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梳理

资源简介

世界历史(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专题一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知识点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背景:
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使拉美人民深为不满;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1)南美洲北部地区:玻利瓦尔。
(2)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
3.过程:
(1)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打败西班牙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2)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4.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知识点2印度民族大起义
1.起止时间: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1859年起义烈火被英军扑灭。
2.原因:
(1)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2)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3)英国还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4)随着在印度统治的稳定,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
3.著名的民族英雄:英军进攻章西城,年轻的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直到壮烈牺牲。
4.意义: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专题二 俄国的改革
知识点1彼得一世改革
1.原因: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内容:
(1)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2)军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3)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4)文化教育: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5)社会生活: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3.影响:
(1)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2)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3)在彼得一世的统治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知识点2废除农奴制
1.时间:1861年。
2.领导者:亚历山大二世。
3.原因:(1)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2)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使社会矛盾尖锐化。
4.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5.性质: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7.废除农奴制的影响:
(1)积极影响: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消极影响: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专题三 美国内战
知识点1时间及原因
1.时间:1861-1865年。
2.原因:
(1)根本原因:南北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
(2)直接原因:1860年,主张限制奴隶制发展的林肯当选为总统。
知识点2经过
1.开始: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
2.初期:南方蓄谋已久,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
3.转折: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北方获胜,避免了美国分裂。
知识点3实质及意义
1.实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专题四 日本明治维新
知识点1时间、背景与目的
1.开始时间:1868年。
2.背景:
(1)国内危机:德川幕府推行的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2)民族危机:日本面临沦为西方国家半殖民地的危险。
(3)社会危机: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社会危机加深。
3.目的:摆脱危机,富国强兵,巩固明治天皇政府的统治。
知识点2主要内容
1.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3.经济: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4.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知识点3性质及影响
1.性质: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影响:
(1)积极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消极影响: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专题五 第二次工业革命
知识点1时间、背景、标志及相关国家
1.时间:19 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
2.背景:
(1)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
(2)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和扩展。
3.标志:电力及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4.相关国家:英、德、美、日、法、俄等资本主义国家。
知识点2主要成就
主要成就 人物 主要贡献 影响
电的应用 法拉第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31年)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爱迪生 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内燃机 奥托 发明煤气内燃机(1876年) 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戴姆勒 发明汽油内燃机(1883年)
狄塞尔 发明柴油内燃机
交通工具 本茨 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扩大了人们的活动空间,加强了各地的联系
福特 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1913年)
莱特兄弟 飞机试飞成功(1903年)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诺贝尔 发明现代炸药(1867年) 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现代塑料工业诞生;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海厄特 发明赛璐珞的制造技术(1869年)
夏尔多内 发明人造纤维(1884年)
知识点3影响
1.对人类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对资本主义国家: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3.对世界: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专题六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项目 情况 影响
人口变化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为工业化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劳动力结构变化 (1)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减少,从事工业和商业的人口增长,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2)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 (1)促进了工业和商业的发展(2)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教育变化 19世纪以后,欧美主要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国家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城市化 (1)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2)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使城市的环境得到改善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看变化
社会问题 环境污染严重: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成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 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贫富分化加剧;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工人的收入却难以糊口 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
专题七 近代科学与文化
类别 人物 成就 影响/地位
科学 牛顿(英国) (1)三大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2)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
达尔文(英国) 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打破了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城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文学 巴尔扎克(法国) 完成了一套名为“人间喜剧”的小说集,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 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 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音乐 贝多芬(德国) 代表作:《英雄交响曲》 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思象力和激信,富有感染力;表达出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美术 梵高(荷兰) 代表作:《夜问的咖啡馆》《向日葵》等 —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专题八 第一次世界大战
知识点1时间、原因及交战双方
1.时间:1914年7月至1918年11月。
2.原因:
(1)根本原因: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2)直接原因(导火索):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
3.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等)与协约国(俄、英、法、意大利、塞尔维亚等)。
知识点2进程
1.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这场战役异常惨烈,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最终法军挫败了德军的进攻。
3.后期:1917年,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不久,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4.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面结束。
知识点3性质、特点及影响
1.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面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战争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
(2)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3)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专题九 列宁与十月革命
知识点1十月革命的原因
1.客观原因: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反而宣布继续履行沙皇政府的“义务”,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
2.主观原因:布尔什维克党确立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知识点2十月革命的时间及经过
1.时间:1917年11月(历十月)。
2.经过: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起义者冲进冬官,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知识点3十月革命的性质及意义
1.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十月革命的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专题十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知识点1巴黎和会和《凡尔赛条约》
1.巴黎和会:
(1)时间:1919年1月。
(2)目的: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
(3)操纵国:英国、法国、美国。
(4)性质: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
(5)结果: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等一系列条约;决定建立国际联盟。
(6)影响:
①对中国:巴黎和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引发了五四运动。
②对世界: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
2.《凡尔赛条约》:
(1)签订时间:1919年6月。
(2)主要内容
政治 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一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
军事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德国陆军的人数;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外交 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赔款 由协约国设立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3)影响:《凡尔赛条约》与协约国和其他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知识点2 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
1.华盛顿会议:
(1)时间: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
(2)目的: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3)背景:①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②日本实力增强,几乎独霸中国,英、美力图遏制日本的扩张,三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
(4)参会国:美、英、法、日、真、荷、比、葡和中国等9个国家,由美国主导会议。
(5)结果: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
(6)影响: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华盛顿体系。
2.《九国公约》:
(1)内容:①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②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2)影响:①对美国: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②对日本: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③对中国: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知识点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专题十一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知识点1新经济政策
1.开始时间:1921年春。
2.领导人:列宁。
3.背景: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4.内容:
(1)农业: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
(2)商业;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3)工业: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4)分配: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5.特点: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6.作用: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知识点2社会主义工业化
1.时间: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2.成就: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3.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进行。
4.评价: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一方面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来,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知识点3农业集体化
1.时间: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2.特点: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苏联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
知识点4苏联模式
1.公布新宪法: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苏联新宪法的公布,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也称作“斯大林模式”。
3.“斯大林模式”的实质: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
主要内容(或特点) ①实行余粮征集制,中小企业国有,取消自由贸易。②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 ①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②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③商业方面:实行自由贸易。 ①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②政治上: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评价 ①为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②随着战争的结束,开始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①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②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4.苏俄(联)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
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
主要内容(或特点) ①实行余粮征集制,中小企业国有,取消自由贸易。②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 ①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②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③商业方面:实行自由贸易 ①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②政治上: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评价 ①为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②随着战争的结束,开始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①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②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专题十二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知识点1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对印度的掠夺加剧;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
2.概况:
(1)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①时间:1920-1922年。
②内容: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
③结果:1922年,甘地决定停止运动。
(2)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①开始时间:1930年。
②主要形式:不服从
③要求: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法等。
④结果: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双方妥协。
3.代表人物:甘地。
4.影响: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知识点2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实际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战争结束后,英国继续维持在埃及的统治,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
2.概况:1918年,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3.意义:华夫脱运动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3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1.原因:1910年,墨西哥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墨西哥政府颁布了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但这部宪法并未得到有效实施,墨西哥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2.目的: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实施。
3.改革措施:打击寡头势力,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打破少数人占有大量土地的局面;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与发展;发展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等等
4.意义:卡德纳斯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专题二次世界大战
专题十三 罗斯福新政
知识点1经济大危机
1.时间:1929-1933年。
2.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主要原因:生产力提高,但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生产相对过剩。
(3)直接原因: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造成股票价格突然暴跌。
3.特点:
(1)持续时间特别长:1929-1933年。
(2)波及范围特别广:由美国开始并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破坏性特别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1/3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失业人数超过3000万,。
4.影响:给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贸易等以沉重打击;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使德国和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苏联利用经济大危机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等,取得巨大成就。
知识点2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实施新政。
2.目的: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特点: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4.措施:
(1)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3)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4)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5)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5.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6.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1)积极影响: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现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局限性: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专题十四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知识点1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扩张
1.墨索里尼上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
2.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3.对外扩张:
(1)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醉心于领土扩张,梦想恢复罗马帝国时期的疆界、地位和尊严。
(2)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在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
(3)1935年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第二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知识点2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希特勒上台: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2.德国法西斯对内独裁:
(1)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
(2)法西斯政权为加强思想控制,还焚烧了大量的进步书籍。
(3)法西斯政权迫害犹太人。
3.德国法西斯对外扩张:
(1)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建立起庞大的军队。
(2)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3)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4)1939年3月,德国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知识点3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广田弘毅上台: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2.日本法西斯侵略扩张:
(1)日本加紧扩充军备,军费开支占全部财政收入的近一半。
(2)制定了《国策基准》,把“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定为日本的根本国策。
(3)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
3.轴心国集团形成: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个集团称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专题十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
知识点1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2.直接原因: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
3.催化因素:英、法等国的缓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知识点2进程
进程 事件
序幕 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全面爆发 (1)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2)1939年9月1日,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镀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逐步扩大 (1)欧洲西线战场:1940年4一5月,德国攻占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1940年5-9月,德国打败法国,意大利对法国宣战,德国空袭英国(2)欧洲东线战场: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最大规模 (1)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2)1941年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对美宣战,美国加入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列(3)日本向东南亚等地区发动进攻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942年1月,26个国家的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转折 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意大利投降 1943年9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战后安排 (1)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2)雅尔塔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3)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会晤。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德国投降 1945年5月,苏军攻克柏林。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日本投降 (1)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也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2)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知识点3性质及影响
1.性质:是一场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影响:
(1)积极方面: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②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③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消极方面:①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范围的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②改变了世界格局,使战后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3.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比较项 一战 二战
时间 1914—1918年。 1939—1945年。
爆发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交战双方 同盟国与协约国。 轴心国集团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重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
性质 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战后出现两极格局。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启示 战争是残酷的,要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专题十六 冷战
知识点1冷战的发生
1.冷战的概念: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冷战的原因: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3.杜鲁门主义:
(1)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2)杜鲁门主义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
4.马歇尔计划:
(1)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2)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3)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知识点2德国的分裂
1.背景: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
2.导火索:1948年爆发“柏林危机”。
3.分裂:
(1)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
(2)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
4.影响: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知识点3北约与华约对峙
1.北约:
(1)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2)北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2.华约:
(1)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总部设在苏联的莫斯科。
(2)华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华约实际上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
(3)北约和华约的相继成立,使美苏双方的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 两极格局形成。
知识点4冷战的实质、结束和影响
1.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2.结束: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
3.影响:
(1)形成以美称为首的两极格局,给世界和平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造成了德国、朝鲜的分裂,并引发局部战争。
(2)给美苏两国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但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专题十七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知识点1欧洲的联合
1.二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
(1)内部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外部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2.联合的时间: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
3.联合的目的: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维护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
4.联合的历程:20世纪50年代初,组成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93年,组成欧洲联盟。
5.联合的影响: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
程;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知识点2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1.美国的发展:
(1)二战后,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 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经济地位下降,霸主地位动摇。
(3)20世纪90年代以后 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日本的崛起:
(1)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2)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了“和平宪法”。
②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扶持日本。
③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
④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膨胀,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4)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发展原因的异同
①相同原因:都重视高科技的发展;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
②不同原因:美国有战后霸权地位确立的推动;日本有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的推动;西欧走向联合发展,成立欧洲共同体。
知识点3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目的: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主要内容:随着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
3.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①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②资产阶级也认为实行这种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③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专题十八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知识点1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经互会:
(1)建立:1949年,苏联同一些东欧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 “经互会”。
(2)作用:①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②苏联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③斯大林还取消了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2.中苏关系: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知识点2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苏联的三次改革:
时间 内容
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开始 ①政治上,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②经济上,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
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4年开始 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年开始 最初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总体效果不佳。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改革存在的问题 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
2.中国改革开放与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
项目 中国改革开放 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文化大革命”带来一系列经济、政治危机 经济、政治形势恶化
时间 1978年开始 1985年开始
领导人 邓小平 戈尔巴乔夫
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在政治、教育等方面进行改革 由于经济改革效果不佳,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结果 取得巨大成就,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导致苏联解体
中苏改革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 ①改革中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②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③是否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④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等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对策
启示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③坚持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制定改革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国情。⑤对出现的新思想和价值观要正确认识
知识点3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各国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社会主义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2.苏联解体:1991年底,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
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实质:是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资本主义制度取代社会主义制度。
4.苏联解体的原因:
(1)根本原因:苏联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
(2)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3)外部因素: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4)催化剂:1991年8月19日,八一九事件失败,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5.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
(1)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2)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3)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确保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4)要大力发展经济,结合国情制定政策。
(5)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对待西方思想文化。
专题十九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知识点1万隆会议
1.时间、地点、与会国: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亚洲、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也就是万隆会议。
2、议题:讨论保卫和平、 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3.内容:会议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4.性质: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5.结果: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6.意义:
(1)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2)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3)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逐渐推行开来。
7.万隆精神:万隆会议会议所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知识点2“非洲年”
1.非洲解放首发地: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
2.利比亚、埃及与阿尔及利亚独立:1951 年底,利比亚宣布独立。1952 年,埃及爆发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次年成立了埃及共和国。1962 年,阿尔及利亚推翻法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3.“非洲年”:1960 年,非洲有 17 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
4.非洲摆脱殖民主义枷锁: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知识点3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古巴:
(1)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经过数年的武装斗争,最终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古巴的独立沉重打击了美国在拉美的霸权,鼓舞了世界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2.巴拿马: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3.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
人物 国别 主要事迹
华盛顿 美国 领导北美人民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章西女王 印度 参加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壮烈牺牲。
玻利瓦尔 委内瑞拉 率领起义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
尼赫鲁 印度 1947年,领导印度人民实现印度的独立。
纳赛尔 埃及 领导人民赢得埃及的真正独立。
卡斯特罗 古巴 领导古巴人民推翻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并使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专题二十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知识点1联合国
1.成立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
2.成立时间、地点:1945年10月,美国纽约。
3.主要机构:
(1)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
(2)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
(3)联合国秘书处
4.地位: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5.首要宗旨: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6.作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知识点2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1.经济全球化:
(1)原因: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全球性经济组织的建立;跨国公司的推动。
(2)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明显。
(3)影响:
①积极影响: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推广和扩散;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有利于带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追赶和超越。
②消极影响: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必然存在着许多不公平、不合理的方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挑战。
2.世界贸易组织(WTO):
(1)背景: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2)成立: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
(3)宗旨: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等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
(4)职能: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5)影响: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它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专题二十一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知识点1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1.背景:两极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爆发,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恐怖活动抬头,威胁着世界安全。
2.世界不稳定的主要因素: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的重要表现:
(1)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越过联合国安理会, 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
(2)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3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
(3)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未经联合国授权,拉拢部分国家,发动战争,占领伊拉克。
(4)对利比亚、叙利亚等进行军事干涉。
知识点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原因:
(1)美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2)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表现:
欧盟成立后,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中国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俄罗斯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知识点3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1.背景: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
2.努力: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3.中国的贡献:
(1)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各种和强权政治,维不于涉别国内政。
(2)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3)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专题二十二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知识点1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1.计算机网络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
2.“信息时代”: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3.影响:互联网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现代社会也因互联网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引发网络安全问题。
知识点2妇女地位的提高
1.选举权: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
2.参加工作: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妇女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妇女摆脱家庭的束缚,参加社会工作。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行业中,都活跃着女性的身影。
3.法律保障: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知识点3生态与人口问题
1.生态问题:
(1)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
(2)环境危机不仅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
2.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
(2)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尖锐。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也构成了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