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专题集训】浙教版科学八上 专题五溶解度和溶液质量分数(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概念专题集训】浙教版科学八上 专题五溶解度和溶液质量分数(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八年级科学上册 核心概念专题集训
专题五 溶解度和溶液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已知硝酸钾(KNO3)在20℃、3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31.6g、45.8g,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10.0%
B.Ⅱ中溶液是3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C.Ⅱ中KNO3的质量分数是Ⅰ中的2倍
D.Ⅲ中有KNO3晶体析出
【分析】A、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计算分析;
B、根据KNO3在30℃时的溶解度为45.8g,即100g水中溶解45.8g硝酸钾达到饱和进行分析;
C、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计算分析;
D、根据KNO3在20℃时的溶解度为31.6g,即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进行分析。
【解答】解:A、KNO3在30℃时的溶解度为45.8g,该温度下,I中硝酸钾的质量为5g均溶解在50g水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00%≈9.1%,故A错误;
B、KNO3在30℃时的溶解度为45.8g,即100g水中溶解45.8g硝酸钾达到饱和,50g水中最多溶解22.9g,该温度下,Ⅱ中溶液是10g硝酸钾溶解在50g水中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故B正确;
C、Ⅰ中含有的KNO3的质量是5g,Ⅱ中含有的KNO3的质量是10g,溶剂的质量为50g,Ⅰ中KNO3的质量分数是9.1%,Ⅱ中KNO3的质量分数是×100%≈16.7%,故C错误;
D、KNO3在20℃时的溶解度为31.6g,即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50g水中最多溶解15.8g,而降温前,50g水中只溶解硝酸钾10g,所以Ⅲ中没有KNO3晶体析出,故D错误。
故选:B。
2.用MgCl2溶液喷洒路面可融雪。已知20℃时,MgCl2的溶解度为54.6克,若按表中数据配制溶液(温度均为2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 ① ② ③ ④
MgCl2的质量/克 40 50 60 70
H2O的质量/克 100 100 100 100
A.①所得溶液,其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7
B.②所得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C.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④所得溶液
D.④所得溶液为20℃时MgCl2的饱和溶液
【分析】A、根据溶解度,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分析;
B、根据溶解度,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分析;
C、根据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分析;
D、根据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液状态的判断方法分析。
【解答】解:A、已知20℃时,MgCl2的溶解度为54.6g,则①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0:100=2:5,故A错误;
B、已知20℃时,MgCl2的溶解度为54.6g,则②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故B错误;
C、③和④溶液中溶质都溶解54.6g,且溶液质量相等,即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④所得溶液,故C错误;
D、已知20℃时,MgCl2的溶解度为54.6g,则该温度下,向100g水中加入70gMgCl2并不能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3.现有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关于该食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m质:m剂=1:10 B.m质:m液=1:10
C.m质:m液=1:11 D.m剂:m液=10:11
【分析】根据溶液中的组成(即溶质和溶剂)判断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含义,便可推算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解:根据溶液中的组成判断可知,食盐水的溶质是食盐,溶剂是水。
由题意可知,该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也就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是:10:100(即1:10)。因此,B选项是正确的;C选项不正确。
A.m质:m剂=1:9,所以该选项不对。
D.m剂:m液=9:10.所以该选项也不对。
故选:B。
4.据表氯化钠、碳酸钠在0~40℃四个温度区间的溶解度数据,以及所学的相关知识,可知甲、乙、丙、丁四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5.8 36 36.3 36.6
碳酸钠 7 12 22 40 49
A.乙>甲>丁>丙 B.乙>甲>丁=丙
C.甲=乙>丁=丙 D.甲=乙>丁>丙
【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由表格中数据可知,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7g,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6g,则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7%,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7%;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7g,4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49g,则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5%,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5%。则甲、乙、丙、丁四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甲=乙>丁=丙。
故选:C。
5.如表是不同浓度乙醇溶液的用途。常用物品消毒所用的乙醇溶液,其溶质和溶剂的比例与如图相符合的是(  )
乙醇溶液浓度 95% 75% 25%﹣50%
乙醇溶液用途 医疗器械消毒 常用物品消毒 物理退热
A.B. C.D.
【分析】根据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常用物品消毒所用的75%的乙醇溶液,其中溶质(乙醇)与溶剂(水)的质量比为75:25。
故选:A。
6.现要配制100g12%的氯化钠溶液,称量过程中误将砝码(砝码盒中的砝码规格有50g、20g、10g、5g,称量时5g以下用游码)和称量物放反了,则实际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8% B.8.3% C.10% D.12%
【分析】通过计算算出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根据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列出等式算出实际称量的质量,再算出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解:所需溶质质量为:l00g×12%=12g,需水的质量为100g﹣12g=88g;称量时10g是砝码质量,2g是游码,由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列式为:10g=物体质量+2g,得出物体质量=8g,故质量分数为:×100%≈8.3%。
故选:B。
7.向溶质质量为25%的9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再加10克硝酸钾,则加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35% B.38.9% C.25% D.22.5%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解答.
【解答】解:向溶质质量为25%的9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再加10克硝酸钾,温度不变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硝酸钾,故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故选:C。
8.农民常用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为配制氯化钠溶液,山山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中按如图所示方式加水。下列选项中符合图①至图④溶质质量分数变化过程的是(  )
A.B.C.D.
【分析】根据溶液状态的判断方法以及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来分析。
【解答】解:由图示可知,①和②的底部均有不溶解的晶体存在,因此均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加入75g水后烧杯中无固体,此时溶液③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再加水25g,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只增加了25%,溶液④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稍降低,观察四幅图像,C符合题意。
故选:C。
9.溶解度为Sg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跟水以1:4的质量比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100% B.×100% C.% D.%
【分析】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溶液在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解答】解:设该饱和溶液的质量为ag,则水的质量为4ag,则a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g×,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故选:D。
10.20℃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蒸发掉a g水或加入b g该物质都能成为饱和溶液,则20℃时该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
A.% B.% C.% D.%
【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和溶液变饱和的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从题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蒸发a克水或加b克的溶质都会变成饱和,也就是说a克水和b克的溶质刚好可以形成饱和溶液,所以质量分数为:100%=%
故选:B。
11.甲、乙两同学在室温下各取50克某溶液分别做制晶体实验,甲将溶液蒸发掉10克水后冷却至室温得晶体1.2克(晶体不含结晶水),乙将溶液蒸发掉15克水后冷却至室温,得晶体2.4克。若两人实验结果都正确,则原50克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1% B.17.4% C.22.2% D.36.1%
【分析】可以把乙同学的蒸发溶液的过程分为两部分:先蒸发掉10g水,再蒸发掉5g水,由于两同学所用溶液是同样的溶液,则先蒸发掉10g水时也应该析出1.2g晶体,溶液达到饱和,再蒸发掉5g水时即蒸发饱和溶液时析出的晶体的质量为1.2g,即1.2g溶质溶解在5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说明原溶液是多了5g水的饱和溶液。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可以将乙同学蒸发的过程表示为:50g溶液析出1.2g晶体析出1.2g晶体,说明原溶液中多了5g水,若蒸发掉这5g水,则剩余的45g溶液应为饱和溶液,由图示不难看出,1.2g溶质溶解在5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形成6.2g溶液,则设原溶液中即45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则
= x==8.7g
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7.4%
故选:B。
12.t℃时,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恒温蒸发,蒸发溶剂的质量与析出晶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时,乙的溶解度更大
B.蒸发溶剂前,甲是饱和溶液
C.t℃时,b点对应的乙溶液是饱和溶液
D.a点时,甲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
【分析】A、根据蒸发相同的溶剂析出固体大小,判断甲和乙溶解度的大小;
B、根据图像信息,判断溶液的状态;
C、根据蒸发有固体析出,判断溶液的状态;
D、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
【解答】解:A、t℃时,乙的溶解度更大,因为蒸发相同的溶剂,乙析出的溶质多,故A正确;
B、蒸发溶剂前,甲是饱和溶液,因为蒸发溶剂即有甲固体析出,故B正确;
C、b点对应的乙溶液是饱和溶液,因为有固体析出,故C正确;
D、a点时,甲是饱和溶液,则甲的质量分数═,故D错误。
故选:D。
13.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现将200g不饱和KNO3溶液分成两等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分析实验过程,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①→③过程中,KNO3的溶解度和质量分数都增大
B.②→④蒸发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C.25℃时,KNO3的溶解度是43g
D.③比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分析】
A、根据①→③过程中,温度不变,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增加,进行分析判断。
B、②→④的过程中,溶液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C、由图示可知,①→③过程中,溶液变为恰好饱和的溶液;②→④的过程中,溶液变为恰好饱和的溶液,即25℃时,20g水中溶解8.6g硝酸钾,溶液恰好饱和,进行分析判断。
D、③、④均为25℃时的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①→③过程中,温度不变,则KNO3的溶解度不变;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增加,则KNO3的质量分数都增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B、②→④的过程中,溶液由25℃时的不饱和溶液变为25℃时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加,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图示可知,①→③过程中,溶液变为恰好饱和的溶液;②→④的过程中,溶液变为恰好饱和的溶液,即25℃时,20g水中溶解8.6g硝酸钾,溶液恰好饱和,25℃时,KNO3的溶解度是8.6g×=43g,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③、④均为25℃时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4.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下列溶液质量分数与蒸发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B. C.D.
【分析】根据①溶液变化为②溶液,没有晶体析出,③是恒温蒸发情况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④是升高温度后溶解度增大的饱和溶液进行解答。
【解答】解: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大,②与③都是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应该相等,③→④升温蒸发水分,此时溶解度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④>③,故A说法正确;
故选:A。
15.在T1温度时,将一定质量的KNO3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水,然后再将溶液逐渐冷却至T2(T1>T2)。能够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a%)与时间t的关系示意图是(  )
A.B. C.D.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概念,再结合题意具体分析。
【解答】解:在T1温度时,将一定质量的KNO3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此时有晶体析出,但整个过程始终是KNO3饱和溶液,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当逐渐溶液逐渐降温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硝酸钾晶体增多,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当温度不再降低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由以上分析可知,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1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
B.6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C.20℃时,甲溶液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质量分数
D.将6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
【解答】
A、不知道温度范围,不能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该选项不正确。
B、60℃时甲的溶解度是25g,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该选项不正确。
C、不知道溶液是否饱和,不能比较两种物质质量分数大小,该选项不正确。
D、将6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甲仍然是饱和溶液,由于甲在t℃时的溶解度大于乙在60℃时的溶解度,因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该选项正确。
故选:D。
17.20℃时,分别将2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与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各蒸发掉20克水后,再降温到20℃,分别析出硝酸钾晶体a克与b克,则a、b的大小关系是(  )
A.a=2b B.2a=b C.a=b D.无法确定
【分析】20℃时,分别将2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与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各蒸发掉20克水后,再降温到20℃,即溶液温度不变都蒸发20g水,因此所析出晶体质量均为该温度下20g水达饱和时所溶解硝酸钾的质量,因此两晶体质量相等.
【解答】解:根据题意“20℃时,分别将2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与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各蒸发掉20克水后,再降温到20℃,分别析出硝酸钾晶体a克与b克”,所析出晶体的质量均为20℃时20g水所溶解硝酸钾的最大质量,因此析出晶体质量相等,即a=b;
故选:C。
二.填空题
18.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得到相应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③的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填“是”“不是”或“无法判断”)。
(2)实验①②③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用“>”“<”或“=”表示出来)。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最终能形成140g饱和溶液,即在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钾140g﹣100g=40g,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最终能形成140g饱和溶液,即在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钾140g﹣100g=40g,实验②中加入的20g氯化钾,不能继续溶解,实验③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2)实验①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实验②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恰好饱和的溶液,实验③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则实验①②③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b=c。故答案为:(1)是;(2)a<b=c。
19.在80克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钠溶液里。
(1)若取出该溶液20g,则其含硝酸钠    g。
(2)若加入20g水,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3)若加入20g硝酸钠(全部溶解),则溶质质量分数为    。
(4)若蒸发掉20g水(无晶体析出),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解答】解:(1)若取出该溶液20g,则其含硝酸钠质量为20g×15%=3g;
(2)在80克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钠溶液里,加入20g水制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在80克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钠溶液里,若加入20g硝酸钠(全部溶解),则溶质质量分数为 ;
(4)80克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钠溶液蒸发掉20g水(无晶体析出),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故答案为:(1)3;(2)12%;(3)32%;(4)20%。
20.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填字母)。
A.食盐 B.泥沙 C.食用油
(2)将80克M物质加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解答】
(1)A食盐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形成无色溶液;
B、泥沙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
C、食用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
(2)A点时,溶液质量为100g,说明溶液的M物质的质量为100g﹣50g=50g,则溶质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1)A;(2)50%。
21.已知食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克) 35.7 35.8 36 36.3 36.6
在20℃的实验室中,小明挖去新鲜冬瓜的瓤,将底部尚有晶体存在的食盐水倒入其中,并将一木块放入这一溶液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甲所示。经过t1分钟,观察到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此时,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经过t2分钟后,才发现木块下沉。请在图乙中画出食盐水溶质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仅有部分实验晶体溶解,说明此时溶液是饱和溶液,根据此温度下食盐的溶解度可以求出其溶质质量分数;木块下沉,说明溶液的密度减小,即其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据此解答。
【解答】解:经过t1分钟,观察到仅有部分晶体溶解,说明此时是食盐的饱和溶液,在℃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故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木块在食盐溶液中漂浮,则有F浮=ρ液gV排,经过t2分钟后,发现木块下沉,则受的浮力不变,溶液的密度减小,则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答案为:26.5% 趋势如图所示(表示出在t2后趋势向下即可)
22.阳阳对红糖的制作非常感兴趣,参观红糖厂后其知道了制作工序:
(1)从制作工序甲到乙的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将如何变化?   。
(2)由甘蔗汁获得红糖晶体的方法是    。
(3)阳阳取了块20g的红糖,加入80mL的水,全部溶解后得到了杯红糖水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解答】
(1)制作工序从甲到乙的过程中,溶液由不饱和到饱和的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饱和后,继续加热,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减少,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的变化是:先不变,后减少;
陶山红糖由多种物质组成,营养丰富,它在物质分类上属于混合物;
(2)由甘蔗汁获得红糖晶体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3)将20g的红糖,加入到80mL的水中,得到一杯红糖水溶液,水的质量为80mL×1g/mL=80g,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
故答案为:(1)先不变,后减少;(2)蒸发结晶;(3)20%。
三.计算题
23.医院的生理盐水注射液瓶子上商标如图所示,请回答:该瓶生理盐水含氯化钠多少克?含水多少克?
解:该瓶生理盐水含氯化钠的质量为:500g×0.9%=4.5g
含水的质量为:500g﹣4.5g=495.5g
答:该瓶生理盐水含氯化钠4.5克,含水495.5克。
24.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用葡萄糖注射液。如图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标签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该溶液中取出10mL,则取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某病人一天共输入该葡萄糖注射液1500mL,此病人这一天共补
充葡萄糖   g。
(3)某铅酸蓄电池使用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
若用10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蒸
馏水多少g(精确到0.1)(写出计算过程)。
【解答】
(1)溶液具有均一性,从该溶液中取出10mL,则取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5%。
(2)500ml含葡萄糖25g,某病人一天共输入该葡萄糖注射液1500mL,此病人这一天共补充葡萄糖的
质量为25g×=75g。
(3)设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100g×98%=(100g+x)×20% x=390.0g。
答:需要蒸馏水390.0g。
故答案为:(1)5%;(2)75;(3)390.0。
25.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湿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1)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请写出一种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
(3)20℃时,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
【分析】
(1)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多数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则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39.0%。
答: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
(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入硝酸钾、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等方法。
故答案为:加入硝酸钾等。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含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0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20℃时,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8g,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8g+50g=68g。故答案为:68g。
26.有100g 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有三种方法,按要求填空:
(1)继续加入食盐,其质量为   g;
(2)蒸发水分,其质量为   g;
(3)与质量分数大于20%的浓食盐溶液混合,若混入25%的食盐溶液,其溶液质量为   g.
【解答】
(1)设继续加入的食盐的质量为x,
则100g×10%+x=(100g+x)×20% 解得x=12.5g
(2)设蒸发水的质量为y,则根据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得,
100g×10%=(100g﹣y)×20% 解得y=50g
(3)设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为z,
则10%的溶液中的溶质与25%的溶液中的溶质之和等于20%溶液中的溶质,
100g×10%+z×25%=(100g+z)×20% 解得z=200g
故答案为:(1)12.5;(2)50;(3)200.
27.有一物块A,其体积为500cm3,密度为1.30g/cm3。一只容器中盛有某硫酸溶液5千克,将物块A放入该溶液中静止后漂浮在液面上,此时物块A有2/15的体积露出液面。已知质量分数不同的硫酸溶液其密度不相同,对照表如下:
质量分数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8%
密度(g/mL) 1.07 1.14 1.22 1.30 1.40 1.50 1.61 1.73 1.80 1.84
(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归纳出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与密度的关系是    。
(2)求物块A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3)求这种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4)要使物块A全部浸入溶液中,至少需要往容器中加水多少千克?(容器足够大,加水后溶液不溢出。)
【分析】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来分析;
(2)物块A漂浮在稀硫酸中,其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根据F浮=G=mg求得浮力大小;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得稀硫酸的密度,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这种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要使物块A全部浸入溶液中,需加入水,并且使液体密度等于物体A的密度,由表中数据可知硫酸溶液此时的质量分数,根据加入水后溶质不变,计算出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
(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归纳出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与密度的关系是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大;故答案为: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大;
(2)物块A漂浮在稀硫酸中,其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所以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F浮=G=mg=ρVg=500cm3×1.30g/cm3×10﹣3kg×9.8N/kg=6.37N;
(3)由于物块A漂浮在稀硫酸中,所以其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则F浮=ρ液gV排,
即:6.37N=ρ×9.8N/kg×250×10﹣6m3×(1﹣),
解得:ρ=1500kg/m3=1.50g/mL,
查表可知这种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0%;
(3)要使物块A全部浸入溶液中,需加入水,并且使液体密度等于物体A的密度,由表中数据可知硫酸溶液此时的质量分数为40%;加水的过程中,硫酸质量不变,设加水后溶液的总质量m1,则有:
m1×40%=5kg×60%, 解得m1=7.5kg
则所加水的质量:m水=7.5kg﹣5kg=2.5kg。
答:(2)物块A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6.37N;
(3)这种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0%;
(4)要使物块A全部浸入溶液中,至少需要往容器中加水2.5kg。
28.实验室要配制质量分数5%的盐酸400毫升,需要质量分数20%的盐酸多少毫升?(已知质量分数5%盐酸的密度是1.02g/mL,质量分数20%盐酸的密度是1.1g/mL,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分析】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设需要质量分数20%盐酸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
1.1g/mL×x×20%=400mL×1.02g/mL×5%
x≈92.7mL。
答:需要质量分数20%的盐酸92.7mL。
29.乐清地处东南沿海,自古以来是重要的产盐基地.目前,在清江山马村还有30户人家坚持着以产盐谋生,这片盐田也成了乐清最后一块盐田。
(1)物质结晶主要有两种方法,从海水中晒盐主要是利用了蒸发溶剂的方法,还有一种结晶的方法叫
   。
(2)某盐农将10吨海水引入盐田,设海水中含盐的质量分数约为3%,当晒干后,该盐田理论上可得盐多少千克?
(3)表格为食盐的溶解度表,据表分析: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食盐溶解度(克) 35.8 36.0 36.3 36.4 37.0 37.3 37.8
在5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50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质量为    克。
【解答】
(1)结晶方法分为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
(2)10t=10000kg,该盐田理论上可得盐:10000kg×3%=300kg;
答:该盐田理论上可得盐300kg;
(3)由表格数据可知5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7.0g食盐,所以形成的溶液为100g+37.0g=137g
故答案为:(1)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2)300kg;(3)137。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八年级科学上册 核心概念专题集训
专题五 溶解度和溶液质量分数计算
一.选择题
1.已知硝酸钾(KNO3)在20℃、3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31.6g、45.8g,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10.0% B.Ⅱ中溶液是3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C.Ⅱ中KNO3的质量分数是Ⅰ中的2倍 D.Ⅲ中有KNO3晶体析出
2.用MgCl2溶液喷洒路面可融雪。已知20℃时,MgCl2的溶解度为54.6克,若按表中数据配制溶液(温度均为2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 ① ② ③ ④
MgCl2的质量/克 40 50 60 70
H2O的质量/克 100 100 100 100
A.①所得溶液,其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7
B.②所得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C.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④所得溶液
D.④所得溶液为20℃时MgCl2的饱和溶液
3.现有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关于该食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m质:m剂=1:10 B.m质:m液=1:10
C.m质:m液=1:11 D.m剂:m液=10:11
4.据表氯化钠、碳酸钠在0~40℃四个温度区间的溶解度数据,以及所学的相关知识,可知甲、乙、丙、丁四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5.8 36 36.3 36.6
碳酸钠 7 12 22 40 49
A.乙>甲>丁>丙 B.乙>甲>丁=丙
C.甲=乙>丁=丙 D.甲=乙>丁>丙
5.如表是不同浓度乙醇溶液的用途。常用物品消毒所用的乙醇溶液,其溶质和溶剂的比例与如图相符合的是(  )
乙醇溶液浓度 95% 75% 25%﹣50%
乙醇溶液用途 医疗器械消毒 常用物品消毒 物理退热
A.B. C.D.
6.现要配制100g12%的氯化钠溶液,称量过程中误将砝码(砝码盒中的砝码规格有50g、20g、10g、5g,称量时5g以下用游码)和称量物放反了,则实际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8% B.8.3% C.10% D.12%
7.向溶质质量为25%的9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再加10克硝酸钾,则加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35% B.38.9% C.25% D.22.5%
8.农民常用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为配制氯化钠溶液,山山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中按如图所示方式加水。下列选项中符合图①至图④溶质质量分数变化过程的是(  )
A.B.C.D.
9.溶解度为Sg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跟水以1:4的质量比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100% B.×100% C.% D.%
10.20℃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蒸发掉a g水或加入b g该物质都能成为饱和溶液,则20℃时该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
A.% B.% C.% D.%
11.甲、乙两同学在室温下各取50克某溶液分别做制晶体实验,甲将溶液蒸发掉10克水后冷却至室温得晶体1.2克(晶体不含结晶水),乙将溶液蒸发掉15克水后冷却至室温,得晶体2.4克。若两人实验结果都正确,则原50克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1% B.17.4% C.22.2% D.36.1%
12.t℃时,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恒温蒸发,蒸发溶剂的质量与析出晶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时,乙的溶解度更大
B.蒸发溶剂前,甲是饱和溶液
C.t℃时,b点对应的乙溶液是饱和溶液
D.a点时,甲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
13.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现将200g不饱和KNO3溶液分成两等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分析实验过程,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①→③过程中,KNO3的溶解度和质量分数都增大
B.②→④蒸发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C.25℃时,KNO3的溶解度是43g
D.③比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14.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下列溶液质量分数与蒸发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B. C.D.
15.在T1温度时,将一定质量的KNO3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水,然后再将溶液逐渐冷却至T2(T1>T2)。能够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a%)与时间t的关系示意图是(  )
A.B. C.D.
1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
B.6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C.20℃时,甲溶液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质量分数
D.将6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17.20℃时,分别将2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与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各蒸发掉20克水后,再降温到20℃,分别析出硝酸钾晶体a克与b克,则a、b的大小关系是(  )
A.a=2b B.2a=b C.a=b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8.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得到相应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③的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填“是”“不是”或“无法判断”)。
(2)实验①②③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用“>”“<”或“=”表示出来)。
19.在80克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钠溶液里。
(1)若取出该溶液20g,则其含硝酸钠    g。
(2)若加入20g水,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3)若加入20g硝酸钠(全部溶解),则溶质质量分数为    。
(4)若蒸发掉20g水(无晶体析出),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0.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填字母)。
A.食盐 B.泥沙 C.食用油
(2)将80克M物质加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21.已知食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克) 35.7 35.8 36 36.3 36.6
在20℃的实验室中,小明挖去新鲜冬瓜的瓤,将底部尚有晶体存在的食盐水倒入其中,并将一木块放入这一溶液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甲所示。经过t1分钟,观察到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此时,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经过t2分钟后,才发现木块下沉。请在图乙中画出食盐水溶质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22.阳阳对红糖的制作非常感兴趣,参观红糖厂后其知道了制作工序:
(1)从制作工序甲到乙的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将如何变化?   。
(2)由甘蔗汁获得红糖晶体的方法是    。
(3)阳阳取了块20g的红糖,加入80mL的水,全部溶解后得到了杯红糖水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三.计算题
23.医院的生理盐水注射液瓶子上商标如图所示,请回答:该瓶生理盐水含氯化钠多少克?含水多少克?
24.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用葡萄糖注射液。如图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标签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该溶液中取出10mL,则取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某病人一天共输入该葡萄糖注射液1500mL,此病人这一天共补
充葡萄糖   g。
(3)某铅酸蓄电池使用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
若用10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蒸
馏水多少g(精确到0.1)(写出计算过程)。
25.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湿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1)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请写出一种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
(3)20℃时,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
26.有100g 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有三种方法,按要求填空:
(1)继续加入食盐,其质量为   g;
(2)蒸发水分,其质量为   g;
(3)与质量分数大于20%的浓食盐溶液混合,若混入25%的食盐溶液,其溶液质量为   g.
27.有一物块A,其体积为500cm3,密度为1.30g/cm3。一只容器中盛有某硫酸溶液5千克,将物块A放入该溶液中静止后漂浮在液面上,此时物块A有2/15的体积露出液面。已知质量分数不同的硫酸溶液其密度不相同,对照表如下:
质量分数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8%
密度(g/mL) 1.07 1.14 1.22 1.30 1.40 1.50 1.61 1.73 1.80 1.84
(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归纳出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与密度的关系是    。
(2)求物块A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3)求这种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4)要使物块A全部浸入溶液中,至少需要往容器中加水多少千克?(容器足够大,加水后溶液不溢出。)
28.实验室要配制质量分数5%的盐酸400毫升,需要质量分数20%的盐酸多少毫升?(已知质量分数5%盐酸的密度是1.02g/mL,质量分数20%盐酸的密度是1.1g/mL,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9.乐清地处东南沿海,自古以来是重要的产盐基地.目前,在清江山马村还有30户人家坚持着以产盐谋生,这片盐田也成了乐清最后一块盐田。
(1)物质结晶主要有两种方法,从海水中晒盐主要是利用了蒸发溶剂的方法,还有一种结晶的方法叫
   。
(2)某盐农将10吨海水引入盐田,设海水中含盐的质量分数约为3%,当晒干后,该盐田理论上可得盐多少千克?
(3)表格为食盐的溶解度表,据表分析: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食盐溶解度(克) 35.8 36.0 36.3 36.4 37.0 37.3 37.8
在5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50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质量为    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