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地质灾害课件(共29张PPT)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地质灾害课件(共29张PPT)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6.2 地 质 灾 害
1. 成因
岩层倾斜或弯曲
岩层断裂或错位
能量急剧释放
地震波传播
地面震动
一、地震
地应力是指当物体(岩石)受到外力作用,其内部会产生一种抵抗力。
地应力
超限
地应力
2. 构造
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
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
震源释放的能量波。
教材P106案例:
找出唐山地震的震级、震中、死伤人数。分析唐山大地震灾情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1)自然原因:
与震中距有关: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市内;
与震发时间有关:凌晨震发,逃生机会少。
震级大;
浅源地震
(2)人为因素:
与人口密度有关:唐山市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
与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有关:房屋抗震系数小;
与人的防震意识有关:防震意识弱
3. 指标
(1)震级:
表示地震能量的大小,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2)烈度:
①含义:
表示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②特点:
烈度越大,破坏越严重;
一次地震可有多个烈度。
③影响因素:
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时间等。

地震震级表
超微震
弱震
有感地震
中强震
强震
巨大地震
大地震
人们
不易
觉察
能感觉
到,不
会造成
破坏
可造成
破坏的
地震
5·12
汶川
地震
8.0级
人们不易觉察
76年
唐山地震
7.8级
仔细分析两幅图,说说地震带分布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4.分布
(1)全球
(2)我国地震分布
我国地跨世界两大地震带;
地震发生范围广、频度大、强度大;
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3)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
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
板块内部的构造断裂带发育多。
5. 危害
(1)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
(2)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
崩塌
海啸
5. 危害
(1)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
泥石流
有毒气体泄漏
(3)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
5. 危害
(2)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
(1)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
突发性强;滞后性和隐蔽性;
破坏性大;防御难度大
6、特点:
张衡--地动仪
便携型地震仪
现代地震观察站
1.加强地震的监测和预报
2.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防震意识
3.进行抗震演习,掌握科学的避震方法,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4.提高建筑物、道路等的抗震强度
5.制定灾害应急预案
7、地震的防御与监测
岩石、沙土
滑 坡
泥石流
发生条件
整体下滑
山洪下泻
重力作用

二、滑坡和泥石流
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二、滑坡和泥石流
1.定义:
(一) 滑坡
诱因?
(2)人类活动:
开挖坡脚、
斜坡加载、
采空塌陷、
爆破振动、
库区浸淹、
植被破坏、
生产生活用水渗透
(1)自然:
大气降水
河流冲刷坡脚
河湖水上涨、下降
地震
2.诱因
3.形成条件:
岩体破碎、
地势起伏较大、
植被覆盖度较差的地区。
山地丘陵区
工程建设频繁地区
4.多发区:
1.定义
(一) 滑坡
二、滑坡和泥石流
2.诱因
5.危害
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
堵塞河道,
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泥石流
1.定义: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二、滑坡和泥石流
陡峻沟谷
松散物质丰富
短时间大量水流
3.发生条件
4.多发时间和地区:
雨季、融雪季;山地、丘陵区
2.诱因:
暴雨、冰雪消融
摧毁城镇和村庄,
破坏森林、农田、道路,
淤塞江河等。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 危害
看图想想泥石流、滑坡有什么危害?
6.监测防御
①雨季加强监测预报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修筑防护堤,对坡体进行加固
④规范开矿,保护植被
⑤掌握科学的逃生技巧
⑥制定灾害应急预案
泥石流:有明显的季节性,
与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相一致
滑坡:四季都可发生。
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
(2)空间分布特点
(1)时间分布特点
主要发生在山区。泥石流:沟谷 滑坡:山坡
集中于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西南地区是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
二、滑坡和泥石流
(三)我国时空分布异同
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

①板块交界处,地质构造复杂,地壳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
③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和滑坡
④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关联性
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活动:
地质灾害
地震
滑坡、泥石流
定义
诱因
形成条件
分布
危害
防御
小结
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
A B C D
  
A
下图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O




A.① B.② C.③ D.④
B
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图2-6-11),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主要的人类活动有: __________________
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
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水
①加强植树造林;
②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
③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4分)(答出任两点给全分)
①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
②地形起伏大,相对高差大;
③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
(1)成因
(2)构造
(3)类型
(4)分布
补充:火山
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死火山:在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喷发过的火山。
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坚硬的岩石底下有高温高压的岩浆在活动着,岩浆可以沿着地壳薄弱处的裂缝喷出地面。
看图片思考:火山的喷发会造成什么影响?
弊:1.摧毁农田、村庄、道路等,造成财产损失
2.引发森林火灾,造成资源、环境破坏
3.火山灰和有毒气体造成大气污染
4.诱发火山泥石流、地震、海啸等
5.造成人员伤亡
利:1.形成肥沃的火山灰
2.形成丰富的矿产资源等
(5)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