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含解析)——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小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含解析)——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小练

资源简介

4.2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小练
1.下列有关溶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摄入病原体后通过溶酶体处理暴露出抗原
B.免疫细胞清除体内已经衰老的细胞需要溶酶体参与
C.被溶酶体分解后的部分产物能作为细胞的营养成分
D.溶酶体膜被硅尘破坏释放的溶菌酶会导致细胞坏死
2.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对维持机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皮肤是唯一的散热途径
B.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导致局部肿胀
C.皮肤在炎热环境下血管收缩,血流量增加
D.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的非特异性免疫完全受损
3.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
A.体液大量流失 B.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C.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D.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4.通常病原体不能穿过皮肤和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管道的黏膜。然而皮肤的任何破损都有可能使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皮肤破损时,往往会引起局部炎症,增强白细胞吞噬侵入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B. 受损伤部位的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使受损部位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
C. 吞噬细胞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可以识别并结合许多细菌表面共同存在的组分
D. 当病毒进入体内并侵染细胞时,白细胞会产生α、β和γ干扰素对抗病毒感染
5.吞噬细胞内相应核酸受体能识别病毒的核酸组分,引起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干扰素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能分解病毒主要是因为多种水解酶的作用
C.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吞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该病毒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参与抗原的摄取、处理及呈递
6.人的眼泪和唾液中含有溶菌酶,溶菌酶是- 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抗感染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菌酶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 B.溶菌酶只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C.溶菌酶参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D.溶菌酶能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过程
7.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和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B.胃液呈强酸性,能抑制、杀死细菌和服用小儿麻痹糖丸
C.吞噬细胞摄取并处理抗原
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皮肤的屏障作用均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预防作用
8.下列对非特异性免疫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人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
B.其包括有浆细胞参与的免疫防线
C.皮肤、黏膜是其第一道防线
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其第二道防线
9.下列可能属于免疫系统第二道防线的是( )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呼吸道黏膜对病菌的清除作用
C.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D.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10.以下关于吞噬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B.富含溶酶体,其水解酶能将吞噬的物质水解
C.吞噬病原微生物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可参与构成第一、二道防线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溶酶体中有很多水解酶,吞噬细胞摄入病原体后通过溶酶体处理暴露出抗原,A正确;
B、免疫细胞清除体内已经衰老的细胞需要溶酶体的水解酶参与,B正确;
C、被溶酶体分解后的部分产物如氨基酸、核苷酸等能作为细胞的营养成分,C正确;
D、溶酶体膜被硅尘破坏释放的溶菌酶是破坏细菌的,不会导致细胞坏死,D错误。
故选D。
2.答案:B
解析:散热还可通过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来实现,A错误;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渗透压升高,可导致局部肿胀,B正确;皮肤在炎热环境下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C错误;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只是第一道防线的免疫功能被破坏,第二道防线的非特异性免疫仍继续发挥作用, D错误。
3.答案:D
解析:皮肤及黏膜及其附属腺体组成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皮肤受损,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病原体容易侵入,发生感染。D正确。
4.答案:D
解析:A、皮肤和黏膜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皮肤破损时,往往会引起局部炎症,增强白细胞吞噬侵入病原微生物的作用,A正确;B、损伤的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使受损部位的微动脉和毛细血管舒张、扩大,导致受损伤部位的皮肤发红,B正确;C、吞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不具有特异性,该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可以识别并结合许多病原体表面共同存在的组分,C正确;D、α和β干扰素由被病毒感染的体细胞产生,γ干扰素则是由白细胞产生的,D错误。
故选D。
5.答案:C
解析:A、干扰素等细胞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A正确;B、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含有大量的水解酶,能水解病毒的蛋白质、核酸等,B正确;C、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该病毒,C错误;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参与抗原的摄取、处理及呈递,最后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D正确。故选C。
6.答案:B
解析:A、溶菌酶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A正确;B、免疫细胞可以产生溶菌酶,非免疫细胞如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造血细胞等大多数细胞也可以产生溶菌酶,B错误;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的,所以溶菌酶参与的免疫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C正确;D、溶菌酶参与机体多种免疫反应,改善和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和消化功能,激活其他白细胞吞噬功能,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过程,D正确。
7.答案:D
解析:“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服用小儿麻痹糖丸、吞噬细胞摄取并处理抗原均属于特异性免疫;胃液抑制并杀死细菌、唾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皮肤的屏障作用均属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则是第二道防线。
8.答案:B
解析:A、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A正确;
B、有浆细胞参与的免疫 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
C、皮肤、黏膜是其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正确;
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其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正确。
故选B。
9.答案:A
解析: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有可能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A正确;呼吸道黏膜对病菌的清除作用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B错误;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C错误;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D错误。
10.答案:D
解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