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含解析)——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小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含解析)——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小练

资源简介

4.4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小练
1.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由皮肤过敏反应引起的疾病,是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发病迅速。下列关于尊麻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父母患荨麻疹,则孩子也一定会患荨麻疹
B.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都是免疫系统过度反应的结果
C.找出致敏原和远离该致敏原,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方法
D.接触花粉后立即出现荨麻疹属于速发型过敏反应
2.有一种疾病被称为“重症肌无力”,病人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受到攻击,致使神经冲动传递速率低下、病人肌无力,下列病症与上述发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 )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艾滋病 C.过敏反应 D.骨质疏松症
3.下列关于免疫功能缺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免疫功能缺陷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
B.免疫缺陷包括原发性免疫缺陷和继发性免疫缺陷
C.原发性免疫缺陷与遗传有关,继发性免疫缺陷是由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
D.大多数免疫缺陷都属于后天获得的免疫缺陷
4.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此项活动的重点在于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莫旺氏综合征是一种极少见的严重睡眠缺失疾病。主要表现为受累肌肉无规律地收缩、痛性痉挛、无力、多汗、周期性幻觉等。该病患者血清中存在着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等一些与疾病相关的自身抗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莫旺氏综合征属于免疫缺乏病
B.莫旺氏综合征可能与重症肌无力相关
C.使用免疫调节剂可以缓解发病症状
D.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5.过敏原机体免疫过程中,释放的组织会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进而产生过敏症状。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原进体内就会引发过敏反应
B.过敏反应中既有T细胞参与,也有B细胞参与
C过敏反应的和系统性红斑狼疮都属于自身免疫病
D.过敏反应中浆细胞产生的组织胺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
6.下列关于艾滋病的预防和传播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女性艾滋病患者的外分泌液中不会携带HIV
B.远离毒品可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
C.与艾滋病患者共同就餐,容易发生感染
D..蚊子等昆虫是H1V的重要传播媒介
7.艾滋病(AIDS)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B.共用针管静脉注射和通过蚊虫叮咬均能传染艾滋病
C.人体感染HIV—段时间后,可导致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D.艾滋病人因为免疫功能缺失,所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升高
8.下列关于HIV 和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HIV 能感染辅助性T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脑细胞等
B.感染 HIV 后一般要经过很长的潜伏期才发病
C.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检测出 HIV
D.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进行遗传,所以要实施剖腹产和人工哺乳
9.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感染者死亡率极高。如图是 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的 HIV浓度和人体内的辅助性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
A.HIV增殖需要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作为原料
B.艾滋病患者的 HIV可通过母婴传播遗传给婴儿
C.目前 HIV检测的重要依据是免疫系统分泌的抗 HIV的抗体,直至艾滋病病发时,机体仍会继续分泌该抗体
D.人体感染 HIV后,辅助性T细胞数量因被破坏而持续下降
10.下图为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回答相关问题。
(1)与浆细胞相比,吞噬细胞中含量丰富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
(2)肥大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调节方式对某些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组织胺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引起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水分由______________进入组织液,从而出现组织水肿等症状。
(3)某小鼠品系注射物质A后,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请设计实验验证物质A为该品系的过敏原,写出简要思路即可。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许多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虽然父母患荨麻疹,但孩子因个体差异不一定患荨麻疹,A错误;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都是由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都是免疫系统过度反应的结果,B正确;由于过敏反应是机体接触致敏原才发生的,因此找出致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致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C正确;接触花粉后立即出现荨麻疹,发病迅速,属于速发型过敏反应,D正确。故选A。
2.答案:A
解析: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属于免疫缺乏病,过敏反应是由于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骨质疏松症不属于免疫病,故A项符合题意。
3.答案:A
解析:免疫功能缺陷是指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A错误。免疫缺陷包括原发性免疫缺陷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由遗传因素或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不全而引起的免疫障碍称为先天性或原发性免疫缺陷,如原发性B淋巴细胞缺陷造成的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由后天因素而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称为获得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最典型的是艾滋病,B正确。原发性免疫缺陷与遗传有关,后天获得的免疫缺陷是由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如艾滋病,C正确。大多数免疫缺陷都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D正确。
4.答案:A
解析:由题干信息分析,该病患者血清中存在着一些如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等与疾病相关的自身抗体,说明莫旺氏综合征属于自身免疫病,A错误;莫旺氏综合征患者存在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使得乙酰胆碱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不能兴奋,表现为重症肌无力,B正确;莫旺氏综合征属于自身免疫病,是免疫能力过强导致的,则可使用免疫调节剂来缓解该病发病状况,C正确;充足的睡眠、心情愉悦、合理运动等都会提高机体的免疫力,D正确。故选A。
5.答案:B
解析:过敏反应中既有T细胞的参与,也有B细胞的参与, B正确
6.答案:B
解析:根据相关资料记载,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宫颈分泌液以及前列腺液等液体中,因此女性艾滋病患者的外分泌液中会携带HIV,如乳汁、阴道分泌物、宫颈分泌液中会携带HIV,A错误;吸食毒品者,多共用注射器来注射毒品,这样就很容易通过血液传播感染艾滋病,因此远离毒品可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B正确;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不会通过共同就餐这种方式传播,C错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基本不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蚊子等昆虫不是HIV的重要传播媒介,D错误。故选B。
7.答案:B
解析:A、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B、共用针管静脉注射属于血液传播途径,蚊虫叮咬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蚊虫口器上的艾滋病病毒数量远不足以感染它叮咬的下一个人,B错误;C、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使得体液免疫功能降低,细胞免疫缺失,即导致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C正确;D、HIV病毒使T淋巴细胞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最终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D正确。
8.答案:D
解析:A、结合分析可知,HIV主要攻击的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但也能感染巨噬细胞、脑细胞等,A正确;B、感染HIV后一般要经过很长的潜伏期才发病,潜伏期一般在2-10年,B正确;C、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故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检测出HV,C正确;D、艾滋病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能够通过母婴进行传染,所以要实施剖腹产和人工哺乳,D错误。
9.答案:C
解析:HIV 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其增殖过程需要宿主细胞提供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作为原料,逆转录时还需要脱氧核苷酸,A错误;艾滋病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性传播和血液传播。但艾滋病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B错误;HIV侵染人体后会潜伏2~10年,甚至更长时间,期间HIV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进而产生抗体,因此,免疫系统分泌的抗体是目前检测HIV的重要依据,直至艾滋病病发时,机体仍会继续分泌该抗体,C正确;结合图示可知,人体感染 HIV 后,辅助性T细胞数量表现先上升,而后持续下降,进而导致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会受到严重影响,D错误。
10.答案:(1)溶酶体
(2)体液;血浆
(3)取未接触过物质A的该品系小鼠若干只分成相等数量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将一定量的物质A注射到实验组小鼠体内,观察小鼠生命活动状态;如果实验组小鼠未出现明显的异常症状,则再注入一定量的物质A,继续观察实验组小鼠生命活动状态,如果实验组小鼠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则说明物质A为过敏原
解析:(1)吞噬细胞能够吞噬、消灭相应病原体,所以溶酶体较丰富。
(2)肥大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随血液循环并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该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组织胺导致毛细血管壁透性增强,引起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等症状。
(3)在验证物质A为该品系的过敏原的实验中,应选用未接触过物质A的小鼠为实验对象,若第一次注射物质A未发生明显异常反应,但再次注射物质A会发生异常反应,说明物质A为过敏原;若两次注射物质A均发生异常反应或均未发生异常反应,说明物质A不是过敏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