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年八上第二章单元测试卷(答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5题,每小空2分,共22分)16.(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17.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18.__________19.__________ __________20. 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3题,每小空3分,共27分)21.(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1)__________ (2)__________2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综合题(本大题共有4题,共21分)24.(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2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年八上第二章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C D C B D C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D A B A 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5题,每小空2分,共22分)16.(1)b(2)地形因素:(3)增大。17.① 天气 ② 午后2时或14时 ③ 纬度位置 ④ 比热18. 小19.大气压 变小20.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3题,每小空3分,共27分)21.(1)第2、3组(2)将袋内气体挤压到底部,用刻度尺测出鼓起部分的长度,计算出与袋子长度的比值。(3)吹出气体进入袋内,袋口内气体流速大于周围气体,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周围空气进入袋中。22.(1) 76% (2) 越少23.(1) 物体的重力和大气对物体的压力不是平衡力,两者不相等将吸盘向上紧压在一块水平的光滑瓷砖上或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开吸盘时的拉力F,则P=F/S(2) 下降一部分(3) 不可行 一般大气压可以支撑起约70厘米的水银柱,试管不够长四、综合题(本大题共有4题,共21分)24.(1)压缩体积(2)A阀门打开, B 阀门关闭(3)②位置(1分);②位置与桶相通,拔下塞子后,桶内外气压相同,即可停止出水。25.过程:当快速挤压气囊,竖直管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竖直管中的香水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竖直管中的香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喷出。原理:流体在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26.(1)竖直向下;气压差形成的压力差为1200N;(2)人和电梯的总重力:G=(m0+m人)g=(100kg+60kg)×10N/kg=1600N;人乘电梯匀速上升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大气压力的差1=G+f=1600N+200N=1800N,设顶部低压区的压强为p7,则气压差产生的向上的压力为F1=(p0﹣p4)S=(1×105Pa﹣p4)×0.9m3=1800N,则顶部低压区的气压:p1=9.3×104Pa;(3)电梯匀速下降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压力,电梯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差为F2=(p7﹣p2)S=(1×106Pa﹣9.5×107Pa)×0.9m7=4500N;电梯匀速下降,摩擦力方向向上,G总=F2+f=4500N+200N=4700N;总质量为:m总===470kg;则下降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为:m2=m总﹣m6=470kg﹣100kg=370kg。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年八上第二章单元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姓名、座位号。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罝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等造成的损害。下列自然灾害中,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A.寒潮 B.台风 C.沙尘暴 D.地震2. 地球外部的大气有保护作用,如果一旦地球外部的大气消失,下列哪种情况仍然存在?( )A.阳光普照大地 B.蔚蓝色的天空C.美丽的流星雨现象 D.建造风力发电站3. 2023年12月13日慈溪气象发布寒潮警报:预计明天起有寒潮天气自北而南影响我市,我市将有剧烈降温、风力增大和雨雪过程,日平均气温降温可达12~14℃,大部分地区可出现6~8级阵风。下列可用于观测风速的工具是( )A. B. C. D.4. 医院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如图所示的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查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采血管,血液便自动流入采血管,此时的血液是( )A.靠自身重力流入采血管 B.被真空吸入采血管C.被空气压入采血管 D.由血压压入采血管5. 下列实验中,不能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A.牛奶盒的变化 B.吸饮料 C.筷子提米 D.瓶中取袋6. 某校园气象站的组建历经站点选址、设备调试、数据采集等阶段,已顺利投入使用。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阶段三:数据采集。气象社团同学记录了2021年10月每日气温数据并绘制成折线图,对于图中气温变化分析不正确的是( )A.1日-6日的最高温度变化较小 B.24日-31日气温持续上升C.21日是当月日较差最小的一天 D.15日-17日气温持续下降7. 某人用一些简单的气象观测仪器对气温、气压、湿度进行观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压升高、湿度降低,天气可能变坏B.气压降低、湿度增大,天气可能变好C.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湿度变小,天气可能变坏D.气温升高、气压逐渐降低、湿度增大,天气可能变坏8. 如图所示,小红手撑雨伞走在路上,一阵大风吹来,伞面被“吸”,将发生严重变形。下列判断推理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B.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C.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D.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9. 读四地气温、降水资料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可能是伦敦,丁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B.乙地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C.丙地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D.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四种气候都有分布10.如图所示,将乒乓球放置于吹风机出风口的正上方,球会悬在空中,若将乒乓球稍微右移,放手后乒乓球将会( )A.停在右边 B.回到正上方 C.往下掉落 D.往右移动11.在4只相同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水,调节水温,使4只烧杯中的水温分别为25摄氏度、35摄氏度、45摄氏度、55摄氏度。拿一块玻璃靠近烧杯口,过一会儿 看到下图所示的现象,则水温最低的是( )A. B. C. D.12.下列关于四图对应的现象或原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甲图“拔罐”既能说明大气有压强,又能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B.乙图中的海陆风发生在夜晚,且陆地温度较高C.丙图是用来给病人注射药物的注射器,它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D.丁图是自制的简易气压计,管内水柱升高说明外界大气压增大13.小柯设计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如图所示,先将气球放入玻璃瓶中,再将球口紧套在玻璃瓶口,从抽气口抽气,观察到气球变大;停止抽气后,马上用橡皮套封住抽气口,此时气球不用绳子扎,也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是P1、P2,瓶内的气压分别是P3、P4,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114.小莲用力拧瓶盖,可是怎么也拧不动(图甲),当她用勺子在瓶盖边缘撬了几下后(图乙)( )A.减小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 B.减小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C.减小瓶盖上方受到的压强 D.增大瓶盖与瓶口间的摩擦力15.如图所示,该装置是某医院内给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示意图,乙瓶内液体不断通过Q管输入病人体内,刚开始输液时,甲、乙两瓶内药液量相等,液面相平。过了一会儿,观察两个输液瓶时会发现(此时两个输液瓶内还有大量的溶液)( )A.甲瓶中的液面高 B.乙瓶中的液面高C.甲、乙两瓶中的液面一样高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5题,每小空2分,共22分)16.(6分)图1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示意图,图2所示A地海拔200米,B.C两地海拔2200米。图1 图2(1)约90%的臭氧集中于图1所示的______(填字母“a”“b”“c”或“d”)层。(2)图2中影响A.B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3)小金同学拿着自制气压计(图乙)从A地到B地时,发现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h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7.(8分)我是气象台发布了一条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晴;西北风3-4级,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11℃,早上最低气温2℃,明天的森林防火等级4级,极易引起森林火灾,注意控制野外用火。请问:①这里所说的气象消息是指我市的 状况。(填“气候”或“天气”)②气象消息中说明最高气温为11℃,这应出现在 左右③阳春三月,萧山已是春暖花开,而地处北方的哈尔滨却天寒地冻,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④萧山位于东南沿海,冬季季风现象明显,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和砂土的 不同。18.(2分)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抽油烟机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 ,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油烟压向扇口排出。19.(4分)如图甲所示,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一装满水的小试管(管壁厚度不计)倒扣在水中。对小试管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其缓慢上升到如图乙所示位置。在此过程中,小试管中一直充满水,这是由于______的作用,试管口中心的压强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2分)如右上图所示为某一自来水管因久用老化,现将其老化部分PQ段截去再套上一较粗的水管,仍能使水流在其中流动,试判断A点与B点两点压强的关系PA_____________PB 。( 填“<”、“>”或“=”)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3题,每小空3分,共27分)21.(9分)离瘪塑料袋的袋口一定距离向袋内吹气,塑料袋会鼓起(如图甲)。小明认为塑料袋中的气体都由口中吹出。为了验证猜想,他用瘪塑料袋做了如下实验:①取口径相同、长度分别为30厘米、60厘米、90厘米的瘪塑料袋各两个,分别标为A1、A2, B1、B2和C1、C2。②微微张开塑料袋A1的袋口,将袋口紧贴嘴(如图乙),将口中的气体一次性吹入袋中.直至人不能吹气时迅速扎紧袋口,塑料袋呈筒状(如图丙),过程中保证不漏气。用刻度尺粗略测量并估算袋中气体的体积在塑料袋容积中的占比。③微微张开塑料袋A2的袋口,将袋口距嘴10厘米,向袋内快速吹一口气,然后迅速扎紧袋口,用刻度尺粗略测量并估算袋中气体的体积在塑料袋容积中的占比。④换用塑料袋B1、B2和C1、C2,重复步骤②和③,获得结果如表所示。吹气方式 实验组别第1组 第2组 第3组嘴贴袋口吹气 A1中充满气体 B1中气体体约占容积的1/2 C1中气体体约占容积的1/3嘴距袋口10厘米吹气 A2中充满气体 B2中充满气体 C2中充满气体(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否定小明猜想的实验组别是________。(2)实验中,塑料袋C1中的气体并未充满,如何用刻度尺粗略测量并估算袋中气体体积在C1容积中的占比?________。(3)说明“嘴距袋口10厘米吹气,能使塑料袋充满气体”的原因:________。22.(6分)干湿球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蒸发时要吸热,所以这个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另一个温度计读数低。某天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如右图所示,相对湿度表如下表, 则(1)该天空气的相对湿度为_______。(2)在相同室温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值越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 (填“越少”或“越多”)。干球温度 干湿差1.0℃ 2.0℃ 3.0℃ 4.0℃15.0℃ 90% 80% 70% 61%20.0℃ 91% 82% 74% 66%25.0℃ 92% 83% 76% 68%30.0℃ 93% 86% 79% 73%23.(12分)小施同学在学习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后,想用自己的方法,粗略地测量出当地的气压,经过思考和查阅资料,他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方案一:如图1,将一个面积为S的蘸水的吸盘,紧紧地压在一块直立的光滑瓷砖上。在挂钩下挂重物直至吸盘开始下滑,测出重物的重力为G,大气压力等于G,则计算出P=G/S。方案二:如图2,在一支长为1米的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装满水银,用食指紧紧堵住玻璃管开口端,把玻璃管小心地倒插在盛有水银的槽里,待开口端全部浸入水银槽内时放开手指,读出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为h。此时大气压强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则计算出P=ρ水银gh。(1)经讨论,有同学指出,小施设计的方案一并不合理。请阐述不合理之处 。请修改此方案 。(2)方案二中,小施待玻璃管倒插入水银槽并移开手指之后,可以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水银柱将 (选填“全部下落到水银槽中”、“下降一部分”、“不变”)。(3)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小施决定采用方案二,但在准备实验仪器时,小施没有找到合适的玻璃管,同学建议用试管代替,你认为是否可行? ,说出你的理由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有4题,共21分)24.(6分)使用按压式手动取水器能便捷取用桶装水(如图甲),通过不断按压气囊,就可连续不断出水。取水器内部结构如乙图所示,其中A.B是只能朝一个方向打开的阀门,当按压气囊时 ,A阀门关闭,B阀门打开。(1)按压气囊时,通过__________方式增大气囊内气压。(2)请写出气囊弹回时, A.B 阀门的开闭状态。__________。(3)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松开气囊,不能立刻停止出水。某同学认为只需在取水器上增加一个开口并塞上塞子,需要停止出水时,取下塞子即可。为实现上述功能,请在图丙①、②两处位置中选择合适的开口位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25.(4分)香水能使人保持悦人的气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如图甲是球压式的香水瓶,使用时,挤压气囊就会有香水呈雾状喷出,该香水瓶的结构原理如图乙。请你解释该种香水瓶喷洒香水的过程及原理。26.(11分)阿根廷工程师设计了一款新型家用电梯,该电梯外形是长圆筒,升降过程不使用线缆,抽气泵启动,抽走顶部空气,底部空气推动电梯室往上升,需要下楼时,使电梯往下降。底部高压区始终与外界联通,外界大气压为1×105Pa,电梯室质量为100kg,电梯室与圆筒壁之间的摩擦力为200N2。(g=10N/kg)(1)当空载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受到的摩擦力方向__________,气压差形成的压力差为多少N?(2)若质量为60kg的人乘电梯匀速上升,则顶部低压区的气压为__________Pa;(3)抽气机最多能把低压区的气压降到9.5×104Pa,则该电梯匀速下降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__________kg。2024年八上第二章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C D C B D C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D A B A 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5题,每小空2分,共22分)16.(1)b(2)地形因素:(3)增大。17.① 天气 ② 午后2时或14时 ③ 纬度位置 ④ 比热18. 小19.大气压 变小20.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3题,每小空3分,共27分)21.(1)第2、3组(2)将袋内气体挤压到底部,用刻度尺测出鼓起部分的长度,计算出与袋子长度的比值。(3)吹出气体进入袋内,袋口内气体流速大于周围气体,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周围空气进入袋中。22.(1) 76% (2) 越少23.(1) 物体的重力和大气对物体的压力不是平衡力,两者不相等将吸盘向上紧压在一块水平的光滑瓷砖上或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开吸盘时的拉力F,则P=F/S(2) 下降一部分(3) 不可行 一般大气压可以支撑起约70厘米的水银柱,试管不够长四、综合题(本大题共有4题,共21分)24.(1)压缩体积(2)A阀门打开, B 阀门关闭(3)②位置(1分);②位置与桶相通,拔下塞子后,桶内外气压相同,即可停止出水。25.过程:当快速挤压气囊,竖直管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竖直管中的香水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竖直管中的香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喷出。原理:流体在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26.(1)竖直向下;气压差形成的压力差为1200N;(2)人和电梯的总重力:G=(m0+m人)g=(100kg+60kg)×10N/kg=1600N;人乘电梯匀速上升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大气压力的差1=G+f=1600N+200N=1800N,设顶部低压区的压强为p7,则气压差产生的向上的压力为F1=(p0﹣p4)S=(1×105Pa﹣p4)×0.9m3=1800N,则顶部低压区的气压:p1=9.3×104Pa;(3)电梯匀速下降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压力,电梯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差为F2=(p7﹣p2)S=(1×106Pa﹣9.5×107Pa)×0.9m7=4500N;电梯匀速下降,摩擦力方向向上,G总=F2+f=4500N+200N=4700N;总质量为:m总===470kg;则下降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为:m2=m总﹣m6=470kg﹣100kg=370kg。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年八上第二章单元测试卷(试卷+答题卷+答案).doc 答案.doc 答题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