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内环境的稳态——高二生物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小练1.内环境又称细胞外液,是人体大多数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的是( )A.组织液 B.尿液 C.血浆 D.脑脊液2.下列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蛋白、氨基酸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激素、消化酶和氨基酸④葡萄糖、CO2和胰岛素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3.梨形四膜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单细胞生物,一般能在水中发现,其直接生活的环境( )A.血浆 B.组织液 C.内环境 D.外界水环境4.正常情况下,下列细胞不会生活在组织液中的是( )A.淋巴细胞 B.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C.神经细胞 D.毛细淋巴管壁上皮细胞5.正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不会出现在血浆中的是( )A.血清球蛋白 B.脂肪 C.核酸 D.核苷酸6.下列有关三种细胞外液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毛细血管动脉端的血浆能为组织液提供营养物质B.组织液中的代谢废物能通过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收C.淋巴管中的淋巴能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D.组织液中的代谢产物大部分会被毛细淋巴管吸收7.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实例的是( )A.夏天户外工作人员中暑B.体内失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C.某人登上雪山后出现胸闷头晕D.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8.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内环境稳态。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出汗时,可以通过大量喝水维持内环境稳态B.感冒时,人感到虚弱乏力,是因为机体失去了稳态调节能力C.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有可能破坏内环境稳态,进而影响机体健康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血浆pH显著下降9.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如图所示为人体细胞1、2、3和其生活的内环境X、Y、Z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Y、Z依次表示淋巴、血浆和组织液 B.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YC.与X、Z相比,Y中蛋白质的含量更多 D.血红蛋白可能存在于细胞2中10.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检查,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下表是某人的血液生化检验结果报告单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17 IU/L 0~45②肌酐 CRE 1.9 mg/dL 0.5~1.5③尿素氮 BUN 14.6 mg/dL 6~23④血清葡萄糖 GLU 223 mg/dL 60~110⑤甘油三酯 TG 217 mg/dL 50~200⑥总胆固醇 TCH 179 mg/dL 150~220注:肌酐是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1)从报告单上可以看出超出正常范围的指标有______(填表中序号),说明此人可能患有的疾病有______。A.肝功能受损 B.肾功能受损 C.糖尿病 D.高血脂(2)为避免进食导致血液化学成分含量变化,在血液生化检查前要处于______状态。(3)若该病人为了避免病症加重,长期控制饮食,造成了营养不良,身体出现“虚胖”现象,这是______的表现,其原因可能是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______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会______(填“降低”或“升高”),水分向组织液渗透量增加。(4)人体内环境稳态是依靠______调节机制来实现的。(5)如果你是医生,对该病人饮食提出建议:______(答出一点即可)。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都是内环境,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脑脊液是脑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即组织液,所以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尿液是由肾脏分泌的,属于外界液体,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故选择B选项。2.答案:C解析:①血浆蛋白、氨基酸都可以存在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正确;②血红蛋白属于红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②错误;③消化酶分布在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③错误;④葡萄糖、CO2和胰岛素均可通过血液运输,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④正确。综上分析,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3.答案:D解析:梨形四膜虫是单细胞生物,它的直接生活环境是外界水环境,D项符合题意。4.答案:A解析:A、淋巴细胞的内环境为血浆和淋巴,A错误;B、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B正确; C、神经细胞的内环境为组织液,C正确;D、毛细淋巴管壁上皮细胞的内环境为淋巴和组织液,D正确。故选:A。5.答案:C解析:A、血清球蛋白可以存在于血浆中,A正确; B、脂肪可以存在于血浆中,B正确; C、一般情况下,血浆中没有核酸,C错误; D、核苷酸可以由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浆,D正确。故选:C。6.答案:D解析:A、毛细血管动脉端的血浆携带营养物质和氧气,能为组织液提供营养物质,A正确; B、组织液中的代谢废物能通过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收,B正确; C、淋巴管中的淋巴能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C正确; D、组织液中的代谢产物大部分会被毛细血管吸收,D错误故选:D。7.答案:B解析:A、夏天户外天气炎热,超出人体调节能力,使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出现中暑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A不符合题意;B、体内失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是正常机体调节的一个过程,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B符合题意;C、某人登上雪山后出现胸闷头晕是由于缺氧,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C不符合题意;D、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含量异常,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D不符合题意。故选B。8.答案:C解析:因为机体的稳态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若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可能导致内环境稳态被破坏,进而影响机体健康,C项正确。9.答案:B解析:AC、X为淋巴(液)、Y为血浆、Z为组织液,与X、Z(淋巴、组织液)相比,Y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最多,AC正确;B、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是X淋巴和Y血浆,B错误;D、Y为血浆,细胞2为红细胞,血红蛋白可能存在于红细胞中,D正确。故选B。10.答案:(1)②④⑤;BCD(2)空腹(3)组织水肿;血浆蛋白;降低(4)神经-体液-免疫(5)低脂饮食、低糖饮食等解析:(1)题表是某人的血液生化检验结果报告单的一部分,与参考范围用对比发现,该人的②肌酐、④葡萄糖、⑤甘油三酯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值。肌酐是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该人的化验单中肌酐的测定值高出正常参考范围,说明该人可能肾功能受损:该人的化验单中葡萄糖、甘油三酯的测定值均高出正常参考范围,可以判定该人可能患糖尿病、高血脂。(2)由于进食会导致血液化学成分含量的大幅变化,无法判断相应物质的测定值是否正常,因此在做血液生化检查前要处于“空腹”状态。(3)为了避免病症加重,该病人长期控制饮食,造成了营养不良,身体出现“虚胖”现象,这是组织水肿的表现。该病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的含量降低,会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进而导致从血浆渗透到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加,造成组织水肿。(4)内环境稳态是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来实现的。(5)该病人的葡萄糖、甘油三酯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值,在日常生活中应多运动、多锻炼、保持低脂饮食与低糖饮食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