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白杨礼赞》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文意,掌握白杨树的象征意义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3.感受中华民族质朴、坚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课前预习】1.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婆娑(suō) 潜滋暗长(qián) 主宰(zǎi) 倔强挺立(juè)B.开垦(kěn) 无边无垠(yíng) 倦怠(dài) 虬枝(qiú)C.锤炼(chuí) 秀颀(qí) 外壳(qiào) 恹恹欲睡(yàn)D.毯子(tǎn) 旁逸斜出(yì) 泛出(fàn) 坦荡如砥(dǐ)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傲然 伟岸 参天 妙手偶得B.视野 贱视 挺拔 积雪初溶C.靠拢 错综 质朴 诸如此类D.宛若 鄙视 佩服 纵横决荡3.画横线的词语在句中有同义词的一项是( )A.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B.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C.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D.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中哨兵?4.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在括号中打“√”或“×”。(1)《白杨礼赞》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借白杨树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 ( )(2)象征与比喻、拟人不同。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即象征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即象征义),从而使抽象的情理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含蓄、更深刻。因此象征是就篇章而言的,而比喻、拟人是修辞方法,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 )(3)《白杨礼赞》是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全文的主线的。 ( )(4)《白杨礼赞》作者是杨朔,我国现代作家。 ( )【课堂探究】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出层意。2.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用原文回答)3.和“伟丈夫”形成对比的词语是( ),这样对比的作用是:欲扬先抑,否定了( ),肯定了( ),突出了白杨树与众树不同。4.简析四个反问排比句,是怎样由外向内,层层深入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拓展练习】模仿课文,写一篇赞美白杨树的文章,200字左右。参考答案【课前预习】1.D2.B3.C4.(1)√( 2)√ (3)√ (4)×【课堂探究】1.①“……它是树中的伟丈夫”。作者对白杨树的评价。②“当你在……精神和意志?”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2.因为“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而且“坚强不屈与挺拔”。3.好女子,好女子,伟丈夫。4.第一句是说不应当只觉得它只是树,而应当由树联想到人。第二句是说白杨树的品质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具体点出了由白杨树联想到的是哪些人。第三句是说守卫家乡的哨兵就像白杨树一样,进一步明确指出白杨树象征着坚强战斗的抗日军民。第四句是说白杨树的精神面貌象征了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这四个反问句由树联想到人,联想到北方的农民,进而联想到抗日军民,尤其是他们的精神和意志,层层深入的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