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学设计 (表格式)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学设计 (表格式)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简介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学设计
课题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教学时间
核心 素养 目标 唯物史观: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如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转变。 时空观念:明确夏、商、西周在历史长河中的先后顺序以及其所处的大致时间范围。 史料实证:通过分析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等资料,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事实。 历史解释:能够解释世袭制、分封制等重要制度的内涵和意义。 家国情怀:从古代王朝的兴衰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对国家发展的关注。
重点 夏、商、西周的建立与灭亡过程。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 理解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历史意义。深入分析分封制对西周统治的作用以及其弊端。
教法 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启发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 手段 多媒体
课时 1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
白板展示图片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
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 学生思考后抢答:夏商 周时期的特点、时间段 等。 图片和问 问 题 导 入 , 激发学生 探索新知 的兴趣
教师提问:看到为张图片,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教师引入新课: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所 开创的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承袭。继夏朝而起的商 朝,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显著标志的文明成就。西 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成熟阶段,统治者实行分封制,通过 各级贵族维系国家的统治。进入春秋战国后,各诸侯国之 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 于剧烈动荡与变革中;诸侯争霸、大国兼并、经济发展、制 度变革、思想学术繁荣和科技文化进步,是这一时期的主
要特征。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几个王朝是怎样更替的,让我们 一起学习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讲授 新课 议题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子议题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2,回答夏朝建 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以及历史地位和意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子议题2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 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子议题3. 白板展示图片: 学生看书后回答: 时间:约公元前2070 年 建立者:禹 都城:阳城 历史地位: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意义:从此世袭制取代 了禅让制 学生在书中标记,理解 掌握。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国家的构成要素包括军 队、刑法、监狱、宫殿 等。夏朝建立了军队, 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修筑宫殿等,已有比较 成熟的国家形态,所以 夏朝已经是一个国家。 有 利 于 学 生直观记 忆 让 学 生 分 组 讨 论 有 利于提高 学生分析 解 决 问 题 的能力
(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爵
这是我国目前已发现
最早的青钢酒器之一。
)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 长60多厘米,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镶嵌而成。 教师根据图分析讲解:考古学家在洛阳附近发掘出年 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从 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为王室服务的手工业作坊、贵族
和平民的生活区和墓葬群看,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 等级界限。从出土的各种精美器物看,反映了夏朝时期的 文明发展水平。 进而教师提问:夏朝历经400多年,到夏王桀在位时 期,国力衰弱。结合教材正文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夏桀是 一位怎样的君主 议 题 二 : 商 朝 的 统 治 子议题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3,回答商朝的建 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子议题2.教师让学生看书回答:商朝为什么很快能走 向强盛。 子议题3.展示图片 2 教师提问:看图,找出商朝的开始时的都城,后来商王盘 庚时都城迁到了哪里 教师总结:盘庚时都城迁到了殷后,商又叫殷商。 议 题 三 西 周 的 兴 衰 子议题1.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P25,讨论并分析周 能够推翻商的原因。 子议题2:商灭亡后,周朝建立,建立者是谁 定都 在哪,史称什么 教师让学生看书,了解重要人物: 学生讨论后回答:夏桀 穷奢极欲,残暴无道, 导致民怨沸腾,夏朝的 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学生抢答: 时间:约公元前1600 年 ; 建立者:汤; 都城:亳。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对 内:①商王汤任用贤才, 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 业,使经济得到发展。 ②设置监狱,制定刑法, 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 制。对外:长期对外征 战,控制范围不断拓 展。: 学生讨论后回答:开始 都城亳,后来盘庚时都 城迁到了殷。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周文王在吕尚等人辅佐 下,积极作灭商的准备。 周武王继位后,于公元 前1046年统率各路联 军,在牧野与商军展开 决战,大获全胜。 学生抢答并在书中标 记:建立者周武王,定 都在镐京,史称西周。 有助于加 深 学 生 对 知 识 的 理 解和运用, 提 高 学 生 认知能力。 提高学生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的能力,加 深 对 知 识
人物扫描 吕尚(生卒年不详),又称姜尚,俗称姜子 牙、姜太公。他先后辅佐周文王与周武王,为 西周兴起作出重大贡献,史称“天下三分,其 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牧野之战中,他 身先士卒,带领少数精锐率先冲杀,大破商军, 为武王伐纣灭商立下大功。周朝建立后,他因功 被册封在今山东北部一带,成为齐国的开创者。 子议题3.展示图片,让学生分析讨论 学生在书中标记,理解 学生讨论后答出。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学生讨论后抢答:周天 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诸 侯,诸侯要向周天子进 献贡物,服从周天子的 调兵。作用是巩固统治。 学生看书后回答:公元 前841年,周厉王与民 争利,引起“国人”暴 动”,厉王逃亡。到周 幽王时,朝政更趋腐败, 内外矛盾激化。公元前 771年,周朝西部地区 的犬戎攻陷镐京,曾经 强盛一时的西周灭亡。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 答问题 点的理解 和运用。 学生分组 讨论有利 于 学 生 对 知 识 的 理 解和记忆, 提高学生 分析解决 问 题 的 能 力 进 一 步 巩 固知识
材料研读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 乎人。 ——《周易 ·革》 对商王汤、周武王通过战 争推翻旧王朝,这则材料持什 么立场与态度 子议题4.西周实行了一种重要的制度,叫分封制。教师让 学生看课本,说说分封制是怎么回事呢 分封制有什么作 用 子议题5.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P26,简述西周灭亡的原因 和过程 白板展示课后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课后活动 I.请在下面对应的横线上填写示意图中人物相应的身份。 出土青铜器铭义可知,墓主名叫妇好。妇好具有多重身份,既是商王武丁的 王后,又是女将军,还是大祭司。 下面是与妇好有关的出土文物,查找资料。
课堂 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夏商西周王朝 的更替,了解了这三个王朝的建立、发展、 灭亡过程,还学习了世袭制和分封制等重要 制度。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些重要的历史知 识。从中我们认识到一个朝代要建立和巩 固,要有一个贤明的君主,要任用贤才,发 展生产,而暴政往往是国家灭亡的重要原 因,这是我们需要吸取的教训。 2至4名学生在教师的 启发下对照板书设计对 本课知识点进行总结 整体把握 本课脉络, 有利于学 生对知识 的理解和 记忆。
巩固 练习 一单选题:1.《三字经》中“夏传子,家天下”的描述,反 映出夏朝开创了( )。 A . 禅让制B . 世袭制C . 分封制D . 奴隶制 2.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 朝大都,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 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贵族和平民生活区、墓葬群。二里 头遗址反映出( )。 A.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商朝社会贫富分 化很严重C.西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王朝 D.东周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3.有史书记载,商汤伐夏桀时,各地人民欢迎商军“若大旱 之望云霓”。这说明( )。 A.商军伐夏是正义之举,深得民心B.夏朝的奴隶制远比商 朝的残酷C.商朝的奴隶制比夏朝的民主 D.商军联合了周边的各部族起兵 4.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 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学习中 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替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 处应该是( )。 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帮 助学生分析讲解。 加深对知 识点的理 解、巩固和 运用
① ② ③ ④ A.夏朝的建立B.商朝的建立C.西周的建立D.东周的建立 5. (2023 ·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西周初期,周王朝为稳定 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以保证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 围,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 6.“周王室的亲戚一旦取得了他们的土地,会立刻互相疏 远和进行战争,而天子则无力阻止他们。”“周王室的亲戚” 取得土地的主要方式是( )。 A.开垦荒地B.接受分封C.继承祖先D.武力夺取 二、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礼记 ·礼运》 (1)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 “公天
下”变成“家天下”说明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 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 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 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 叔度于蔡。 ——《史记 ·周本纪》 (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周与夏、商时期相比,在政治制度 上有什么创新之处。这种制度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板书 设计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
形成
夏朝
禹传启
世袭制
发展
商朝
鼎盛
西周
巩固
统治
分封制
原始社会
)
教学 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