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五年级(上)月考科学试卷(11月份)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分)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着 传播。2.(1分)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 。3.(2分)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作 ,它的传递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任何物质,即使在 中也能进行。4.(3分)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主要有 、 、 、丘陵、盆地等五种基本形态。5.(2分)像铜、铝、钢等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 ;像木头、塑料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作 。6.(3分)地球内部构造分为 、 、和 三部分。7.(3分)除了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 、 、 、冰川、海浪等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8.(3分)地壳主要由 、 和 三大类岩石构成。9.(2分) 和 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两种自然灾害。选择题(每空2分。共16分)10.(2分)中秋节时,小明一家在室外赏月,看到了月光下一家人长短、大小不同的人影。此时( )A.月亮 B.地球 C.太阳11.(2分)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了鱼龙、双壳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从而推测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是( )A.丘陵 B.海洋 C.平原12.(2分)冬天,人们喜欢用热水袋取暖,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13.(2分)两块磁铁吸在一起,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A.颜色 B.体积 C.温度14.(2分)我们在研究“杯子的保温效果”时,发现( )杯内水温下降最慢。A.杯子加盖、外包毛巾 B.杯子加塑料盖子C.无盖的杯子15.(2分)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地下温度太高C.人类活动16.(2分)炒菜锅的手柄一般都是橡胶或木头做的,主要是为了( )A.轻巧美观B.降低成本C.减少热传导,防止烫手17.(2分)下列哪种现象是火山带来的危害( )A.树木被岩浆摧毁 B.铁路变形C.海啸冲毁港口三、判断题(每空1分。共16分)18.(2分)地球的内部结构像个鸡蛋。 ( )19.(2分)小明为了观察光源,常常用眼睛直对着光源进行观察。( )20.(2分)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21.(2分)走马灯可以旋转是利用了热辐射的传热方式产生了推动力。( )22.(2分)到目前为止,人类钻探地球的深度只有约12千米。( )23.(2分)气温变化也会对地表的变化产生较大的影响。 ( )24.(2分)热总是从低温处向高温处传递。( )25.(2分)白光是由一种色光构成的。 ( )四、分类题:26.(12分)下列物体利用了哪些原理?请将它们分一分。①皮影戏②猴子捞月③凿壁偷光④潜望镜⑤杯弓蛇影⑥排列队伍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五、实验探究题(20分)27.(10分)为了探究光的传播路径的特点,小明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1所示,用手电筒的光照射第1张硬卡纸的小孔,从第3张硬卡纸小孔所在的方向 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这是因为:三张硬卡纸的小孔 直线上。(2)如图2所示,将第2张硬卡纸稍稍向右移动,再用手电筒的光照射第1张硬卡纸的小孔 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这是因为:三张硬卡纸的小孔 直线上。(3)通过以上实验,我发现: 。28.(10分)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1)实验材料:锥形瓶、陶泥、玻璃管、番茄酱、三脚架、酒精灯等。(2)实验步骤:①在锥形瓶中装入适量 ,用带玻璃管的软木塞塞紧瓶口。②用陶泥裹住锥形瓶模拟 ,在玻璃管上放一小块超轻黏土。③把锥形瓶放到三脚架上,用 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3)实验分析:①酒精灯的作用是模拟 ;②番茄酱的作用是模拟 ;③玻璃管的作用是模拟 。(4)实验现象: 。六、问答题(16分)29.(4分)当发生地震时,你知道我们应该怎样正确逃生吗?30.(4分)我们是如何看见物体的?31.(4分)说出一种制造彩虹的方法。32.(4分)生活中有许多热传递的现象,分别应用了哪种传递方式?请你找一找,并说一说热是如何传递的?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五年级(上)月考科学试卷(11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分)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着 直线 传播。【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着直线传播,所以成的像是倒像。故答案为:直线。2.(1分)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 反射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故答案为:反射。3.(2分)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作 热辐射 ,它的传递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任何物质,即使在 真空 中也能进行。【答案】热辐射;真空。【解答】太阳与地球之间有很大一部分空间没有任何物质,但是太阳仍然能够将热传递给地球、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热辐射不需要依靠空气,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故答案为:热辐射;真空。4.(3分)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主要有 山地 、 高原 、 平原 、丘陵、盆地等五种基本形态。【答案】山地;高原;平原。【解答】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地球表面的重要地形地貌有:高原、丘陵、盆地。故答案为:山地;高原。5.(2分)像铜、铝、钢等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 热的良导体 ;像木头、塑料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作 热的不良导体 。【答案】热的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解答】根据相关知识,不同物体的传热能力不一样,容易传热一般是金属材料制成的、铝等,比如塑料。故答案为:热的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6.(3分)地球内部构造分为 地壳 、 地幔 、和 地核 三部分。【答案】地壳;地幔;地核。【解答】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升高,由外到内的是地壳——地幔——地核。故答案为:地壳;地幔。7.(3分)除了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 风力 、 流水 、 温度变化 、冰川、海浪等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答案】风力;流水;温度变化。【解答】地球表面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除了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火山喷发、流水、海浪,地球表面的变化有大有小。故答案为:风力;流水。8.(3分)地壳主要由 岩浆岩 、 沉积岩 和 变质岩 三大类岩石构成。【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分为三大类:岩浆岩、变质岩。故答案为:岩浆岩;沉积岩。9.(2分) 火山喷发 和 地震 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两种自然灾害。【答案】火山喷发;地震。【解答】火山喷发时,炽热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冲破岩层。当地壳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挤压而突然破裂或错动,释放出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污染空气。地震也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道路毁坏。海底地震还会引发海啸。故答案为:火山喷发;地震。选择题(每空2分。共16分)10.(2分)中秋节时,小明一家在室外赏月,看到了月光下一家人长短、大小不同的人影。此时( )A.月亮 B.地球 C.太阳【答案】C【解答】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中秋节时,月明星稀,反射是太阳光。故C正确。故选:C。11.(2分)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了鱼龙、双壳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从而推测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是( )A.丘陵 B.海洋 C.平原【答案】B【解答】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鱼龙,故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故选:B。12.(2分)冬天,人们喜欢用热水袋取暖,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答案】A【解答】热传递是包括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通过直接接触,这种传热方式属于热传导。故选:A。13.(2分)两块磁铁吸在一起,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A.颜色 B.体积 C.温度【答案】C【解答】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传导,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没有发生热传递。故选:C。14.(2分)我们在研究“杯子的保温效果”时,发现( )杯内水温下降最慢。A.杯子加盖、外包毛巾 B.杯子加塑料盖子C.无盖的杯子【答案】A【解答】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散热也快,吸热慢。根据对保温的认识,发现杯子加盖,因为这样能够有效减慢热传递的发生。故选:A。15.(2分)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地下温度太高C.人类活动【答案】A【解答】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故选:A。16.(2分)炒菜锅的手柄一般都是橡胶或木头做的,主要是为了( )A.轻巧美观B.降低成本C.减少热传导,防止烫手【答案】C【解答】炒菜锅的手柄一般都是橡胶或木头做的,橡胶和木头都是热的不良导体,炒菜时减少热传导。故选:C。17.(2分)下列哪种现象是火山带来的危害( )A.树木被岩浆摧毁 B.铁路变形C.海啸冲毁港口【答案】A【解答】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烧毁房屋,污染空气、山崩、地震等、海啸冲毁港口。故选:A。三、判断题(每空1分。共16分)18.(2分)地球的内部结构像个鸡蛋。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圈层。其中,是岩浆的发源地,温度和压力极高,地壳相当于蛋壳;地核相当于蛋黄。故答案为:√。19.(2分)小明为了观察光源,常常用眼睛直对着光源进行观察。 × (判断对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根据光源的定义,除了极少数的动物自己发的光之外,如果光的强度高。所以小明的做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20.(2分)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根据光的反射,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不同。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21.(2分)走马灯可以旋转是利用了热辐射的传热方式产生了推动力。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热总是由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下面纸杯里的空气被蜡烛加热,推动扇叶。走马灯可以旋转是利用了热对流的传热方式产生了推动力。故答案为:×。22.(2分)到目前为止,人类钻探地球的深度只有约12千米。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人类非常想对地球内部一探究竟,但到目前为止。如果把地球比作熟鸡蛋。20世纪初,地震波在不同的岩石中传播时,于是开始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圈层,薄薄的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地球中心部分的地核。故答案为:√。23.(2分)气温变化也会对地表的变化产生较大的影响。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对地表的变化产生较大的影响的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温度的变化也会对地表的形态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导致岩石不断的破碎、流水和风的搬运下运动、填平洼地。故答案为:√。24.(2分)热总是从低温处向高温处传递。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故答案为:×。25.(2分)白光是由一种色光构成的。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所以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故答案为:×。四、分类题:26.(12分)下列物体利用了哪些原理?请将它们分一分。①皮影戏②猴子捞月③凿壁偷光④潜望镜⑤杯弓蛇影⑥排列队伍光的直线传播: ①③⑥ 光的反射: ②④⑤ 【答案】①③⑥;②④⑤。【解答】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碰到物体表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①皮影戏、⑥排列队伍都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④潜望镜。故答案为:①③⑥;②④⑤。五、实验探究题(20分)27.(10分)为了探究光的传播路径的特点,小明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1所示,用手电筒的光照射第1张硬卡纸的小孔,从第3张硬卡纸小孔所在的方向 能 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这是因为:三张硬卡纸的小孔 位于同一条 直线上。(2)如图2所示,将第2张硬卡纸稍稍向右移动,再用手电筒的光照射第1张硬卡纸的小孔 不能 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这是因为:三张硬卡纸的小孔 不在同一条 直线上。(3)通过以上实验,我发现: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答案】(1)能;位于同一条。(2)不能;不在同一条。(3)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解答】(1)为了验证光的传播,设计如下实验,因为三张硬卡纸的小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从第3张硬卡纸小孔所在的方向能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2)如图2所示,将第2张硬卡纸稍稍向右移动,如果再用手电筒的光照射第1张硬卡纸的小孔。(3)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答案为:(1)能;位于同一条。(2)不能;不在同一条。(3)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8.(10分)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1)实验材料:锥形瓶、陶泥、玻璃管、番茄酱、三脚架、酒精灯等。(2)实验步骤:①在锥形瓶中装入适量 番茄酱 ,用带玻璃管的软木塞塞紧瓶口。②用陶泥裹住锥形瓶模拟 山体 ,在玻璃管上放一小块超轻黏土。③把锥形瓶放到三脚架上,用 酒精灯 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3)实验分析:①酒精灯的作用是模拟 地球内部巨大能量 ;②番茄酱的作用是模拟 岩浆 ;③玻璃管的作用是模拟 火山通道 。(4)实验现象: 番茄酱从小洞向外溢出 。【答案】番茄酱;山体;酒精灯;地球内部巨大能量;岩浆;火山通道;番茄酱从小洞向外溢出。【解答】火山喷发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先在锥形瓶中装入适量番茄酱,然后用陶泥裹住锥形瓶模拟山体,最后把锥形瓶放到三脚架上,最后观察实验现象,锥形瓶和陶泥模拟的是山体,燃着的酒精灯模拟模拟地球内部巨大能量;番茄酱模拟的是岩浆。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压力越大,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就会喷出地表故答案为:番茄酱;山体;地球内部巨大能量;火山通道。六、问答题(16分)29.(4分)当发生地震时,你知道我们应该怎样正确逃生吗?【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清醒,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跑到空旷地方去,双手抱头躲避在卫生间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面积较小的房间内,那样有生命危险,陡坡处有坠物滚落的危险,应该保持体力,最好用敲击的方式求救。故答案为: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清醒,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跑到空旷地方去,双手抱头躲避在卫生间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面积较小的房间内;不幸被埋应该保持体力,最好用敲击的方式求救等。30.(4分)我们是如何看见物体的?【答案】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这些物体了。【解答】根据人眼看到物体的过程,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我们就看到这些物体了。故答案为: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31.(4分)说出一种制造彩虹的方法。【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答:阳光下喷水雾;阳光下吹泡泡。故答案为:放在水中的镜子让反射的阳光通过水在纸屏上出现彩虹。32.(4分)生活中有许多热传递的现象,分别应用了哪种传递方式?请你找一找,并说一说热是如何传递的?【答案】利用铁锅炒菜,主要是利用了铁的热传导把菜炒熟,热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烧水时,水主要是靠热对流方式让整壶水变热的,热水上升,冷水下沉,形成热对流,最终水被烧开;浴室中的浴霸主要是通过热辐射方式加热的,热辐射不需要通过介质,直接传递热量。【解答】热传递主要是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实现的,时时刻刻在进行中,而且很多时候热传递方式不是单独进行的。比如:利用铁锅炒菜,热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水主要是靠热对流方式让整壶水变热的,冷水下沉,最终水被烧开,热辐射不需要通过介质。故答案为:利用铁锅炒菜,主要是利用了铁的热传导把菜炒熟;烧水时,热水上升,形成热对流;浴室中的浴霸主要是通过热辐射方式加热的,直接传递热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