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参与民主生活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参与民主生活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九年级学生小泽发现学校附近有一家非法经营的网吧,一些学生课余时间经常泡在那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于是,小泽拨打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这一情况。不久,这家网吧被依法取缔了。
1.你怎样看待小泽拨打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行为?
2.小泽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反映问题?
小泽拨打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是积极参与民主生活,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表现。这种行为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推动我国民主建设的进程。
导入新课
小泽还可以向人大代表反映;向有关部门举报;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第二框 参与民主生活
自主学习
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
3.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
4.如何增强民主意识?
01
行使民主权利
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必要性、内涵和要求
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要求
知识点
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必要性
内涵
易错:形式丰富,公民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
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途径)
民主选举
民主协商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民主选举的形式
直接选举
选民
被选举人
间接选举
选民
选民代表
被选举人
等额选举
侯选人名额
应选名额
等 于
差额选举
应选名额
侯选人名额
大 于
选举人角度
候选人角度
民主选举
地位: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1.如果让班级全部同学直接投票产生班长,这是什么选举方式
2.如果各小组先推选代表,由代表投票产生班长,这是什么选举方式
3.如果由班主任和全体同学先确定一位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同学投票决定,这是什么选举方式
4.如果由班主任和全体同学先确定若干名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同学投票,票数最多者为班长,这是什么选举方式
班长怎么选?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幸福村需要参加投票选举,在“投谁一票”的问题上你是怎么想的?
谁当选都和我没关系,不去投票。
谁能带来好处,票就投给谁。
谁有能力,票就投给谁。
谁弱势,票就投给谁。
你同意上述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与同学讨论交流。
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原则:民主选举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探究
民主选举
民主选举
地位
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形式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原则
民主选举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要求
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民主协商
范围、途径:在各领域各层级,人民群众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的问题,通过提案、座谈、论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协商。
意义:①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②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
民主决策
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1)地位:
(2)要求(作用):
(3)形式: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民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方式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专家咨询制度:某些具有专业性的重大决策,需要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如高考改革等,需要听取教育专家的意见。一般有论证会,座谈会等形式。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一般采用公示的方式在新闻媒体、相关会议、文件通报、单位政务公开栏和有关行政村、基层站所公告栏上进行。对公示后的群众反映、建议和举报,由有关职能部门、乡镇受理并予以答复。
社会听证制度:听证会举办方会分别邀请各界代表,在听证会上,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拓展知识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
地位:
意义:
实行民主管理,有利于广大人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
探究
幸福村在建设的过程中,有人利用职务之便,从项目建设中谋取利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说说这样做的理由。
实行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
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意义:①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②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民主监督
联系八下《依法行使权利》内容,想一想公民民主监督的注意事项?
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正确行使监督权
②依照法定程序,以事实作为依据,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③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他人的合法利益等
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指就即将要出台的某项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出谋划策(事前咨询、事中)
指就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在决策实施过程或工作过程中提出意见和建议(事后监督,包括批评、质问、评议政府、信访等)
公民只是有权利参与决策过程,没有决策权,国家决策机关拥有决策权
02
增强民主意识
“我为二十大建言献策”活动征集后各界群众踊跃参与24小时即收到近1万条留言。
思考:从中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所增强
民主意识就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意识,就是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自觉愿望和要求。
思考:公民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
(1)必要性: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P41第一段
(2)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P42
(3)意义: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P42
探究
幸福村实行民主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村务管理和活动表决一般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如果你是少数派,你会
面对成员间的意见分歧,如果你是负责人,你会
当村里内部发生利益冲突时,如果你是冲突的一方,你会
面对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如果你是负责人,你会
树立主人翁意识,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但要自觉服从共同要求
要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作出协调
要有责任意识、顾全大局,理性对待
重视他人意见,客观辩证分析,逻辑清晰表达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
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
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知识点
探究
谣言终究会不攻自破,清者自清,最好不干涉,让谣言自生自灭。
谣言是没的事实依据捏造的话,不能传播。
说话权利包括说错话的权利,对谣言的宽容本质上是对说话权利的保护。
有些谣言没有什么大的危害,可以宽容。
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互联网时代,谣言通过网络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形式的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
幸福村在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谣言,对此,同学们有不同的态度和观点。
公民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知识点
课堂小结
参与民主生活
行使民主权利
增强民主意识
公民参与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主要形式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
如何增强民主意识
自觉遵守宪法
积累民主知识
依法参与公共事务
课堂检测
1、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公民参与。下列对“公民参与”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罗某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民主协商
B.王某参与市政府举办的居民用电阶梯性价格听证会--民主决策
C.某县居民公开公平公正选举选民赵某为县人大代表--民主选举
D.村民在公开栏查看核实惠民惠农补助资金发放情况--民主监督
A
课堂检测
2、现代社会,民主已经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下列活动体现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生活的有( )
①大四学生小明利用寒暑假参加志愿者活动
②王老师作为市民代表参加物价调整听证会
③李医生积极参加当地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
④小梁通过新闻联播,观看神舟十五发射现场盛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①③
C
课堂检测
3、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某市举行“我为两会写微议案”活动,共收到学生提交的微议案2万余条,议案关注的内容从“双减”到乡村振兴,从科教兴国到中国式现代化……连续八年,该地学生的优秀微议案被带上全国两会。这体现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是(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监督
D.基层民主
B
课堂检测
4、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是政治素养提高的重要表现。下列选项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
B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①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