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神经调节-第3课时——高二生物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小练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弧 B.反射 C.应激性 D.神经冲动2.导盲犬能够根据主人的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此时“口令”属于( )A.非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非条件刺激 D.条件刺激3.下列现象是反射的是( )A.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B.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垂C.被针刺感到了疼痛D.手碰到火焰立即缩手4.下列有关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都在脊髓B.完成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所需的时间一样长C.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均能靠一个神经元完成D.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效应器都是肌肉5.宠物狗的主人为了训练狗定点排便,可在狗将要排便的时候,带它到固定地点,在排便前后进行语言或动作刺激,并可饲喂食物进行“鼓励”,使其形成条件反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狗的排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在建立上述反射后,主人的语言或动作由无关刺激变成条件刺激C.大脑皮层参与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但该过程的消退与大脑皮层无关D.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适应性6.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B.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C.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D.条件反射使机体有更强的预见性,提高了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7.膝跳反射是最简单的一种反射。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B.膝跳反射由两个神经元即可完成,属于非条件反射C.刺激传出神经能发生膝跳反应的过程属于反射D.若某人腰椎胸部脊髓断裂,仍能够完成膝跳反射8.下列关于膝跳反射与谈梅生津(谈及梅子就会分泌唾液)反射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反射活动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两个反射活动均需要两个神经元且反射弧相同C.两个反射活动的效应器均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D.两个反射活动的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的时间,前者短于后者9.荷兰科学家做了个有趣的实验:当乌鸦把烟头扔进容器后,装置上部就会掉落食物到圆台来奖励乌鸦的这种行为,多次训练之后,乌鸦见到烟头就叼取,扔进容器。下列对该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在该过程中烟头由无关刺激转化成条件刺激B.经过训练后,乌鸦见到烟头就扔进容器,属于条件反射C.在该反射形成过程中,食物作为条件刺激起作用D.乌鸦把烟头扔进容器后食物立即掉落,这一过程为强化10.下图是狗对铃声建立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D中,只响铃不给食物也能引起狗出现流唾液、口动等活动,这种活动方式属于_____ 反射。(2)图A中,狗一边进食,一边出现流唾液、口动等活动,这属于_____反射。(3)该实验说明条件反射是在_____反射的基础上,经过训练建立起来的。(4)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总是只响铃不给食物,图中的条件反射会_____。(5)吃过话梅的人看到话梅即能分泌唾液,这种反射方式与图_____所示的反射方式是相同的。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时会眨眼、手遇到烫的东西会缩回,胃部疼痛人会表现出难受的样子,像这样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这就叫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故选: B。2.答案:D解析:导盲犬能够根据主人的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这种反射是后天训练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此时口令属于条件刺激。故选D。3.答案:D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体内没有神经系统,它的趋利避害行为属于应激,不属于反射,A不符合题意;含羞草是植物,受触动叶片合拢是感性运动,体内没有神经系统,不属于反射,B不符合题意;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被针刺感到了疼痛,不属于反射,C不符合题意;手碰到火焰立即缩回是缩手反射,属于反射活动,D符合题意。4.答案:A解析:A、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都在脊髓,A正确; B、完成膝跳反射需要两个神经元就能完成,缩手反射至少需要3个神经元完成,故二者所需的时间不同,B错误; C、完成膝跳反射需要两个神经元就能完成,缩手反射至少需要3个神经元完成,C错误; D、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效应器都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D错误。故选:A。5.答案:C解析:狗的排便反射是与生俱来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在建立题述反射前,主人的语言或动作属于无关刺激;在建立题述反射后,主人的语言或动作由无关刺激转化成了条件刺激,B正确。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这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C错误。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使机体能够识别刺激物的性质,预先做出不同的反应,从而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D正确。6.答案:A解析: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A错误;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而建立起来的,B正确;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C正确;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可提高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D正确。7.答案:C解析:A、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A正确; B、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只有两个神经元构成,包括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属于非条件反射,B正确; C、反射必须依赖于完整的反射弧,刺激传出神经能发生膝跳反应的过程反射弧不完整,不属于反射,C错误; D、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的尾骶段,若某人胸部脊髓断裂,仍能够完成膝跳反射,D正确。8.答案:D解析: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神经中枢在脊髓,谈梅生津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两个反射活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的时间,前者短于后者,D正确。9.答案:C解析:AB、结合题意可知,乌鸦经过多次训练之后见到烟头就叼取,扔进容器,即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在该过程中烟头由无关刺激转化成条件刺激,AB正确;C、该反射形成过程中,食物作为非条件刺激,乌鸦见着食物就会去吃,烟头作为条件刺激,需要后天学习捡烟头,C错误;D、乌鸦把烟头扔进容器后食物立即掉落,这一过程为强化,目的是训练乌鸦形成把烟头扔进容器的动作,D正确。故选C。10.答案:(1)非条件(2)条件(3)非条件(4)消退(5)D解析:(1)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狗在进食时出现流唾液现象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活动,称为非条件反射。(2)图D中,只响铃不给食物也能引起狗出现流唾液、口动等活动,这是因为在前面在给狗喂食之前都要摇铃,给狗以铃声刺激,所以后来即使不喂食,只要摇铃,狗也会以为要给它喂食,就会流唾液,所以应属于条件反射。(3)条件反射是高级的反射活动,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在B和C中是喂食前先给狗摇铃,给狗以铃声刺激,当铃声刺激与食物多次结合以后,铃声就成了狗进食的信号,能够引起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就建立了,所以说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4)条件反射虽然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是并不是一旦建立就永远存在。如上述实验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总是只响铃不给食物,最后再响铃,狗也不会分泌唾液了,图中的条件反射也就消退了。(5)吃过话梅的人看到话梅就会分泌唾液,这是条件反射,这与图D所示的反射方式是相同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