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激素调节身体多种机能(含解析)——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小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激素调节身体多种机能(含解析)——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小练

资源简介

3.3激素调节身体多种机能——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测试
1.已知动物的雌、雄性激素分别是由卵巢和睾丸分泌的,为了研究动物性行为与性激素之间的关系,下列实验方法中错误的是( )
A.阉割后的公鸡重新植入睾丸 B.阉割后的母鸡口服雄性激素
C.阉割后的公鸡注射促性腺激素 D.阉割后的母鸡重新植入卵巢
2.某哺乳动物属于季节性繁殖动物。下列关于该动物体内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性激素属于磷脂类物质 B.性激素可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
C.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D.性激素的合成受环境因素影响
3.激素在调控人体稳态中起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可以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B.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脏重吸收水,以调节渗透压
C.性激素通过调节细胞膜上受体传递信息,发挥生物学功能
D.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可对抗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4.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肾上腺皮质激素包含醛固酮、皮质醇和肾上腺素
B.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人可能会患糖尿病
C.皮质醇缺乏主要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导致机体功能衰竭
D.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调控垂体分泌相应激素
5.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既参与调节血糖升高,又可参与调节血糖降低
B.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骨骼肌细胞
C.血糖升高是体液调节,血糖降低是神经—体液调节
D.血糖调节过程中不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6.人体内血糖的来源与去向主要有如图所示的几个方面。下列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餐后血糖含量升高,可导致图中过程⑤增强
B.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促进过程④⑤⑥
C.肝脏、肾上腺、胰腺等器官可以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D.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属于反馈调节
7.某同学用自动血糖仪测量了自己5小时内血糖的变化并绘制成了曲线,如下图所示。0时表示刚戴上血糖仪的时间,测量期间该同学还进行了进食和运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同学的血糖浓度有波动,说明他患糖尿病
B.进食前,血浆中的胰高血糖素含量较高
C.运动时,副交感神经兴奋,胰岛A细胞分泌量增加
D.3~4h,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维持血糖稳定
8.下列与糖尿病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尿病患者逐渐消瘦,是因为其体内糖的代谢异常,导致非糖物质分解加快
B.尿液中偶尔含有少量糖的人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尿液中持续含有较多糖的人则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C.糖尿病患者吃得多,是因为其体内的糖被大量排出体外,导致血糖含量过低
D.糖尿病患者的尿多,是因为其代谢旺盛,产生的水比一般人多
9.人体受到强烈刺激,如缺氧、寒冷、饥饿和电休克等,交感神经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增强,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从而提高机体的应激反应能力。下列关于肾上腺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
B.寒冷条件下该激素通过提供能量来增加机体产热
C.饥饿状态下该激素可能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的作用
D.该激素随血液流到全身并经靶细胞接受后反复起作用
10.如图表示人体血糖调节的部分生理过程,图中X、Y表示物质,①表示过程。请回答: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X]______增多,此过程属于______调节,胰岛属于该反射弧中的______。当血糖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反过来经过程①使胰岛B细胞的活动减弱,这一调节方式称为______调节。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Y] ______增加,从而提高血糖含量,维持血糖平衡。
(2)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的病因是免疫系统对胰岛B细胞进行攻击造成胰岛B细胞受损,患者体内X的含量______,使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_____减弱,导致血糖升高并出现尿糖。
(3)“多饮、多食”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糖尿病患者血浆渗透压______,这一刺激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使患者摄水量增加,导致“多饮”;而由于大量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且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障碍,导致机体_______供应不足,使患者更易产生饥饿感,导致“多食”。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阉割公鸡是指切除睾丸,故该公鸡缺乏睾丸,不能产生雄性激素,然后再重新植入睾丸,可以根据植入前后动物性行为判断其与性激素的关系,A正确;B、阉割母鸡是指切除卵巢,故该母鸡缺乏卵巢,不能产生雌性激素,然后饲喂雄性激素,可以根据饲喂前后动物性行为判断其与性激素的关系,B正确;C、促性腺激素主要促进性腺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阉割公鸡是指切除睾丸,该公鸡缺乏睾丸,注射促性腺激素不起作用,C错误;D、阉割母鸡是指切除卵巢,故该母鸡缺乏卵巢,不能产生雌性激素,然后重新植入卵巢,可以根据植入前后动物性行为判断其与性激素的关系,D正确。故选C。
2.答案:A
解析:性激素属于固醇类激素,A错误;性激素可促进减数分裂,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B正确;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如睾丸的发育,C正确;该哺乳动物是季节性繁殖动物,在其繁殖季节性激素合成较多,故性激素的合成受环境因素影响,D正确。
3.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激素的功能和激素调节的意义。甲状腺激素可以负反馈调节下丘脑的活动,从而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与释放,A正确;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B正确;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能够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其受体在细胞内而不是细胞膜,C错误;目前已知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具有升血糖的作用,故胰岛素可对抗胰高血糖素的作用,D正确。
4.答案:B
解析:A、肾上腺皮质激素包括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包括醛固酮,糖皮质激素包括皮质醇和皮质酮,A错误;B、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人,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糖皮质激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增加血糖浓度,可能会患糖尿病,B正确;C、皮质醇缺乏主要引起糖代谢紊乱导致机体功能衰竭,C错误;D、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控垂体分泌相应激素,D错误。
5.答案:A
解析:A、下丘脑中存在血糖调节中枢,既参与调节血糖升高,又可参与调节血糖降低,A正确;B、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使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B错误; C、血糖调节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C错误; D、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高浓度血糖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下降,D错误。故选:A。
6.答案:B
解析:图中过程⑤表示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转化为糖原,餐后血糖含量升高,可导致图中过程⑤增强,A正确。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为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可以促进图中的②③过程,B错误。肝脏通过合成或分解糖原参与血糖调节,肾上腺可通过分泌肾上腺素参与血糖调节,胰腺的内分泌细胞能分泌与血糖调节有关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C正确。胰岛素使血糖降低,而血糖降低又会反过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这属于反馈调节,D正确。
7.答案:B
解析:健康人的血糖也会波动,A错误;进食前,血糖正下降,血浆中的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以升高血糖,B正确;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胰岛A细胞分泌量增加,C错误;肌糖原直接在肌肉细胞中被氧化分解,不能参与维持血糖稳定,D错误。
8.答案:A
解析: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患糖尿病的人常表现出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和疲乏等症状,是因为其体内糖的氧化供能发生障碍,导致非糖物质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加强,A正确;尿液中偶尔含有少量糖的人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可能是因为一次性摄入糖类太多导致的;尿液中持续含有较多糖的人也不一定也是糖尿病患者,也可能是肾脏出现了病变导致的,B错误;糖尿病病人吃得多,是因为糖从尿中大量排出,体内缺乏能量供应而导致饥饿,而血糖浓度不会降低,C错误;糖尿病患者的尿多,是因为患者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导致尿液浓度升高,使得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导致尿液增多,D错误。
9.答案:C
解析: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均为氨基酸衍生物,A错误;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其作为信息分子,不提供能量,B错误;由题意可知,人体在饥饿时,交感神经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增强,促进肾上腺素分泌,肾上腺素可以通过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来提高血糖浓度,故饥饿状态下该激素可能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的作用,C正确;肾上腺素作为一种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不会反复起作用,D错误。
10.答案:(1)胰岛素;神经;效应器;(负)反馈;胰高血糖素
(2)减少(降低);摄取、利用和储存
(3)过高(高/偏高);能量
解析:(1)据图可知,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X]胰岛素增多,此过程属于神经调节,胰岛属于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当血糖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反过来经过程①使胰岛B细胞的活动减弱,这一调节方式称为(负)反馈调节。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Y]胰高血糖素增加,从而提高血糖含量,维持血糖平衡。
(2)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的病因是免疫系统对胰岛B细胞进行攻击造成胰岛B细胞受损,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含量减少,使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减弱,导致血糖升高并出现尿糖。
(3)糖尿病患者表现为高血糖,血浆渗透压过高,刺激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使其摄水量增加所致;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尿糖,大量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且胰岛素不足或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导致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障碍,能量供应不足,产生饥饿感,导致“多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