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第一节《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会使用地图,能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可以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认识常见图例,获取地理信息,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教学重难点:不同地图上方向的辨别方法。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教师的直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地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等方式自主学习,提高自我探究能力。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围绕特定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实践操作法:通过地图绘制、方向辨别等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地图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学过程:学教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 入 展示多种多样的地图:教师:什么是地图呢? 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新 课 讲 授 合作探究(6分钟): 1.在图中你能找到出发点和宝藏,是通过什么找到的? 2.宝藏在出发点的什么方向,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 3.若宝藏到出发点图上距离为10厘米,你能算出两地的实地距离吗? 一.图例 活动:记忆小天才 教师:通过图例可以识别图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并描述它们的空间分布特征。观察图2.1,说一说台湾岛的铁路和河流分布特点。 二.方向 出发前需要了解宝藏在我们的什么方向?你是通过什么判断的? A. 西北方 B. 东北方 C. 西南方 D. 东南方 教师:在地图上如何辨别方向呢? ①普通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例:台北市在台南市的什么方向? 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按照指向标辨别方向。 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 三.比例尺 3. 宝藏到出发点的图上距离为10厘米,你能据此图计算出两地的实地距离吗,你是根据什么算的? 拓展:思与学 结合课本内容,掌握地图的语言:图例、比例尺、方向; 结合游戏活动,记住常见的图例。 根据图例信息,可以读出台湾岛的铁路呈环状分布,河流主要分布在西部。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理解课本知识内容;组内合作,意在释疑解难,使学生都能看懂学会,共同进步。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检验议探交流成果,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