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激素与内分泌系统(1)(含解析)——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小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激素与内分泌系统(1)(含解析)——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小练

资源简介

3.1激素与内分泌系统(1)
——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小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 )
A.促胰液素 B.生长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胰岛素
2.关于促胰液素和胰岛素发现的科学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胰腺既受传出神经的支配,又受激素的调节
B.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C.研磨正常胰腺无法直接提取胰岛素是因为其含量太少
D.用胰岛素饲喂患糖尿病的小狗能缓解其症状
3.下列关于促胰液素的相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进入内环境
B.促胰液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胰腺细胞
C.促胰液素的发现,说明了胰液的分泌与神经调节无关
D.小肠黏膜细胞释放促胰液素的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4.学习了“促胰液素的发现”的相关的科学史,你认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B.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可引起胰液增加
C.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
D.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
5.沃泰默没有发现促胰液素,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了促胰液素,下列关于这些科学家的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他们设计实验时都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B.沃泰默设置的实验变量是有无神经
C.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变量是有无小肠黏膜物质
D.沃泰默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把小肠上的神经完全剔除干净
6.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沃泰默的实验设计可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使其分泌胰液的疑问
C.斯他林和贝利斯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7.学习了“促胰液素的发现”的相关的科学史,你认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胰液素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激素,由胰腺分泌
②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③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
④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
⑤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可引起胰液增加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
8.促胰液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依次是( )
A.小肠黏膜促进分泌胰液 B.小肠黏膜促进小肠吸收营养
C.胰腺促进分泌胰液 D.胰腺促进小肠吸收营养
9.如图,下列是关于促胰液素的发现的相关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①是稀盐酸,作用是促进小肠黏膜产生胰液
B.②是促胰液素,靶器官为胰腺
C.该发现过程最关键的处理方法是将小肠黏膜刮下并研磨
D.沃泰默通过该实验得出了胰液分泌是体液调节的结论
二、非选择题
10.20世纪之前,生物学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法国学者沃泰默对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做了系列经典实验:
①稀盐酸→上段小肠(十二指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注射狗的静脉中→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上段小肠肠腔(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留下血管)→胰腺分泌胰液。
请依据上述系列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沃泰默的实验设计中,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比较①和②的实验,说明稀盐酸____________才能引起胰腺分泌胰液。比较①和③实验,自变量为____________。三组实验中因变量是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沃泰默固执地认为,胰腺分泌胰液仍属神经调节。
(3)另有两位科学家重复了沃泰默的实验,他们的假说是: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该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到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他们设计了严谨的实验检验假说,实验过程是:小肠黏膜+____________+沙砾研磨→制成提取液→____________→胰腺分泌胰液。他们将这种化学物质命名为促胰液素。这种调节属于____________,而不是神经调节。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促胰液素,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故选:A。
2.答案:A
解析:AB、胰腺既受传出神经的支配,又受小肠黏膜分泌的促胰液素的调节,A正确、B错误; C、研磨胰腺无法直接提取胰岛素,是由于胰腺产生的胰蛋白酶会将胰岛素分解,C错误; D、胰岛素是蛋白质,饲喂小狗后,小狗体内的消化酶会使其水解,注射才能起到降血糖的作用,D错误。
故选A。
3.答案:D
解析: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A错误;
B.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胰腺细胞,不能定向运输,B错误;
C.促胰液素的发现,说明了胰液的分泌与神经调节有关,C错误;
D.小肠黏膜细胞释放促胰液素的过程是胞吐,体现了膜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D。
4.答案:B
解析:AC、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后分泌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可使胰腺分泌胰液,AC正确;
B、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不会引起促胰液素的分泌,不会引起胰液增加,B错误;
D、受当时知识背景的限制,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D正确。
故选B。
5.答案:D
解析:A、沃泰默实验: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若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则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切除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时,仍能促进胰液分泌。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剪下狗的一段小肠,刮下黏膜,抽取黏膜提取液,并将黏膜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发现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他们都运用了单一变量对照的实验原则,A正确;B、结合A选项分析可知,沃泰默设置的实验中以有无神经为自变量,B正确;C、斯他林和贝利斯实验中的自变量是有无小肠黏膜物质,即有无分泌促胰液素的器官,C正确;D、沃泰默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大胆质疑,固执的认为这是个神经调节,D错误。故选D。
6.答案:A
解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在发现过程中,沃泰默实验分三组,其中一组为实验组,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是排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分泌是由神经作用的结果,所以将神经剔除。斯他林和贝利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 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7.答案:A
解析:沃泰默通过实验发现: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若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则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⑤错误;他进而切除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时发现这样仍能促进胰液分泌,所以促胰液素由小肠分泌,不是胰腺分泌,①错误。
综上所述,因为②③④正确,①⑤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8.答案:A
解析: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可作用于胰腺的外分泌细胞,促使胰腺分泌胰液,故A正确,B、C、D错误。
9.答案:C
解析:①是稀盐酸,作用是促进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A错误;②是胰液,内有消化酶,B错误;该发现过程最关键的处理方法是将小肠黏膜刮下并研磨,从而排除神经调节的作用,C正确;该实验是斯他林在沃泰默实验的基础上完成的,D错误。
10.答案:(1)反射弧
(2)对照;必须刺激小肠黏膜;小肠神经的有无;胰腺是否分泌胰液
(3)稀盐酸;注射狗静脉中;体液调节(激素调节)
解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2)在沃泰默的实验中,①的作用是对照,通过①②比较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必须用稀盐酸刺激小肠黏膜。比较①③可知,③中切除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而①中存在小肠神经,说明自变量是小肠神经的有无。三组实验中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
(3)根据假说,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所以实验过程需要加入稀盐酸。根据“该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到胰腺”,推测提取液注射到狗的静脉中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这种调节方式属于激素调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