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测11 模块综合检测三(含解析)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周测11 模块综合检测三(含解析)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周测11 模块综合检测三(选择性必修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4·毕节高二期末)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泪液中的溶菌酶属于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
B.淋巴液中的物质进入血浆中,至少要穿过4层生物膜
C.肾小球肾炎会使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D.只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机体就可维持稳态
2.如图为人体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①~④表示液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抗体、生长激素、氨基酸均可以存在于①中
B.①中的葡萄糖需要经过②进入组织细胞
C.①②④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媒介
D.②处的蛋白质含量高于①④处
3.(2024·兰州高二期末)某同学因雪天路滑行走时失去重心,吓得眨眼、尖叫,跌倒后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之后慢慢恢复。下列关于该过程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跌倒过程中眨眼是一种脑干控制的非条件反射
B.心跳加速是控制心脏的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的
C.副交感神经兴奋释放神经递质能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
D.肾上腺素快速分泌是导致呼吸急促的因素之一
4.科学家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的研究中,揭示了冷、热、机械作用力是如何触发神经冲动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动作电位的峰值与外界刺激强度成正比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由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
C.感受器能将特定的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
D.神经中枢对传来的兴奋有分析和综合的功能
5.(2024·上饶高二期末)毒扁豆碱等物质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分解,某种箭毒会影响突触后膜受体发挥作用,因而这些物质能影响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及肌肉的收缩,有时会严重危害人的健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信号在突触处的传递需要通过化学信号的转换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进入胞体进而影响信息传递
C.毒扁豆碱会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或抑制
D.一旦中毒后应立即就医,避免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伤害
6.(2024·泸州高二期末)咸味食物的Na+浓度较高,进入人体内的Na+经通道蛋白进入感觉神经元,膜电位改变产生兴奋,兴奋传到大脑皮层经过分析和综合形成咸味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内流使神经元细胞膜外侧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B.相关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保证了咸味觉的形成
C.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是形成咸味觉的必备条件
D.形成咸味觉会消耗能量,Na+进入感觉神经元不消耗能量
7.如图为人体排尿反射的相关神经结构(虚线内为脊髓中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组成的效应器
B.婴儿尿床是由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受损导致的
C.尿意在大脑皮层产生,且排尿反射受大脑皮层控制
D.在④处给予适宜强度电刺激,大脑皮层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
8.(2024·重庆高二期末)大脑皮层、脑干、脊髓都能调节人体的呼吸运动,其中脑干呼吸中枢具有节律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呼吸中枢受损,病人呼吸停止
B.脑干发出的支配呼吸肌的传出神经属于自主性神经,不受意识支配
C.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的调节可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
D.人能进行深呼吸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9.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研究及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狗的胰腺组织磨碎制成提取液,并注射给患糖尿病的狗,能有效降低其血糖浓度
B.在公鸡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中,睾丸摘除与重新移植的处理形成自身前后对照
C.使用注射法时,实验组注射的是某溶剂溶解的动物激素,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D.使用摘除法研究甲状腺激素功能时,实验组手术摘除甲状腺,对照组不需要手术摘除甲状腺
10.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如图a→d表示2型糖尿病形成过程中,人体胰岛素分泌与胰岛素敏感性关系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细胞内信号通路异常均可引起IR
B.a→b时,人体胰岛B细胞代偿性增加分泌胰岛素且IR增强
C.b→d时,人体胰岛A细胞分泌增强,空腹血糖明显高于正常值
D.d点时低胰岛素分泌和高IR,表明该个体患有2型糖尿病
11.(2024·苏州高二期末)在夏季高温环境下持续进行高强度工作的人易引发“热射病”,患者体温可高达40 ℃,并伴有皮肤干热、无汗、血浆中毒素升高以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症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热射病”是由患者体内热量积蓄过多、散热不足引起的
B.可以通过降温、补水、血液净化等手段治疗热射病
C.患者体内位于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障碍
D.患者体温长时间维持在40.5 ℃时,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12.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的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特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能体现激素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B.该过程不能说明体液调节能够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C.该过程肾上腺素的分泌也受下丘脑、垂体的分级调节
D.肾上腺素能定向运输到心脏、肝脏、肌肉等部位发挥作用
13.如图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②过程中会暴露隐藏的抗原,③⑤过程都有细胞因子的作用
B.c细胞表示细胞毒性T细胞
C.X细胞可以表示两种细胞即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D.图示说明侵入机体的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发挥作用
14.(2024·许昌高二期末)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均由造血干细胞迁移至胸腺发育成熟
B.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都能对抗原进行摄取和加工
C.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D.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机体突变的细胞体现了免疫自稳功能
15.(2024·宁波高二期末)植物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烯对植物的性别分化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不同激素处理对某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项目 对照 赤霉素 生长素
浓度/ (mg·L-1) 0 50 100 200 30 60 120
雌雄比例(♀∶♂) 1.01 0.96 0.75 0.58 1.23 1.62 1.13
A.赤霉素和生长素对该植物性别分化的调节作用相反
B.用生长素合成抑制剂处理对照组会导致雌株比例减小
C.该植物的赤霉素受体缺失突变体群体中雌株占少数
D.植物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节网络调控的
16.(2024·金华高二期中)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和丙酮)是肝脏细胞中脂肪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并最终被转移至脑、心脏等器官氧化供能。健康人体血液中,酮体含量少;糖代谢紊乱时,血液中酮体增加导致酸中毒,出现神志不清等症状。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酮体主要在肝脏细胞内生成
B.酮体可从组织液转移至血浆中
C.脂肪氧化分解生成酮体发生在内环境中
D.酮体可缓解脑组织利用葡萄糖障碍导致的脑细胞供能不足
17.(2024·镇江高二期末)科学家通过颈静脉微创介入的方式将传感器送至血管壁,利用猴脑内的介入式脑机接口控制了机械臂的运动,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下列关于该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元间进行信息传递时,突触后膜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B.脑机接口技术的成功,为某些失语症患者与外界的沟通提供了条件
C.脑机接口技术可以从脑信号层面探索抑郁症的发病信息,实现数字诊断
D.脑机接口技术可以捕捉神经信号操控外部设备,实现动物和机械的信息连通
18.冰壶项目是一种在冰上进行的投掷性竞赛项目,被誉为“冰上的国际象棋”。下列对该项比赛中运动员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进行精准投掷时,可反映出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具有调控作用
B.运动员大量出汗后,醛固酮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
C.在寒冷环境中运动员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促进甲状腺激素等的分泌
D.运动员剧烈运动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可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19.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可导致宫颈癌,如图表示首次注射HPV疫苗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多次接种HPV疫苗能实现有效的免疫治疗
B.物质A为细胞因子、物质B为抗体,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C.细胞①③⑤都能识别、摄取、呈递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D.接种HPV疫苗后细胞④能在机体被HPV感染后迅速分泌抗体
20.(2024·景德镇高二期末)为研究菊花开花与光照时间及光照部位(叶片或枝条末端)的关系,科研人员开展的实验及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组和丙组对照,说明叶部位接受短日照时菊花会开花
B.乙组和丙组对照,说明端部位接受光照的长短不影响开花
C.丙组和丁组对照,说明菊花感受光照长短的部位是叶
D.合理控制光照的时间,可使菊花提前或延后开花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1.(14分)(2024·烟台高二期末)γ-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具有镇静止痛、促进睡眠等生理功能。如图为某神经元的GABA部分作用过程,神经元细胞膜上GABA的受体有GABAA受体和GABAB受体两种。回答下列问题:
(1)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储存在______________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所破坏。据图分析,突触前细胞受到刺激,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时钙通道打开,Ca2+内流,推测Ca2+的作用是_______。GABAB受体位于突触前细胞膜上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2)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ABA经过扩散作用到达突触后膜,与GABAA受体特异性结合,使突触后膜上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睡眠-觉醒状态的产生和转变主要依赖下丘脑中GABA和谷氨酸(Glu)的平衡。已知Glu可在谷氨酸脱羧酶(GAD)的作用下转化为GABA,谷氨酰胺合成酶(GS)可促进Glu的再生。由此推测,Glu属于__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失眠大鼠下丘脑内GAD与GS的含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2分)糖皮质激素是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脂类激素,它对机体的发育、生长、代谢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如图是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受到相关刺激后,相应的神经冲动传递到下丘脑,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____调节。接受刺激的下丘脑会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随____________运输到肾上腺皮质,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的糖皮质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这一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2)有研究发现,与健康人相比,抑郁症患者肾上腺皮质增生约38%,猜测原因有可能是患者垂体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缺失。为了验证这一假说,研究小组用患抑郁症的小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组小鼠饲喂含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的饲料,对照组小鼠饲喂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条件喂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小鼠血液中ACTH含量。
若受体正常,请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受体受损,请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4分)(2024·宣城高二期末)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受基因的调控、激素的调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它们是相互作用、协调配合的。科研人员为研究光和脱落酸(ABA)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测定了野生型植株和光受体缺失突变体中ABA的含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和不同处理下的野生型植株种子萌发率(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光敏色素作为植物体内接收光信号的分子,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
(2)(4分)脱落酸主要由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位)合成,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会增多,原因是脱落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研究表明,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例如,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这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
(3)据图甲中实验结果推测,光可能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植物ABA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乙中实验结果推测,在________条件下,种子萌发对ABA处理更为敏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4·毕节高二期末)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泪液中的溶菌酶属于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
B.淋巴液中的物质进入血浆中,至少要穿过4层生物膜
C.肾小球肾炎会使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D.只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机体就可维持稳态
答案 C
解析 泪液不属于内环境,泪液中的溶菌酶不属于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A错误;淋巴液在淋巴管中流动,经左、右锁骨下静脉直接汇入血浆中,不需要穿膜,B错误;肾小球肾炎会使蛋白质等物质滤过到肾小囊中,使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中的水分进入组织液,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C正确;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错误。
2.如图为人体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①~④表示液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抗体、生长激素、氨基酸均可以存在于①中
B.①中的葡萄糖需要经过②进入组织细胞
C.①②④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媒介
D.②处的蛋白质含量高于①④处
答案 D
解析 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液,②处的蛋白质含量低于①处,可能高于④处,D错误。
3.(2024·兰州高二期末)某同学因雪天路滑行走时失去重心,吓得眨眼、尖叫,跌倒后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之后慢慢恢复。下列关于该过程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跌倒过程中眨眼是一种脑干控制的非条件反射
B.心跳加速是控制心脏的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的
C.副交感神经兴奋释放神经递质能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
D.肾上腺素快速分泌是导致呼吸急促的因素之一
答案 C
解析 眨眼反射是与生俱来的,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脑干,A正确;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呼吸急促,B正确;支配肾上腺素分泌的内脏运动神经是交感神经,不是副交感神经,C错误;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代谢增强,呼吸会加深、加快,这是导致呼吸急促的因素之一,D正确。
4.科学家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的研究中,揭示了冷、热、机械作用力是如何触发神经冲动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动作电位的峰值与外界刺激强度成正比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由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
C.感受器能将特定的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
D.神经中枢对传来的兴奋有分析和综合的功能
答案 A
解析 动作电位峰值的大小与神经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有关,Na+浓度差越大,内流的Na+越多,动作电位的峰值越大,给予不同强度刺激后所得到的动作电位峰值的大小与刺激强度无关,A错误。
5.(2024·上饶高二期末)毒扁豆碱等物质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分解,某种箭毒会影响突触后膜受体发挥作用,因而这些物质能影响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及肌肉的收缩,有时会严重危害人的健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信号在突触处的传递需要通过化学信号的转换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进入胞体进而影响信息传递
C.毒扁豆碱会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或抑制
D.一旦中毒后应立即就医,避免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伤害
答案 B
解析 信号在突触处的传递会发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A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离子通透性改变,进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该过程中神经递质不会进入下一个神经元内部,B错误;毒扁豆碱等物质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分解,神经递质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或抑制,C正确。
6.(2024·泸州高二期末)咸味食物的Na+浓度较高,进入人体内的Na+经通道蛋白进入感觉神经元,膜电位改变产生兴奋,兴奋传到大脑皮层经过分析和综合形成咸味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内流使神经元细胞膜外侧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B.相关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保证了咸味觉的形成
C.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是形成咸味觉的必备条件
D.形成咸味觉会消耗能量,Na+进入感觉神经元不消耗能量
答案 B
解析 Na+经通道蛋白进入感觉神经元,则Na+内流使神经元细胞膜外侧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正确;咸味觉的形成不属于反射,因为咸味等感觉的形成不经过完整的反射弧,B错误;兴奋传到大脑皮层经过分析和综合形成咸味觉,此过程消耗能量,Na+顺浓度梯度进入感觉神经元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D正确。
7.如图为人体排尿反射的相关神经结构(虚线内为脊髓中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组成的效应器
B.婴儿尿床是由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受损导致的
C.尿意在大脑皮层产生,且排尿反射受大脑皮层控制
D.在④处给予适宜强度电刺激,大脑皮层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
答案 C
解析 根据突触结构可知,①表示感受器,⑤表示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组成的效应器,A错误;婴儿尿床是由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造成的,排尿反射的反射弧是正常的,B错误;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在④处给予适宜强度电刺激,兴奋不能传到脊髓,也不能传到大脑皮层,因此大脑皮层检测不到电位变化,D错误。
8.(2024·重庆高二期末)大脑皮层、脑干、脊髓都能调节人体的呼吸运动,其中脑干呼吸中枢具有节律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呼吸中枢受损,病人呼吸停止
B.脑干发出的支配呼吸肌的传出神经属于自主性神经,不受意识支配
C.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的调节可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
D.人能进行深呼吸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答案 A
解析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故脑干呼吸中枢受损,病人呼吸停止,A错误;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的调节有利于维持体内二氧化碳的平衡,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C正确;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表现在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控制上,深呼吸能自主进行体现了大脑皮层对脑干的控制,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正确。
9.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研究及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狗的胰腺组织磨碎制成提取液,并注射给患糖尿病的狗,能有效降低其血糖浓度
B.在公鸡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中,睾丸摘除与重新移植的处理形成自身前后对照
C.使用注射法时,实验组注射的是某溶剂溶解的动物激素,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D.使用摘除法研究甲状腺激素功能时,实验组手术摘除甲状腺,对照组不需要手术摘除甲状腺
答案 B
解析 将狗的胰腺组织磨碎,在研磨过程中,胰蛋白酶会分解胰岛素,所以提取液中基本不含胰岛素,不能有效降低血糖浓度,A错误;使用注射法时,实验组注射的是某溶剂溶解的动物激素,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该溶剂,C错误;使用摘除法研究甲状腺激素功能时,实验组手术摘除甲状腺,对照组应进行手术但不摘除甲状腺,以排除手术本身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D错误。
10.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如图a→d表示2型糖尿病形成过程中,人体胰岛素分泌与胰岛素敏感性关系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细胞内信号通路异常均可引起IR
B.a→b时,人体胰岛B细胞代偿性增加分泌胰岛素且IR增强
C.b→d时,人体胰岛A细胞分泌增强,空腹血糖明显高于正常值
D.d点时低胰岛素分泌和高IR,表明该个体患有2型糖尿病
答案 C
解析 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细胞内信号通路异常均可引起IR,使得胰岛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A正确;a→b时,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B细胞代偿性增加分泌胰岛素,使得胰岛素抵抗增强,B正确;b→d时,胰岛素敏感性继续降低,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也减少,此时血糖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值,胰岛A细胞分泌减弱,C错误。
11.(2024·苏州高二期末)在夏季高温环境下持续进行高强度工作的人易引发“热射病”,患者体温可高达40 ℃,并伴有皮肤干热、无汗、血浆中毒素升高以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症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热射病”是由患者体内热量积蓄过多、散热不足引起的
B.可以通过降温、补水、血液净化等手段治疗热射病
C.患者体内位于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障碍
D.患者体温长时间维持在40.5 ℃时,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答案 C
解析 当机体的散热量大于产热量,体温下降,故“热射病”患者可以通过降温、补水、血液净化等手段治疗,B正确;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C错误。
12.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的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特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能体现激素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B.该过程不能说明体液调节能够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C.该过程肾上腺素的分泌也受下丘脑、垂体的分级调节
D.肾上腺素能定向运输到心脏、肝脏、肌肉等部位发挥作用
答案 A
解析 该过程可以说明体液调节能够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B错误;该过程肾上腺素的分泌只受下丘脑的调节,C错误;肾上腺素能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在心脏、肝脏、肌肉等部位发挥作用,D错误。
13.如图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②过程中会暴露隐藏的抗原,③⑤过程都有细胞因子的作用
B.c细胞表示细胞毒性T细胞
C.X细胞可以表示两种细胞即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D.图示说明侵入机体的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发挥作用
答案 C
解析 ②过程表示抗原呈递细胞处理、呈递抗原,A正确;c细胞与靶细胞结合,是细胞毒性T细胞,B正确;图中b代表抗体,因而X细胞只能表示浆细胞,C错误;图中①②③④过程代表细胞免疫,①②⑤⑥⑦⑧过程代表体液免疫,D正确。
14.(2024·许昌高二期末)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均由造血干细胞迁移至胸腺发育成熟
B.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都能对抗原进行摄取和加工
C.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D.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机体突变的细胞体现了免疫自稳功能
答案 B
解析 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淋巴细胞迁移至胸腺中成熟,A错误;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抗原呈递细胞,都能对抗原进行摄取和加工,B正确;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如溶菌酶可由唾液腺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是辅助性T细胞产生,C错误;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机体突变的细胞体现了免疫监视功能,D错误。
15.(2024·宁波高二期末)植物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烯对植物的性别分化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不同激素处理对某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项目 对照 赤霉素 生长素
浓度/ (mg·L-1) 0 50 100 200 30 60 120
雌雄比例(♀∶♂) 1.01 0.96 0.75 0.58 1.23 1.62 1.13
A.赤霉素和生长素对该植物性别分化的调节作用相反
B.用生长素合成抑制剂处理对照组会导致雌株比例减小
C.该植物的赤霉素受体缺失突变体群体中雌株占少数
D.植物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节网络调控的
答案 C
解析 由表格数据可知,生长素促进雌株的分化,赤霉素促进雄株的分化,故生长素和赤霉素对该植物性别分化的调节作用相反,A正确;生长素促进雌株的分化,故用生长素合成抑制剂处理对照组,则雌株比例减小、雄株比例增大,B正确;赤霉素促进雄株的分化,该植物的赤霉素受体缺失突变体群体中雌株占多数,C错误;植物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节网络调控的,如性别分化受到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烯的共同调控,D正确。
16.(2024·金华高二期中)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和丙酮)是肝脏细胞中脂肪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并最终被转移至脑、心脏等器官氧化供能。健康人体血液中,酮体含量少;糖代谢紊乱时,血液中酮体增加导致酸中毒,出现神志不清等症状。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酮体主要在肝脏细胞内生成
B.酮体可从组织液转移至血浆中
C.脂肪氧化分解生成酮体发生在内环境中
D.酮体可缓解脑组织利用葡萄糖障碍导致的脑细胞供能不足
答案 C
解析 脂肪氧化分解生成酮体发生在肝脏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发生的过程,C错误。
17.(2024·镇江高二期末)科学家通过颈静脉微创介入的方式将传感器送至血管壁,利用猴脑内的介入式脑机接口控制了机械臂的运动,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下列关于该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元间进行信息传递时,突触后膜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B.脑机接口技术的成功,为某些失语症患者与外界的沟通提供了条件
C.脑机接口技术可以从脑信号层面探索抑郁症的发病信息,实现数字诊断
D.脑机接口技术可以捕捉神经信号操控外部设备,实现动物和机械的信息连通
答案 A
解析 神经元间进行信息传递时,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转换过程是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A错误;某些失语症患者的神经冲动可通过脑机接口转换为数字语言,以此实现与外界的沟通,B正确;脑机接口技术可以从脑信号层面探索抑郁症的发病信息,实现数字诊断,从而治疗抑郁症,C正确;动物大脑的活动会激活神经元产生微小电流,脑机接口技术可以捕捉神经信号来操控外部的设备,实现动物和机械的信息连通,D正确。
18.冰壶项目是一种在冰上进行的投掷性竞赛项目,被誉为“冰上的国际象棋”。下列对该项比赛中运动员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进行精准投掷时,可反映出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具有调控作用
B.运动员大量出汗后,醛固酮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
C.在寒冷环境中运动员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促进甲状腺激素等的分泌
D.运动员剧烈运动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可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答案 C
解析 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并分泌的,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错误;运动员剧烈运动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D正确。
19.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可导致宫颈癌,如图表示首次注射HPV疫苗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多次接种HPV疫苗能实现有效的免疫治疗
B.物质A为细胞因子、物质B为抗体,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C.细胞①③⑤都能识别、摄取、呈递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D.接种HPV疫苗后细胞④能在机体被HPV感染后迅速分泌抗体
答案 B
解析 接种HPV疫苗属于免疫预防,A错误;图中物质A是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物质B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都是免疫活性物质,B正确;细胞⑤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错误;细胞④是记忆B细胞,不能分泌抗体,当接触同种抗原后,④能够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D错误。
20.(2024·景德镇高二期末)为研究菊花开花与光照时间及光照部位(叶片或枝条末端)的关系,科研人员开展的实验及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组和丙组对照,说明叶部位接受短日照时菊花会开花
B.乙组和丙组对照,说明端部位接受光照的长短不影响开花
C.丙组和丁组对照,说明菊花感受光照长短的部位是叶
D.合理控制光照的时间,可使菊花提前或延后开花
答案 C
解析 乙组和丙组对照,区别在于端部位接受光照的长短,结果两组开花正常,说明端部位接受光照的长短不影响开花,B正确;丙组和丁组有两个变量,单独的丙组和丁组对照,无法得出菊花感受光照长短的部位是叶,C错误;甲、乙组对照可知,菊花是短日照植物,合理控制光照的时间,可使菊花提前或延后开花,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1.(14分)(2024·烟台高二期末)γ-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具有镇静止痛、促进睡眠等生理功能。如图为某神经元的GABA部分作用过程,神经元细胞膜上GABA的受体有GABAA受体和GABAB受体两种。回答下列问题:
(1)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储存在______________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所破坏。据图分析,突触前细胞受到刺激,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时钙通道打开,Ca2+内流,推测Ca2+的作用是_______。GABAB受体位于突触前细胞膜上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2)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ABA经过扩散作用到达突触后膜,与GABAA受体特异性结合,使突触后膜上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睡眠-觉醒状态的产生和转变主要依赖下丘脑中GABA和谷氨酸(Glu)的平衡。已知Glu可在谷氨酸脱羧酶(GAD)的作用下转化为GABA,谷氨酰胺合成酶(GS)可促进Glu的再生。由此推测,Glu属于__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失眠大鼠下丘脑内GAD与GS的含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突触小泡 促进GABA的释放 突触间隙的GABA增多时,GABA与GABAB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前膜释放GABA,从而维持突触间隙GABA含量的相对稳定 (2)外正内负的状态加剧 GABAA受体也是Cl-通道蛋白,当GABA与GABAA受体结合后,Cl-通道开放,Cl-内流,使突触后膜外正内负的状态加剧 (3)兴奋性 GAD含量减少,GS含量增多
解析 (1)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泡内。突触前细胞受到刺激,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时钙通道打开,Ca2+内流,促进神经递质即GABA的释放。GABAB受体位于突触前细胞膜上,可以与GABA结合,因此当突触间隙的GABA增多时,GABA与GABAB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前膜释放GABA,从而维持突触间隙GABA含量的相对稳定。(2)GABA具有镇静止痛、促进睡眠等生理功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A受体也是Cl-通道蛋白,当GABA与GABAA受体结合后,Cl-通道开放,Cl-内流,使突触后膜外正内负的状态加剧。(3)GABA促进睡眠,是抑制性神经递质,而睡眠-觉醒状态的产生和转变主要依赖下丘脑中GABA和谷氨酸(Glu)的平衡,所以可以推测Glu是兴奋性神经递质,抑制睡眠,使神经兴奋,失眠大鼠Glu含量高,所以谷氨酸脱羧酶(GAD)含量减少,而谷氨酰胺合成酶(GS)可促进Glu的再生,含量增多。
22.(12分)糖皮质激素是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脂类激素,它对机体的发育、生长、代谢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如图是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受到相关刺激后,相应的神经冲动传递到下丘脑,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____调节。接受刺激的下丘脑会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随____________运输到肾上腺皮质,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的糖皮质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这一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2)有研究发现,与健康人相比,抑郁症患者肾上腺皮质增生约38%,猜测原因有可能是患者垂体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缺失。为了验证这一假说,研究小组用患抑郁症的小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组小鼠饲喂含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的饲料,对照组小鼠饲喂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条件喂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小鼠血液中ACTH含量。
若受体正常,请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受体受损,请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神经 血液 (负)反馈 (2)等量的不含激素的同种饲料 实验组ACTH含量低于对照组 实验组与对照组ACTH含量没有明显差别
解析 (1)人体受到相关刺激后,相应的神经冲动传递到下丘脑,这一过程属于神经调节。激素是通过体液进行运输的,随血液流到全身,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当血液中的糖皮质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这一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机制。(2)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抑郁症患者肾上腺皮质增生约38%的原因是患者垂体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缺失,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饲喂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因变量是小鼠血液中ACTH含量,因此实验组小鼠饲喂含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的饲料,而对照组小鼠饲喂等量的不含激素的同种饲料,相同条件喂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小鼠血液中ACTH含量。若受体正常,实验组中糖皮质激素含量过多,进行反馈调节,抑制垂体释放ACTH,因此实验组ACTH含量低于对照组;若受体受损,实验组与对照组ACTH含量没有明显差别。
23.(14分)(2024·宣城高二期末)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受基因的调控、激素的调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它们是相互作用、协调配合的。科研人员为研究光和脱落酸(ABA)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测定了野生型植株和光受体缺失突变体中ABA的含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和不同处理下的野生型植株种子萌发率(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光敏色素作为植物体内接收光信号的分子,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
(2)(4分)脱落酸主要由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位)合成,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会增多,原因是脱落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研究表明,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例如,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这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
(3)据图甲中实验结果推测,光可能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植物ABA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乙中实验结果推测,在________条件下,种子萌发对ABA处理更为敏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色素-蛋白复合体(蛋白质) 红光和远红光 (2)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促进气孔关闭 决定植物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 (3)抑制 与野生型相比,光受体缺失突变体植株中ABA含量明显偏高 (4)黑暗 与光照条件下相比,黑暗条件下,随ABA浓度的增大,种子萌发率的下降幅度更明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