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3张PPT)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第二节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课时2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1.结合资料,说明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特点。(区域认知)2.结合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综合思维)3.学会归纳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特点、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综合治理的方法。(地理实践力)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黄土高原概况(1)范围:一般泛指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域。(2)地理位置的过渡性: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平原向高原、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2.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地理要素 特性及表现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气候较为干旱 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且多暴雨 雨季加剧了对地表的侵蚀,春季降水少不利于地表植被恢复黄土土质疏松 黄土以细粉沙为主,有较多的孔隙,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遇水易分散,抗冲、抗蚀性能弱,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地理要素 特性及表现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地表形态沟壑纵横 地形破碎,千沟万壑 易受到强降水的侵蚀环境破坏后难以恢复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大面积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不断加剧 地表支离破碎,严重降低土壤的肥力,植被难以恢复,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③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④土壤:由粉砂质土状沉积物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2)人为原因①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开矿、修路等)。②破坏植被(伐木烧薪、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历史上营造宫殿)。③过度开垦,陡坡开荒。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2)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3)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5.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1)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坡地 ①修筑梯田,用于粮食种植;②挖鱼鳞坑储水护坡,用于植树造林;③挖引流渠和水平沟,截流蓄水沟谷 ①修建淤地坝以蓄洪、拦泥淤地;②修拦沙坝、谷坊坝抬高沟床、稳定沟坡生物措施 ①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还草等提高表土的抗侵蚀能力;②乔灌草相结合,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耕作措施 ①塬面和较陡山坡发展林草业,山下缓坡和沟谷发展种植业;②实施沿等高线耕作、留茬少耕免耕等耕种方式,采用地膜覆盖及喷灌、滴灌等生产和灌溉技术,增强耕地抗侵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2)优化产业结构①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商品率。②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③以能源开发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控制人口过快增长①快速的人口增长使得脆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难以支撑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持续发展。②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调整人口布局是区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修水平梯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试说明其原理。思考答案 水平梯田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坡地资源,同一水平梯田在同一等高线上,可减缓水的流速,有利于水土保持。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基本分析思路核心归纳分析某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时,往往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着手,其中成因与防治措施是分析的重点。(1)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可根据生态脆弱区的特征总结如下:①湿润的山地丘陵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易引发水土流失;②蒸发旺盛的灌溉农业区,不合理灌溉易导致土地盐碱化;③草原牧区,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易造成土地荒漠化。(2)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①自然原因:气候、地形、植被类型及覆盖率、地表沉积物等自然背景决定一个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②人为原因:当地农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水平、政策导向等。核心归纳(3)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措施分析①退: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②建: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走廊、草方格沙障、森林公园、淤地坝工程等。③改:改善经济结构;改坡耕地为梯田。④法:健全环保法律和法规;加强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土壤盐碱化的成因(1)土壤盐碱化:又称土壤盐渍化,指土壤中可溶性盐随水向表层移动并积累下来,从而使地表可溶性盐含量超过0.3%的过程 ,其实质是一种土地退化。(2)自然原因①气候: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②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过高。③土壤:土壤板结,矿化严重,盐分高。(3)人为原因①大水漫灌,只灌不排。②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③过度施用化肥。④沿海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海水倒灌。拓展延伸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的海雀村地处乌蒙山深处,30多年前,该地森林覆盖率只有5%,800余村民在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环境里,艰难地求生存,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33元。30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帮助下,优秀共产党员带领全村百姓通过合理制定方案,治理水土流失,使海雀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今该村森林覆盖率达70.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8 633元,彻底改变了贫穷的历史。下面图1为海雀村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黄土高原鱼鳞坑景观图。1.[区域认知]分析早期海雀村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答案 植被覆盖率低,水土保持能力差;地处山区,地表崎岖,降水集中,土壤易被侵蚀;经济落后,水土流失治理能力差。2.[综合思维]全村百姓通过合理制定方案,治理水土流失,发家致富。请从下列两个方案中选择其一,运用水循环原理阐释该方案治理水土流失的可行性。方案一:植树造林。方案二:修筑梯田。答案 方案一:植树造林使地表径流流速减慢,减弱土壤侵蚀;植树造林可以增加下渗,补充地下水,增加植被存活率。方案二:修筑梯田能够使地表坡度减小,降低地表径流流速,使水土流失减弱;梯田边缘有田埂,使地表径流被梯田层层拦截,能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3.[地理实践力]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治方式,可保土、保水、保肥。鱼鳞坑可否用于贵州省水土流失的治理?请阐明你的观点。答案 可以。喀斯特山区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水缺乏,鱼鳞坑可减轻水土流失,蓄水保土。或不可以。鱼鳞坑生态整治方式应因地制宜,贵州多为石质地表,开挖困难,且开挖成本高;石灰岩透水性强,不易蓄水。(2024·陕西西安月考)下图为我国某地小流域土地利用状况。该地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地形以丘陵为主,河谷两侧坡地的坡度多在15°~20°之间,海拔为50~280 m。据此完成1~2题。1.以下四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水土流失发生由重到轻的顺序可能是①顺坡胡柚地 ②梯田胡柚地 ③草灌地④裸露土壤A.④③①② B.③②①④C.④①②③ D.①②④③√水土流失与降水、坡度及植被的关系较大。该地范围较小,降水的差别不大,因此主要考虑植被及地形因素。无植被保护的④裸露土壤水土流失最为严重,①顺坡胡柚地较②梯田胡柚地水土流失严重,草灌地③因植被覆盖度高,水土流失最弱,所以导致水土流失发生由重到轻的顺序是④①②③,故选C。(2024·陕西西安月考)下图为我国某地小流域土地利用状况。该地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地形以丘陵为主,河谷两侧坡地的坡度多在15°~20°之间,海拔为50~280 m。据此完成1~2题。2.水土流失除了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农作物减产,还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①土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 ②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影响生产生活 ③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缩短 ④河流下游水位上升,航运条件改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水土流失除了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农作物减产,还会带来其他不利影响。如水土流失导致坡地土层变薄,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①正确。河流含沙量增加,河道淤塞,缩短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③正确。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加,生产和生活用水受到影响,②正确。水土流失导致下游河道淤积,使下游航运条件变差,④错误。故选A。(2024·安徽合肥期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面整治经历了三个阶段(下图):第一阶段为缓坡开挖梯田,旨在增加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减少土壤侵蚀,但是水土流失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第二阶段以生态治理为核心,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但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效果并不显著。第三阶段,十九大报告和中央1号文件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可持续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据此完成3~4题。3.治沟造地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地下水位 B.改造水热条件C.减少土壤侵蚀 D.增加耕地面积√由图示信息可知,治沟造地主要目的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D正确。4.下列不属于该地种植草本灌木的原因是A.草本灌木需水量较少,存活率较高B.当地畜牧业发达,需要大量饲料C.灌木根系少,但扎根较深,有利于稳固表土D.草本植物主要为须根系,根系数量多,更有利于保持水土√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草本和灌木需水量较少,易于成活,存活率较高,A不符合题意;草本植物主要为须根系,根系数量多,相互交织成网,灌木主要为直根系,根系少,扎根较深,有利于稳固表土,所以草灌相结合,更利于保持水土,C、D不符合题意;种植草本灌木主要目的是治理生态,而不是为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故选B。课时对点练(2024·福建泉州期末)水土流失是我国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治理难度极大,严重阻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下图为“我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1~3题。1.影响辽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程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①植被覆盖率 ②地形状况 ③土壤质地④降水季节变化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234567891011121314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长期遭受人类活动的破坏,植被覆盖率低;地表坡度大,流水冲刷作用强;地表覆有深厚的黄土层,而黄土土质疏松,容易遭受流水侵蚀。辽河流域地形相对平坦、植被覆盖率较高,不易遭受流水侵蚀。两地降水都集中在夏季,降水季节变化相似,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D。1234567891011121314(2024·福建泉州期末)水土流失是我国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治理难度极大,严重阻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下图为“我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1~3题。2.水土流失不利于河流航运,主要是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下游A.河流水量增大 B.河流流速变快C.河床不断抬高 D.河流下切显著√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水土流失使大量的泥沙进入河流,使河水的含沙量增大,泥沙被流水搬运到河流下游,由于下游地形平坦,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大量沉积,淤塞河道,导致下游河床不断抬高,从而严重影响河流航运,C正确,B错误;水量增大有利于航运,A错误;河床淤积,流速减慢,下切能力弱,D错误。(2024·福建泉州期末)水土流失是我国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治理难度极大,严重阻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下图为“我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1~3题。3.水土流失对发生地的危害主要表现在A.降低土壤肥力 B.造成土地盐碱化C.加剧河流污染 D.造成土地沙化√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水土流失带走肥沃的表土,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降低土壤肥力,A正确;土地盐碱化主要发生在蒸发旺盛、降水变率大的地区,B错误;河流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类排放的污染物过多,C错误;土地沙化发生在较干旱地区,D错误。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图,完成4~6题。4.下列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坡度在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坡度在20°~4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C.坡度在40°左右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1234567891011121314根据图示坡度-侵蚀强度关系曲线可知,坡度在40°左右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A错,C对;坡度在0°~1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B错;坡度超过40°时,坡面侵蚀强度减小,D错。故选C。1234567891011121314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图,完成4~6题。5.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A.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C.坡面径流流速小D.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1234567891011121314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坡度大,受雨面积减小,坡面径流量减小,A对;坡度不影响降水量、降水强度,B错;坡度越大,坡面径流流速越快,C错;图文材料没有植被破坏的相关信息,D错。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图,完成4~6题。6.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右图中最适宜植树的地点为A.① B.②C.③ D.④√1234567891011121314根据材料可知,②地位于鱼鳞坑内,能阻挡、减弱径流,利于泥沙沉积,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利于树木生长,B对。①③④地土壤、水分条件差,不利于树木生长,A、C、D错。故选B。1234567891011121314(2024·河南驻马店期末)黄土高原沟道农业是墚峁地、沟坡地、川坝地农业的复合系统,是现代人地关系耦合发展的一种新兴农业模式。右图为“黄土高原沟道农业模式图”。据此完成7~9题。7.图中生态系统脆弱程度最低的地形部位是A.墚峁地 B.沟坡地C.川坝地 D.黄土丘√1234567891011121314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形部位最低的川坝地是由坡面流失的表层土淤积而成,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植被和粮食作物生长;由于川坝地地势低平,为汇水区,土壤较湿润,水分条件好,抗旱能力强;川坝地平整,且四周有地形阻挡,风力较小,风力侵蚀土壤作用较小,表土不易被侵蚀。所以其生态系统相对最为优越,生态系统脆弱程度最低。故选C。1234567891011121314(2024·河南驻马店期末)黄土高原沟道农业是墚峁地、沟坡地、川坝地农业的复合系统,是现代人地关系耦合发展的一种新兴农业模式。右图为“黄土高原沟道农业模式图”。据此完成7~9题。8.沟坡地开发特色生态产品的主要自然条件是A.地势起伏大 B.土壤较肥沃C.降水较丰富 D.光照较充足√1234567891011121314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沟坡地有一定的地势起伏,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开发特色生态产品既可以创造经济效益,又可以保持当地水土,减轻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A正确;由上题分析可知,沟坡地土壤肥沃程度较川坝地差,B错误;区域内降水差异较小,C错误;墚峁地海拔较高,光照条件较好,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2024·河南驻马店期末)黄土高原沟道农业是墚峁地、沟坡地、川坝地农业的复合系统,是现代人地关系耦合发展的一种新兴农业模式。右图为“黄土高原沟道农业模式图”。据此完成7~9题。9.从土地整治角度,下列为川坝地高效化生产提出合理建议的有①推进土地流转 ②提高作物产量 ③推广保护性耕作 ④改善人居环境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推进土地流转,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川坝地高效化生产,①正确;在耕作面积一定的前提下,提高作物产量要通过农业技术实现,不属于土地整治,②错误;推广保护性耕作,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实现川坝地高效化生产,③正确;改善人居环境与川坝地高效化生产关系不大,且改善人居环境不属于土地整治,④错误。故选B。(2024·河南开封期中)南安河小流域位于福建省西部的长汀县,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是水土流失治理典范。下表示意2018年南安河小流域主要水土流失土地类型统计(公顷)。据此完成10~11题。1234567891011121314土地类型 轻度 中度 强烈 极强烈耕地 44.5 1.45 0 0园地 158.04 43.67 2.22 0.98林地 534.08 291.31 6.28 2.47建设用地 50.76 3.38 0.05 0合计 1 139.19(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6.4%)10.南安河小流域的林地A.缺乏林下灌草 B.生物多样性丰富C.林内结构复杂 D.土壤黝黑肥沃1234567891011121314土地类型 轻度 中度 强烈 极强烈耕地 44.5 1.45 0 0园地 158.04 43.67 2.22 0.98林地 534.08 291.31 6.28 2.47建设用地 50.76 3.38 0.05 0合计 1 139.19(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6.4%)√由表格信息可知,南安河小流域水土流失土地类型以林地为主,说明林内结构单一,缺乏林下灌草,进而导致林地水土保持能力低,水土流失严重,A正确,C错误;林内结构单一,则生物多样性较低,B错误;福建天然土壤为贫瘠红壤,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11.南安河小流域轻度水土流失区适宜采取的治理措施是A.建淤地坝拦水拦沙 B.种植豆科作物进行生物固氮C.清除枯死、枯落物 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土地类型 轻度 中度 强烈 极强烈耕地 44.5 1.45 0 0园地 158.04 43.67 2.22 0.98林地 534.08 291.31 6.28 2.47建设用地 50.76 3.38 0.05 0合计 1 139.19(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6.4%)√南方水热资源丰富,轻度水土流失区可通过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实现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不需要人为过多干预,D正确;建淤地坝和种植豆科作物固氮都是治理水土流失较严重区的人为干预措施,A、B错误;清除枯死、枯落物会加剧水土流失,使土壤愈加贫瘠,不利于植被恢复,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2024·四川成都月考)苦水河为宁夏境内黄河一级支流,上游为干旱稀疏草原区,下游为冲积平原。流域内降雨稀少,降雨历时短、强度大,流域内极端产沙事件频发。在流域洪水事件下,河流输沙和径流会发生迟滞现象,水文站观测的水沙关系曲线会呈现出多种变化,如逆时针形曲线(如下图)。近30年来,苦水河流域内径流量和输沙量不断减少。据此完成12~13题。12.逆时针形曲线意味着A.涨水期输沙量大于落水期输沙量B.输沙量早于径流量达到峰值C.落水期输沙量大于涨水期输沙量D.径流量早于输沙量达到峰值√1234567891011121314由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顺着箭头,径流量增加为涨水期,径流量减少为落水期,逆时针形曲线表示(相同径流量下)涨水期输沙量小于落水期输沙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同时达到峰值。故选C。1234567891011121314(2024·四川成都月考)苦水河为宁夏境内黄河一级支流,上游为干旱稀疏草原区,下游为冲积平原。流域内降雨稀少,降雨历时短、强度大,流域内极端产沙事件频发。在流域洪水事件下,河流输沙和径流会发生迟滞现象,水文站观测的水沙关系曲线会呈现出多种变化,如逆时针形曲线(如下图)。近30年来,苦水河流域内径流量和输沙量不断减少。据此完成12~13题。13.近年来,苦水河水沙关系的演变主要得益于A.上游源区建设沙障B.下游平原区打坝淤地C.上游源区退耕还草D.下游平原区退耕还草1234567891011121314√近年来,苦水河水沙关系演变为苦水河流域内径流量和输沙量不断减少,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苦水河流域内径流输沙的沙源主要来源于流域上游;而人类活动是首要影响因素,上游山区人类大范围开垦耕地,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而近30年来,苦水河流域内径流量和输沙量不断减少主要得益于大范围的农田转变为草地,有效降低了苦水河流域上游的来沙量,退耕还草对促进水土保持、协调水沙关系具有积极意义。故选C。1234567891011121314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家住贵州乌江流域的小亮,对村寨所在小流域的土地石漠化及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流域内石灰岩广布,是我国主要的石漠化发生区。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1234567891011121314下图分别为乌江流域(图1)和流域内石漠化景观(图2)。1234567891011121314任务一:考察流域地形。任务二:查阅文献,获取乌江流域坡度与土层厚度关系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分组 a b c d e f g坡度 5°~10° 10°~15° 15°~20° 20°~25° 25°~30° 30°~35° >35°土层厚度mm) 120 81 80 78 71 42 20任务三:探究减缓石漠化的措施。小亮综合分析调查数据后认为,不恰当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加剧石漠化程度,不同坡度的土地利用应因地制宜。(1)概述乌江流域主要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势起伏大。理由:乌江干流自西南流向东北,支流短小且数量多。(2)绘制统计图,并说出坡度变化对土层厚度的影响。1234567891011121314分组 a b c d e f g坡度 5°~10° 10°~15° 15°~20° 20°~25° 25°~30° 30°~35° >35°土层厚度mm) 120 81 80 78 71 42 20答案 绘制统计图如右:影响:坡度越大,土层越薄。(3)针对不同坡度,提出两条减缓该流域石漠化的具体措施。1234567891011121314分组 a b c d e f g坡度 5°~10° 10°~15° 15°~20° 20°~25° 25°~30° 30°~35° >35°土层厚度mm) 120 81 80 78 71 42 20答案 坡度小的地区:平整土地(修筑水平梯田);坡度大的地区: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保护植被。课时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分值:57分](选择题1~9题,每小题3分,共27分)(2024·福建泉州期末)水土流失是我国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治理难度极大,严重阻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下图为“我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1~3题。1.影响辽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程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①植被覆盖率 ②地形状况 ③土壤质地 ④降水季节变化A.①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2.水土流失不利于河流航运,主要是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下游( )A.河流水量增大 B.河流流速变快C.河床不断抬高 D.河流下切显著3.水土流失对发生地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A.降低土壤肥力 B.造成土地盐碱化C.加剧河流污染 D.造成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图,完成4~6题。4.下列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坡度在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坡度在20°~4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C.坡度在40°左右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5.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C.坡面径流流速小D.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6.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下图中最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A.① B.② C.③ D.④(2024·河南驻马店期末)黄土高原沟道农业是墚峁地、沟坡地、川坝地农业的复合系统,是现代人地关系耦合发展的一种新兴农业模式。下图为“黄土高原沟道农业模式图”。据此完成7~9题。7.图中生态系统脆弱程度最低的地形部位是( )A.墚峁地 B.沟坡地C.川坝地 D.黄土丘8.沟坡地开发特色生态产品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地势起伏大 B.土壤较肥沃C.降水较丰富 D.光照较充足9.从土地整治角度,下列为川坝地高效化生产提出合理建议的有( )①推进土地流转 ②提高作物产量 ③推广保护性耕作 ④改善人居环境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选择题10~13题,每小题4分,共16分)(2024·河南开封期中)南安河小流域位于福建省西部的长汀县,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是水土流失治理典范。下表示意2018年南安河小流域主要水土流失土地类型统计(公顷)。据此完成10~11题。土地类型 轻度 中度 强烈 极强烈耕地 44.5 1.45 0 0园地 158.04 43.67 2.22 0.98林地 534.08 291.31 6.28 2.47建设用地 50.76 3.38 0.05 0合计 1 139.19(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6.4%)10.南安河小流域的林地( )A.缺乏林下灌草 B.生物多样性丰富C.林内结构复杂 D.土壤黝黑肥沃11.南安河小流域轻度水土流失区适宜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A.建淤地坝拦水拦沙B.种植豆科作物进行生物固氮C.清除枯死、枯落物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2024·四川成都月考)苦水河为宁夏境内黄河一级支流,上游为干旱稀疏草原区,下游为冲积平原。流域内降雨稀少,降雨历时短、强度大,流域内极端产沙事件频发。在流域洪水事件下,河流输沙和径流会发生迟滞现象,水文站观测的水沙关系曲线会呈现出多种变化,如逆时针形曲线(如下图)。近30年来,苦水河流域内径流量和输沙量不断减少。据此完成12~13题。12.逆时针形曲线意味着( )A.涨水期输沙量大于落水期输沙量B.输沙量早于径流量达到峰值C.落水期输沙量大于涨水期输沙量D.径流量早于输沙量达到峰值13.近年来,苦水河水沙关系的演变主要得益于( )A.上游源区建设沙障B.下游平原区打坝淤地C.上游源区退耕还草D.下游平原区退耕还草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家住贵州乌江流域的小亮,对村寨所在小流域的土地石漠化及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流域内石灰岩广布,是我国主要的石漠化发生区。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下图分别为乌江流域(图1)和流域内石漠化景观(图2)。任务一:考察流域地形。任务二:查阅文献,获取乌江流域坡度与土层厚度关系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分组 a b c d e f g坡度 5°~10° 10°~15° 15°~20° 20°~25° 25°~30° 30°~35° >35°土层厚度(mm) 120 81 80 78 71 42 20任务三:探究减缓石漠化的措施。小亮综合分析调查数据后认为,不恰当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加剧石漠化程度,不同坡度的土地利用应因地制宜。(1)概述乌江流域主要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2)绘制统计图,并说出坡度变化对土层厚度的影响。(6分)(3)针对不同坡度,提出两条减缓该流域石漠化的具体措施。(4分)答案精析1.D 2.C 3.A [第1题,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长期遭受人类活动的破坏,植被覆盖率低;地表坡度大,流水冲刷作用强;地表覆有深厚的黄土层,而黄土土质疏松,容易遭受流水侵蚀。辽河流域地形相对平坦、植被覆盖率较高,不易遭受流水侵蚀。两地降水都集中在夏季,降水季节变化相似,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D。第2题,水土流失使大量的泥沙进入河流,使河水的含沙量增大,泥沙被流水搬运到河流下游,由于下游地形平坦,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大量沉积,淤塞河道,导致下游河床不断抬高,从而严重影响河流航运,C正确,B错误;水量增大有利于航运,A错误;河床淤积,流速减慢,下切能力弱,D错误。第3题,水土流失带走肥沃的表土,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降低土壤肥力,A正确;土地盐碱化主要发生在蒸发旺盛、降水变率大的地区,B错误;河流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类排放的污染物过多,C错误;土地沙化发生在较干旱地区,D错误。]4.C 5.A 6.B [第4题,根据图示坡度-侵蚀强度关系曲线可知,坡度在40°左右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A错,C对;坡度在0°~1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B错;坡度超过40°时,坡面侵蚀强度减小,D错。故选C。第5题,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坡度大,受雨面积减小,坡面径流量减小,A对;坡度不影响降水量、降水强度,B错;坡度越大,坡面径流流速越快,C错;图文材料没有植被破坏的相关信息,D错。故选A。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②地位于鱼鳞坑内,能阻挡、减弱径流,利于泥沙沉积,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利于树木生长,B对。①③④地土壤、水分条件差,不利于树木生长,A、C、D错。故选B。]7.C 8.A 9.B [第7题,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形部位最低的川坝地是由坡面流失的表层土淤积而成,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植被和粮食作物生长;由于川坝地地势低平,为汇水区,土壤较湿润,水分条件好,抗旱能力强;川坝地平整,且四周有地形阻挡,风力较小,风力侵蚀土壤作用较小,表土不易被侵蚀。所以其生态系统相对最为优越,生态系统脆弱程度最低。故选C。第8题,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沟坡地有一定的地势起伏,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开发特色生态产品既可以创造经济效益,又可以保持当地水土,减轻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A正确;由上题分析可知,沟坡地土壤肥沃程度较川坝地差,B错误;区域内降水差异较小,C错误;墚峁地海拔较高,光照条件较好,D错误。第9题,推进土地流转,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川坝地高效化生产,①正确;在耕作面积一定的前提下,提高作物产量要通过农业技术实现,不属于土地整治,②错误;推广保护性耕作,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实现川坝地高效化生产,③正确;改善人居环境与川坝地高效化生产关系不大,且改善人居环境不属于土地整治,④错误。故选B。]10.A 11.D [第10题,由表格信息可知,南安河小流域水土流失土地类型以林地为主,说明林内结构单一,缺乏林下灌草,进而导致林地水土保持能力低,水土流失严重,A正确,C错误;林内结构单一,则生物多样性较低,B错误;福建天然土壤为贫瘠红壤,D错误。第11题,南方水热资源丰富,轻度水土流失区可通过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实现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不需要人为过多干预,D正确;建淤地坝和种植豆科作物固氮都是治理水土流失较严重区的人为干预措施,A、B错误;清除枯死、枯落物会加剧水土流失,使土壤愈加贫瘠,不利于植被恢复,C错误。]12.C 13.C [第12题,由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顺着箭头,径流量增加为涨水期,径流量减少为落水期,逆时针形曲线表示(相同径流量下)涨水期输沙量小于落水期输沙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同时达到峰值。故选C。第13题,近年来,苦水河水沙关系演变为苦水河流域内径流量和输沙量不断减少,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苦水河流域内径流输沙的沙源主要来源于流域上游;而人类活动是首要影响因素,上游山区人类大范围开垦耕地,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而近30年来,苦水河流域内径流量和输沙量不断减少主要得益于大范围的农田转变为草地,有效降低了苦水河流域上游的来沙量,退耕还草对促进水土保持、协调水沙关系具有积极意义。故选C。]14.(1)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势起伏大。理由:乌江干流自西南流向东北,支流短小且数量多。(2)绘制统计图如下:影响:坡度越大,土层越薄。(3)坡度小的地区:平整土地(修筑水平梯田);坡度大的地区: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保护植被。课时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课程标准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学习目标 1.结合资料,说明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特点。(区域认知)2.结合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综合思维)3.学会归纳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特点、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综合治理的方法。(地理实践力)1.黄土高原概况(1)范围:一般泛指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域。(2)地理位置的过渡性: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平原向高原、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2.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地理要素 特性及表现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气候较为干旱 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且多暴雨 雨季加剧了对地表的侵蚀,春季降水少不利于地表植被恢复黄土土质疏松 黄土以细粉沙为主,有较多的孔隙,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遇水易分散,抗冲、抗蚀性能弱,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地表形态沟壑纵横 地形破碎,千沟万壑 易受到强降水的侵蚀环境破坏后难以恢复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大面积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不断加剧 地表支离破碎,严重降低土壤的肥力,植被难以恢复,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③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④土壤:由粉砂质土状沉积物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2)人为原因①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开矿、修路等)。②破坏植被(伐木烧薪、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历史上营造宫殿)。③过度开垦,陡坡开荒。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2)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3)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5.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1)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坡地 ①修筑梯田,用于粮食种植;②挖鱼鳞坑储水护坡,用于植树造林;③挖引流渠和水平沟,截流蓄水沟谷 ①修建淤地坝以蓄洪、拦泥淤地;②修拦沙坝、谷坊坝抬高沟床、稳定沟坡生物措施 ①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还草等提高表土的抗侵蚀能力;②乔灌草相结合,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耕作措施 ①塬面和较陡山坡发展林草业,山下缓坡和沟谷发展种植业;②实施沿等高线耕作、留茬少耕免耕等耕种方式,采用地膜覆盖及喷灌、滴灌等生产和灌溉技术,增强耕地抗侵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2)优化产业结构①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商品率。②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③以能源开发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控制人口过快增长①快速的人口增长使得脆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难以支撑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持续发展。②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调整人口布局是区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思考 修水平梯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试说明其原理。核心归纳 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基本分析思路分析某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时,往往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着手,其中成因与防治措施是分析的重点。(1)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可根据生态脆弱区的特征总结如下:①湿润的山地丘陵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易引发水土流失;②蒸发旺盛的灌溉农业区,不合理灌溉易导致土地盐碱化;③草原牧区,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易造成土地荒漠化。(2)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①自然原因:气候、地形、植被类型及覆盖率、地表沉积物等自然背景决定一个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②人为原因:当地农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水平、政策导向等。(3)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措施分析①退: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②建: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走廊、草方格沙障、森林公园、淤地坝工程等。③改:改善经济结构;改坡耕地为梯田。④法:健全环保法律和法规;加强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拓展延伸 土壤盐碱化的成因(1)土壤盐碱化:又称土壤盐渍化,指土壤中可溶性盐随水向表层移动并积累下来,从而使地表可溶性盐含量超过0.3%的过程 ,其实质是一种土地退化。(2)自然原因①气候: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②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过高。③土壤:土壤板结,矿化严重,盐分高。(3)人为原因①大水漫灌,只灌不排。②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③过度施用化肥。④沿海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海水倒灌。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的海雀村地处乌蒙山深处,30多年前,该地森林覆盖率只有5%,800余村民在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环境里,艰难地求生存,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33元。30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帮助下,优秀共产党员带领全村百姓通过合理制定方案,治理水土流失,使海雀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今该村森林覆盖率达70.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8 633元,彻底改变了贫穷的历史。下面图1为海雀村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黄土高原鱼鳞坑景观图。1.[区域认知]分析早期海雀村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2.[综合思维]全村百姓通过合理制定方案,治理水土流失,发家致富。请从下列两个方案中选择其一,运用水循环原理阐释该方案治理水土流失的可行性。方案一:植树造林。方案二:修筑梯田。3.[地理实践力]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治方式,可保土、保水、保肥。鱼鳞坑可否用于贵州省水土流失的治理?请阐明你的观点。(2024·陕西西安月考)下图为我国某地小流域土地利用状况。该地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地形以丘陵为主,河谷两侧坡地的坡度多在15°~20°之间,海拔为50~280 m。据此完成1~2题。1.以下四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水土流失发生由重到轻的顺序可能是( )①顺坡胡柚地 ②梯田胡柚地 ③草灌地 ④裸露土壤A.④③①② B.③②①④C.④①②③ D.①②④③2.水土流失除了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农作物减产,还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①土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 ②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影响生产生活 ③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缩短 ④河流下游水位上升,航运条件改善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安徽合肥期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面整治经历了三个阶段(下图):第一阶段为缓坡开挖梯田,旨在增加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减少土壤侵蚀,但是水土流失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第二阶段以生态治理为核心,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但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效果并不显著。第三阶段,十九大报告和中央1号文件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可持续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据此完成3~4题。3.治沟造地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地下水位 B.改造水热条件C.减少土壤侵蚀 D.增加耕地面积4.下列不属于该地种植草本灌木的原因是( )A.草本灌木需水量较少,存活率较高B.当地畜牧业发达,需要大量饲料C.灌木根系少,但扎根较深,有利于稳固表土D.草本植物主要为须根系,根系数量多,更有利于保持水土答案精析梳理教材新知思考 水平梯田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坡地资源,同一水平梯田在同一等高线上,可减缓水的流速,有利于水土保持。探究核心知识1.植被覆盖率低,水土保持能力差;地处山区,地表崎岖,降水集中,土壤易被侵蚀;经济落后,水土流失治理能力差。2.方案一:植树造林使地表径流流速减慢,减弱土壤侵蚀;植树造林可以增加下渗,补充地下水,增加植被存活率。方案二:修筑梯田能够使地表坡度减小,降低地表径流流速,使水土流失减弱;梯田边缘有田埂,使地表径流被梯田层层拦截,能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3.可以。喀斯特山区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水缺乏,鱼鳞坑可减轻水土流失,蓄水保土。或不可以。鱼鳞坑生态整治方式应因地制宜,贵州多为石质地表,开挖困难,且开挖成本高;石灰岩透水性强,不易蓄水。落实思维方法1.C 2.A [第1题,水土流失与降水、坡度及植被的关系较大。该地范围较小,降水的差别不大,因此主要考虑植被及地形因素。无植被保护的④裸露土壤水土流失最为严重,①顺坡胡柚地较②梯田胡柚地水土流失严重,草灌地③因植被覆盖度高,水土流失最弱,所以导致水土流失发生由重到轻的顺序是④①②③,故选C。第2题,水土流失除了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农作物减产,还会带来其他不利影响。如水土流失导致坡地土层变薄,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①正确。河流含沙量增加,河道淤塞,缩短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③正确。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加,生产和生活用水受到影响,②正确。水土流失导致下游河道淤积,使下游航运条件变差,④错误。故选A。]3.D 4.B [第3题,由图示信息可知,治沟造地主要目的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D正确。第4题,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草本和灌木需水量较少,易于成活,存活率较高,A不符合题意;草本植物主要为须根系,根系数量多,相互交织成网,灌木主要为直根系,根系少,扎根较深,有利于稳固表土,所以草灌相结合,更利于保持水土,C、D不符合题意;种植草本灌木主要目的是治理生态,而不是为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故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章 第二节 课时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课件(共63张ppt)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 第二章 第二节 课时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学案(含答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 第二章 第二节 课时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练习(含答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