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新课标二卷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课件(共4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新课标二卷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课件(共45张PPT)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新课标二卷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词汇强化
Vocabulary Revision
词汇量在极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学生的英语水平;一个学生有着怎样的词汇量,就有着与之相对应的怎样的英语成绩。所以,词汇复习必须落到实处。
2024年高考真题和新外研版教材词汇重合情况统计
二、落实方式
1.课堂集体听写、订正、核查、再订正
2.抽查、督促边缘生---课间提问
3.定期默写--编制学案、限时默写、订正
三、词汇记忆方法指导
1.A4纸记忆法
2.卡片记忆法
3.联想记忆法
4.语境记忆法
5.情景记忆法
6.顺口溜记忆法
7.词根词缀记忆法
阅读理解
阅读A,B突破、高效备考策略:
整体而言,A、B两篇阅读理解通常难度不大。建议在日常复习与测试中注重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增加同义表达的积累;同时,尽可能地利用外刊、外网拓宽学生视野和知识的广度。
接触、使用外媒途径:
Option 1:
老师们可登录高考常用外网选取合适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进行泛读,最好结合一定的阅读任务。否则学生很难坚持,也无法评估其阅读效果与收获。(挑战:增加教师工作量,对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要求也很高)
①《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Cable News Network)
网址:https://edition.cnn.com
(2023全国甲·阅读A、2021全国I·阅读D、2020全国I·阅读D)
②《国家地理》 National Geographic
网址:www.nationalgeographic.com
(2023全国甲·阅读D、2022全国新高考I·阅读B)
③《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网址:www.
(2023全国甲·完形、2022全国甲·完形、2021全国甲·阅读C、2020全国I·阅读C、2020全国III·阅读D)
(2021全国新高考I·完形)
④《赫芬顿邮报》 The Huffington Post
网址:www.
(2021全国乙·阅读C、2020全国I·七选五)
⑤《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
网址:www.dailytelegraph.co.uk
(2022全国乙·阅读D、2022全国新高考I·阅读C)
⑥《卫报》The Guardian
网址:www.guardian.co.uk
(2020全国III·阅读C、2021浙江·阅读B、2020上海6月·选词填空、2020上海1月·阅读C)
⑦《每日邮报》Dailymail
网址:www.dailymail.co.uk
(2021全国甲·阅读B)
⑧《纽约客》Newyorker
网址:www.
(2022全国乙·阅读B)
⑨《新闻周刊》NEWS WEEK
网址:www.
(2021全国乙·阅读A)
⑩《时代周刊》Time
网址:https://
(2020上海6月·阅读C)
《泰晤士报》The Times
网址:www.thetimes.co.uk
(2020上海6月·概要写作)
《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
网址:www.
(2020上海1月·完形)
《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
网址:www.scientificamerican.com
(2019上海6月·阅读C)
《美国之音广播电台》VOA (Voice of America )
网址:www./
(2021全国I·语法填空)
《英国广播公司》 BBC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网址:www.bbc.com
(2019上海6月·完形)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 NBC (The 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
网址:www.nbc.com
(2020全国I·语法填空)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网址:www.
(2020全国III·阅读B)
《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
网址:www.
接触、使用外媒途径:
Option 2:《时文阅读》:
这些材料的阅读文本均选自外刊或外网,已命制成高考题型,并附有答案、解析、词汇清单,很实用。既能满足刷题训练的目的,又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与高考题同源的最新文章。即便遇不到2025年高考原题,至少熟悉外媒文章的语言风格,接触到时下的热点话题。我们的学生在高考时至少也会多一分似曾相识的熟悉感(语言--语感;内容--背景知识),阅读与答题会更加顺畅。
2. 要真正理解说明文的主旨和细节信息,学生还需要有较大的词汇量。
因为说明文的一大特点就是专业术语多、生词量大。这就要求学生第一要有开阔的眼界,在平时创造条件尽量多地读外刊,尤其是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说明文,多接触专业词汇。
另外,很多貌似陌生的词其实是由课标词汇衍生过来的。只要新课标词汇表里面出现的单词,它的派生词、合成词或转换词在命题中出现都不需加注汉语。这样一来,词汇的外延就被扩大了n倍。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构词法知识,并练就超强的猜词能力。
3.训练学生较强的长难句分析能力。
说明文的另一大特点就是长难句多。作者常常会用很多从句、尤其是定语从句或非谓语动词等对一个概念或新兴事物进行精确阐释说明。2023年新高考I卷C、D篇最长的句子到达了40词左右。
如果我们的学生对于这样的长句子不会分析、无法理解的话,有时候即便信息定位成功也可能选不出正确的答案。
因此平时要多带领学生练习长难句分析,并尝试让学生对长难句进行翻译。
4.练就学生平和的心态。
让我们的学生清楚:不要看到文章生词多,就产生畏难情绪、心态崩溃,不去细读文章。其实文章难时,其设题很多时候不一定太难,只要能够读懂文章的60%以上、正确理解题干并准确锁定文章相关内容,就有很大概率做对题目。
另外,需提醒我们的学生:一味地追求原句和选项里的原词复现、近义词反义词复现,往往会掉进命题人设置的陷阱。一定要认真核验选项的表述与原文的表述含义是否相同。
阅读教学探索与实践:
1.阅读专项限时训练。
提升做题速度;找准答题节奏;实践、内化阅读解题技能。
2.试题讲评
课堂小组讨论(a controlled/guided discussion):文章大意;说明文结构;解决疑难题目;长难句分析;写作金句。
3.整理笔记(高频词汇;写作金句;长难句分析)
语法填空
选材融入中国元素,关注传统文化及社会热点文章(最容易出现在高考试题中)。
备考策略:
1. 夯实语法基础知识,并进一步强化词法和句法知识;准确理解单词及语法在语境中的含义与功能。形成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形式—意义—使用”三维动态语法观。
2. 掌握语法填空解题思路,如谓语、非谓语的判断;时态语态的判断;词性的判断;无提示词空冠、介、连的框定。
3. 要做到派生词熟练掌握。
2025高考英语备考计划
模式
记忆(知识)---训练(找问题)---归纳(方法)---训练(强化)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