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4.2凝聚法治共识课件(共30张PPT)+教案+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设计】4.2凝聚法治共识课件(共30张PPT)+教案+视频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4.2 凝聚法治共识 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规划
(一)主题名称:建设民主法治中国
(二)主题概述:
(1)本单元将“建设民主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指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本单元将“建设民主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指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民主如同国之经络,疏通国家的肌体,协调政治的机能。”作为一种政治实践和价值理念,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通过分析课标及教材内容,梳理本单元知识结构,体现结构化(如下图)
(三)主题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民主与法治的认识和理解,已经有了基础理论知识的铺垫和现实生活经验的支撑。关于民主的知识和经验,主要来自道德与法治课八年级下学期关于宪法相关内容的学习以及学校生活中的自治管理经验。关于法治的知识和经验,主要来自小学以来的道德与法治课以及生活中与尊法守法相关的个人经验。“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些知识和经验虽然不全面,但是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民主与法治的价值追求初步搭建了学习“脚手架”。
(四)开放性学习环境:
学生实地走访、图书馆、互联网、多媒体设备、图片和视频等数字资源。
(五)单元学习目标:
1.感受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价值追求。
2.初步尝试用协商民主的方式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3.体会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同法治价值观。
4.了解法治的内涵,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六)单元评价建议:
学习态度 1.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或创意,引发同学积极思考或行动。
2.能代表小组在课堂上发言,分享小组合作成果。
3.在小组合作中善于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
4.自己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了具体的思考与分享任务,效果良好。
学习程度 知识获取 1.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法治成就,理解新型民主的重要性。
2.理解知道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3.知道民主当以人民利益为重,法治当以公平正义为念。
学习能力 1.深刻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2.能够正确认人民不仅是民主与法治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更应成为民主与法治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有力推动者。
3.了解法治的内涵,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价值观念 1.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念。
2.尝试用协商民主的方式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3.培养法治的意识,体会法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同法制价值观。
素养达成 政治认同 感受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价值追求。
健全人格 了解法治的内涵,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责任意识 体会法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同法制价值观。
二、具体课时设计:
4.2 凝聚法治共识
1.新课程标准要求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课时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二框《凝聚法治精神》,本课由引言和两框内容组成。依照什么是法治——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怎样建设法治中国的思维路径展开。第二框“凝聚法治共识”,建设法治中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要一体建设。法治国家由第一框落实,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由第二框落实。本框引导学生感知身边的政府,了解我国政府的职责及政府运行的法治原则;帮助学生理解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公民尊法守法,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率先垂范、才能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3.学情分析
进入九年级,学生感受、认识和参与公共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展,学生思维水平快速提升,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对国民身份认同的心理需要日益凸显。因此本课在展现中国腾飞的历史进程、取得的伟大成就、面临的时代挑战和作出的积极应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建设法治中国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经过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初步具备运用法律知识别是非、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学生对其缺乏系统认识。
本课通过释法治是什么、回顾法治中国的历程、明确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怎样建设法治中国以及初中生在法治中国的建设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等间题,帮助学生认识法治中国的进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实践中培育法治素养。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怎样厉行法治?
(2)教学难点: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5.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了解市监局打击“鬼秤”的行动,引导学生认同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法治观念:通过分析法治政府的建设,引导学生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为日常的生活方式,增强厉行法治的能力。
(3)责任意识:通过共建法治中国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培育法治精神,提高法治素养,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6.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播放视频:网红B太在福州打假“鬼秤”
大家如何看待这些商家使用“鬼秤”的行为?打击鬼秤,只能靠打假博主吗?不,也要依靠政府,更要依靠我们大家。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鬼秤的打假现场”学习“凝聚法治共识”。
设计意图:借助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新课讲授
1.议学情境: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职责
负责全市市场综合监督管理、反垄断统一执法、监督管理全市市场秩序……
负责统一管理计量工作。贯彻执行国家计量制度,推行法定计量单位,依职责管理计量器具及量值传递和比对工作。规范、监督商品量和市场计量行为……
议一议:市场监督管理局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
学生:是行政机关(人民政府)。
2.议学活动:考考你:你知道政府部门有哪些吗?
3.生活大考验:遇到下面这种情况,你知道找政府哪个部门吗?
宁宁发现红绿灯坏了——交管部门
壮壮发现有人乱砍伐树木——林业局
表哥和女朋友想领结婚证——民政局
初中生玲玲被父母要求辍学去打工——教育局
教师总结:作用:
①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
②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4.议学情境:近日,漳浦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群众身边“关键小事”,通过深化“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多举措开展电子计价秤综合整治行动,共检查电子秤388台,查处电子秤违法案件12起,严厉打击了计量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议学情境:加大对电子秤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计量违法行为,市监局的权力从何而来?政府为什么要管这些小事?不管行不行?
教师总结:权力来源:人民
宗旨:为人民服务
工作要求: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5.议学情境:市场监管局可以随意行使职权吗?——《市场监督管理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
议一议:《规定》对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工作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教师总结:依法行政
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要求: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6.议学情境:播放视频
议一议:(1)市场监管部门的处罚合理吗?
(2)怎样保证政府依法行政?
7.议学情境:福建省漳浦县人民政府的官网截图
议一议:(1)政府政务公开对建设法治政府有什么意义?
(2)政府进行政务公开,我们公民应怎样做?
教师总结:3.怎样建设法治政府?(怎样依法行政?)
政务公开: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公民参与: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规范用权: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引导学生从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正确认识法治的作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语: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不是只有政府的责任?如何防止此类违法行为死灰复燃
8.议学情境:福州打响“消灭鬼秤”第一枪!举报最高奖励100万
近日,福州市市场监管局毅然决然地打响了“消灭鬼秤”的第一枪!他们迅速行动,将“销售具有作弊功能的电子秤”纳入《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专项举报奖励办法》。这一举措犹如晴天霹雳,瞬间震动了整个市场。
这项新政策可不是闹着玩的。以前,这类售卖作弊电子秤的行为可能只是被当作小打小闹的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微乎其微。但现在不同了,一旦被发现并查实,商家将面临严厉的惩罚,而举报者的奖励也将大幅提升。最高可达100万元的奖励,无疑是对举报者极大的激励和鼓舞。
议一议:(1)福州市监局的做法中,你得出了什么启示?
(2)作为消费者,如果你遇到“缺斤少两”的商家,你会怎么做?
教师总结:
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工作,从而促进全民守法;
党和政府: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公民:①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②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9.议学情境:男子百万悬赏下顶风卖“鬼秤”,硬气打假的背后也有柔情
播放视频,面对男子的境况,B太和执法人员当场抹泪,现场解囊相助。第二天,市监部门还联系了红十字会等,希望能对男子进行一些救济,他们现场捐助以及联系相关部门来帮扶的行为,一方面是表达爱心,希望能减轻他生活的重担;另一方面,还是希望男子能在感化之下,不再做违法的事情,让他彻底改过。在现场,男子当场表态,不再做危害市场公平的事。
议一议:执法人员解囊相助和严格执法是否矛盾?
事例说明国家和社会治理依靠什么?
执法部门的“温情执法”对于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什么作用?
教师总结:
5.国家为什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3)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4)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认识到建设法治国家不光需要政府,还需要公民、企业等的努力,法治中国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三)板书设计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政府的作用、政府如何依法行政和厉行法治的内容。知道了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增强了对政府的了解,对依法行政有了更多的理解;也知道了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对公民守法的认识更深刻;明白了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也知道了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为抽象,有一定难度。主要学习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法治政府,学习政府的作用和政府依法行政的道理;一个是厉行法治,学习厉行法治的做法,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和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其中政府依法行政是本课的重点,要结合政府采取的创新服务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共30张PPT)
博主“B太”打假“鬼秤”
小贴士:“鬼秤”是指被做了手脚,称重显示和实际重量存在偏差的秤。
你如何看待这些商家使用“鬼秤”的行为?打击鬼秤,只能靠打假博主吗?
九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框
CONTENTS


01:法治政府
02:厉行法治

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
负责全市市场综合监督管理、反垄断统一执法、监督管理全市市场秩序……
负责统一管理计量工作。贯彻执行国家计量制度,推行法定计量单位,依职责管理计量器具及量值传递和比对工作。规范、监督商品量和市场计量行为……
市场监督管理局
市场监督管理局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
考考你:你知道政府部门有哪些吗?
旅游局
教育局
地税局
气象局
交通局
国税局
统计局
卫生局
电力局
民政局
农业局
水利局
公安局
林业局
国土资源局
司法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工商行政管理局
生活大考验:遇到下面这种情况,你知道找政府哪个部门吗?
宁宁发现红绿灯坏了
初中生玲玲被父母要求辍学去打工
表哥和女朋友想领结婚证
壮壮发现有人乱砍伐树木
交警部门
教育局
民政局
林业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
法治政府
我们的生活需要政府管理
加强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检查
交警维护秩序
法治政府
救助受灾群众
税务局为市民办理业务
消防救人灭火
政府为我们提供公共服务。
近日,漳浦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群众身边“关键小事”,通过深化“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多举措开展电子计价秤综合整治行动,共检查电子秤388台,查处电子秤违法案件12起,严厉打击了计量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加大对电子秤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计量违法行为,市监局的权力从何而来?政府为什么要管这些小事?不管行不行?
1.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P51
权力来源:人民
作用:①管理: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的管理。
②服务: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宗旨:为人民服务
工作要求: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知识总结
市场监管局可以随意行使职权吗?
第八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在法定权限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得玩忽职守、超越职权、滥用职权。
第九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违法履行行政执法职责,造成危害后果或者不良影响的,构成行政执法过错行为,应当依法承担行政执法责任。
2.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核心?P52
知识总结
(1)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3)※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特别区分:党---执政党---依法执政
政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执行机关---执法)
建设法治政府
思考:1.市场监管部门的处罚合理吗?
2.怎样保证政府依法行政?
家属和医生这种善意的谎言违背了诚信原则吗?
思考:
(1)政府政务公开对建设法治政府有什么意义?
(2)政府进行政务公开,我们公民应怎样做?
3.建设法治政府?
(1)政府角度(P52-53)
①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提高政府公信力。
(2)公民角度(P52)
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知识总结
厉行法治,
建设法治社会

福州打响“消灭鬼秤”第一枪!举报最高奖励100万
作为消费者,如果你遇到“缺斤少两”的商家,你会怎么做?
近日,福州市市场监管局毅然决然地打响了“消灭鬼秤”的第一枪!他们迅速行动,将“销售具有作弊功能的电子秤”纳入《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专项举报奖励办法》。这一举措犹如晴天霹雳,瞬间震动了整个市场。
这项新政策可不是闹着玩的。以前,这类售卖作弊电子秤的行为可能只是被当作小打小闹的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微乎其微。但现在不同了,一旦被发现并查实,商家将面临严厉的惩罚,而举报者的奖励也将大幅提升。最高可达100万元的奖励,无疑是对举报者极大的激励和鼓舞。
4、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厉行法治?
知识总结
(1)方针: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3)党和政府: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4)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男子百万悬赏下顶风卖“鬼秤”,硬气打假的背后也有柔情
面对男子的境况,B太和执法人员当场抹泪,现场解囊相助。
第二天,市监部门还联系了红十字会等,希望能对男子进行一些救济,他们现场捐助以及联系相关部门来帮扶的行为,一方面是表达爱心,希望能减轻他生活的重担;另一方面,还是希望男子能在感化之下,不再做违法的事情,让他彻底改过。在现场,男子当场表态,不再做危害市场公平的事。
执法人员解囊相助和严格执法是否矛盾?
事例说明国家和社会治理依靠什么?
执法部门的“温情执法”对于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什么作用?
5.法治与德治的关系?P55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法律对道德建设具有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道德对法治文化具有支撑作用。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知识总结
法治既是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和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让我们为实现法治理想而努力奋斗!
思维导图






厉行
法治
法治
政府
总要求
具体要求(怎样)
防范行政权力滥用
建设法治政府
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要求
公民积极参与,主动监督
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
公民尊法守法,弘扬法治精神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尊法守法
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国家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随堂练习
课堂练习
沟通的定义
沟通的特点
1、(2024.山东菏泽.中考真题)
2024年1月,国务院提出要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比如,借助数字技术等手段,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群众诉求“一线应答”,优化办事流程。这是因为( )
①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行使权力的基本准则
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
③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
④推进政务公开能够促进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课堂练习
沟通的定义
沟通的特点
2.(2024·新疆·中考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立法形式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确立、强调、规范、引导,进一步把对群众的号召倡导上升为公民的法定义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发挥法治的教化作用和德治的规范作用
B.有利于良法之治,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治对道德建设的滋养作用
D.以法治方式凝聚力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D
课堂练习
沟通的定义
沟通的特点
3.(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下列材料体现厉行法治的有( )
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
②遂宁市公安机关会同城管等部门依法加强对城区犬只的管理
③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萧凯恩不怕艰苦去贫困山区当义工
④遂宁市举办2024年博视传媒小记者探秘之旅社会实践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课堂练习
沟通的定义
沟通的特点
4.(2024·贵州黔南·中考真题)材料 数字中国,最基础的是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有力提升互联网的治理能力,注重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协调推进是我国网络法治建设的突出特点。建设数字中国,面对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网,将数字技术的科技优势,与法治引领的治理优势、党的领导的体制优势结合起来,让数字文明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人民。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
请从我国网络法治建设突出特点的五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谈谈我们从该角度怎样推进网络法治建设。(每个角度一点即可)
课堂练习
沟通的定义
沟通的特点
【答案】
①立法角度:完善网络相关法律法规,使网络活动有法可依。
②执法角度:加强网络执法力度,严格查处网络违法行为。
③司法角度:建立健全网络司法体系,保障公正司法。
④守法角度:加强网络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网络守法意识。
⑤普法角度:创新网络普法形式和内容,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