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末素养提升物理观念 机械波 (1)形成条件:波源、介质,二者缺一不可 (2)特点:传播振动形式、传递能量和信息,质点不会随波迁移 (3)波与振动的关系:有机械振动不一定有机械波,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 (4)分类:按机械波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的关系分为横波和纵波描述波的物理量 (1)波长λ:一个周期传播的距离 (2)频率f(周期T):由波源决定 (3)波速v:由介质决定 (4)关系:v= λf 或v=波的一些现象 波的反射、波的折射、波的衍射、波的叠加、波的干涉、多普勒效应。科学思维 图像法 波的图像: (1)物理意义:横坐标表示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2)图像信息:波长λ、各质点的振幅A、各质点的位移x等 (3)波的传播方向和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互判模型法 横波和纵波模型 多普勒效应模型科学探究 1.通过实验认识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2.探究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3.通过实验研究和分析波的干涉现象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了解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及影响因素,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本质 2.通过分析多普勒效应的产生原理,认识超声波的多普勒测速仪、“彩超”等具体应用,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例1 (2023·赣州市高二期末)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分析下列现象,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 )A.干涉、衍射、共振、多普勒效应B.干涉、多普勒效应、共振、干涉C.衍射、多普勒效应、共振、干涉D.反射、共振、折射、多普勒效应答案 A解析 两列水波相遇产生稳定的图样属于波的干涉现象;《红楼梦》中王熙凤出场闻其声不见其人属于波的衍射现象;“狮吼功”吼破玻璃杯属于共振现象;鸣笛的救护车迎面而来,我们听到笛声音调变高属于多普勒效应。故选A。例2 (2023·北京市高一期末)在如图所示的xOy坐标系中,一条弹性绳沿x轴位置,图中小黑点代表绳上的质点,相邻质点的间距为a。t=0时,x=0处的质点P0开始沿y轴做周期为T、振幅为A的简谐运动。t=T时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T时,质点P4的速度最大B.t=T时,质点P3和P5速度相同C.t=0时,质点P0沿y轴负方向运动D.该列绳波的波速为答案 D解析 t=T时,质点P4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速度最小,故A错误;t=T时,质点P3向下振,质点P5向上振,所以两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错误;振源的起振方向和各质点的起振方向相同,即沿y轴正方向运动,故C错误;根据波速和周期的关系可知v=,故D正确。例3 (2023·海南卷)下面两图分别是一列机械波在传播方向上相距6 m的两个质点P、Q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的周期是5 sB.该波的波速是3 m/sC.4 s时P质点向上振动D.4 s时Q质点向上振动答案 C解析 由两个质点的振动图像可知,该波的周期是4 s,A错误;4 s时,P质点向上振动,Q质点向下振动,C正确,D错误;两个质点振动步调相反,可知两质点间距离等于(n+)λ(n=0,1,2,…),只有当n=0时,λ=6 m,λ=12 m,v==3 m/s,n≥1时,v≠3 m/s,B错误。例4 (多选)(2022·山东卷)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平衡位置位于坐标原点O的质点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当t=7 s时,简谐波的波动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 AC解析 由O点的振动图像可知,周期为T=12 s,振幅A=20 cm。设原点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sin (t+φ),将(0,10 cm)代入,解得φ=,在t=7 s时刻,y7=20sin (×7+) cm=-10 cm≈-17.3 cm,因7 s=T+T,由题可知在t=7 s时刻质点在y轴负半轴向下振动,根据“同侧法”可判断若波向右传播,则波形如C所示;若波向左传播,则波形如A所示,故选A、C。例5 (2023·武汉市高二期中)如图所示,S1、S2是水面上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波源,其振动方向为竖直方向,S1、S2发出的波在水面上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且波长均为2 cm。P是水面上的一点,且S1、S2、P三点刚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S1、S2两点之间的距离为6 cm,∠S1PS2=5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1S2连线中点始终处于最大位移B.S1P连线上(不包含S1点)共有2个振动加强点C.S1S2连线上(不包含S1、S2两点)共有3个振动加强点D.P点是振动减弱点答案 D解析 S1S2连线中点是振动加强点,其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运动,不是始终处于最大位移处,故A错误;由几何关系可知,S1P==4.5 cmS2P==7.5 cm则两列波到P点的波程差为Δx=S2P-S1P=3 cm=3·,所以P点是振动减弱点,故D正确;因为两列波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则当波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时,该点为振动加强点,所以S1S2连线上(不包含S1、S2两点)共有5个振动加强点,分别在距离S1为1 cm、2 cm、3 cm、4 cm、5 cm的位置,故C错误;设Q在S1P连线上。因为两列波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则当波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时,即满足Δx=QS2-QS1=2n·(n=0,1,2…)(QS2)2=(QS1)2+(S1S2)2,所以S1P连线上(不包含S1点)只有1个振动加强点,在距离S1为2.5 cm的位置,故B错误。例6 (多选)(2022·浙江6月选考)位于x=0.25 m的波源P从t=0时刻开始振动,形成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在t=2.0 s时波源停止振动,t=2.1 s时的部分波形如图所示,其中质点a的平衡位置xa=1.75 m,质点b的平衡位置xb=-0.5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的波发生干涉B.t=0.42 s时,波源的位移为正C.t=2.25 s时,质点a沿y轴负方向振动D.在0到2 s内,质点b运动总路程是2.55 m答案 BD解析 波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向相反方向传播的波不会相遇,不会发生干涉,故A错误;由题图可知,波的波长λ=1 m,由题意可知0.1 s内波传播四分之一波长,可得=0.1 s,解得T=0.4 s,波源振动了2 s,即波传播了5个周期,故波源的起振方向与t=2.1 s时、x=1.5 m处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同,则波源的振动方向向上,在t=0.42 s,即T0.25 s,即质点a还在继续振动,从t=2.1 s到t=2.25 s,经过时间为t2=0.15 s,即章末素养提升DISANZHANG第三章再现素养知识物理观念 机械波 (1)形成条件: 、 ,二者缺一不可(2)特点:传播 、传递 和信息,质点 随波迁移(3)波与振动的关系:有机械振动 有机械波,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4)分类:按机械波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的关系分为 和_____波源介质振动形式能量不会不一定横波纵波物理观念 描述波的物理量 (1)波长λ:一个周期传播的距离(2)频率f(周期T):由 决定(3)波速v:由 决定(4)关系:v=λf 或v=波的一些现象 波的反射、波的折射、波的衍射、波的叠加、波的干涉、多普勒效应。波源介质科学思维 图像法 波的图像:(1)物理意义:横坐标表示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 ,纵坐标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像信息:波长λ、各质点的振幅A、各质点的位移x等(3)波的传播方向和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互判模型法 横波和纵波模型多普勒效应模型平衡位置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科学探究 1.通过实验认识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2.探究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3.通过实验研究和分析波的干涉现象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了解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及影响因素,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本质2.通过分析多普勒效应的产生原理,认识超声波的多普勒测速仪、“彩超”等具体应用,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2023·赣州市高二期末)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分析下列现象,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A.干涉、衍射、共振、多普勒效应B.干涉、多普勒效应、共振、干涉C.衍射、多普勒效应、共振、干涉D.反射、共振、折射、多普勒效应例1√提能综合训练两列水波相遇产生稳定的图样属于波的干涉现象;《红楼梦》中王熙凤出场闻其声不见其人属于波的衍射现象;“狮吼功”吼破玻璃杯属于共振现象;鸣笛的救护车迎面而来,我们听到笛声音调变高属于多普勒效应。故选A。 (2023·北京市高一期末)在如图所示的xOy坐标系中,一条弹性绳沿x轴位置,图中小黑点代表绳上的质点,相邻质点的间距为a。t=0时,x=0处的质点P0开始沿y轴做周期为T、振幅为A的简谐运动。t= 时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例2√C.t=0时,质点P0沿y轴负方向运动t= 时,质点P4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速度最小,故A错误;t= 时,质点P3向下振,质点P5向上振,所以两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错误;振源的起振方向和各质点的起振方向相同,即沿y轴正方向运动,故C错误;根据波速和周期的关系可知v= 故D正确。 (2023·海南卷)下面两图分别是一列机械波在传播方向上相距6 m的两个质点P、Q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例3A.该波的周期是5 s B.该波的波速是3 m/sC.4 s时P质点向上振动 D.4 s时Q质点向上振动√由两个质点的振动图像可知,该波的周期是4 s,A错误;4 s时,P质点向上振动,Q质点向下振动,C正确,D错误; (多选)(2022·山东卷)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平衡位置位于坐标原点O的质点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当t=7 s时,简谐波的波动图像可能正确的是例4√√ (2023·武汉市高二期中)如图所示,S1、S2是水面上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波源,其振动方向为竖直方向,S1、S2发出的波在水面上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且波长均为2 cm。P是水面上的一点,且S1、S2、P三点刚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S1、S2两点之间的距离为6 cm,∠S1PS2=5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S1S2连线中点始终处于最大位移B.S1P连线上(不包含S1点)共有2个振动加强点C.S1S2连线上(不包含S1、S2两点)共有3个振动加强点D.P点是振动减弱点例5√S1S2连线中点是振动加强点,其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运动,不是始终处于最大位移处,故A错误;因为两列波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则当波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时,该点为振动加强点,所以S1S2连线上(不包含S1、S2两点)共有5个振动加强点,分别在距离S1为1 cm、2 cm、3 cm、4 cm、5 cm的位置,故C错误;设Q在S1P连线上。因为两列波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则当波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时,即满足(QS2)2=(QS1)2+(S1S2)2,所以S1P连线上(不包含S1点)只有1个振动加强点,在距离S1为2.5 cm的位置,故B错误。 (多选)(2022·浙江6月选考)位于x=0.25 m的波源P从t=0时刻开始振动,形成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在t=2.0 s时波源停止振动,t=2.1 s时的部分波形如图所示,其中质点a的平衡位置xa=1.75 m,质点b的平衡位置xb=-0.5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的波发生干涉B.t=0.42 s时,波源的位移为正C.t=2.25 s时,质点a沿y轴负方向振动D.在0到2 s内,质点b运动总路程是2.55 m例6√√波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向相反方向传播的波不会相遇,不会发生干涉,故A错误;章末素养提升物理观念 机械波 (1)形成条件:_____、_____,二者缺一不可 (2)特点:传播_____、传递_____和信息,质点__________随波迁移 (3)波与振动的关系:有机械振动_____有机械波,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 (4)分类:按机械波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的关系分为_____和_____描述波的物理量 (1)波长λ:一个周期传播的距离 (2)频率f(周期T):由_____决定 (3)波速v:由_____决定 (4)关系:v=λf或v=波的一些现象 波的反射、波的折射、波的衍射、波的叠加、波的干涉、多普勒效应。科学思维 图像法 波的图像: (1)物理意义:横坐标表示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_____,纵坐标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像信息:波长λ、各质点的振幅A、各质点的位移x等 (3)波的传播方向和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互判模型法 横波和纵波模型 多普勒效应模型科学探究 1.通过实验认识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2.探究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3.通过实验研究和分析波的干涉现象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了解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及影响因素,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本质 2.通过分析多普勒效应的产生原理,认识超声波的多普勒测速仪、“彩超”等具体应用,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例1 (2023·赣州市高二期末)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分析下列现象,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 )A.干涉、衍射、共振、多普勒效应B.干涉、多普勒效应、共振、干涉C.衍射、多普勒效应、共振、干涉D.反射、共振、折射、多普勒效应例2 (2023·北京市高一期末)在如图所示的xOy坐标系中,一条弹性绳沿x轴位置,图中小黑点代表绳上的质点,相邻质点的间距为a。t=0时,x=0处的质点P0开始沿y轴做周期为T、振幅为A的简谐运动。t=T时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T时,质点P4的速度最大B.t=T时,质点P3和P5速度相同C.t=0时,质点P0沿y轴负方向运动D.该列绳波的波速为例3 (2023·海南卷)下面两图分别是一列机械波在传播方向上相距6 m的两个质点P、Q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的周期是5 sB.该波的波速是3 m/sC.4 s时P质点向上振动D.4 s时Q质点向上振动例4 (多选)(2022·山东卷)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平衡位置位于坐标原点O的质点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当t=7 s时,简谐波的波动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例5 (2023·武汉市高二期中)如图所示,S1、S2是水面上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波源,其振动方向为竖直方向,S1、S2发出的波在水面上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且波长均为2 cm。P是水面上的一点,且S1、S2、P三点刚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S1、S2两点之间的距离为6 cm,∠S1PS2=5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1S2连线中点始终处于最大位移B.S1P连线上(不包含S1点)共有2个振动加强点C.S1S2连线上(不包含S1、S2两点)共有3个振动加强点D.P点是振动减弱点例6 (多选)(2022·浙江6月选考)位于x=0.25 m的波源P从t=0时刻开始振动,形成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在t=2.0 s时波源停止振动,t=2.1 s时的部分波形如图所示,其中质点a的平衡位置xa=1.75 m,质点b的平衡位置xb=-0.5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的波发生干涉B.t=0.42 s时,波源的位移为正C.t=2.25 s时,质点a沿y轴负方向振动D.在0到2 s内,质点b运动总路程是2.55 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三章 章末素养提升 学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 第三章 章末素养提升 教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 第三章 章末素养提升 课件(共20张ppt)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