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1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含答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同步练习1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含答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简介

同步练习1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如图示意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分别代表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③④①
2.福州的主体功能是(  )
A.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协调发展
B.开发矿产资源,重点发展第二产业
C.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D.保护水源地,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3.关于图中甲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科技孵化区,应发展创新能力,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B.城镇化地区,应大力推进城镇化,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C.生态功能区,应限制开发区内资源,以保护生态环境
D.农业主产区,其主要任务是保障区域主要农产品供给
(2024·河北唐山期末)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如图示意京津冀三地间转移方向及三大产业比例。据此完成4~5题。
4.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将使(  )
A.北京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B.河北与北京的经济差距加大
C.天津以海空两港为核心,扩大服务范围
D.河北农业人口增加
5.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的战略定位主要是(  )
A.科技产业抢滩京津 B.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C.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D.侧重发展高端装备等新型产业
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6~7题。
6.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成渝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是(  )
A.资金和劳动力资源充足 B.矿产和水力等资源丰富
C.人才和技术力量雄厚 D.海陆空交通运输便利
7.在长江经济带国土开发和保护中要(  )
A.坚持经济发展优先 B.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C.适当限制中小城市的发展 D.优先发展成渝周边地区
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根据该规划,中原城市群的战略定位包括发挥区域优势,强化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提升综合交通枢纽、产业创新中心地位等多个方面。如图为“中原城市群空间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中原城市群(  )
A.全部位于黄河流域 B.地跨晋、冀、鲁、豫、皖
C.核心城市郑州是河北省的省会 D.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9.中原城市群发展方向是(  )
A.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B.提升城市群综合实力,带动长江经济带共同发展
C.南部转型为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产业创新平台
D.东部发展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推动淮河沿线生态建设
(2024·安徽亳州一中期末)2023年6月,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发电装置“南鲲号”投入试运行。“南鲲号”采用半潜船船体的浮动翼板“吸收”能量(如图),通过拖船在南海岛礁之间来回移动。它就像一块巨型的移动充电宝,可全天候为有需要的岛礁提供电力,对海岛开发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10~11题。
10.“南鲲号”发电的直接能量来源是(  )
A.潮汐能 B.波浪能 C.太阳能 D.风能
11.下列关于“南鲲号”的意义,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对环境影响小,利于保护海岛生态
B.技术要求低,投资小,开发成本低
C.供电较稳定,缓解供电紧张,提高生活质量
D.促进南海的开发建设,保障国家的领土完整
(2024·辽宁沈阳期末)2021年8月19日,中国海警2502舰艇编队在我国钓鱼岛领海内巡航。如图为“钓鱼岛及附近地区剖面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中国海警舰艇编队在钓鱼岛海域巡航的地理依据是钓鱼岛(  )
A.是台湾岛的组成部分 B.距离我国大陆较近
C.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D.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上
13.钓鱼岛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水浅,光照充足 B.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C.上升流带来的营养物质多 D.河川径流带来的营养物质多
(2024·河南周口期末)2023年10月,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无人机飞行队辅助船舶巡检,出色完成环海南岛联合巡航任务。如图为“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工作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是(  )
A.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测定海洋污染程度
B.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巡检数据叠加分析
C.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模拟潮汐涨落
D.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预测航道通航状况
15.本次无人机巡航(  )
①主要在海面空间作业 ②范围覆盖我国专属经济区 ③比船舶巡检效率高 ④提高了海洋国土管控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以新发展理念引导的雄安新区(如图)位于河北省中部,是河北省管辖的国家级新区。据此完成16~18题。
16.国务院将国家级新区选址在河北省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
①距离北京较近,便于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 ②交通便利,与大城市联系密切 ③人口稀少,尽可能地减少拆迁补助 ④基础设施完善,现有开发程度较高 ⑤纬度更低,气候条件优越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①④
17.雄安新区的建立(  )
A.促进了北京市向外扩张 B.促使大量人口迁入北京
C.削弱了浦东新区竞争力 D.可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
18.国家在雄安新区建设中,对于白洋淀应(  )
A.打造成重要水上交通线 B.强化其环境生态功能
C.进行围湖造地,商业开发 D.让其自然淤积变为良田
可燃冰是一种燃烧值高、清洁的新型能源,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能量密度高。据测算,中国南海可燃冰资源量为700亿吨油当量,约相当于中国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总数的1/2。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如图为“中国南海可燃冰分布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中国南海可燃冰的资源禀赋特点是(  )
A.能量密度高 B.开采技术水平高
C.消费市场巨大 D.资源储量大
20.未来可燃冰商业化开采对我国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提高能源的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供给
B.取代石油和天然气,推动绿色能源发展
C.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推动海洋强国建设
D.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如图),建立区域协同合作机制,更好地推进长江上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
(1)简要说出“一轴”“两翼”规划的具体内容。
(2)说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
(3)依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说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主体功能区类型,并简述判断理由。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资源宝库和环境保障,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开发海洋国土、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
(1)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哪些?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利用自然海洋生态环境,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这样既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地增长,同时又保护了海洋生态系统。
(2)从资源的角度,说明我国积极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的作用。
答案精析
1.D 2.A 3.C [第1题,福州、泉州、厦门城镇化发展水平高,需要进行产业升级、优化城市结构等,②代表优化开发区域;③经济发展条件较好,能够成为重要的增长极,③是重点开发区域;④农业发展条件好,主要提供农产品,④为限制开发区域;①地位于武夷山脚下,森林资源丰富,起到重要的生态作用,①为禁止开发区,所以选择D。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福州为优化开发区域,优化开发区域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其主体功能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协调发展,A正确;开发矿产资源,重点发展第二产业是重点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B错误;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是以农产品生产为主的限制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C错误;保护水源地,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禁止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D错误。第3题,甲位于武夷山,属于生态功能区,应限制开发区内资源,以保护生态环境,C正确。]
4.C 5.C [第4题,京津冀协同发展,会疏解北京的非首都核心功能,降低环境污染,北京城市环境问题有所缓解,A错误。在协同发展中,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差距会缩小,B错误。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天津以海空两港为核心,扩大了服务范围,C正确。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农业人口减少,D错误。故选C。第5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主要承接北京和天津的产业转移,A错误。天津的技术力量比河北省雄厚,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是天津,河北省是制造业生产基地,B错误。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可以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核心功能,推进产业升级转移,C正确。北京和天津侧重发展高端装备等新型产业,D错误。故选C。]
6.B 7.B [第6题,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经济区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川渝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资金、人才和技术力量不如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海陆空交通更为便利。第7题,在长江经济带国土开发和保护中要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坚持生态优先,适当限制大城市的发展,优先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
8.B 9.A [第8题,从图中可看出,南阳、信阳等城市属于淮河流域,A错;地跨晋、冀、鲁、豫、皖,B正确;核心城市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C错;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东部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D错。第9题,中原城市群发展方向是,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A正确;提升城市群综合实力,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南北呼应、共同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增长区域和支撑全国经济发展的新空间,B错;西部转型为创新发展示范区,C错;南部发展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D错。]
10.B 11.B [第10题,结合材料可知,“南鲲号”采用半潜船船体的浮动翼板“吸收”能量,说明其利用的是波浪波动产生的能量,B正确;潮汐能发电多在海岸处建设发电设备,A错误;太阳能主要利用方式是光伏、光热两种形式,C错误;风能发电主要借助扇叶将风能转化为电能,D错误。故选B。第11题,“南鲲号”利用清洁能源为岛礁提供电力,对环境影响小,利于保护海岛生态,A不符合题意;“南鲲号”对技术要求高,投资开发成本较高,B符合题意;结合材料,全天候为有需要的岛礁提供电力,供电较稳定,缓解供电紧张,满足岛礁电力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可促进南海的开发建设,保障国家的领土完整,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D 13.A [第12题,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上,是台湾的附属岛屿,为我国固有领土,D正确。第13题,由图可知,钓鱼岛地处浅海大陆架,海域海水浅、光照充足,适宜鱼类生存,A正确。]
14.D 15.C [第14题,地理信息技术相当于人的大脑,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测定海洋污染程度应使用遥感技术,A错误;遥感技术不可以对巡检数据进行叠加分析,B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进行精准定位,但不可以模拟潮汐涨落,C错误;无人机智能巡检执行的海南岛沿海通航秩序和领海基点巡检任务,可以将数据传入数据管理平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预测航道通航状况,D正确。故选D。第15题,本次无人机巡航是对沿海通航秩序和领海基点巡检,主要在海面上空作业,①错误;沿海和领海基点属于我国的内海和领海部分,②错误;无人机巡航速度快,轻巧灵活,比船舶巡检效率高,③正确;加强了对我国领海的巡检管控,提高了海洋国土管控能力,④正确,故选C。]
16.A 17.D 18.B [第16题,河北三县以及周边部分区域位于京津冀腹地,距离北京较近,便于承接产业转移,①符合题意;有高速公路与京津冀地区相连,交通便利,②符合题意;与北京相比,河北省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人口较少,但尽可能地减少拆迁补助不是国务院将国家级新区选址在此的主要原因,③不符合题意;现有的开发程度低,基础设施相对较差,④不符合题意;纬度与气候条件与周边地区相差不大,⑤不符合题意。因此A正确。第17题,雄安新区不属于北京市的建成区范围,不会促进北京市向外扩张,A错误;雄安新区的建设有利于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导致迁入北京的人口减少,B错误;雄安新区与浦东新区相隔距离远,不会削弱浦东新区的竞争力,C错误;雄安新区可以承接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转移,利于优化京津冀城市的布局,D正确。第18题,白洋淀有大面积的湿地,生态环境良好,应当强化白洋淀的环境生态功能,B正确;弱化白洋淀经济功能,打造水上交通线、围湖造地、淤积良田都会破坏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导致其生态价值下降,A、C、D错误。]
19.D 20.B [第19题,材料信息表明,可燃冰是一种能量密度高的新型能源,但不是中国南海可燃冰特有的资源禀赋特点,排除A;开采技术水平高、消费市场巨大,表明南海可燃冰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不属于南海可燃冰的资源禀赋特点,排除B、C;材料信息表明,中国南海可燃冰资源量为700亿吨油当量,约相当于中国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总数的1/2,资源储量大,这是中国南海可燃冰的主要资源禀赋特点,D符合题意。第20题,未来可燃冰商业化开采会提高我国能源生产量,从而提高能源的自给率,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供给,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我国能源需求巨大,能源相对紧张,未来可燃冰商业化开采量有限,不会取代石油和天然气,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南海可燃冰资源分布在我国领海或专属经济区域,未来可燃冰商业化开采可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并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推动海洋强国建设,C、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21.(1)“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
(2)处于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枢纽位置;水陆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附近地区资源、能源充足,种类丰富;工业基础好,产业优势明显;人口、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属于优化开发区域。理由:该区域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体系完善;科教发达,创新能力强,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22.(1)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
(2)高效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减少陆地土地资源压力;增加渔业产量;提高渔业质量;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的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