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延续文化血脉 课件(31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延续文化血脉 课件(31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4.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如何落实政府依法行政)
①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府角度 透明)
②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公民角度 监督)
③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角度 防范)
④政府要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利。(政府角度 自律)
★★5. 如何厉行法治?(如何建设法治社会?)P53-55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①国家: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②公民: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③政府: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④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⑤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P51
(1)政府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2)权力来源: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3)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4)工作原则: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3. 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 P52D1
★①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②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③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特别提醒: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要依法执政)
★6.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如何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③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北京中轴线
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9项。
延续文化血脉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1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能够自主说出中华文化的形成、特点、内容和重要性。
2.通过观看视频,能够结合课本说出坚定文化自信原因及做法。
3.通过分析习语,能够说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原因、做法。
重点:弘扬中华文化以及中华传统美德的原因及要求,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内容。
难点: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及要求。
中华文化根


中华文化的内容
古代建筑、现代建筑
美食(糖葫芦)
书法
舞蹈
象棋
钟鼓
太庙(宗教)
雕刻技艺
园林艺术
建筑艺术
还知道


中华文化的内容、特点
结合视频和图片,你能用词语来形容中华文化的特点吗?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瀚如烟的文化典籍
名扬世界的的科技工艺
异彩纷呈的的文学艺术
博大精深(内容上)
源远流长(时间上)
谁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不可以说是汉族的)
文化中的
积极成果
以进步文化为基础
文 明
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发展
没有进步文化的发展,就不会有文明的发展。


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轴线上的景点我都想看一看”,外国游客漫步北京中轴线。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漫步京城,感受中轴线的魅力。北京中轴线成为各国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思考:为何北京中轴线历经古今沧桑,在历史长河中仍不褪色?
薪火相传 历久弥新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分析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
中华文明历久弥新、持续发展,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北京中轴线自其出现之日起就不断演进。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在天安门广场上建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和毛主席纪念堂……中轴线成为中华文明与时偕行、革故鼎新的典型例证。如今,北京中轴线仍在不断创新和生长之中。
中华文明不断丰富、多姿多彩,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北京中轴线的形成是儒家思想的产物,体现着儒家崇尚的礼乐文明。然而这并非中轴线的全部,中轴线上有丰富的佛教文化元素;明清时期,中轴线上还修建了不少道教建筑;清朝建都北京后,还建立了祭拜萨满诸神的场所。北京中轴线上多种文化的和谐共生,正是其包容性的鲜明表现。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特点、薪火相传的原因。P59
(1)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
☆(3)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4)薪火相传的原因: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纳大的包容力。
笔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北京中轴线上有这三个景点,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
(古代)
革命文化
(近代 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现代 社会主义时期)
这三种文化形态是中国文化不同历史阶段的产物,一脉传承。

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枝叶),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土壤)。
2.中华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P60
笔记
截至2024年,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9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40项、世界自然遗产15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
长城
莫高窟
北京周口店
秦始皇陵兵马俑
九寨沟
乐山大佛
云岗石窟
颐和园
有人说,有些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保护。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
不同意。
重要性: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意义:①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可,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②保护文化遗产,有助于中华民族守望精神家园,铸魂强魄,凝心聚力。

中华文化的价值/重要性
①凡到北京旅游,必到中轴线打卡。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的灵魂和脊梁,见证古都700余年变迁,更体现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③“七百多年来,(北京中轴线)承载了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精神最闪亮的部分,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结晶。读懂了中轴线,就读懂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厚重,就读懂了中华文明的厚重” 。“它不仅是历史的,也属于当下,还属于未来。”
②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是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中华文化的价值。
灵魂
精神标识、精神支柱、精神动力
精神标识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中华文化的价值/重要性
⑤对北京中轴线所承载的文明价值的认识,促进了社会对历史文化的关注,促进了公众对中华文明的理解认知,形成了基于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身份认同,激发了文化自豪感,调动了民众参与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情。
④七百余年间,北京中轴线始终处于北京城中心,犹如脊梁一般支撑着城市发展。北京中轴线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赓续不绝。如一把标尺,标注着中国发展的进度,也呈现着中国人的智慧和气度。
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自信和自豪。

☆☆3. 为什么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价值)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P60
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P61
③中华文化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④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补充)
笔记

坚定文化自信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丨北京:沿中轴线丈量历史
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增至59项,这不仅是对北京中轴线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的国际认可,更是对中国文化自信与骄傲的有力诠释。
面对这一文化瑰宝,我们应以更加珍视与敬畏的态度,呵护其历史印记,传承其文化精髓,让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增进民族文化自信的桥梁与纽带。
除了中国申遗成功,近些年来诸多中华文化都走向世界,倍受认可!你能对走出国门的文化举一些事例吗?请谈谈你对文化自信的理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铸魂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内涵)
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4.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P61
北京市文物局等发布了“北京中轴线虚拟人交互平台”,借助这一平台,公众不仅能全面领略“北京中轴线”的魅力,还能深刻感受到轴线背后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
数字技术的加持,让更多的人可以突破空间限制,沉浸式探索“北京中轴线”之美,共同参与进这份历史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之中。
面对这一文化瑰宝,我们应以更加珍视与敬畏的态度,呵护其历史印记,传承其文化精髓,让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增进民族文化自信的桥梁与纽带。
谈谈对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启示?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作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5.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62
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③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笔记
美德万年长


美德万年长
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除了象征中央、莅及四方,最大最为重要的“紫禁城”外,第二处规模较大的建筑群就是“寿皇宫”。寿皇宫是专门安排祭祖尽孝的处所,主要用于皇家停灵悼念、存放遗像和拜祖追思。而中轴线东西两侧“左祖右社”——太庙和社稷坛的并列设立,昭示“江山永固”守卫乡土的忠心和“慎终追远”寻根祭祖的孝心,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忠孝两全”的家国情怀,更是把传统孝道文化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高度。
这段材料提到了哪些传统美德?
观看下列图片,它们体现了中华美德的哪些内容,也体现了中华美德的什么特点?
热爱祖国、孝敬父母
传承
忧国忧民、道济天下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自尊互敬、助人为乐
诚信守法、见利思义
孝敬父母、尊师敬长
律己宽人、扬善抑恶
内涵丰富 博大精深
6.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容P63
(1)特点:
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2)内容:
①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②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③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④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⑤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⑥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①美德地位、作用: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P62
②美德影响: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P64
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
——2014年5月15日,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
思考:习总书记讲话告诉我们中华传统美德对我们有何重要性?
材料一: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2015年2月28日,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的讲话
材料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广大青年要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自觉珍惜时光、好好学习,自觉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道路,自觉将个人小我与祖国大我融合在一起,将美丽的青春绽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火热实践中。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的论述
习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何重要启示?
8.青少年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③具体做法:了解和宣传中华传统美德,学习古今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英雄人物事迹;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如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诚信守法、自强不息、助人为乐等。
8.青少年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P65
笔记
组成、☆特点、原因
☆☆为什么(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赏中华文化
之美
延续文化
血脉
寻根
铸魂
立中华文化
自信
内涵
☆☆做法
☆为什么(重要性)
传承
扬中华传统美德
内涵、特点
做法
☆为什么(重要性)

知识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