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上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资源简介

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他们的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思维也日趋成熟,这个阶段的他们迫切想要去了解和探索社会,对自我、他人、家庭也有了一些认识,为了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上好《道德与法治》这门课至关重要。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分别是:“与班级共成长”“为父母分担”“信息万花筒”“让生活多一些绿色”。教材内容紧扣学生生活实际,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去关注个人成长、家庭责任、信息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重要议题。
三、教学目标
1. 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学会关心和了解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长辈。
2. 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认识到自己有责任为家庭事务出一份力。
3. 学会正确对待班级中的优点与不足,能够与同学共同制定班级发展计划,增强集体荣誉感。
4. 了解网络世界的规则,学会正确、安全地使用网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 树立环保意识,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危害,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力量。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为家庭分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班级的优缺点,学会为班级发展贡献力量。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培养良好的网络素养。
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环保实践。
2.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将关爱家人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并长期坚持。
怎样引导学生在班级中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合作精神。
让学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辨别是非,避免沉迷网络。
促使学生将环保意识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五、教学措施
1. 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和思考。
2. 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家庭劳动、班级活动、环保行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
3. 鼓励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引导孩子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6. 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进度安排
(一)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5 课时)
1. 第 1 课《我们班四岁了》(1 课时)
回顾班级成长历程,感受班级的温暖和凝聚力。
讨论班级的优点和不足,为班级发展出谋划策。
2. 第 2 课《我们的班规我们订》(2 课时)
了解班规的作用和意义,共同制定班规。
学习遵守班规,培养自律意识。
3. 第 3 课《我们班 他们班》(2 课时)
正确看待自己班级和其他班级的优势与不足。
学会与其他班级竞争与合作,共同进步。
(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6 课时)
1. 第 4 课《少让父母为我操心》(2 课时)
体会父母的辛苦,学会关心父母。
反思自己的行为,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少让父母操心。
2. 第 5 课《这些事我来做》(2 课时)
学习做家务的基本技能,培养劳动习惯。
主动承担家务,为父母分担。
3. 第 6 课《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2 课时)
认识到自己对家庭的贡献和责任。
培养为家庭付出的意识和能力。
(三)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7 课时)
1. 第 7 课《健康看电视》(2 课时)
了解电视对生活的影响,学会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间。
认识过度看电视的危害,养成健康看电视的习惯。
2. 第 8 课《网络新世界》(2 课时)
认识网络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网络带来的便利。
了解网络世界的规则,学会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
3. 第 9 课《正确认识广告》(3 课时)
了解广告的种类和作用。
学会辨别广告的真假,抵御不良广告的诱惑。
(四)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6 课时)
1. 第 10 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2 课时)
了解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及其危害。
培养环保意识,关注环境问题。
2. 第 11 课《变废为宝有妙招》(2 课时)
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了解废物利用的意义。
尝试进行废物改造,培养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
3. 第 12 课《低碳生活每一天》(2 课时)
认识低碳生活的重要性,了解低碳生活的方式。
树立低碳生活的理念,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
七、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合作能力等,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2. 作业评估: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辅导。
3. 实践活动评估: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成果等,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4. 单元测试评估:定期进行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每个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八、教学资源
1. 教材、教参、相关的教学辅导资料。
2. 网络资源,包括图片、视频、案例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九、教学反思
1. 定期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2. 根据教学反思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鼓励学生提出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改进教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