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6 海水的性质(含答案解析)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同步练习6 海水的性质(含答案解析)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同步练习6 海水的性质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2024·广西南宁模拟)如图为“太平洋海域某月海水平均温度(单位:℃)随经度和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海域海水温度的分布特点是(  )
A.自表层向深层递增 B.50~200 m变幅较大
C.表层水温西低东高 D.自西向东呈递增趋势
2.形成图示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分布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经度
C.地表径流 D.太阳辐射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表示海洋表层海水温度水平变化和垂直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
A.③①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4.造成曲线③分布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大气环流 D.海水导热率
海水温度是影响带鱼季节性洄游的主要因素。春秋季,北方带鱼在黄海和渤海之间南北洄游;冬春季,南方带鱼在东海海域南北洄游。读“中国近海2月与8月海水温度分布图(单位:℃)”,完成5~6题。
5.中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  )
A.2月南北差异较大 B.8月海南周边比台湾周边低
C.2月最低值出现在黄海 D.变化幅度从南向北减小
6.下列关于带鱼洄游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北方带鱼春季向北游 ②北方带鱼秋季向北游 ③南方带鱼春季向南游 ④南方带鱼冬季向南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如图为“8月北太平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单位:‰)”。完成7~8题。
7.①地盐度可能为(  )
A.35.5‰ B.36‰ C.34‰ D.35‰
8.由盐度高低可推测①地(  )
A.降水量少,蒸发量小 B.降水量多,蒸发量大
C.降水量多,蒸发量小 D.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2023·广东惠州期末)山东省日照市濒临黄海,海水晒盐业(图1)曾是日照经济的支柱产业,后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截至2013年末,日照盐田几乎全部改为海水养殖区和旅游景区。图2示意2011~2015年日照海洋环境监测站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的平均值。据此完成9~10题。
9.每年10月至次年3月,表层海水盐度呈升高趋势,主要是因为(  )
A.气温较高,蒸发旺盛 B.降水较少,大风天多
C.河流带来较多营养盐 D.当地人不取海水晒盐
10.推测日照市传统晒盐业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不包括(  )
A.海水盐度降低 B.生产工艺落后
C.生产成本上升 D.市场竞争激烈
读图,完成11~12题。
11.四地中最适合布局晒盐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下列关于四处海水盐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4·安徽马鞍山质检)2022年,长江流域进入汛期以来,降雨量严重偏少,河湖水位持续走低,发生了自196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气象水文干旱。如图为“长江入海口海域春、夏、秋、冬四季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表示夏季该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长江流域汛期气候异常干旱,导致入海口海域海水较往年同期(  )
A.温度偏高 B.盐度偏高 C.密度偏低 D.水位偏高
(2023·湖南湘潭期末)当地时间2021年4月21日,印度尼西亚海军“南伽拉号”潜艇演练时失联,船上53人全部遇难。据分析,可能是潜艇在下潜过程中遭遇“海中断崖”,即潜艇失去浮力掉入海底。结合图示完成15~16题。
15.随着“南伽拉号”下潜,海水温度的变化为(  )
A.先下降,后上升 B.逐渐减小
C.先下降,后随深度变化不明显 D.逐渐增加
16.“南伽拉号”遭遇“海中断崖”掉入海底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水温度突然下降 B.海水密度突然减小
C.海水压力突然增加 D.海水盐度突然增加
(2024·甘肃兰州月考)黑海是一个辽阔幽深的内陆海,表层海水盐度、密度与底层差异较大,海水交换小,且表层海水平均盐度高于亚速海、低于地中海。如图为“黑海及其周边区域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与黑海表层海水相比,底层海水(  )
A.盐度和密度均较高 B.盐度和密度均较低
C.盐度较高、密度较低 D.盐度较低、密度较高
18.若一艘装满粮食的货轮由图中甲城市开往罗马,期间货轮吃水深度大致变化是(  )
A.越来越深 B.先变深后变浅
C.越来越浅 D.先变浅后变深
读“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代表海水性质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海水盐度 B.①海水温度
C.②海水密度 D.③海水温度
20.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北半球副热带近岸地区(  )
A.海水温度适宜的海域可发展海水养殖业
B.海盐资源丰富,可直接加工
C.海盐资源丰富,不能进行海水淡化
D.随着海水深度增加,海洋生物数量增多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如图为太平洋某月份表层水温分布示意图(单位: ℃),虚线为热赤道(指的是每一个经线圈上年平均温度最高的各点的连线,此线环绕全球)。
(1)判断图示所处的季节,并简述此时太平洋表层水温的分布规律。
(2)指出图中热赤道与赤道的位置关系,并分析形成该位置关系的主要原因。
22.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海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g·cm-3之间,它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
材料二 甲、乙两图分别是钱塘江口海水平均密度偏差(单位:%)水平分布图和钱塘江口海水平均盐度(单位:‰)水平分布图。
 
(1)描述钱塘江口海水密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2)金山是上海石化企业所在地,化学工业占工业GDP比重很大。研究发现,图甲中的海水密度偏差极大值处(偏差100%)与金山石化工业有关,请说明理由。
(3)有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文献研究得知:钱塘江口海水盐度等值线的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图乙)与长江入海淡水有关。请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答案精析
1.B 2.D [第1题,读图可知,该海域海水温度的分布特点是自表层向深层递减,A错误;50~200 m处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变幅较大,B正确;表层水温西高东低,C错误;表层水温自西向东呈先增再减的趋势,300 m以下东西水温接近一致,变化不大,D错误。第2题,图示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分布特点是由表层到深层递减,表层水温高,底层水温低。主要原因是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获得太阳辐射量多,水温高,深层阳光透入少,获得太阳辐射量少,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D正确。]
3.A 4.A [第3题,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到高纬递减,曲线③符合。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表现为随深度增加而递减。由于海水导热率很低,1 000 m以下的深层海水经常保持着低温状态,曲线①符合海洋水温的垂直变化。故选A。第4题,曲线③表示的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曲线,再排除干扰因素深度可知,纬度越高,表层海水温度越低。这主要是因为纬度越高,海水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越少,故选A。]
5.A 6.B [第5题,读图可知,冬季,我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南北差异大,A对。据图可知,8月海南周边比台湾周边表层海水温度略高,B错。2月中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最低值出现在渤海,C错。对比2月和8月我国近海海水温度分布图可知,海水表层温度变化幅度北方地区更大,南方地区较小,由南向北增大,D错。故选A。第6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海水温度是影响带鱼季节性洄游的主要因素。春季,随着渤海表层温度逐渐升高,北方带鱼向北游,加之渤海海水温度逐渐升高,浮游生物量增大,渤海海域食物充足;秋季,渤海表层海水温度降低,北方带鱼向黄海海域游动,所以北方带鱼春季北游,秋季南游,①正确,②错误。春季南方带鱼北游(东海海域南部地区水温高,不适合南方带鱼的生长繁衍),冬季南游(东海海域北部地区水温低,不适合南方带鱼的生长繁衍),③错误,④正确。故选B。]
7.A 8.D [第7题,读图可知,①地外围的等盐度线数值为35‰,越往外数值越低,所以①地的盐度应在35‰~36‰之间,35.5‰符合题意,A正确。第8题,读图可知,①地外围的等盐度线数值为35‰,越往外数值越低,因此①地属于盐度高值区,因此①地可能降水少,蒸发量大,D正确。]
9.B 10.A [第9题,山东省日照市濒临黄海,位于华北地区,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受冬季风影响,降水较少,大风天数多,表层海水盐度呈升高趋势,B正确。故选B。第10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日照市传统晒盐业生产工艺落后,B正确;传统晒盐业劳动力需求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变高,C正确;受到工业制盐的冲击,市场竞争力较弱,D正确;海水盐度降低是晒盐业带来的影响,A错误。故选A。]
11.C 12.C [第11题,晒盐场需要高盐度海水、晴朗的天气等条件。图中丙处位于地中海沿岸,海水盐度高,夏季温度高且多晴天,蒸发旺盛,适合布局晒盐场,C选项正确;图中甲、乙、丁三地地处中高纬度地区,温度低,蒸发微弱,不适合布局晒盐场。故选C。第12题,与大西洋海区相比,地中海海区封闭,盐度高、海水密度大,表层海水盐度④<①;深层海水从地中海流入大西洋,说明地中海盐度大于大西洋,即③<②;而③处海水是由地中海流来的,故盐度较高,即③>④;②处密度大于①,故盐度②>①。综上分析,C选项正确。]
13.D 14.B [第13题,长江入海口海域海水盐度受长江入海径流量影响大,夏季(汛期)入海径流量最大,海水盐度最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122°E附近海域应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图中显示曲线④在122°E附近海域的海水盐度最低,故曲线④应表示夏季该海域表层海水盐度。故选D。第14题,长江流域汛期气候异常干旱,长江入海径流量减少,入海口海域海水盐度比正常年份偏高;海水温度受影响较小;海水密度与海水盐度大致呈正相关,海水盐度增加将导致海水密度也随之增大;由于海洋广阔,径流减少对入海口海域的海水水位影响较小。故选B。]
15.C 16.B [第15题,依据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规律:从表层向深层,水温渐低,海深1 000米以下的水温变化很小;所以在“南伽拉号”下潜过程中,水温变化规律应为先下降,后随深度变化不明显,C正确。第16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海中断崖”实际上指的是海水密度突然发生变化。当潜艇在高密度的海水中行驶时,突然进入到低密度的海水中,潜艇所受浮力突然减小,潜艇会急速下沉,如不及时控制很快将超过深潜极限沉毁于海底,B正确。]
17.A 18.C [第17题,黑海周围有多条大河汇入,表层海水盐度较低;因盐度较低,表层海水密度较小。根据材料可知,黑海表层海水与底层海水交换小,说明底层海水淡水稀释少,盐度增高;同一海域,因盐度增高,底层海水密度也会增高。故与黑海表层海水相比,底层海水盐度和密度均较高,A正确。第18题,货轮吃水深度受海水密度影响较大。海水密度越大,吃水深度越浅。根据材料“黑海表层海水平均盐度高于亚速海、低于地中海”可知,地中海海水密度>黑海>亚速海。故一艘装满粮食的货轮由图中甲城市开往罗马,期间货轮吃水深度大致变化是越来越浅,C正确。]
19.D 20.A [第19题,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③为海水温度;海水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②为海水盐度;海水密度由低纬向高纬增大,所以①为海水密度。故A、B、C错误,D正确。第20题,副热带近岸地区,可以在海水温度适宜的海域发展海水养殖业,故A正确;在降水少,光照充足的地区,海盐资源可直接加工,其他地区则不可以,故B错误;海水淡化与海盐资源丰富度关系不大,故C错误;随着海水深度增加,海洋生物数量不一定增多,故D错误。]
21.(1)季节:北半球夏季(或南半球冬季)。分布规律:由热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热赤道上东、西部水温高,中部水温低;南半球比北半球同纬度水温偏低;北半球等温线弯曲程度大于南半球;北半球高低纬的温差小于南半球等。
(2)位置关系:大洋中部热赤道向南凸并与赤道基本吻合,东西部陆地附近热赤道偏向北半球。
主要原因:北半球夏季陆地升温快,导致沿海水域增温;中部海域面积广阔,海水升温慢。
22.(1)由河口向外海,海水的密度逐渐增大。
(2)图甲中的海水密度偏差极大值所在地,其海水密度与全球海洋平均密度差异最大;该极大值区域靠近金山,最大可能是金山石化工业的污水排放,造成该区域的海水密度偏差最大。
(3)在钱塘江枯水季节,来自北方的长江口注入海洋的淡水沿海岸向南流动,造成钱塘江北岸的海水盐度比其他水域低,使得盐度等值线呈东北—西南走向。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钱塘江口海水平均密度距河口越远偏差越小,海水平均盐度距河口越远盐度越大,因此可以判断钱塘江口海水密度由河口向外海逐渐增大。第(2)题,图甲中的海水密度偏差极大值(偏差100%)所在地靠近金山,说明其海水密度与全球海洋平均密度差异最大;其原因最可能是位于金山石化企业附近,石化工业的污水排放量大,造成海水密度偏差最大。第(3)题,在钱塘江枯水季节,钱塘江口的来水量明显比长江口的水量小,因此来自北方长江口注入海洋的淡水沿海岸向南流动,对钱塘江口北侧的海水稀释作用明显,使得钱塘江口北岸的海水盐度比其他水域低,造成了盐度等值线呈东北—西南走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