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1 维护秩序 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 维护秩序 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一框 维护秩序
1.政治认同: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保证人们安居乐业,人们应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2.道德修养:懂得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3.法治观念:认识到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4.健全人格:培养观察、感受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的能力,能够通过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来维护秩序,养成自觉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5.责任意识:通过认识规则对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树立以遵守规则为荣,以违反规则为耻的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教学难点:秩序的维护要靠规则。
课前预习
维护秩序
社会生活
有秩序
维护秩序
靠规则
1、社会秩序的含义、种类
1、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
2、社会规则的作用
2、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社会秩序
PART 01
马路上的交通状况
A组
B组
公共场合的自行车
比较上述A、B两组图片,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组?为什么?
无序化
有序化
社会秩序
社会生活有秩序
1
1.社会秩序的含义: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交通秩序
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
公共场所秩序
社会管理秩序
生产秩序
专指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活动及秩序。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借助劳动资料,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使之变成产品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
包括车辆行驶、停放秩序,行人走路秩序和占用道路施工作业、摆摊设点秩序等由国家法律、交通法规和人们的道德风尚来维护。
公共场所秩序,是指保证公众安全的顺利出入、使用公共场所所规定的公共行为准则。
社会管理秩序与公共场所秩序的区别
社会管理秩序 社会管理秩序是指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活动的秩序。如:对公共设施的管理,对文物、毒品的管理。
公共场所秩序 公共场所秩序是指保证公众安全的顺利出入、使用公共场所所规定的公共行为准则。公共场所主要指:车站、港口、商场、航空站、公园、饭店等。
知识拓展
种类(内容):
社会管理秩序
生产秩序
交通秩序
公共场所秩序
2.社会秩序种类/内容)
3.1-1社会生活有秩序
如果整个社会都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我们的生活将会出现无序化状态,社会将会混乱不堪,社会生产和生活将无法正常进行。
探究与分享
(1)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状况?
傍晚放学的时候,某中学门口混乱不堪。开着私家车、骑着电动车和步行前来接孩子的家长,都希望背着书包的孩子能迅速找到自己,但拥挤的车辆和人群将学校大门堵得水泄不通,下雨时情况更加糟糕。
雨天的校门口
会造成哪些影响?
①造成交通堵塞,易引发交通事故;
②耽误每个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
③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等等。
如何改善?
交警现场维持交通秩序;
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
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孩子;
学生们有序排队出校门等。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层面)
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3.为什么需要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意义)(重点)
谈起社会治安的变化,家住某街道的居民老李感触颇深。几年前,他经营的一家五金店不时被小偷“光顾”。自从公安机关加大管理力度后,他的五金店从未失窃过。近年来,该地区全力打造“平安家园”。公安部门以网格化巡逻为基本格局,建成了覆盖全城的街面防控网,防控效果显著。与老李同住一个小区的居民说:“治安防控体系健全了,现在即使一个人深更半夜回家也很安全。”
阅读感悟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2.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秩序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1)社会层面: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2)个人层面: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背诵
3.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2
Part
维护秩序靠规则
纪律 道德 法律
1.不能在教室内大声喧哗
2.走廊内靠右侧单排行走
3.禁止打架斗殴
4.见到老师要问好
5.按时完成作业
……
1.不能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
2.不能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3.尊老爱幼,乐于助人
4.排队时不能拥挤、不能插队
……
1.禁止车辆闯红灯
2.必须赡养老人
3.劳动合同保证劳动者合法权益
4. 违法行为必须接受处罚
……
发现我们身边的规则
4.规则的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道德
纪律
法律
种类
一米线”等规则在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相关链接
“一米线”,要求后面等候的人员与前面办理业务的人员保持一米的距离,不要紧跟或围拥。这一规则有其心理学依据。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至亲好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约为一米。越过这个安全距离,人们就会感到紧张,觉得个人安全和隐私受到了侵犯。遵循“一米线”规则,既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要求,也是自身文明素养的体现。
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运用你的经验,结合所学,为国家治理行人乱闯红灯这一现象出谋划策。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
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明确破坏秩序的处罚方式,
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在某些省市,闯红灯不仅要支付
罚款,还会被记录在案,信用受到影响,贷款也会因此缩短还款时间,银行或许还会提高闯红灯者的贷款利率,甚至可能停止提供贷款。
在武汉,为了防止行人乱闯红灯,设计了不同种类的人行道。普通行人和老弱病残孕行人会有不同的人行通道,各行其道。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强制性措施也有非强制性手段。
背诵
5.社会规则的作用?
维护秩序
社会生活有秩序
维护秩序靠规则
社会秩序的含义和种类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社会规则的含义和种类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社会秩序的作用
社会规则的作用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