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人体免疫功能异常——高二生物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小练1.对某患者治疗时发现,其体内的抗体损伤了神经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而使其神经冲动传递受阻。该病属于( )A.过敏反应 B.自身免疫病 C.免疫缺陷病 D.线粒体异常疾病2.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T细胞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Mcl-1蛋白可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下列疾病或应用中可能与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 )A.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 B.先天性免疫缺陷病C.系统性红斑狼疮 D.艾滋病3.下列有关免疫失调和免疫学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B.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侵染初期就丧失免疫清除功能C.使用免疫抑制剂降低免疫排斥反应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D.可利用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检测病原体和肿瘤标志物4.过敏反应是常见的一-种免疫异常引起的疾病,全世界20%~40%的人被过敏问题困扰。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会引起人体免疫反应产生抗体B.在过敏原刺激下,活化的T细胞能释放组胺等物质C.过敏反应都具有反应发作迅速,消退也迅速的特点D.过敏反应的个体差异性较大,但不具有遗传倾向性5.下列有关免疫失调所引起的疾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使人体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B.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C.过敏反应是由过敏原刺激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产生组胺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D.过敏反应一般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而自身免疫病会使导致某些器官功能受到影响6.下列有关免疫失调和免疫学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器官移植后病人应服用免疫抑制剂防止术后感染B.HLA必须完全相同才可以进行器官移植C.注射青霉素前进行皮试能判断机体是否对青霉素过敏D.HIV主要侵染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7.艾滋病(ADS)是由HV引起的免疫缺陷病,致死率极高。对HV疫苗及治疗艾滋病相关药物的研制势在必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共同进餐不会感染艾滋病B.HV的RNA进入人体细胞后,将逆转录形成DNAC.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播给后代,属于一种遗传病D.HIV侵入机体后,能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患者体内有相应抗体8.下列关于免疫功能缺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免疫功能缺陷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B.免疫缺陷包括原发性免疫缺陷和继发性免疫缺陷C.原发性免疫缺陷与遗传有关,继发性免疫缺陷是由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D.大多数免疫缺陷都属于后天获得的免疫缺陷9.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可形成大量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可参与形成复合物,沉积在皮肤、关节、心脏、肾脏等处,引起急、慢性炎症及组织坏死;也可直接与组织细胞作用,破坏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这些自身抗体是一类由浆细胞或记忆细胞产生的蛋白质B.这些自身抗体参与形成的复合物可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C.免疫抑制剂能减少自身抗体产生,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D.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自身免疫病10.艾滋病是由HIV(RNA病毒)引起的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目前单纯依靠药物无法完全治愈。下图是 HIV 感染T细胞的过程,请回答问题:(1)由图可知, HIV进入人体后, 特异性识别靶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 并在CCR5的帮助下与靶细胞膜融合, 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HIV向胞内注入___________及能催化②过程的___________,以周围游离的4种___________为原料合成相应产物。产物通过核膜上的___________(结构)进入细胞核并整合到基因组上。当靶细胞被激活后,整合的DNA会指导合成HIV的___________进行组装,释放出的子代HIV 进而感染健康细胞。(2)研究结果显示CD4 分子是T细胞正常行使功能所必需的,CCR5不是其必需的。①科研人员为了阻止HIV对T细胞的侵染,提出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变特定DNA片段碱基序列的一种生物技术)使________(填“CD4”或“CCR5”)基因丧失功能。②构建人源化免疫系统的模型小鼠若干,平均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分别注射等量的HIV。当HIV在小鼠体内达到一定水平时,甲组注射一定量未经基因编辑的Т细胞,乙组注射等量经过基因编辑的Т细胞,结果如上图。由图可知,注射T细胞时间为感染病毒后第_________周。从第6周开始,与甲组相比,乙组小鼠体内的病毒载量________,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体液中的HIV被抗体结合。此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自身产生抗体损伤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属于自身免疫系统敏感度过强所致,是自身免疫病,并非免疫缺陷病,也不是过敏原引发的过敏反应,与线粒体无关。2.答案:C解析:Mcl-1蛋白活性被抑制,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免疫反应功能增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病,由免疫反应功能过强导致;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都是免疫反应减弱的;故选C。3.答案:B解析:A、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过敏反应是一种特殊的体液免疫,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A正确; B、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侵染初期机体的免疫系统可进行正常的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等功能,B错误; C、器官移植后病人应服用免疫抑制剂防止对移植的器官产生免疫排斥,免疫抑制剂使免疫功能下降,能提高成活率,C正确; D、由于抗原和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免疫学技术和制剂在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检测病原体和肿瘤标志物等,D正确。故选:B。4.答案:A解析:A、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会引起人体免疫反应产生抗体,但不会出现过敏反应,A正确;B、组胺是抗体吸附到的那类组织细胞所释放的物质,B错误;C、过敏反应不一定都具有反应发作迅速,消退也迅速的特点,C错误;D、过敏反应的个体差异性较大,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性,D错误;5.答案:B解析:A、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使人体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A正确; B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B错误; C过敏反应是由过敏原刺激肥大细胞等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产生组织胺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 C正确; D过敏反应一般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而自身免疫病会导致某些器官的功能受到影响,D正确。故选:B。6.答案:C解析:A、器官移植后病人应服用免疫抑制剂防止对移植的器官产生免疫排斥,免疫抑制剂使免疫功能下降,不能防止术后感染,A错误;B、HLA必须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B错误; C、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注射青霉素前进行皮试能判断机体是否对青霉素过敏,C正确;D、HIV主要侵染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但不属于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是免疫功能过强,艾滋病是由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功能不足,D错误。故选C。7.答案:C解析: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所以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共同进餐不会感染艾滋病,A正确;HIV属于RNA病毒,HV侵入人体的辅助T细胞后,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DNA,并大量增殖,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引发艾滋病,B正确;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播给后代,并不是遗传病,而是一种传染病,C错误;HIV经侵入机体后,能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患者体内有相应抗体,D正确。8.答案:A解析:免疫功能缺陷是指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A错误。免疫缺陷包括原发性免疫缺陷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由遗传因素或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不全而引起的免疫障碍称为先天性或原发性免疫缺陷,如原发性B淋巴细胞缺陷造成的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由后天因素而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称为获得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最典型的是艾滋病,B正确。原发性免疫缺陷与遗传有关,后天获得的免疫缺陷是由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如艾滋病,C正确。大多数免疫缺陷都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D正确。9.答案:A解析:A、机体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A错误;B、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吞噬消化,B正确;C、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反应(如产生抗体)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属于免疫功能过于强大导致的疾病。因此,使用免疫抑制剂能降低免疫功能。减少自身抗体产生,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C正确;D、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有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属于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疾病,D正确。故选A。10.答案:(1)受体(CD4);流动性;RNA ;逆转录酶;脱氧核糖核苷酸;核孔;RNA和蛋白质(2)CCR5;2;明显下降(或下降);原有靶细胞被侵染后裂解导致HIV释放,而HIV不能侵染经过基因编辑的细胞;经过基因编辑改造后的细胞,可有效抵御HIV侵染解析:(1)由图可知,HIV进入人体后,特异性识别靶细胞表面的受体,并在CCR5的帮助下与靶细胞膜融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HIV向胞内注入病毒的RNA及能催化②逆转录过程的逆转录酶。以周围游离的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相应产物。产物通过核膜上的核孔进入细胞核并整合到基因组上。当靶细胞被激活后,整合的DNA会指导合成HIV的RNA和蛋白质进行组装,释放出的子代HIV进而感染健康细胞。(2)①为了阻止HIV对T细胞的侵染,使CCR5基因丧失功能。②由图可知,注射T细胞时间为感染病毒后第2周。从第6周开始,与甲组相比,乙组小鼠体内的病毒载量明显下降,可能是因为原有靶细胞被侵染后裂解导致HIV释放,而HIV不能侵染经过基因编辑的细胞,体液中的HIV被抗体结合。此实验结果说明经过基因编辑改造后的细胞,可有效抵御HIV侵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