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一 课标要求)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了解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 二 素养目标)①历史解释:理解“洋务派”“洋务运动”“近代化”的含义。②时空观念:列表总结洋务运动中所创办的军事工业与民用企业,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③唯物史观: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评价洋务运动,培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④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洋务派探寻国家富强的主要活动,培养放眼世界、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师出示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时的场景和金田起义浮雕的图片。图一 图二师:这两张图片反应了19世纪中叶的两个重大事件,你能说出来吗?对当时的清政府来说,局势是怎样的?提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内忧外患。教师概述: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的清政府陷入了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列强入侵的困境,宛如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不少仁人志士寻找济世良方,今天就让我们化身为小医生,跟随这些仁人志士一起来探索这场“自我疗伤”的洋务运动。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洋务运动。一、洋务运动的兴起师: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最早启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是什么政治派别?他们开展了什么运动?生:洋务派。洋务运动。师:阅读课文之后,说说什么叫洋务派。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比较开明的官员,被称为“洋务派”。师: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等又是什么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表。洋务运动时间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主张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代表人物 中央 恭亲王奕?地方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口号,“自强”“求富” [过渡]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洋务派是怎样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的。师:阅读教材,指出洋务运动分为几个阶段,主要进行了哪些活动。指导学生从阶段、时间、口号、创办的企业等方面列表归纳。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完成如下表格。学生交流后,教师多媒体展示。项目 军事工业 民用企业时间 19世纪60年代开始 19世纪70年代开始口号 “自强” “求富”主要 企业 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师:为什么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事工业?生:鸦片战争中,中国武器落后,致使战争失败。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师:为了满足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采取了哪些措施?生: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师:创办军事工业,需要巨额经费,但当时清政府财政面临枯竭。洋务派看到外国资本主义以工商业致富,认为“求富”是“自强”的先决条件,于是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企业。师过渡: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实现强兵,接下来清政府是如何实现强兵的呢?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列表归纳洋务派建立新式海陆军的过程。生:时期 措施19世纪60年代 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19世纪70年代 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19世纪80年代 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同年还在台湾建立行省 师:请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总结)师:(1)评价:(积极)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要充分肯定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①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的发展。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消极)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2)启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不能改变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趋势。[过渡]清政府在进行洋务运动的同时也遭遇了严重的边疆危机。二、边疆危机美、日等国展开了对中国台湾的侵略,俄国也出兵侵占中国新疆伊犁地区;1883年,法国攻击驻守越南的清军,中法战争爆发。师:阅读课文,说说清政府为了加强边防和反击侵略进行了怎样的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回答:生: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8年,清军成功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新疆建省,巩固了西北边防,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1885年初,法军在越南北部向清军大举进攻,老将冯子材临危受命,积极备战,于3月取得镇南关大捷,扭转了整个战局;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于1885年决定在台湾建立行省。台湾建省,加强了东南海防,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员,先后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掀起了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政府统治的洋务运动。这一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与此同时,清政府也面临了一系列严重的边疆危机。 K教学至此,请使用《名校课堂》同步训练部分。展示图片:鸦片战争清军战舰 甲午中日战争清军战舰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两场战役中清军的战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回答,教师继续引导)师:为什么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清军的装备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一向夜郎自大的清朝统治者为什么会一反常态,运用西式的军事装备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第4课:洋务运动。一、洋务运动的兴起师: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均战败,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大半个中国,清政府陷入内忧外患的危局之中。西方侵略者在东方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降服了大清帝国。刀枪土炮不敌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腐朽的清王朝无法战胜强大的资本主义列强。面对这样的社会形势,清政府的态度是怎样的?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他们掀起了洋务运动。师:什么是洋务运动?生: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中期清朝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僚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表:项目 洋务运动时间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主张(目的) 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目的: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口号 “自强”“求富”代表人物中央 恭亲王奕?地方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 师: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他们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没有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治标不治本,为其最后的命运埋下伏笔。过渡:接下来我们共同来看看洋务派具体是怎样学习西方的。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师:洋务运动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口号,请同学们找出起止时间和口号。生:洋务运动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19世纪60年代起,口号是“自强”,创办了一系列军事工业,后期是19世纪70年代起,口号是“求富”,开办了民用企业。师:为什么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事工业?他们创办了哪些军事工业?生:鸦片战争中,中国武器落后,致使战争失败。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近代军事工业。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第二目:从时间、创办者、企业地位方面列表归纳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生: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时间 创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地位1865年 李鸿章、曾国藩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当时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1866年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远东第一大船厂 展示:洋务运动中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的分布图。展示: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竹制火铳和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师: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生:生产出较为先进的武器。师:为了满足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采取了哪些措施?生:兴办新式教育,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展示: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京师同文馆1862年8月正式批准成立,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1872年清政府首次派遣的30名赴美留学生合影学生分小组讨论:洋务派为什么要开办民用企业来辅助军事工业?师生总结:军事工业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撑,需要各种原料跟进,生产出来的新式武器是用来装备军队的,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再加上统治者贪婪腐朽,导致军事工业成本极高。外国不断入侵勒索,国内农民不断反抗,使本来就财政严重亏空的政府更是雪上加霜,于是开办民用企业,取得经济效益,使国家富裕而辅助军事工业。师:自主学习教材第二目第二段:从时间、创办者、企业地位方面列表归纳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生:交流表格内容。师:展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时间 创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1872年 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 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1876年 张之洞 开平煤矿 大型近代化煤矿1893年 汉阳铁厂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1893年 湖北织布局展示表格:对比军事工业与民用企业项目 军事工业 民用企业异 政府出资兴办,产品直接拨给军队使用;对外国资本主义有很强的依赖性 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入市场同 都受官府控制;都采用了近代机器生产;都以维护清王朝统治为目的;都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关系 军事工业是洋务运动的核心,民用企业是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原料、能源、运输等方面的困难而开办的过渡: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实现强兵,接下来再看看清政府是如何实现强兵的。三、建立新式海陆军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洋务派建立新式陆军的过程。生:(1)开始时间:19世纪60年代。(2)措施: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3)影响: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洋务派筹建新式海军的过程。生:(1)背景:19世纪70年代,中国的东南海疆也受到列强的严重威胁;在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倡议下,清政府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2)成果:到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3)设立机构: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同年还在台湾建立行省。四、评价洋务运动展示材料:材料一:这个过程不仅搬入了西方的枪炮、轮船、弹丸、雷管,而且使外国制器之器(机器)也由此而入中国,中国社会因之出现了若干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场所。——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由于轮船招商局与洋商开展了积极的竞争,使“洋船少装货客,三年共约银四百九十二万三千余两。因与该局抗衡,减落运价三年共约银八百十三万六千余两”。——王健《洋务运动对近代工业影响探析》材料三:洋务运动所创办的新式文化教育事业大约有30余个,正是这一批事业,向中国人传播了声、光、化、电和西方的史地国情,从而打开了封建传统文化之外的新知识。——陈雪等编著《中国革命史通论》师:阅读上面的材料,思考: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向西方学习”涉及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军队建设和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它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呢?生:(1)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技术,创办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成为中国工业化的起点;(2)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五、边疆危机(1)收复新疆师:洋务运动时期,我国是如何加强西北塞防的?生:①背景: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新疆大部分地区被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率军占据,俄国还出兵侵占了伊犁。②概况: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2)19世纪60年代,美国派军队进攻台湾,失败后转而支持、联合日本侵略台湾;1874年日本派军队进攻台湾。(3)中法战争:19世纪中后期法国控制越南后,挑起中法战争;1885年冯子材率领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法军败退,但清政府仍与法国签订《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对越南的占领。教师提问:从上述边疆危机中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引导学生回答:近代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就要挨打;我们需要重视国防建设;等等。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运动的结果是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中国仍然遭受了严重的边疆危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