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六年级生物学试题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1-3页)为选择题,15分:第II卷(4-6页)为非选择题,35分:共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I卷选择题(共15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等内容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涂)正确。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案答在试题上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猪笼草捕食飞虫B.山洪爆发形成泥石流C.机器人弹纲琴D.钟乳石不断长大2.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实例不相符的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一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一含羞草受到碰触,叶片合拢C.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一一鲸鱼喷出水柱D.生物能生长繁殖一一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3.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内容主要是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年龄、民族和受教育情况等。主要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B.测量法C.观察法D.调查法4.在“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种类”活动中,不必要开展的工作是A.选择调查范围B.制作植物标本C.做好调查记录D.做好归类整理5.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小明发现一只老鼠,感到太恶心了,于是不作记录B.小军发现几株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拔出来带回家研究C.小梅发现一只蟋蟀蹦到校园外面去了,于是记录下来D.小伟看到其他同学没有记录蚰蜓,于是删掉自己记录的蚰蜒六年级生物试题第1页共6页6.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可以将生物划分为A.农作物和宠物B.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C.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D.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7.下列对“探究”这一学习方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探究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B.探究结论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得出的C.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确结论的D.探究实验重复的次数越多,获得正确结果的可能性就越大8.某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探究了“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相关记录如下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分组实验材料及处理水温呼吸频率(次/分)平均值1号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1000ml温水25℃97(每条金鱼测3次)2号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在1000m1温水中加热水35℃97.5(每条金鱼测3次)3号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在1000m1温水中加冰块15℃35(每条金鱼测3次)A.除水温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B.金鱼的鳃盖或口每张合1次,金鱼呼吸2次C.这个探究实验中,可以依据假设修改实验数据D.实验结论: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次数没有影响9.某高山上的植物沿高山分布特点是: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A.阳光B.水分C.温度D.海拔高度10.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是A.千里之提,毁于蚁穴B.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退化为刺C.万物生长靠太阳D.枯叶蝶的体色与周围落叶颜色相似11.济南的冬天,垂柳纷纷落叶,而松树依然葱绿。这种现象体现了A.松树比垂柳高等B.垂柳和松树都适应寒冷的环境C.垂柳不适应寒冷的环境D.垂柳和松树存在着竞争关系六年级生物试题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