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2)(含解析)——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小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2)(含解析)——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小练

资源简介

5.1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2)——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小练
1.某研学小组参加劳动实践,在校园试验田扦插繁殖药用植物两面针种苗。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插条只能保留1个芽以避免养分竞争
B.插条均应剪去多数叶片以避免蒸腾作用过度
C.插条的不同处理方法均应避免使用较高浓度NAA
D.插条均须在黑暗条件下培养以避免光抑制生根
2.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包括促进插枝生根等。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根的效果不同。2,4-D全称为2,4-二氯苯氧乙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在生产和实验中被广泛使用。某学生进行了“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活动,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4-D是植物细胞合成的生长素类植物激素
B.浓度为50ppm的2,4-D对插枝细胞毫无作用
C.促进插枝生根效果最佳的浓度可能小于20 ppm
D.选择实验用的插枝,不需考虑侧芽的数量
3.用三种不同浓度的 2,4﹣D 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枝使其生根,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清水 浓度a 浓度b 浓度c
跟的总长度(mm) 15 21 39 8
A.实验中用于扦插的枝条可能带有幼叶或芽
B.浓度 c 一定高于浓度a
C.促进插枝生根的最适浓度介于浓度a与b之间
D.2,4-D 处理时间的长短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4.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豌豆幼苗茎切段,其长度变化如图。该实验是探究豌豆幼苗茎切段最适浓度的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豌豆幼苗茎切段生长最适生长素的浓度范围是200~600mg/L
B.预实验可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
C.预实验也可用于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D.生长素在600~1000mg/L的浓度范围内对茎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5.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处理蔷薇插条2小时后扦插,一段时间后统计生根率,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BA可以提高蔷薇插条的生根率 B.IBA对蔷薇根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C.IBA可以促进蔷薇插条根的伸长 D.用乙烯代替IBA可得到类似的结果
6.图1表示一横放盆栽植物的生长状况,其中③处生长素的浓度范围符合图2中的( )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7.下列现象能说明植物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是( )
A.胚芽鞘的向光弯曲生长
B.横放植物茎的背地性生长
C.植物的顶端优势
D.用生长素类似物培育无籽番茄
8.植物的下列现象中,与顶端优势现象中生长素的作用相同的是( )
A.无子番茄果实的发育 B.扦插的枝条生根
C.茎的向光性 D.根的向地性
9.某兴趣小组研究X、Y、Z三种浓度生长素对杨树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判断合理的是( )
A.X浓度生长素抑制杨树侧芽生长
B.Y浓度生长素可促进杨树侧芽细胞分裂
C.Z浓度是杨树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
D.三种浓度的大小关系应为Y10.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b点生长素浓度为m(mol/L),c点为g(mol/L),d点为2m(mol/L),e点为h(mol/L)。请据图回答:
(1)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不同,其中_________(填字母)点促进生长的效果最好;b、d两点促进效果_________(填相同或者不相同)。
(2)图乙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对茎促进作用最佳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的生长表现为_________作用。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顶芽敏感,因此它的发育受到限制,植株表现出_________。图丙表示_________植物对生长素敏感程度更高。
(3)若幼苗出现向光性生长,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用n表示)范围应为_________。
(4)将植物水平放置:
若植物表现出茎的背地性,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用i表示)范围应为_________;若图甲表示作用于根的生长素浓度,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用p表示)范围是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一般情况下,插条不只保留1个芽,A错误;扦插枝条时,应剪去大多数叶片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B正确;如果使用的NAA浓度较高,可以用沾蘸法处理插条,C错误;并不是所有插条均须在黑暗条件下培养,D错误。
2.答案:C
解析:2,4-D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不属于植物激素,A错误;浓度为50ppm的2,4-D对插枝生根表现的作用与清水组相同,表现为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但并非毫无作用,B错误;根据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可知,促进插枝生根效果最佳的浓度可能小于20ppm,也可能大于20ppm,C正确;选择实验用的插枝,应保证枝条上侧芽的数量相同,或均不带侧芽,D错误。故选C。
3.答案:C
解析:A、由于在清水中也能生根,而带芽或幼叶的插条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所以实验中用于扦插的枝条可能带有芽或幼叶,A正确B、由于生长素类似物对根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根据实验结果c浓度的抑制作用,所以浓度c一定高于浓度a,B正确; C、由于无法比较a、b浓度的大小,所以不能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在a和b之间,C错误; D、2,4-D处理时间的长短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D正确。
故选:C。
4.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用400mg/L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的实验组,豌豆幼苗茎切段最长,说明最适浓度在400mg/L左右,即促进豌豆幼苗茎切段生长最适生长素的浓度范围是200~600mg/L,A正确;B、C、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探究豌豆幼苗茎切段最适浓度时,通过预实验确定有效浓度的大致范围,可为确定最适浓度打下基础,B、C正确。D、生长素在600~1000mg/L的浓度范围内对茎的生长起促进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减弱,D错误。故选D。
5.答案:A
解析: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IBA可以提高蔷薇插条的生根率,A正确;
B、识图分析可知,图中指显示了IBA对蔷薇根的促进作用,没有体现两重性,B错误;
C、该实验知只探究了IBA可以促进蔷薇插条的生根率,没有研究对蔷薇插条根的伸长情况,C错误;
D、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的,用乙烯代替IBA不能可得到类似的结果,D错误。
6.答案:A
解析:图1中的茎部③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作用小,③处生长素的浓度范围符合图2中的a-b段。
故选:A。
7.答案:C
解析:A、胚芽鞘的向光弯曲生长,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A错误;B、横放植物茎的背地性生长,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B错误;C、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实例主要有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C正确;D、用生长素类似物培育无籽番茄只体现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没有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D错误。
8.答案:D
解析:A、无子番茄果实的发育,表明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A错误;
B、扦插枝条生根为生长素的促进作用,B错误;
C、茎的向光性是生长素的促进作用,C错误;
D、根的向地性原因是近地侧浓度高,抑制生长,远地侧浓度低,促进生长,说明生长素的两重性,D正确。
故选D。
9.答案:A
解析:A、分析题图可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X浓度处理的杨树茎段侧芽生量小,说明X浓度生长素对杨树茎段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A正确;
B、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不能促进细胞分裂,B错误;
C、在X、Y、Z三种浓度生长素中,Z最适宜促进杨树侧芽生长,但是不能说明Z浓度是杨树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C错误;
D、分析题图可知,Y浓度和Z浓度都小于X浓度,但是Y浓度和Z浓度之间不能确定大小,D错误。
10.答案:(1)c;相同
(2)抑制;顶端优势;双子叶
(3)m(4)ih
解析:(1)从图甲可以看出c点促进效果最好,b、d两点的促进效果相同。
(2)根对于生长素的敏感度更强,对茎促进作用最佳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的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顶芽敏感,因此它的发育受到限制,植株表现出顶端优势,图丙表示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程度更高。
(3)若幼苗出现向光性生长,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用n表示)范围应为促进效果大于m,但不能超过2m,所以为m(4)将植物水平放置,若植物表现出茎的背地性,测得茎的近地测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测生长素浓度范围要小于2m,并且不可以比近地侧的促进效果更好,应为ih。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