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年级科学教研组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二、教学重点1.对学生已有知识的补充、修正。2.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3.通过各种调查、分析科学问题的活动,逐步积累经验、理念概念和培养探究能力。三、教学目标第一单元《遗传和变异》以认识细胞为切入点,揭示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探寻灭绝生物与当今生物的联系。通过观察交流,让学生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对比自己与家人体貌特征、动植物后代与亲代间外形特征的异同,知道溃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分析化石中包含的信息,知道恐龙、猛犸象、薄氏辽宁枝等灭绝生物与当今某些生物存在相似之处,激发的学生探究兴趣。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以空气为研究对象,按照空气的成分、燃烧与灭火和空气污染与治理的顺序构建了本单元3课内容。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空气中含有多种成分;知道燃烧的条件,并据此了解灭火的科学方法;掌握遇到火灾时逃生的技能;调查周围空气污染的情况,了解人们保护空气采取的措施,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第三单元《秋冬星空》延续之前对春夏星空的探索。通寸交流讨论,让学生认识秋季和冬季星空的显著星座,如仙后座、猎户座等,了解人类宇宙的探索历史;学会使用活动星图、制作星座放映器,认识更多星和星座;通过长期观察记录星空,发现星座的位署亦街规的执传化规律,培养学生孩探索宇宙的热情。第四单元《微生物》构建了《细菌和病毒》《蘑菇和木耳《发霉与防霉》3课,帮助学生了解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蘑菇和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知道感冒、痢疾是由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微生物引起的,学会预防流感和痢疾的相关措施;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物体发霉的条件及防霉技术。本单元还根据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框架要求,构建了《预防新冠肺炎》《安全用药》两课,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个人防疫防护技能,了解免疫规划的作用,以及新冠肺炎对人类产生的影响;了解药物及其作用机制,掌握安全用药的相关知识。第五单元《材料的性能》以生活中常见的铁、塑料、木材、陶瓷等材料为研究对象,根据材料的性能构建了材料的漂浮能力》《材料的导热性》《保温技术》3课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一般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较强,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材料的导热性能的合理利用;认识自然状态下的的漂浮材料,知道生活中人们对漂浮材料的应用;知道保温瓶的工作原理,了解保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首先以植物出发点,通过引导学生寻找植物的特征,使其知道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二级分类;通过探究动物行为与环境变化的关系,让字生知道动物行为与环境变化的关系,让学生知道动物在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环墙发生变化时的行为;最后,通过了解噪声、雾霾、污水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让学生养成环保意识,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应该和谐相处,保护身边多种多样的生物很重要。第七单元《地球资源》按照认识资源—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开发新能源的思路进行构建。通过了解《煤石油天然气》,知道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是不可再生的,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通过学习《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了解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知道太阳能是生活中可利用的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和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一些举措;通过认识《海洋资源》,了解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矿产和能源等多种资源,是可再生的;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一些可回收或可再利用的资源,知道《自然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的重要性,树立回收或再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列举自己力所能及的保护资源的举措;通过《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处理》了解并实施垃圾分类,保护环境卫生。第八单元《创新与攻计》围绕工程系统与创新设计概念构建4课内容。通过交流讨论,知道建造住宅需要从结构、供水、采光、供暖系统等方面考虑,由此尝试探究其他工程的组成系统;通过展示创意活动,学会利用摄影、录像、绘图或展示实物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创新与构想;通过设计与制作照明拖鞋,让学生经历由简单创意到模型实物的转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知道可以根据现实需要设计简单的器具、生产物品或完成任务就是在创新与设计;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光伏发电系统的原理、应用及效果,体会科技产品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和舒适。四、教学措施1.应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5.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五、教学进度时间(周) 教学内容第 1周 1---2课第2周 3---4第3周 5---6课第4周 7---8课第5周 9---10课第6周 11---12课第7周 13---14课第8周 15课---16课第9周 17课---单元练习第10周 复习第11周 17---18课第12周 19---20课第13周 21---22课第14周 23---24课第15周 25---26课第16周 27---28课第17周 29课---单元练习第18周 总复习第19周 总复习第20周 总复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