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5.1判断的概述1.判断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2.判断真假的检验标准3.判断的表达与类型判断及其基本特征01《笑林广记﹒ 殊禀部》载:“铺司递紧急公文,官恐其迟,拨一马骑之, 其人赶马而行。人问其“如此急事,何不乘马 ”答日:“六只脚走,岂不快如四只。”这个送信人的认识错在什么地方?这个送信人的判断是:“六只脚比四只脚跑得快”。这个对跑得快慢的判断是错误的,因为跑得快慢不是由脚的多少决定的。同学们在生活中有过哪些类似的经历?课堂导入1、判断的含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示例评析:看到某个小镇山清水秀,小李问道:“你们有何感想?”小张说:“这里的人有环境保护意识。”小赵说:“这里没有污染环境的企业。”【思考】材料中谁说的话是判断?小张和小赵的话都符合实际情况吗?小张的话表达了一种肯定;小赵的话表达了一种否定,所以他们两个的话是判断。小李既没有肯定什么也没有否定什么,所以不是一个判断。2、判断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1)特征一: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2)特征二:有真假之分。①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真判断;②不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假判断。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3)断定和真假的关系:有断定就会有真假,判断的这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看到某个小镇山清水秀小张说:“这里的人有环境保护意识。”小赵说:“这里没有污染环境的企业。”后来经过实地考察,证实了小张和小赵的判断是正确的。请思考2: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判断都是真判断吗?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判断是否正确要经过实践检验请思考1:判断来源于哪里?3.判断真假的检验标准:社会实践⑴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⑵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不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假判断。⑶有断定就会有真假,判断的这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探究与分享:以下语句是判断吗?是否明确或准确?给我们什么启示?(1)偶数能被2整除吗?(2)任何偶数都能被2整除。(3)有些天鹅不是白色的。(4)请认真学习!(5)天啊!(6)这是新学生宿舍。(7)来到海边,小张尽情地呼吸着空气、阳光和海水。(8)一旦吸烟,就会患肺癌。疑问句,没有判断肯定判断,表达明确否定判断,表达明确祈使句,没有判断仅是感叹,没有判断是判断,但表达不明确是判断,但概念搭配不当是判断,但判断过于绝对下列语句都属于判断句吗?(1)小明是高中生。(2)小明还不是大学生。(3)小明还没有满18岁?(4)小明长得真高啊!(5)小明啊!是肯定判断是否定判断不是判断,是疑问句是感叹判断不是判断,仅是感叹开动脑筋:判一判①禁止醉酒驾车!②闲人免进!③你真是太漂亮了!④祖国啊,我的母亲!表明了对醉酒后不准驾车的断定,是判断对闲人、无关人士不得进入的一种断定虽然是表欣赏的感叹句,但也是对其“漂亮”这个属性的一种肯定表达的意思即“祖国就是母亲”2、判断的表达与类型1.判断的表达形式:语句①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不表达判断。一般来说,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不直接表达判断。(补充)(1)判断与语句的关系:判断 语句(2)明确、准确的判断表达:②根据语义、语境确定判断要表达的含义:对于含义不明确的语句,我们需要依据语言的具体情况排除歧义,才能准确把握这些语句与其所表达的判断之间的关系。思想内容语言形式学以致用(2)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语句不同,但表达了同样的判断。如:伟大的建党精神是我国的宝贵精神财富。伟大的建党精神难道不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吗?(3)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如:他走了。可以表达他离开了某个地方,也可能表达他离世了。(2)判断的类型1)简单判断:①含义: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②分类: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有哪些判断?划分依据是什么?)2)复合判断:①含义: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②分类: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他是中学校长。张华认识雷锋。简单判断;性质判断简单判断;关系判断复合判断;联言判断复合判断;假言判断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如果某个数不能被2整除,它就不是偶数。张华晚上要么去踢足球,要么去看电影。2、判断的表达与类型复合判断;选言判断学以致用知识海洋我:“老板,你这清炒油麦菜是荤菜还是素菜 ”老板:“当然是素菜了。”我:“那这条虫是怎么回事 ”老板:“呃……它也是来吃饭的。”我:“它吃饭凭什么我付钱 我又不认识它!”老板哭着说:“它为了这顿饭,把命都丢了,你还能要求它AA制吗 ”结合这则笑话的内容,分析判断与语句的关系。笑话中属于判断的语句是“当然是素菜了”“它也是来吃饭的”“它吃饭凭什么我付钱”“我又不认识它”“它为了这顿饭,把命都丢了”,这说明判断只有通过语句才能表达出来,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而判断则是语句的思想内容。没有语句,判断就没了凭借,也就无法实现判断的意义。判断的含义判断的类型判断有所断定(肯定、否定)简单判断基本特征有真假之分社会实践判断的表达(语句)复合判断性质判断关系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来源检验标准课堂小结1、中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属于( )①真判断 ②假判断③肯定判断 ④否定判断A.① ③ B. ③ ④ C. ① ② D.② ④A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判断有真假之分——真判断和假判断有断定就会有真假,判断的这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回顾判断的基本特征课后练习2、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以下不属于判断的是( )A.为什么人们对健康日益关注B.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C.美国不择手段遏制中国发展D.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A课后练习3、5G到底好不好?关于这个问题,互联网专家们的看法并不一致。这说明( )①判断受多种因素影响②人们常对事物形成性质判断③关系判断是简单判断的重要形式④真假判断形影不离A. ② ③ B. ③ ④ C. ① ② D.② ④C课后练习4、简单判断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下列判断中属于性质判断的是( )①中国位于亚洲东部②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③高二(6)班的有些同学不是团员④张三比李四大五岁,李四比王五大五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课后练习5、“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了。”这个判断是( )①肯定判断 ②否定判断③简单判断 ④复合判断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A课后练习6、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下列语句表达判断的有①江山如此多娇!②请把空调关好!③花儿开得真美!④你去过北京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课后练习8、以下不属于判断的是( )A.美韩联合军演矛头直指朝鲜B.吉林松原地震造成损失C.为什么老百姓日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D.房产商应流着道德的血液【解析】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C项没有出现断定这一特征。C课后练习9、简单判断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下列判断中属于性质判断的是①中国位于亚洲东部②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③高二(6)班的有些同学不是团员④张三比李四大五岁,李四比王五大五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课后练习新发展理念02课堂练习专家指出,新冠病毒是一个新发现的病毒类型,所有人群都是易感人群。所谓易感人群,指的是原来没有感染过,没有抵抗力,没有免疫力物质的产生,所以感染了这种新型病毒的时候,是比较容易感染的,叫易感人群。老年人、抵抗力差的人、有基础疾病的人,是更易感的人群,感染后也更容易发展为重症。如何认识“所有人群都是易感人群”这一判断?解析:“判断”的基础知识,包括判断的含义、特征、来源、检验标准、表达和类型等多个要点。如何认识某个判断,要从这多个要点进行全面分析,注意不要遗漏要点。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所有人群都是易感人群”对认识对象进行了肯定判断。判断有真假之分。“所有人群都是易感人群”这一判断来源于社会实践,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从判断的类型看,“所有人群都是易感人群”属于简单的性质判断。学以致用下面语句中,属于判断的是( )A.枯藤老树昏鸦B.小桥流水人家C.古道西风瘦马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解析:判断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本题中的A、B、C三项均仅描述了现象,并未作出断定,只有D项作出了断定,即“人在天涯”。故本题选D项。D学以致用下列诗句中,属于真判断的是( )①横看成岭侧成峰 ②何当共剪西窗烛 ③钟山只隔数重山 ④黄河之水天上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解析:①③均描述了事实,是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判断,是真判断;②不属于判断;④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也不是真判断。本题选A项。学以致用以下语句中,所表达的判断没有歧义的是( )A.动手术的是他母亲。B.我对老师的批评是很有心理准备的。C.百货大楼在这一站的前一站。D.他的职业是教师。同一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这主要是针对有歧义的语句而言。A项中,既可以表达“他母亲在给别人动手术”,也可以表达“别人在给他母亲动手术”;B项中,既可以表达“老师对我的批评”,也可以表达“我对老师的批评”;C项中,从时间上,该判断表达“百货大楼在这一站的上一站”,从空间上,该判断则表达“百货大楼在这一站的下一站”。A、B、C三项都有因歧义造成的同一语句表达不同的判断的情况。D有一个人特爱凑热闹,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凑。一天,街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人们都围在那里看热闹。这个人也急忙跑过去,使劲儿往里挤。但是人太多了,他怎么也挤不进去。情急之下他大声嚷道:“大家请让一让,让一让,出事的是我父亲!”等他顺着人们让开的缝隙挤进去一看,不禁傻眼了,因为被撞的是一头驴。运用判断的基本特征分析此人的判断。这则故事中,这个人所作出的“出事的是我父亲”的判断,首先是一个肯定性判断,其次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假判断。不过,虽然是假判断,也是他对实际情况作的一种断定,所以也属于判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