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5.2预防犯罪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如果有人告诉你有偿使用你的闲置电话卡、银行卡一张500元报酬一手交卡,一手交钱!灵魂拷问你答不答应?醒醒!天上掉馅饼,地下通常是陷阱!——可能涉及“帮信罪”!受不良价值观念影响,一些人本着想赚“快钱”的心理,租卖银行卡、电话卡,结果却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帮凶。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帮信罪”),是2015年11月新增的罪名。这一罪名主要指向电信网络犯罪的重要“帮凶”,具体行为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信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帮信罪”条款出台后,曾一度处于沉寂状态。2018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非法买卖电话卡和银行卡、帮助提款转账等犯罪行为137人。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已飙升到13万。“帮信罪”已成为继危险驾驶罪、盗窃罪之后,各类刑事犯罪中起诉人数排名第三的罪名。5.2预防犯罪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CONTENTSContents01了解罪与罚02加强自我防范03本课小结04随堂练习PART01了解罪与罚被告人郑某浩明知他人收购银行卡用于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仍为其犯罪提供支付结算帮助,涉案资金流水近2500万元,已查实涉及电信诈骗金额共计500余万元,郑某浩非法获利8万余元。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对这起“帮信罪”案依法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郑某浩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万元。被告人郑某浩的违法所得8万元予以追缴。以案释“法”思考:我们依据什么来判断他的行为是犯罪行为以及应受到何种处罚?涉案资金近2500万元!郑某浩被判有期徒刑!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以案释“法”知识总结1. 刑法的作用及内容?p52作用:我国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内容:它明确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罪罚以案辨“罪”近日,兰山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根据侦获的线索,分析研判,将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帮助的违法行为人马某抓获。经查,2022年12月份,马某将其名下两张银行卡出租给他人用于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之规定,决定给予马某行政拘留十日并处罚款1500元的行政处罚,同时追缴违法所得。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马某被行拘十日 罚款1500元!同样是提供银行卡给他人,为什么马某是行政拘留、郑某浩是有期徒刑?马 某郑某浩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属于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人物相对轻微严重以案辨“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以案辨“罪”知识总结2. 犯罪的含义和特征?p53含义: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如果危害性不大,就不能认为是犯罪。②刑事违法性(犯罪的法律标志)只有对社会的危害达到触犯刑法的严重程度时,这种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③应受刑罚处罚性(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如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制裁;而犯罪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以案懂“罚”2022年5月,被告人王某在一网络社交平台上与一陌生网友取得联系后,为获取非法利益,将自己名下五张银行卡提供给对方使用,涉案银行卡入账金额达24万余元,被告人王某获利8500元。门源县法院根据被告人王某的犯罪事实、社会危害程度、违法所得数额和认罪悔罪态度,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3000元,追缴其违法所得。当庭宣判后,被告人王某表示服判不上诉。思考:犯罪的后果是什么?这里涉及到了哪些刑罚?知识总结4. 刑罚的含义及种类?p54含义:刑罚,又叫刑事处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种类: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如刚才案件中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3000元”详细了解刑罚种类!刑罚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独立使用、不能并用与主刑同时使用、独立使用附加刑详细了解刑罚种类!管制:不予以关押,但限制其一定的自由,由社区依法实施矫正,3个月以上2年以下。拘役: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有期徒刑: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并强迫劳动改造,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无期徒刑: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迫劳动改造。死刑: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罚金:强制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适用于贪利型犯罪,如走私、贩毒等。剥夺政治权利: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政治活动的权利。没收财产:将犯罪分子所拥有的财产的部分或全部,强制无偿的收归国有。多适用于严重的犯罪,如危害国家安全罪、金融诈骗罪等。驱逐出境: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我国国境。主刑易混淆辨析行政拘留:拘役:行政处罚刑罚罚款:罚金:行政处罚刑罚返还钱财、赔偿: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财产:行政处罚刑罚民事处罚PART02加强自我防范“帮信罪”被告呈年轻化态势!最高检报告指出,从帮信犯罪起诉人员年龄看,低龄化现象突出,30岁以下的占64.8%,18至22岁的占23.7%,未成年人涉及帮信罪的人数也快速增长!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些涉案未成年人认为,帮人办几张银行卡、电话卡,或者把微信、支付宝、银行卡借给他人转账,每天轻松拿点“好处费”没什么,即使有什么问题,自己是未成年人也可以免于责罚...思考:你如何看待他们的想法?启示①:犯罪是我们成长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最低刑责年龄下调至12周岁!孙晶的“帮信罪”之路襄阳市枣阳市辍学未就业的17岁少年孙晶因发送电诈广告信息牟利而获“帮信罪”。 孙晶因成绩不好辍学,但未成年人不好找工作,便成天待在网吧沉迷于网络世界。2023年初,孙晶从网友处听说了一个“发财之道”:即将电话卡出借给他人用于发送广告信息,“卡主”可以按发送条数收取一定的使用费。 第一个月,孙晶赚了3000多元。于是,他把自己的朋友肖哲也拉了进来,并且扩展了“业务范围”。6个月里,孙晶和同伙所使用账号就发送了数十万条消息,获利3万多元。后被警方抓获。思考:孙晶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孙晶的“帮信罪”之路辍学、无业、沉迷网络、交友不慎犯罪不良行为启示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不良行为科普第三章 对不良行为的干预 第二十八条 本法所称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下列行为: (一)吸烟、饮酒; (二)多次旷课、逃学; (三)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 (四)沉迷网络; (五)与社会上具有不良习性的人交往,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 (六)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七)参与赌博、变相赌博,或者参加封建迷信、邪教等活动; (八)阅览、观看或者收听宣扬淫秽、色情、暴力、恐怖、极端等内容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网络信息等; (九)其他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不良行为。不良行为科普第四章 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第三十八条 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有刑法规定、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以及严重危害社会的下列行为: (一)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寻衅滋事行为; (二)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 (三)殴打、辱骂、恐吓,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 (四)盗窃、哄抢、抢夺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 (五)传播淫秽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信息等; (六)卖淫、嫖娼,或者进行淫秽表演; (七)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向他人提供毒品; (八)参与赌博赌资较大;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远离“帮信罪”倡议书:请你吸取走上“帮信罪”犯罪道路的青少年的经验教训,写几条倡议帮助同学们加强自我防范,远离“帮信罪”!①②③增强法治意识,依法自律...不贪图蝇头小利,从小事做起......知识总结5. 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p55-56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更应该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思维导图了解罪与罚刑法的作用及内容预防犯罪犯罪含义及特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的危害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刑罚含义及种类从小事做起,遵纪守法PART03随堂练习随堂练习1.(2022 福建三明三元区第二次月考)下面图示反映的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ABCD解析:B 本题考查概念之间的关系。刑事违法行为不包括行政违法行为,A项错误;违法包括犯罪,二者不是并列关系,C 项错误;民法不包括刑法,二者是并列关系, D项错误。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二者是并列关系,B 项正确。B随堂练习2.(2022 湖北武汉武昌区期末)陈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伙同杨某向吴某等人(均另案受理)非法收购走私入境的马来穿山甲(I 类濒危野生动物)。经人民法院审理,陈某构成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法律依据:我国刑法规定,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予以定罪处罚。对此案例理解正确的是( )A.有期徒刑和罚金都是附加刑B.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C.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D.刑事违法性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解析: C 有期徒刑属于主刑 ,A 项错误;是否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B项错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D项错误。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属于对此案例的正确理解,说法正确,故选 C。C随堂练习3.(2022 山东泰安泰山区期末)最近,小明在网上看到一则“扫黑除恶”的宣传语:“一切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犯罪。”对此,你的看法是( )A.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该宣传语正确B.犯罪是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该宣传语正确C.犯罪是应受到附加刑处罚的行为,该宣传语不正确D.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该宣传语不严谨解析:D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这说明该宣传语不严谨。故选 D。D随堂练习4.(2022 广东珠海香洲区期末)阅读下面的判决书(摘选,对判决书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判决书(摘选)本院认为,被告人孙某在公共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据此,依照……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孙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两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A.判决书中的“本院”指的是人民检察院B.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被告人孙某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D.处罚中的罚金是主刑,拘役是附加刑解析: B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被告人孙某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处罚中的拘役是主刑,罚金是附加刑,可见,A、C、D 三项解读不正确。孙某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所以本判决书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故选 B.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