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5观察更多的生的生物细胞分层同步练习班级: 姓名:亲爱的同学们:练习开始了,希望你认真审题,细致做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练习。祝你学习进步!一、填空题1.放大镜的凸起程度 ,放大的倍数就越大。2. 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 片具有相同特点的器物,都具有 功能。放大倍数与中间的 直接有关。3.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人们通常把放大镜叫做 。4.人们发现 和 能把光线汇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5.放大镜放大的倍数与凸透镜的 有关。 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二、判断题6.近视镜的镜片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 )7.照相时想把人照得大些、景照得少些,照相机镜头离人要近一些。 ( )8.随着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增加,不仅所观察物体的图像会变大,而且所观察到的范围也变大。( )9.我们不能用放大镜直接观察太阳,否则很容易灼伤眼睛。( )10.我们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是一个放大的实像。 ( )三、单选题11.周末,科科和同学去户外观察,他们可以用( )把植物上较小的结构放大。A.方形的水杯 B.装满水的矿泉水瓶 C.近视眼镜12.外界物体通过晶状体形成的像要落在( )上,物体的像才清晰。A.瞳孔 B.晶状体 C.视网膜1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 )。A.中央薄、边缘厚B.中央厚、边缘薄C.中央和边缘一样厚薄14.在科学课的学习中,我们经常用到( )。A.望远镜 B.放大镜 C.老花镜15.小明将报纸紧靠在下面四个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观察杯后的报纸文字,文字图像会被放大的是( )。A. B. C. D.16.下列可以用来观察太空的工具是( )。A.放大镜 B.射电望远镜C.普通望远镜 D.显微镜五、连线题17.六、综合题18.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工具,你了解它吗?(1)放大镜,它有 间厚、 薄的特点,这一特点,一般是通过用手 的方法来了解。(2)书本上用放大镜来观察昆虫与花朵的实验如图所示,这时观察到的昆虫与花朵清晰,若将放大镜再靠近昆虫与花朵,这时看到的昆虫与花朵的清晰度会变 。七、简答题19.举例说说用生活中材料制作放大镜的方法。(至少3点)20.放大镜的镜片为什么叫做凸透镜?1.【答案】越大【解析】【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中央凸度有关,中央凸度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象大,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小;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象小,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大。2.【答案】放大;凸透镜;放大;凸度【解析】【分析】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是一种常见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起到放大的作用,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中央凸度有关,中央凸度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3.【答案】凸透镜【解析】【分析】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象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因为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象的功能。人们通常把放大镜叫做凸透镜。4.【答案】凸透镜;凹透镜【解析】【分析】人们发现利用凸透镜和凹面镜能把光线汇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比如放大镜点火柴、太阳灶等。5.【答案】凸度;凸度【解析】【解答】放大镜放大的倍数与凸透镜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镜的倍数就越大。【分析】放大镜是一种凸透镜,可以放大物体。6.【答案】错误【解析】【分析】近视镜片是凹透镜,不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近视镜能使光线推迟会聚,使像正好呈现在视网膜上,使近视眼能看清物体。7.【答案】正确【解析】【分析】照相时,近大远小。8.【答案】错误【解析】【分析】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物体的图象变大,同时观察到的范围视野就越小,所获得的信息也会更少,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9.【答案】正确【解析】【分析】放大镜具有聚焦作用,当无数的强光对准同一个点会产生强大的热,可以点燃很多物质,所以不能用放大镜直接观察太阳。10.【答案】错误【解析】【分析】凸透镜的成像与焦距有关,二倍焦距以外,倒立缩小实像;二倍焦距,倒立等大实像,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实像;一倍焦距不成像;一倍焦距以内,正立放大虚像;成实像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在凸透镜同侧。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11.【答案】B【解析】【分析】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只要具有透明,中间厚凸起的结构比如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可以用它把植物上较小的结构放大。12.【答案】C【解析】【解答】视网膜是物像的感受器,所以外界物体通过晶状体形成的像要落在视网膜上,物体的像才清晰。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视网膜居于眼球壁的内层,是一层透明的薄膜。视网膜由色素上皮层和视网膜感觉层组成,两层间在病理情况下可分开,称为视网膜脱离。13.【答案】B【解析】【分析】 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透明、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成像特点是放大、正立、同侧、虚像。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14.【答案】B【解析】【分析】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看到物体的细微之处。15.【答案】B【解析】【分析】水在圆形的杯中,水和杯中形成了一个凸透镜,具有放大的功能。故此题选择B。16.【答案】B,C【解析】【分析】我们需要用特殊的望远镜来观察太空,比如射电望远镜、 哈勃太空望远镜等。17.【答案】【解析】【解答】钟表修理工配戴的眼睛属于凸透镜;医生用的额镜属于凹面镜;潜望镜属于平面镜。【分析】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凸透镜分为双凸、平凸和凹凸(或正弯月形)等形式,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故又称会聚透镜;凹面镜 ,即凹面的抛物面镜。平行光照于其上时,通过其反射而聚在镜面前的焦点上,反射面为凹面,焦点在镜前,当光源在焦点上,所发出的光反射后形成平行光束,也叫凹镜,会聚镜;表面平整光滑且能够成像的物体叫做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来自物体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表面、玻璃板等都相当于平面镜。 我们把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叫作平面镜。18.【答案】(1)中;边缘;摸(2)模糊【解析】【分析】(1)放大镜,它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这一特点,一般是通过用手摸的方法来了解,用手感知放大镜镜片的特点。(2)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不停调整放大镜与观察物体的距离,找到最清晰的像,书本上用放大镜来观察昆虫与花朵的实验如图所示,这时观察到的昆虫与花朵清晰,若将放大镜再靠近昆虫与花朵,这时看到的昆虫与花朵的清晰度会变模糊。19.【答案】①用玻璃瓶装满水。②找一块有机玻璃,用砂纸、牙膏打磨成凸透镜。③找个远视眼镜片。【解析】【解答】用生活中材料制作放大镜的方法:用玻璃瓶装满水。找一块有机玻璃,用砂纸、牙膏打磨成凸透镜。找个远视眼镜片。【分析】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20.【答案】因为放大镜的镜片是中央厚、边缘薄且透明的物体,能放大物体图像。【解析】【分析】凸透镜是指那些中间厚,边缘薄,并且有会聚作用的一种特殊的镜子,而放大镜便是用这种原理制成的,所以人们把放大镜叫做凸透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