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第六章 自然灾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自然界异常变化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第1节 气象灾害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习目标 1.洪涝的定义、分布地区、成因、主要危害、防御2.旱灾的定义、分布地区、成因、主要危害、防御3.台风的定义、源地和影响地区、成因、主要危害、防御4.寒潮的定义、源地和影响地区、成因、主要危害、防御01 洪涝02 旱灾03 台风04 寒潮洪涝灾害011.定义: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洪涝灾害(1)类型 形成原因 多发地区洪水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一般发生在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 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涝渍 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 多发生在蒸发弱、排水不畅的低湿洼地2.类型2.类型洪水类型 成因 我国地区分布 我国多发时间暴雨洪水 降雨持续时间长或 暴雨集中 东部季风区 4-9月融雪洪水 气温快速升高,冰雪大量融化 西北、东北山区 4—5月积雪洪水7~8月冰川融水冰凌洪水 凌汛 有结冰期,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 秋末冬初冬末春初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2)我国洪水灾害的类型分布于: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洪涝灾害的分布主要受气候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因素3.分布气候因素地形因素分布于: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结合“我国三大自然区”图,分析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哪个自然区?哪个地区的洪涝灾害最频繁?多发生在什么季节?分布: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及山区(山脉东坡和南坡)。夏秋季节多发思考:我国东部季风区洪涝灾害多发且危害严重的原因?4.成因自然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且多暴雨;②夏秋季节多台风,带来暴雨。③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④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河道弯曲等;人为①流域内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河湖淤积;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蓄洪能力下降;③人口密集,经济发达;④人类活动占用河道、分洪区、蓄洪区等。以我国东部季风区为例同等强度的洪涝灾害发生在不同的地区导致的损失程度一样吗?一般受灾区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损失就越严重。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水困难等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洪涝后易发疫情。5、危害措施 预警 加强监测、预警生物、工程措施 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下游:加固堤坝、疏通河道、裁弯取直、开辟分洪蓄洪区、退耕还湖非工程措施 建立防灾管理体制提高人们对灾害的认知6、防御措施洪涝灾害1.定义:2.分类:3.分布:4.成因:5.危害:6.措施:洪水涝渍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在我国的分布地区、多发时间气候: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地形: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区、多发时间以我国东部季风区为例自然:气候、地形、河流人为:植被破坏、围湖造田、人口、经济、占用农业、工业、聚落、基础设施、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疫病等生物、工程、非工程、监测预警1、干旱和旱灾的联系与区别干旱: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生产生活时,称为旱灾。2、旱灾的特点: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渐发性的特点。因此,干旱地区不一定发生旱灾,而湿润地区也可能发生旱灾。旱灾:供水量<需水量干旱灾害非洲亚洲大洋洲3.分布亚洲、非洲、大洋洲的内陆地区。非洲最严重华北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江淮地区读图分析:1.旱灾在我国的多发地区是?2.西北地区旱灾少的原因?①西北地区人口密度小,受灾体少;②西北地区自然环境脆弱,工农业落后,需水量较少。4.我国旱灾多发地区及成因华北地区旱灾最为频繁、影响最严重,试华北地区旱灾最为严重的分析原因?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特别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人为原因:人口稠密,人均径流量少;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春旱伏旱夏秋旱四季都旱春季气温回升快,且多大风,蒸发大;夏季风没到,降水少;正值春播,农业用水量增大梅雨过后,受副高控制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容易渗漏。雨带推移到北方后,受高温天气影响形成夏秋旱。锋面系统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东北3.4月6月7、8月9月10月夏季风的进退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北方雨季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旱灾的成因:降水因素: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水资源赋存量和需求量不匹配:人口、经济(工业、农业)、生活总结5.危害:造成农作物减产、绝收;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造成水资源短缺,人畜饮水困难;威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咸潮等灾害。6.防御措施节流:开源:1、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2、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3、修建水库;4、跨流域调水;5、植树造林,涵养水源;6、人工增雨 7、建设海绵城市、雨水花园8、海水淡化 9、购买淡水等1、采用滴灌、喷灌等,发展节水农业2、培育、种植抗旱品种;3、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4、提高公民节水意识5、治理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加强监测预报1.上表所列的洪涝灾害和旱灾分别发生在何时何地?发生的地区、时间有什么联系?洪涝与干旱灾害多发生在华北、东部沿海省份在空间、时间上有相对一致性,这些省份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随季节的变化大,因此春旱夏涝现象较为常见。干旱灾害1、干旱和旱灾的联系与区别:2、旱灾的特点:3.分布:4.我国旱灾多发地区及成因:5.危害:6.措施: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生产生活时,称为旱灾。亚洲、非洲、大洋洲的内陆地区。 非洲最严重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渐发性的特点。以华北地区为例:自然:降水人为:人口、经济各地旱灾多发时间、原因种植业、畜牧业、生态、饮水、经济、社会、次生灾害等加强监测预报、开源、节流台风灾害031.定义: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以上。3.形成条件:水温在26°C以上的广阔暖洋面(一般纬度小于20°),预先有一个弱的热带低压(“胚胎”;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弱低压高低空风速风向差别小,地转偏向力足够大(纬度大于5°)。台风灾害2.形成过程:洋面温度超过26 C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近洋面气温高,大量空气膨胀上升,近洋面气压降低,水平气流辐合补充;上升空气冷凝释热,加热空气,进一步促使空气抬升;近洋面中心气压降的更低,水平气流辐合强烈;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平气流旋转猛烈。4.台风的结构以及对应的天气台风眼:无风、干暖、少云漩涡风雨区:强降水、大风外围大风区:大风、由外向内风速增大1 台风的威力是通过哪些天气体现的?2 台风天气带来哪些影响?(在生活、工农业生产、交通等方面的表现)5.台风的影响:(利、弊)利:带来降水,缓解旱情;降低温度,改变酷暑;大风吹袭海面,海水扰动,营养物质上泛,浮游生物增多,促进渔业增产;加快了高低纬间和海陆间水热交换,促进全球的热量平衡。弊:狂风暴雨风暴潮作物倒伏减产;吹坏房屋、树木及各类设施掀翻海上船只;冲垮码头、养殖场以及各类设施;造成海堤溃决,海水倒灌与污染。农业减产、人畜伤亡、工业、服务业受阻、生态环境破坏次生灾害5.台风的影响:(利、弊)引发洪涝,淹没城镇、村庄、农田;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冲毁农田、房屋等;导致水库垮坝,防堤决口或漫顶。6.台风防御:①加强监测、预报②搞好宣传、提高防台风意识③海上船只要回港④登陆地区尽量减少户外活动⑤加固房屋、广告牌等设施⑥制定灾害应急预案7.多发时间和地区: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西北太平洋发生频率最高。台风?飓风?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强烈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生成于大西洋、加勒比海以及北太平洋东部的则称“飓风”。影响我国的台风源地: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影响地区:东南沿海时间:夏秋季节西北太平洋平均每年大约有26-27个热带气旋,从1949年到2018年,共有482个台风登陆我国,年均7个,数量之多,损失之大,在世界上也是排在首位的。试解释我国多台风,且损失严重的原因。参考答案(1)我国位于台风多发区,海岸线长,登陆台风多;(2)台风影响时间长,突发性强,破坏力大;(3)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损失严重。台风灾害1.定义:2.形成过程:3.形成条件:4.结构和天气:5.影响:6.防御:7.多发时间和地区: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水温26°C以上暖洋面,预先有一个弱的热带低压,高低空风速风向差别小,地转偏向力大。台风眼:无风、干暖、少云漩涡风雨区:强降水、大风外围大风区:大风、由外向内风速增大利:弊:缓解旱情、酷暑;渔业增产;促进全球的热量平衡。狂风、暴雨、风暴潮农业、工业、服务业受阻、人畜、生态环境破坏、次生灾害监测、预报;防范意识;海上;陆地;应急预案时间: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地点:西北太平洋发生频率最高。我国:源地: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影响地区:东南沿海时间:夏秋季节寒潮灾害04寒潮1、定义:2、多发季节、地区:3、影响强度的因素:4、危害:5、防御: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24小时内气温下降8℃及以上,且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及以下,并伴大风 、雨雪、冻害等现象,甚至带来暴风雪、沙暴等恶劣天气北半球中高纬地区(也可影响到低纬度);深秋到初春时节(11月到次年4月)冷空气温度和将要影响地区的温度①强烈降温造成冻害,造成农作物减产绝产②雨雪、暴风雪:阻塞交通、危害通讯、输电设施,导致牧区牲畜大量死亡③沙尘暴:污染大气,引发呼吸道疾病,影响交通①加强监测预报,②做好防寒保暖和牲畜饲料准备,③加固基础设施,④制定好救灾紧急预案寒潮带来的好处:①大雪可保护农作物安全越冬,②春暖融化又可减轻农田春旱,③强烈低温可以冻死一些害虫。西路东路中路读我国寒潮入侵线路图,回答(1)源地?(2)东,中,西,三条寒潮路径分别影响哪些主要地形区?(3)哪些地形区或地区不易受寒潮侵袭?分析原因6.影响我国的寒潮西路东路中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云贵高原地势高盆地地形,大巴山秦岭阻挡作用重重山脉阻挡,纬度低,距离冬季风源地远重重山脉阻挡,地势高,纬度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3)哪些地形区或地区不易寒潮侵袭?分析原因思维拓展:结合寒潮爆发次数表及路线图,分析北方地区受寒潮影响大的自然原因?自然原因:纬度较高,距离冬季风源地近,路径较短,势力强大寒潮发生的频率比较高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地区 类型 西北 地区 东北 地区 华北 地区 长江中 下游地区 华南地区寒潮 91 270 109 88 84西路东路中路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寒潮1、定义:2、多发季节、地区:3、影响强度的因素:4、危害:5、防御: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24小时内气温下降8℃及以上,且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及以下,并伴大风 、雨雪、冻害等现象,甚至带来暴风雪、沙暴等恶劣天气北半球中高纬地区(也可影响到低纬度);深秋到初春时节(11月到次年4月)冷空气温度和将要影响地区的温度①强烈降温造成冻害,造成农作物减产绝产②雨雪、暴风雪:阻塞交通、危害通讯、输电设施,导致牧区牲畜大量死亡③沙尘暴:污染大气,引发呼吸道疾病,影响交通①加强监测预报,②做好防寒保暖和牲畜饲料准备,③加固基础设施,④制定好救灾紧急预案寒潮带来的好处:①大雪可保护农作物安全越冬,②春暖融化又可减轻农田春旱,③强烈低温可以冻死一些害虫。6.影响我国的寒潮:源地、路径、多发地、不易受侵袭地区一、台风 二、寒潮 分布 多发 季节 成因 路径 影响 措施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和警报青藏高原、云贵等以外的地区深秋到初春季节强冷空气入侵偏西路径;偏北路径;东北路径北方: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南方:降 温、冻害、雨雪等发布准确的寒潮预报和警报采取防寒措施中国的气象灾害东南沿海地区、沿海重、南方重夏秋季节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主要有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但也可缓解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旱情西移路径;西北路径;偏转路径交通瘫痪淹没农田,农作物减产绝产滑坡、泥石流房屋被毁,流离失所停工、停学水库决堤通讯受阻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台风的气压会引发“慢地震”,使地层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的地震。科学研究台风给中国沿海、日本海沿岸、印度、东南亚和美国东南部带来大量的雨水,改善这些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公里以上,驱散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热量,对维持全球热量平衡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台风吹袭时翻江倒海,将江海底部的营养物质卷上来,鱼饵增多,吸引鱼群在水面附近聚集,渔获量提高。辩证看问题:虽然 学习成绩总亮红灯,但也是有优点的,比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