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群落的结构(第二课时)(含解析)——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随堂小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群落的结构(第二课时)(含解析)——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随堂小练

资源简介

2.1群落的结构(第二课时)
——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随堂小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光照、温度 D.光照、食物
2.宋代诗人梅尧臣用“原上种良桑,桑下种茂麦”来描写民间桑麦种植的情景,这种现象属于( )
A.种群的空间特征 B.种群的数量变化
C.群落的垂直结构 D.群落的水平结构
3.某温带草原在夏季是无垠绿土、胡马长嘶的情景,在其他季节该草原又会呈现另一番外貌。上述现象属于群落的( )
A.季节性 B.生态位 C.水平结构 D.昼夜变化
4.生态位是指种群在群落中的时空位置及功能关系,它表示该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物种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越强,其生态位宽度越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同一群落中,某物种的生态位很少与别的物种完全孤立
②生态位重叠导致两物种之间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其中一个物种灭亡
③某种生物的生态位越宽,在和其他物种竞争过程中,此生物的适应性越强
④群落中不同物种的动物生态位不同,而植物由于不能运动,生态位是固定不变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竹蚜虫是同翅目蚜科的一类节肢动物,产生竹花菌的竹林中有大量的竹蚜虫存在。竹蚜虫大量密集于竹的新枝、嫩叶、主干上,吸食竹子体内的汁液,会排出大量蜜露,蜜露给竹花菌菌丝提供营养物质,使菌丝大量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竹林中的所有竹蚜虫构成一个生物种群
B.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竹蚜虫与竹子之间存在寄生关系
D.竹蚜虫大量密集于竹的新枝、嫩叶、主干上,这是竹蚜虫的生态位
6.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种群的生态位不会完全相同
B.生态位属于群落的空间特征
C.生态位重叠越多的物种种间竞争也就越激烈
D.生态位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7.生物种群在群落中的生活方式和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占有的地位称为生态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位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B.不同种群的生态位不会完全相同
C.生态位重叠越多的物种种间竞争也就越激烈
D.生态位的形成是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8.下列关于陆地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的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B.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种间竞争
C.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光照 D.不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9.下列现象能够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的是( )
A. 毛竹林中竹笋、一年生嫩竹和多年生老竹分布在竹林的不同高度上
B. 海拔4000米的高山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分布不同的植物类群
C. 苔藓、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依次配置在森林的不同高度上
D. 从湖岸到湖心依次生长着芦苇、浮萍和金鱼藻等生物
二、非选择题
10.研究生态位有助于人们认识群落中物种间及物种内的竞争关系,从而达到调节种群密度,使资源利用达到最优的目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在同一群落中_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两个物种生态位完全相同的情况,因为自然界的资源通常是有限的,当两个物种生态位发生重叠时,必然会发生种间竞争,最终重叠的生态位会被_________占有。
(2)在自然界中,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持久性重叠的事件是很罕见的。在同一地理区域内,生态位相同的物种之间,常常通过多种方式减少生态位的重叠,从而使群落形成了稳定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如绿啄木鸟和椋鸟虽然都在地面取食,但前者吃蚂蚁,后者吃各种昆虫的幼虫,这是通过_________避免了生态位的重叠;森莺和柳莺虽然都吃有翅目昆虫,但前者生活在乔木层,后者生活在灌木层,这是通过_________避免了生态位的重叠。
(3)经过多年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夏天时,森莺和柳莺各有自己的生活区域,彼此互不侵入;冬天时,森莺迁徙离开,柳莺则侵入了森莺生活的区域。这说明森莺和柳莺之间存在_________关系。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中,影响植物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影响动物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答案:C
解析:“原上种良桑,桑下种茂麦”表明了桑和麦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且两者是不同的物种,不属于同一种群,因此这种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故选C。
3.答案:A
解析:该温带草原在夏季和其他季节出现不同的外貌,是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属于群落的季相变化。
4.答案:B
解析:①生态位是指物种利用群落中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的总和,以及该物种与群落中其他物种相互关系的总和,同一群落中,某物种的生态位很少与别的物种完全孤立,①正确;
②生态位重叠导致两物种之间竞争,竞争的结果有两种,情况一是一种占优势,一种占劣势甚至灭亡;情况二是此消彼长,相互制约,②错误;
③生态位是指某种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某种生物的生态位越宽,在和其他物种竞争过程中,此生物的适应性越强,③正确;
④群落中不同物种的植物生态位也可以改变,如某种植物的竞争者减少,则其生态位就可能发生改变,④错误。故叙述正确的是①③。
故选B。
5.答案:C
解析:种群是同种生物的集合,竹蚜虫是同翅目蚜科的一类节肢动物,A错误;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指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竹子高低错落有致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竹蚜虫大量密集于竹的新枝、嫩叶、主干上,吸食竹子体内的汁液,竹蚜虫与竹子之间存在寄生关系,C正确;生态位不仅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还包括占用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D错误。
6.答案:B
解析:A、任何两个物种一般不能处于同一生态位,A正确;
B.一个物种的生态位是指它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指它与食物和天敌的关系等,不属于群落的空间特征,B错误;
C.生物群落中,多个物种取食相同食物的现象就是生态位重叠的一种表现,生态位重叠越多的物种种间竞争也就越激烈,C正确;
D.生态位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应环境的表现,D正确。
故选B。
7.答案:A
解析:A、根据题意可知:生物种群在群落中的生活方式和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占有的地位称为生态位,不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A错误;
B.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不同种群的生态位不会完全相同,B正确;
C.生物群落中,多个物种取食相同食物的现象就是生态位重叠的一种表现,生态位重叠越多的物种竞争也就越激烈,C正确;
D.生态位的形成是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有利于提高对环境的充分利用,D正确。
故选A。
8.答案:D
解析:A、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物,因此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决定了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A正确;B、群落空间结构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群落的分层现象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照和食物等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种间竞争,B正确;C、陆地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主要与光照有关,C正确;D、群落的分层现象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照、空间和资源等资源,D错误。故选D。
9.答案:C
解析:A、毛竹林中竹笋、一年生嫩竹和多年生老竹属于同一种群,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
B.海拔4000米的高山从山脚到山顶环境差异明显,已经是不同的群落类型,不能体现某一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
C.苔藓、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依次配置在森林的不同高度上,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
D.从湖岸到湖心依次生长着芦苇、浮萍和金鱼藻等生物,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D错误。
故选C。
10.答案:(1)不存在;优势种群
(2)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取食不同;栖息场所不同
(3)种间竞争
解析:(1)当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完全重叠时,竞争优势较大的物种就会把另一物种完全排除掉,这就是生态学上的竞争排除原理。该原理决定了在同一群落中不可能有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完全相同。自然界资源通常是有限的,当两个物种生态位发生重叠时,必然会发生种间竞争,最终重叠的生态位会被在竞争中占有优势的物种所占有。
(2)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绿啄木鸟和椋鸟虽然都在地面取食,但前者吃蚂蚁,后者吃各种昆虫的幼虫,这是通过取食不同避免了生态位的重叠;森莺和柳莺虽然都吃有翅目昆虫,但前者生活在乔木层,后者生活在灌木层,这是通过栖息场所不同避免了生态位的重叠。
(3)种间竞争指的是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由题意可知森莺和柳莺竞争生存空间,故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