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其他植物激素-第2课时(含解析)——高二生物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小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其他植物激素-第2课时(含解析)——高二生物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小练

资源简介

4.2其他植物激素-第2课时——高二生物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小练
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特点不包括( )
A.容易合成 B.原料广泛 C.效果稳定 D.在特定部位合成
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
A.用乙烯利催熟的水果会引起儿童性早熟
B.用脱落酸处理黄瓜的幼果,可防止果实脱落
C.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可得到四倍体西瓜
D.用赤霉素的拮抗剂矮壮素处理小麦后植株矮小、节间短
3.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适当喷施2,4-D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
C.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瓜熟蒂落”的过程
D.植物的生命活动只受植物激素的调节
4.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具有和植物激素相似的化学性质、对植物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和生长素相比,a-蔡乙酸的优点是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B.青鲜素可以延长马铃薯、大蒜的贮藏期,对人体无毒害作用
C.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诱导大麦种子萌发
D.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实验中,需分预实验和正式实验两个阶段进行
5.某种短日植物开花的临界日长是10h,在下列甲~丁四个光周期处理中,此短日植物能正常开花的处埋有( )
A.乙 B.丙 C.乙、丙 D.乙、丙、丁
6.如图表示红光(R)和远红光(FR)对短日植物和长日植物开花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红光和远红光作为信号可被叶片中的光敏色素捕获,调控植物的开花
B.暗期用红光照射,可以抑制短日植物开花,但可被远红光逆转
C.夜晚连续光照数小时会使长日植物延迟开花
D.植物选择昼夜时间长短作为开花依据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7.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乙烯利,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C.辣椒开花后,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获得无籽果实
D.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植物,可使植株增高
8.某生物兴趣小组采用水培法来探究不同浓度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细致的正式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4-D浓度/(g L) 0 2.55×10-6 2.55×10-5 2.55×10-4 2.55×10-3 2.55×10-2
平均生根数/条 18 24 38 29 27 15
A.浓度为2.55×10-2g·L-1的2,4-D溶液会抑制该植物插条生根
B.促进该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2.55×10-5g·L-1左右
C.预实验是为正式实验探索适宜的浓度范围
D.用水培法处理插条可用购买的含植物激素的营养液按一定比例配制
9.科研人员选用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配制每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最适浓度,选取同种的单株能结有5kg以上果实的油茶植株,在其叶面进行喷施,1周后摘取鲜果并测定果实产油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原料广泛、效果稳定、容易合成、随意使用等优点
B.选择单株能结5kg以上果实的植株作为实验对象的目的是便于快速测量鲜果产油率
C.由题图分析可知,丁酰肼、GA能够提高油茶鲜果的含油量,而多效唑可以降低油茶鲜果的含油量
D.NAA、GA、丁酰肼和多效唑应使用油茶植株的营养液作为溶剂配制溶液
10.陆羽的《茶经》中写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树可采用扦插繁殖。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三十烷醇(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树插条生根的影响,进行了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______________(答出2点)等优点。
(2)从预实验的结果可知,三十烷醇对茶树插条生根具有______________的作用特点,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
(3)图中结果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12mg·L-1是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三十烷醇浓度,理由是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不是植物在特定部位合成的,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故选D。
2.答案:D
解析:A、用赤霉素处理浸泡过的小妻种子,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而脱落酸会抑制其萌发,A错误;B、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给未授粉的玉米喷酒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可能会导致大量营养用于茎杆生长,会降低玉米的产量,B错误;C、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染色体数目不变,不能得到四倍体西瓜,C错误;D、矮壮素处理后,小麦植株矮小、节间短,该生理效应与赤霉素相反,是赤霉素的括抗剂,D正确。故选D。
3.答案:D
解析: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在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下进行的,A正确;一定浓度的2,4-D能防止落花落果,可以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B正确;乙烯可促进果实的成熟,脱落酸可促进果实的脱落,所以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C正确;植物的生命活动不仅受植物激素的调节,光照、水肥等环境因素也可以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D错误。
4.答案:B
解析:α-萘乙酸为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和天然植物激素相比,其优点是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A正确;青鲜素可以延长马铃薯、大蒜的贮藏期,高剂量的青鲜素残留对人体有毒害作用,B错误;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诱导大麦种子萌发,C正确;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D正确。
5.答案:A
解析:因为某种短日植物开花的临界日长是10h,据题图分析只有图乙短于临界日长且暗期未被打断,因此短日植物能正常开花的处理只有图乙,A正确。故选A。
6.答案:C
解析:红光和远红光作为信号可被叶片中的光敏色素捕获,调控植物的开花,A正确;将题图中从左向右分别标号1、2、3、4、5、6,结合2、3可知,暗期用红光照射,可以抑制短日植物开花,再结合4分析可知,这种抑制可被远红光逆转,B正确;夜晚连续光照数小时会使暗期时间缩短,长日植物提前开花,C错误:植物选择昼夜时间长短作为开花依据是长期自然选择、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故选C。
7.答案:D
解析:A.脱落酸是促进植物脱落的,故A错误。
B.乙烯利是促进果实成熟的,而不是发育的,故B错误。
C.辣椒开花后,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获得无籽果实,但生产中我们需要有种子的辣椒,故C错误。
D.赤霉素可以促进植株增高,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D
解析:据题表可知,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2.55×10-2g·L-1的2,4-D溶液平均生根数<对照组,故浓度为2.55×10-2g·L-1的2,4-D溶液会抑制该植物插条生根,A正确;据题表数据可知,浓度为2.55×10-5g·L-1左右时平均生根数最多,故促进该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2.55×10-5g·L-1左右,B正确;在正式实验前进行预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探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C正确;水培法可以在培养液中滴加2,4-D溶液配成预设的浓度,培养液可以用购买的不含植物激素的营养液按一定
9.答案:C
解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原料广泛、效果稳定、容易合成的特点,但不可以随意使用,A错误;本实验因变量为鲜果产油率,是在喷施1周后摘取鲜果并提取测量果实产油率,如果单株结实太轻,提取的油量较少,不容易比较,所以要选取单株能结5kg以上果实的植株作为实验对象,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GA组和丁酰肼组都比清水组鲜果产油率高,NAA组和清水组产油率相差不大,多效唑组比清水组产油率低,由此可知丁酰肼、GA能够提高油茶鲜果的含油量,而多效唑可以降低油茶鲜果的含油量,C正确;因为对照组的处理为喷施清水,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应该使用清水作为溶剂配制溶液D错误。
10.答案:(1)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
(2)低浓度促进生根,高浓度抑制生根(或两重性);与三十烷醇浓度为0时相比,三十烷醇浓度为8 15mg·L-1时促进茶树插条生根,三十烷醇浓度为20mg·L-1时抑制茶树插条生根
(3)不能;该实验为预实验,三十烷醇的实验浓度梯度较大,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可能位于8~15mg·L-1
解析:(1)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优点。
(2)据图可知,与三十烷醇浓度为0时相比,三十烷醇浓度为8 15mg·L-1时促进茶树插条生根,三十烷醇浓度为20mg·L-1时抑制茶树插条生根,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低浓度三十烷醇促进茶树插条生根,高浓度三十烷醇抑制茶树插条生根(或两重性)。
(3)该实验为预实验,三十烷醇的实验浓度梯度较大,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可知,促进生根的最适宜浓度在12mg·L-1左右,故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可能位于8~15mg·L-1,不能说明12mg·L-1是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三十烷醇浓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