应的括号里。
①剩饭剩菜 ②旧电池③鸡蛋壳 ④陶瓷砖瓦⑤旧衣服 ⑥过期药品⑦塑料瓶 ⑧果皮菜叶
可回收物 (  )
有害垃圾 (  )
厨余垃圾 (  )
其他垃圾 (  )
29.(2024五下·永登期末)回顾热在金属中的传递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一根金属条表面均匀涂上蜡,固定金属条后,用火加热金属条的中部,蜡从   受热部分开始熔化,然后向   依次熔化。(均填“两端”或“中部”)
(2)在涂有一层薄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或边缘的一个点上加热,蜡的熔化是从热源的   向   各个方向逐渐扩散。(均填“中心”或“四周”)
(3)在金属条表面涂上蜡是为了 (  )
A.保护金属条 B.让燃烧更稳定 C.显示实验现象
(4)实验中,应使用酒精灯的 (  )加热。
A.外焰 B.中焰 C.内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铁;水;空气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导热性是指物质传导热量的能力。一般来说,金属的导热性最好,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因此,铁的导热性最好,其次是水,空气的导热性最差。
2.【答案】上升;下降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热量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导致原本温度低的物体温度上升,原本温度高的物体温度下降,直到两者温度相同为止。
3.【答案】二氧化碳;上升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过度消耗化石能源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积累,导致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现象类似于温室中植物的生长环境,因此被称为“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导致地面温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和两极冰川融化,早灾、沙尘暴频发。
4.【答案】蒸发;凝结
【知识点】水的蒸发;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蒸发成水蒸气是波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水蒸气凝结成水是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5.【答案】71%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的表面有约71%的面积被水覆盖,但是许多地方还是水资源紧缺。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淡水资源。淡水资源由江河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淡水水体组成。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5%左右,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只占地球上总水量的0.26%,许多地方水资源紧缺。
6.【答案】B
【知识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解析】【分析】A.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全部的生存条件,是宇宙的奇迹。题干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大气就像是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张毛毯,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15℃,适宜生命存在。题干说话错误,符合题意。
C.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正好位于离太阳不太近也不太远的一段距离内,保证了地球上有液态水。题干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夏天卖冷饮的商贩要用棉被盖住冰柜,原因是用棉被来保冷隔热,棉被可以减缓热量进入冰箱,防止里面冰柜的冷散出来。用一层棉被盖住冰柜可以省电。
8.【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保温杯做成双层、真空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真空状态下,几乎没有空气分子,因此无法进行热对流和热传导,从而有效地保持杯内液体的温。
9.【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材料传递热量的快慢不同,金属材料传递热量比较快,木头传递热量较慢。锅铲的手柄需要用热的不良导体,这样可以防止烫伤。选项中,只有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选C。
10.【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在液体中以对流的方式传播。对流是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使内能从温度较高部分传至较低部分的过程,对流是液体和气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气体的对流比液体明显。在烧杯底部的一侧加热,烧杯内的水会变热。题干中示意图能正确表示热在烧杯中传递方式的是B。
11.【答案】A
【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龙骨是船底的主要结构,主要作用是增强船的牢固程度和抵御风浪的能力,而操纵船的航行方向主要依靠舵。
12.【答案】B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等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从而为动物的生存提供氧气和营养。微生物是分解者,土壤是非生物部分,为动物提供栖身之所。
13.【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在金属条上的传递方式是热传导,是固体直接接触传热。
A、晒太阳时,感觉身上暖洋洋的,传热方式是热辐射,不需要接触物体就可以传递热量;
B、打开空调,房间一会儿就热了,传热方式是热对流,主要是通过空气流动来传递热量;
C.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边缘加热,过一会儿,圆片中间的蜡也会熔化,传热方式是热传导,与热在金属条上的传递方式相同。
14.【答案】C
【知识点】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不用一次性筷子和随手关灯都是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做法,而经常使用塑料制品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不合理。
15.【答案】B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用洗过菜的水浇花和农业上采用滴灌技术都是节约用水的有效方法,而往河流里倾倒污水会造成水污染,是错误的做法。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结冰会从液态变成固态,虽然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中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结冰后的体积会增大。题干说法错误。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传递有传导、对流、辐射三种方式。传导是热沿着物体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对流是冷、热不同的液体或气体相互对流传递热的,辐射是不依靠任何物体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是热传导,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传递方式是热对流。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子叶。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解答】如果生态系统中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相互协作、相互制约,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影响,都将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等过程。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题目说法正确。
22.【答案】正确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最终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海洋资源
【解析】【分析】我们在观察地形地球仪时,发现陆地面积占地表总面积29%;海洋面积占总面积71%,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4.【答案】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为了增强热传递,电饭锅大部分利用容易传热的材料制成的。
25.【答案】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冬天我们穿羽绒服感觉很暖和,不是衣服能生热,而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题目说法错误。
26.【答案】
【知识点】噪音;垃圾的处理
【解析】【分析】乱丢乱扔垃圾会导致固体废弃物污染,影响环境卫生和生态系统。大气污染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会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层空洞。过度放牧会导致植被破坏,土壤流失,最终导致土地荒漠化。交通工具的喇声会产生噪声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27.【答案】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传热能力强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传热能力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木头、橡胶、砖头传热能力差,是热的不良导体;铝箔纸、铁片、钢传热能力强,是热的良导体。
28.【答案】③⑤;②⑥;①③⑧;④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的废弃物,旧衣服和塑料瓶属于此类。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旧电池和过期药品属于此类,厨余垃圾是指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容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剩饭剩菜、鸡蛋壳和果皮菜叶属于此类。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陶瓷砖瓦属于此类。
29.【答案】(1)中部;两端
(2)中心;四周
(3)C
(4)A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因为热总是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在一根金属条表面均匀涂上蜡,固定金属条后用火加热金属条的中部,蜡从受热部分开始熔化,然后向两端依次化。
(2)根据热传递实验过程可知,在涂有一层薄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或边缘一个点上加热,蜡的熔化是从热源的中心向各个方向逐渐扩散。
(3)热传递实验中,在金属条表面涂上蜡主要是为了通过蜡油的熔化现象更明显地显示实验现象,而不是为了保护金属条,或让燃烧更稳定。
(4)实验中,我们用酒精灯的的外焰加热,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效果更好。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