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8张PPT)截弯取直、开挖人工河道、挖沙、引水等改变河流主河道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泥沙易沉积,形成地上河;河堤土质疏松(河堤不牢固);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水位上升,对堤岸压力增大,易决堤后,沿低洼地带径流,形成新的河道。黄河下游以“多淤、易决、善徙”著称。分析“善徙”的原因?黄河下游的冲淤平衡,会对黄河入海口地区产生什么影响?黄河下游的冲淤平衡,会使入海口地区获得稳定的泥沙来源,湿地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增加。河口营养物质增加,利于鱼类生长。改善了海水入侵的现状,遏制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蚀,海岸线向海洋推进。入海口附近河道稳定,不会出现频繁改道现象。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课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单元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问 题材料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在我国,类似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还有哪些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期工程正式通水。汉江水从丹江口水库出发,历经15天、1432千米的行程,于12月27日抵达中线工程终端北京团城湖,并通过自来水管网进入首都的千家万户。到2017年国庆节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达100亿立方米,沿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直辖市5 310万人喝上了汉江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1.我国主要能源资源分布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2.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不均匀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西多东少、北多南)如果区域之间存在互补性和可达性可通过市场机制、行政指令和统筹规划实现影响:优化配置资源、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共同发展;水 能:天然气:水资源:煤 炭:西多东少(西南)北多南少,西多东少东南多、西北少北多南少(山西、陕西、内蒙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实现资源及产品在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移,满足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优化配置资源、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促进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需要兼顾多方效益。4.16 西气东输工程线路示意西气东输基本概况西气东输工程以新疆生产及中亚进口的天然气资源为来源,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南沿海地区作为天然气的主要输送目的地及消费地,建设从新疆至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输气管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主干管道建设、东部用户管网建设西气东输工程为什么不选择直线管道,而选择此条线路?西气东输基本概况西气东输的输气管道恰好需要通过新疆阿尔金山—罗布泊野双峰驼自然保护区。双峰野骆驼是一种十分珍贵的濒危物种,目前全世界仅存不到八百头。国家目前已经决定,西气东输管线为野骆驼让路,改道使管线长度增加了近十公里,而西气东输管线的平均造价是一公里一千万人民币。为了那不到八百头的野骆驼,西气东输管线从账面上多花了上亿元。避开不利地形地势;保护生态;照顾沿线城市用气;补充气源。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自然资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一定的集中性。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区域由于经济和人口的集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也会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南水北调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等北煤南运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我国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经济发展差异和资源配置差别。我国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相当一部分地区资源、能源供过于求。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城镇和产业密集,但资源、能源明显不足,且面临着沉重的环境压力。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课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4.16 西气东输工程线路示意西气东输基本概况西气东输工程以新疆生产及中亚进口的天然气资源为来源,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南沿海地区作为天然气的主要输送目的地及消费地,建设从新疆至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输气管道。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阅读教材图4.16。独立思考如下问题:1.西气东输工程线、二线、三线工程的起点与终点分别位于哪里 2.西气东输工程线工程沿途经过哪些地形区 3.西气东输工程管道建设的主要自然障碍有哪些 4.影响西气东输工程线路具体走向的因素有哪些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天然气的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新疆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技术落后,对能源需求少,制约了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1.分析自然条件对新疆天然气开发的影响。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风沙活动频繁、水资源严重缺乏,不利于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2.结合天然气开发利用的特点,讨论新疆经济实力技术力量能源消费需求等社会经济条件对天然气开发的影响。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能源相对贫乏,经济技术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我国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获得同等热值的前提下,煤炭与天然气排放的灰粉的148:1,排放二氧化硫比例为700:1,排放氮氧化物的比例为29:1。北煤南运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读图 思考:①陆上天然气分布特征:②四大气区:③油气发展战略:西多东少,北多南少;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新疆气区鄂尔多斯气区青海气区川渝气区大庆油田7年内拟年均减产7%以延长油田经营寿命 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占国内石油产量约1/3的中国最大石油基地——大庆油田,今后7年内计划年均削减产量约7%,到2010年,原油产量降到3000万吨级水平。这意味着,这个在中国石油开采领域长期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超级油田,其原油年生产能力将比2003年减少1000多万吨。大庆油田的减产计划表明,这个30年来承担着中国石油供给最重要历史使命的“石油储备”,在现有的勘探和开采技术条件下,其已探明可采石油储量已所剩无几,面临枯竭。原因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柴达木盆地20 世纪80年代,我国实施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倡导形成亚欧非之间的能源互联互通大格局,西部是油气进口的重要通道。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北煤南运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可吸入颗粒物污染(PM10)固体废弃物污染排放SO2,形成酸雨造成交通压力能源消费(中国)70.4%煤炭3.3%天然气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为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新疆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近1/4。但是,21世纪之前新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开发。【思考题】1. 分析自然条件对新疆天然气开发的影响。2.结合天然气开发利用的特点(图4.19),讨论新疆经济实力、技术力量、能源消费需求等社会经济条件对天然气开发的影响。分析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条件不利影响:深居内陆,年降水量少,河流湖泊较少,水资源匮乏;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风力强劲,地表干燥,植被覆盖率低,沙尘多,沙尘暴威胁大等。有利影响:多晴天,利于工程建设等。1. 分析自然条件对新疆天然气开发的影响。2.结合天然气开发利用的特点(图4.19),讨论新疆经济实力、技术力量、能源消费需求等社会经济条件对天然气开发的影响。天然气开采储运难度大,而新疆由于人口少,经济落后,市场需求量少,因此不利于大规模开发天然气天然气开采技术要求高,投资大,而且回收周期长,新疆由于整体科技水平低,资金匮乏,技术人员匮乏等,不利于开发。活动安排:1. 辩论的主题:西气东输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2.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其中两组分别代表正方(利大于弊)和反方(弊大于利),第三组为裁判组。3. 正反方展开辩论。4. 辩论结束后,裁判组总结发言,教师加以引导和补充。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西部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调出区及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思考题】通过西气东输输送到上海的天然气,价格只相当于进口天然气的3/4,同等热值煤气的2/3。你以为是否应该提高天然气价格,以促进西部发展?不能。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进口天然气比较,其开发利用的优势是价格低,而其他方面多为劣势,若提高价格,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就会失去比较优势,继而失去市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为沿线区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线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潜力。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读图4.21思考:西气东输如何促进东西部地区更加协调发展?资源从西部输送至东部,不仅西部会获取资源的销售收人,而且资源在东部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国家提供更高的税收。国家可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对西部的补贴和投资。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效益 调入地区 调出地区经济 效益 获取资源,缓解资源紧缺状况,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获得经济效益 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扩大相关产业,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 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 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有利于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稳定 生态 效益 发展经济,减轻污染,保护生态 总结: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总结:西气东输的影响东部 西部 沿线地区社会经济 1、缓解能源紧缺 2、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3、发挥东部经济、技术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1、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2、增加就业机会 3、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利: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减少对薪柴的需求,缓解因植被破坏而产生的环境压力弊: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管道建设容易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加剧生态恶化。生态环境 改善大气质量。 生态环境可能会遭受破坏 从区域整体性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发源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大分水岭的墨累河是澳大利亚的主要河流,其流域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农业区。全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仅为425毫米。由于自然原因,墨累河流域的土壤中、河水里富含盐分,有的河水的盐度甚至高于海水的盐度。1949年,澳大利亚开始兴建雪山调水工程,于1974年完工。该工程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在大分水岭东部雪河流域建库蓄水,再通过隧道将东部的水引至西部墨累河流域,在调水沿途利用落差发电。分析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分析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西两侧的降水差异及形成原因。2.说明澳大利亚修建雪山调水工程的原因。3.讨论雪山调水工程对于墨累河流域的城市供水和供电、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太平洋澳大利亚东南部大分水岭位于东南信风带上,东侧位于迎风坡,东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丰沛;西侧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气流下沉, 降水稀少。1.分析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西两侧的降水差异及形成原因。自然原因:大分水岭东侧降水多,水资源多;西侧降水少,水资源匮乏。社会经济原因:西侧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供不应求,技术、资金等有保障。2.说明澳大利亚修建雪山调水工程的原因。有利影响:增加墨累河流域的水资源,增加城市供水量和供电量,扩大农牧业发展规模,有利于缓解荒漠化等生态问题。不利影响:灌溉增加后,可能会加剧土壤盐碱化;农牧业规模扩大后,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等环境问题。3.讨论雪山调水工程对于墨累河流域的城市供水和供电、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能源生产、消费的区域不匹配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油气开发的战略部署西部地区促进经济发展东部地区缓解能源紧张东部地区改善环境质量国家统筹协调区域发展西气东输区域差异资源禀赋经济水平资源需求行政指令市场机制工程措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社会经济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利弊影响优化配置资源区域共同发展原因影响全课总结南水北调甘肃中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地表储水条件差,水资源极度贫乏。为了缓解区域缺水问题,国家在黄河支流一洮河上兴建水利枢纽工程,实施跨区域调水。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等方式,线路坡度小,且多呈直线布局。该工程于2021年9月全线通水,极大缓解了当地5市13县(区)用水短缺,600多万群众受益。图示意该调水工程。(2)指出该工程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的优点。迁移训练受外界影响小减少水的蒸发线路长度短,利于减少损耗减少外界污染规范表述:①当地气候干旱,隧洞、暗渠和渡槽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水分蒸发;②降低线路坡度,呈直线布局可以缩短线路长度,减少损耗;③减少外界对水体的污染。指令词落点词角度限定词甘肃中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地表储水条件差,水资源极度贫乏。为了缓解区域缺水问题,国家在黄河支流一洮河上兴建水利枢纽工程,实施跨区域调水。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等方式,线路坡度小,且多呈直线布局。该工程于2021年9月全线通水,极大缓解了当地5市13县(区)用水短缺,600多万群众受益。图示意该调水工程。(3)评价输水线路网状布局的积极意义。迁移训练三指令词落点词角度限定词、结合图中信息,网状输水线路覆盖率如何?积极意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带动沿线地区相关产业发展完善沿线地区基础设施缓解沿线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利于植被恢复满足需求增加输水线路覆盖面积,满足更多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需求考点2:资源跨区域调配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美化环境生态恢复控制地面沉降南水北调对我国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京津唐地区北部通道——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两大地区。主要任务是将“三西”(即内蒙古西部、山西、陕西)的火电(坑口电站)和黄河上游的水电送往京津唐地区。长三角地区中部通道——将沿长江展开。长江为深谷型河道,可开发22座水电站。随着这些梯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将有数千万千瓦的强大电力,源源不断送往华中、华东和福建以及广东等地区。珠三角地区南部通道——以开发云南、贵州、广西的水电为主,以开发贵州等地火电(坑口电站)为补充,向广东等东部用电负荷中心送电。西电东送北部通道:北线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火电输往京津唐地区中部通道:中线将长江中上游的水电输往华东地区(主要水电站有二滩、葛洲坝、三峡)南部通道:南线将红水河流域的水电和黔滇两省的坑口火电输往珠江三角洲(主要水电站有天生桥、岩滩、龙滩)采用国铁Ⅰ级、双线、电气化标准。将起于内蒙古浩勒报吉,经山西省运城进入河南省三门峡等市,并经过湖北省襄阳市、湖南省岳阳市后止于江西省吉安市远期年客货运量≥20百万吨的铁路称为Ⅰ级铁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资源开发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带动地区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促进就业与城市化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或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方法点拨】资源调配的意义对调入区对调出区共同意义小结:资源调配的意义经济效益:促进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水平;社会效益: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就业、缓解区域资源短缺问题;生态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物、废弃物排放;有利于环境的保护经济效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社会效益: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就业、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生态效益: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产业协同发展;社会效益:带动区域之间文化、人才、技术等交流、促进共同富裕、利于社会繁荣稳定;生态效益: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与协同治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