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4.1 夯实法治基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感受法治中国取得的进步,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观念: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法治进程,理清法治进程的脉络,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责任意识:努力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4-P.50,思考下列问题:1.法治的含义及要求(是什么)2.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法治的重要性/作用(为什么)3.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总目标、要求4.如何建设法治中国?(如何做)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含义及要求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1.法治的含义法制与法治的联系与区别法制法制是指法律制度,侧重于立法层面。法治区别:强调的是通过法律对国家和社会事物的管理,侧重于执法、司法层面。联系:法制 法治 前提体现和保障人 治 法 治基础特点本质后果个人专制和独裁民主任意性、非理性稳定性、一贯性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法律至上,人人平等原则不能很好体现民意,易造成不稳定公正处理问题,维护民意,推动社会发展人治法治vs“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出自《商君书·定分》。命:生命。这句话的意思是: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是治理国家的基础。法律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思考:一个国家制定了法律,就是“法治”的国家吗?1.某好心人收留一不堪主人虐待而逃亡的奴隶 【死刑】2.奴隶主将奴隶伤害致死 【无罪】3.奴隶不承认主人是自己的主人 【割除双耳】4.理发匠剃去奴隶的发式标记 【死刑】5.贵族打死贵族 【赔款】《汉谟拉比法典》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P45一个国家制定了法律,就是“法治”的国家吗?1.法治要求:(1)实行良法之治什么是良法?①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③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我国十分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制定并颁布了多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反家庭暴力法不公开审理、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不公开审理、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思考:有了法律制度是否就意味着就有了法治呢?1.法治的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善治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1.法治的要求是什么?选择法治道路——原因/法治的作用交通井然有序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法庭审判在这些公职人员辛勤付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 法治食品安全监督①对个人: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处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2.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法治的作用以上各国制定的法律说明了什么?《美国宪法》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法国民法典》《中国宪法》②对世界: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2.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法治的作用交警依法指挥交通维护社会秩序政府依法监管食品市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法庭依法审理案件维护公平正义政府依法行政促进政治文明2.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法治的作用③对国家和社会: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中国法治的探索历程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人治社会1840年以后,变法改制【失败】新中国成立后,1954宪法1982年现行宪法③对国家和社会: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法治的作用走上探索法治建设的道路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个人)P45-1②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世界)P45-2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P47-2(国家和社会)★2.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法治的作用描绘法治蓝图——全面依法治国19781997党的十五大2002党的十六大2007党的十七大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小康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2012党的十八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9991982颁布实施现行宪法依法治国载入宪法基本方略2020.11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进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地位/重要性: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五大)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22党二十大单独论述法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推进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要求★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要求分别是什么?(前提)(关键)(防线)(基础)科学立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严格执法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严格执法科学立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人大及其常委会)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执法机关)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司法机关)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公民)(1)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怎样做)?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2022年7月,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2023年6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进行了审议。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311人提出的586条意见,另收到来信6封。2023年10月2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进行二次审议,对社会公众的意见进行了充分研究和吸收采纳。10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爱国主义教育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人民当家作主★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怎样做)?①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怎样做)?(1)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2)学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3)在实践生活中,能够做到遵法守法,做一名守法的公民。(4)能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5)敢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做贡献。5.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能为建设法治中国做些什么?(补充)易错易混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即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依宪)执政的主体是执政党,即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课堂小结】夯实法治基础选择法治道路描绘法治蓝图法治的含义怎样建设法治中国(国家、中学生)法治蓝图的确立和描绘(总目标及16字方针)法治的要求:(良法和善治)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作用/意义/重要性)31.【2024山西】2024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24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是全球犯罪率最低、公民安全感最高的国家之一,公民体感治安持续处于较高水平。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法治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②一个国家有了法律制度就等于有了法治③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④每个公民要努力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与解析】C 本题考查全面依法治国。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一个国家有了法律制度并不等于就有了法治;法治不仅要求有完备的法律制度,还要求法律得到严格执行、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故②错误。【课堂练习】32.【四川中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实施,回应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反诈问题。该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 )①实行良法之治②完善我国的民主制度③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④彻底杜绝电信网络诈骗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与解析】B本题考查对法治的认识。①③符合题意;②:完善民主制度与题干内容无关,故②不符合题意;④:“彻底”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故④说法错误。【课堂练习】33.【河北中考】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这部法律通过制度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这体现了(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自己的家事从此自己说了不算了③法律由政府强制力保证实施④坚持与时俱进,落实良法善治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与解析】B 本题考查对法律特征、良法的认识和理解。①④说法正确;②:这部法律是引导家庭教育的发展,②说法错误;③:强制力是指军队、法庭、监狱、警察等,法律由政府强制力保证实施在题文中未体现,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课堂练习】34.【黑龙江中考】关于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是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 )A.全面依法治国B.全面以德治国C.全面发展经济D.全面从严治党【答案与解析】A 本题考查依法治国。A:题干中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故A正确;BCD:题干未涉及全面以德治国、全面发展经济、全面从严治党,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课堂练习】35.【湖北中考】“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于2021年6月1日起实施。此法细化监护人职责,呵护“留守儿童”,加强监管,防止沉迷网络,强化学校报告义务,向性侵和欺凌说“不”……还增加了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等”。时隔14年本部法律再次修订,体现了我国法治建设要(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答案与解析】A 本题考查对依法治国的要求的认识和把握。依据题文描述,我国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以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这体现了我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了科学立法的内容,故A说法正确,BC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