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4.2 凝聚法治共识自学导航——P51-56第二章1、我国政府的作用、宗旨和工作原则?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政府、公民)3、依法行政的地位、核心和要求?2、什么是法治政府?5、怎样做到厉行法治(对国家、对公民、对政府、对社会的要求分别是什么)?6、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第一目法治政府遇到下面这些情况,应该找政府哪个部门?生活场景 应找的地方政府部门宁宁发现红绿灯坏了爸爸想开一家小吃店初中生玲玲被父母要求辍学去打工壮壮发现有人乱砍滥伐树木表哥和女朋友要领结婚证运用你的经验交通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教育部门林业部门民政部门政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政府工作报告关注的问题有哪些,有何共同点?深入民生,关注百姓最基层的问题消费医疗教育4.1法治政府 1、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原则?(1)作用:(2)权力来源:(3)宗旨:(4)工作原则:管理社会生活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人民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法治政府的目标(2020):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名词解读2、什么是法治政府(含义)?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结合生活经验,谈谈我国政府的职能0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治职能)0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经济职能)0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文化职能)04加强社会建设(社会职能)0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职能)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 ①重要性:②要求: ③核心: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行政3、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核心?4.1法治政府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要求)?①政府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②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③政府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民主评议会互联网+政务是一种推动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便于公民参与和监督的新形式。厉行法治02PART怎么做:对不同主体的要求辨析: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法治中国建设在行动】2021年1月, 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法治中国建设 的专门规划,是“十四五”时期建设法治中国的总蓝图。规划指出: 到 2035 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基本形成,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 到充分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法治中国建设在行动】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新法问世【法治中国建设在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坚决遏制此类犯罪多发高发态势。4月27日,“全社会反诈总动员”全国反诈防炸系列宣传活动启动。7月14日,工信部联合公安部在京举行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正式启用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通报信息通信行业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情况。【法治中国建设在行动】2021年6月7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司法部部长唐一军作关于“七五”普法决议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时介绍,5年来,党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重大主题普法活动扎实开展,法治乡村建设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繁荣发展,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全民法治素养明显提升。《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司法执法立法守法4321全民守法,增强法律意识公正司法,保障司法独立严格执法,保障公民权利科学立法,规范公权力运转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5、如何厉行法治?(如何建设法治社会?)①★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个人)③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党和政府)④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社会)⑤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法律小课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二章自然人,第二节监护,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第二款:“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是为了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思考:有人说珍惜粮食是道德要求,没必要制定法律。对此,你怎么看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道德和法律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P55法律道德(规范作用)(教化作用)促进支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法律的主要功能在于“惩恶”,道德的主要功能在于“扬善”。 6、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框题小结凝聚法治共识法治政府厉行法治法治政府的作用、宗旨和工作原则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和核心怎样建设法治政府怎样厉行法治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课堂小练笔1.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2020年,十八大确立的“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目标已经实现,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下列能体现法治政府要求的是( )①维护社会治安 ②保障义务教育③推进政务公开 ④选举人大代表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C课堂小练笔2.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政府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法律、监察和人民监督。作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当( )①坚持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②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③坚决纠正不作为和乱作为 ④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D课堂小练笔3.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民法典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能违背公序良俗。从民法典的这些规定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②道德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③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④法律和道德都是国家制定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